07.29 強勢!證監會深夜修改退市制度!未來,“涼”的可不只有長生生物……

強勢!證監會深夜修改退市制度!未來,“涼”的可不只有長生生物……

7月27日晚間,證監會突然對2014年《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退市意見》)進行了修改。

强势!证监会深夜修改退市制度!未来,“凉”的可不只有长生生物……

根據《證券法》規定和實踐需要,這次修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完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主要情形,明確上市公司構成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或者其他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的,證券交易所應當嚴格依法作出暫停、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決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二是強化證券交易所的退市制度實施主體責任,明確證券交易所應當制定上市公司因重大違法行為暫停上市、終止上市實施規則。


三是落實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主體的相關責任,強調其應當配合有關方面做好退市相關工作、履行相關職責的要求。

證監會還表示,這次對退市制度的修改完善,對於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功能,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塑造理性投資文化,形成優勝劣汰的良好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對有關重大違法公司,特別是嚴重危害市場秩序,嚴重侵害群眾利益,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堅決依法實施強制退市。

劍指長生生物?

這一消息一出,不少人都判斷修改後的《退市意見》是為長生生物“量身定製”的。

財經評論員劉曉博分析,

長生生物疫苗事件曝光後,證監會於7月23日向該公司發出了“調查通知書”,宣佈該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立案調查”。隨後在25日又宣佈,將從7月26日開始,對長生生物實施“特別處理”(ST)。

强势!证监会深夜修改退市制度!未来,“凉”的可不只有长生生物……

證監會在修改退市制度時緊急加入相關條款,顯得非同尋常。

正常情況下,加入新的退市條款,一般會徵求公眾意見,有一個過程。而這次把“嚴重危害市場秩序,嚴重侵害群眾利益,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情況納入,是直接宣佈的。

目前,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已經以“第146號主席令”的方式,簽署了這個決定,並宣佈從7月27日開始執行。

强势!证监会深夜修改退市制度!未来,“凉”的可不只有长生生物……

更要命的是,在決定裡有一個追溯條款,正好把“長生生物”涵蓋其中:

本決定自2018 年7 月27 日起施行。本決定施行前,上市公司已被認定構成重大違法行為或者已被依法移送公安機關,並被作出終止上市決定的,適用原規定。除上述情形外,上市公司因本決定施行前發生的重大違法行為的暫停上市、終止上市,適用本決定。

強制修改是否合理

不過,也有一部分網友擔憂,長生生物畢竟是一家上市公司,有很多機構、散戶持有它的股權。在公司尚未連續虧損,也沒有資不抵債的情況下,讓它猝死合理嗎?

對此,劉曉博認為合理。

成為公眾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是有基本門檻的。菸草行業很賺錢,為什麼在全世界絕大多數證券市場,都不能上市?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不是一個陽光產業。


長生生物闖下了彌天大禍,僅對受害者的賠償,就足以讓它陷入絕境,更不用說控股股東、高管能否履職了。所以,這家公司基本面已經發生重大逆轉,退市只是時間問題。讓它快速退市,可以彰顯社會正義。至於投資者的損失怎麼辦,可以跟受害者一樣,向公司發起訴訟,向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發起訴訟。

另外,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盤和林也在新京報發表評論稱,這有助於約束上市公司,避免股市資源錯配。

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核心制度之一,更是證券市場規範化發展的重要環節,也只有健全退市制度,才能通過證券市場的優勝劣汰,真正保護投資者的合法利益。


上市公司涉及公眾健康(食品、醫藥、環境保護)等公共利益的嚴重違法事件,必然會帶來比粉飾財報更為嚴重的後果。股市為上市公司提供了融資渠道,可有些公司卻拿著股民的錢去坑股民,甚至將其健康都坑了,若這樣都無法退市,那非但是對投資者的不負責,也很難將證券市場導向規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退市制度改革特別強調了善後工作。也就是說,退市並不意味著,股民手裡的股票就成了廢紙,而依舊是其作為公司股東身份的憑證,其權益受到保護。

退市“常態化”

事實上,此次制度修改後,未來,退市或將趨向常態化。

過去,A股長期存在“進來難,退出去更難”的老問題。去年IPO提速,今年則為“獨角獸”定向“開綠燈”,上市公司數量顯著增加。2017年,滬深兩市共有438只新股上市,平均每個交易日2家,IPO總量佔全球的近30%。

但在熊市環境下,大盤指數承受太多壓力。優勝劣汰,能進能退,才是健康的資本市場特徵。上市公司早有退市先例,退市公司卻寥寥無幾,嚴格的退市制度如今方才“千呼萬喚始出來”。

退市艱難的背後,有深刻的歷史原因。

早期,我國資本市場定位於解決國有企業改制脫困的融資需求,上市公司又具有豐富的融資手段,例如股權質押、定向增發、公司債和可轉債等。更重要的是,一個地區公司上市的數量也是該地方的政績之一,是各地的“香餑餑”,太多利益牽扯其中。

鑑於政府對“保殼”的動力以及市場對“保殼”的預期,長期以來“炒殼”“借殼”成為資本市場一大頑疾,竟被一些分析師和股評家稱為“保殼概念”,忽悠中小投資者跟風炒作。

統計顯示,2001年至2017年,A股共有93家上市公司退市,年均退市率僅為0.33%。

我們可以對比下成熟的資本市場。以美國為例,自2001年以來,紐交所平均每年有128家上市公司退市;納斯達克市場年均303家退市,平均退市率分別達到6%和10%。

今年,證監會、滬深交易所從頂層設計和執行層面完善了退市制度體系,年內已有5家公司退市,拉開退市常態化序幕;截至目前,已確定5家公司退市,其中上交所2家(吉恩鎳業、昆明機床),深交所3家(銀基烯碳、金亞科技、雅百特)。

長遠來看,中國欲打造“資本市場強國”,沒有一番“猛藥去痾、刮骨療毒”的決心,健全資本市場功能難以打造,理性投資文化難以塑造。

過去,中國經濟以間接融資為主,對銀行貸款依賴過高,宏觀槓桿率和企業債務率居高不下。到了經濟下行週期,就會面臨債務違約危機,這也是我們時下所見到的情景。而直接融資,簡單看就是股權融資,這種資金具有長期性、穩定性、風險性的特徵,有助於助力新興產業、科創企業和結構轉型,讓投資人分享紅利。

因此,未來退市“常態化、法制化、市場化”應該成為趨勢。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ID:chinabusinessjournal)綜合中國新聞網、劉曉博(ID:liuxb929;作者劉曉博)、新京報(作者:盤和林)、俠客島(ID:xiake_island;作者:庖丁騎牛)

强势!证监会深夜修改退市制度!未来,“凉”的可不只有长生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