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北京公主坟埋葬的到底是哪位女子?

第一军情


北京是明清两代王朝的首都,因此许多王公贵族死后便安葬在了北京。北京有好几座公主坟,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复兴门外的公主坟了。开始这个公主坟的主人身份一直不确定,直到1965年北京打算建设地铁,正好公主坟就在规划路线上,于是考古学家对这座公主坟进行了考古挖掘。



经常专家研究,确认这是嘉庆皇帝两位女儿的坟,分别是嘉庆皇帝第三女庄敬和硕公主和嘉庆皇帝第四女嘉静固伦公主,这两位都是远嫁蒙古,与蒙古贵族和亲的公主,和硕公主去世时31岁,固伦公主去世仅仅28岁。


后来嘉庆皇帝的这两位公主去世,而且相差不到两个月。因为祖制规定,外嫁公主不得安葬在皇陵,也不得安葬在婆家陵墓,所以嘉庆皇帝只能另外选风水宝地给她们安葬,由于两人去世时间相差不多,所以就干脆安葬在一起了。

因为公主坟上没有地面什么建筑,所以就种植了许多名贵树木,也算是全了公主的尊贵。一年四季,公主坟因为树木丛生,所以显得格外古朴。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作为金朝、元朝、明朝、清朝等朝代的京师,北京城里的王公贵族留下的遗迹很多,也包括好几个公主坟。

公主坟分布在朝阳区、海淀区等多个地方,悦史君挑其中几个,给大家介绍一下公主的情况。

第一,固伦和孝公主爱新觉罗氏

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最小的女儿,乾隆帝对她特别宠爱,还把她许配给了钮祜禄·丰绅殷德,此人正是乾隆帝的宠臣钮祜禄·和珅之子。

两人婚后感情不错,但因固伦和孝公主在儿子夭折后没有生育,丰绅殷德又纳了几房小妾。

清朝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去世,亲政的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立即将和珅查办,此后丰绅殷德意志消沉,固伦和孝公主的生活并不幸福。

清朝嘉庆十五年(1810年),丰绅殷德去世,固伦和孝公主只能跟继子钮祜禄·福恩一起生活,直到清朝道光三年(1823年)去世。

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对姑姑的遭遇很同情,不仅大办丧事,还亲临祭奠,可惜现在只在海淀区永丰乡留了个公主坟的地名,没有什么遗迹。

第二,和硕格格孔四贞

孔四贞是清朝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儿,孝庄太后念在孔有德一家全部被南明晋王李定国杀害,收养了孔四贞,册封和硕格格。

孔四贞长大后,嫁给了孔有德部将的儿子孙延龄,孙延龄想办法出镇广西后,就开始对孔四贞不理不睬,与其他小妾玩乐,两人感情出现严重问题。

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孙延龄刚开始投靠吴三桂,后来又想投靠清军,结果被吴世琮杀害,孔四贞也被带到昆明软禁起来。

清朝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孔四贞被清军解救出来,回到北京一处大宅子里孤独度日,直到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去世。

北京玉渊潭公主坟被认为是孔四贞的归宿,但考古确认是嘉庆帝的两个女儿,孔四贞的坟墓至今仍不明确。

……

其他的公主,悦史君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悦友欢迎一起讨论。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公主坟,顾名思义应该是埋葬公主的地方,民间传说这里埋藏着清朝惟一一名汉族公主孔四贞,但考古发现这里埋藏的是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

民间传说中,公主坟埋葬的是硕公主孔四贞——清朝唯一一名汉族公主。

孔四贞的父亲孔有德原是明朝参将,降清后被封为定南王,后驻军桂林,镇守广西。不久后,张献忠起义军的余部打到广西,大败镇守广西的孔有德军。

桂林城破之前,孔有德把两个夫人及子女叫到跟前,表示自己必定壮烈殉国的决心,让夫人带着孩子出逃,然而两个夫人坚决不走,无奈之下只好让让两个保姆带着两个孩子(孔廷训、孔四贞)化装成贫民,随同到难民逃到城外。

出逃后,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两个保姆决定分道扬镳,各带一个孩子避难,孔四贞和哥哥孔廷训就此永远分离,此后从未谋面。

桂林失守后,孔有德壮烈殉国,顺治帝深感震惊,下令撤朝痛悼,为了表彰孔有德的“忠心耿耿”,也是为了收买汉人民心,孝庄皇太后决定认孔四贞为义女,还“特赐其女食禄,视和硕格格”,也就是说特赐孔四贞为“和硕格格”,相当于给了孔四贞公主的名分和地位。

孔四贞比顺治大3岁,孝庄皇太后也有意培养她和顺治的感情,两人曾互生情愫,但最终未走在一起,孔四贞后来嫁给孙延龄。康熙年间,孔四贞和孙延龄夫妻“就食广西”,举家南下广西,镇守桂林。


在广西期间,孔四贞实际上掌握着“定南王”的权力,是位名副其实的女王爷,但“三藩之乱”爆发后,孙延龄被吴世琮所杀。吴三桂为笼络定南王孔有德部属,把孔四贞接到云南,形同软禁,直到“三藩之乱”被平定后,孔四贞才辗转返回京师,最后长寿善终,活到97岁。

孔四贞的故事真实动人的,但她埋葬在公主坟却只是民间传说,真实的孔四贞埋葬在现在公主坟地区东北部,大约玉渊潭一带,曾叫“孔王坟”,父女俩的最后归宿都在这里。

历史考古证明,公主坟埋葬的是两位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但她们的知名度不高,少为人知。

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系嘉庆第三女,和裕皇贵妃所生,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卒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年仅31岁。

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系为嘉庆四女,孝淑睿皇后所生,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卒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年,年仅28岁。


还有一种更牵强的说法是公主坟埋葬着还珠格格!说是乾隆皇帝从民间收养了一个干女儿,被封为和硕公主,琼瑶正是利用了这个传说创作了“还珠格格”小燕子,这当然是不靠谱的附会之说。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公主坟,位于复兴门外的西三环中路,也是地铁一号线和十号线的交汇站。最早称王佐村,清末称苑家村,日伪时期改称公主坟,沿用至今。

关于公主坟到底埋葬的哪位女子?民间流传三个版本。

传说一:汉族铁血公主孔四贞

孔四贞是降清明将孔有德之女。因孔有德降清后屡立战功被顺治封为 "" 定南王 ""。

顺治九年,孔有德在桂林被名将李定国围困,受伤后自尽。年幼的孔四贞被孔有德的部将送到北京,孝庄皇后便将其幼女孔四贞认为义女,封和硕公主,留在宫中抚养。

孔四贞自幼善骑射,通武艺,堪称巾帼英雄。成人后继承其父“定南王”的王位,嫁给内务大臣孙延龄。后来孙龄叛变吴三桂,孔四贞亲自率兵讨伐,平息云南战乱。孔四贞死后清朝以公主礼仪将其下葬于复兴门公主坟。

传说二:乾隆义女,民女格格

话说,清朝皇帝中乾隆带着和珅、刘墉微服私访。有一次,他们走了一天很是疲惫,路过郊野一户农家时,被农家盛情款待,乾隆很感激。第二天临走前,乾隆认了农户家的小姑娘做干女儿,留下信物并交代:“如有灾难到京城黄家大院找我。”

几年后农家遭灾荒,父女俩走投无路只好投奔“干爹”,可怎么也找不到黄家大院,父女二人无路可走只好沿街乞讨。赶巧,刘墉路过,就接二人到宫里。不成想,老人在紫禁城里水土不服,没几天就过世了。

姑娘一人在宫中孤苦伶仃,没有强大的后台,受尽欺负,没多久也去世了。干女儿死后,乾隆传旨按公主的规制将其葬在了京西,相传就是今天公主坟附近。

传说三:元帅金泰的意中人

相传,汉人金泰从小被满族人所收养,因立下战功被封为元帅。一次,他在游园时偶遇深受乾隆宠溺的和硕公主,两人一见钟情。但是朝中老臣从中作梗,故意诬陷他,令皇帝将金泰流放在外。

饱受折磨的金泰身患重病,托书公主,说:“见信时我已不在人世了。望公主珍重。”公主见信后伤心欲绝,服下毒酒追随爱人而去。皇帝下令将金泰葬在京郊的香山,而将公主埋在了紫禁城外,则今天的公主坟。

公主坟真正的主人

各种关于公主坟的传说盛传民间。1965年修建地铁一号线时,经过文物部门的考古发掘并参考历史资料考证,公主坟真正墓主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

原来公主坟埋葬的公主竟有两位,都是清朝嘉庆皇帝的女儿,东边葬的是三公主庄敬和硕公主,西边葬的是四公主庄静固伦公主。

两位公主都下嫁给了蒙古的王亲宗室,死时非常年轻,且相隔仅两个月。按照清朝的祖制,公主下嫁,去世后不能入皇陵,也不能进公婆墓地,只能另外择地再建坟墓。所以两位公主被埋葬在了一处,地点就在今天的公主坟。

据记载,当年公主坟陵区很大,方圆十几亩,入口为一石雕牌坊。墓地原有围墙、仪门、享殿等地面建筑,古色古香。四周及里面树木繁茂,遮阴蔽日。地宫均为砖石结构,非常坚固。双墓均为夫妻合葬墓。墓前的享殿两侧有两排朝房,供游人休息。里面陪葬品有兵器、蒙古刀及珠宝、丝绸等大量宝物。日本人统治北京期间,公主坟里面的宝物遭到了日本人和日伪的盗取。

现在的公主坟,已经成了北京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公主坟的原貌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保留的遗迹只剩下三公主墓前的享殿,如果有机会路过,不妨去看看,它就在一片闹市中。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有书共读


在北京地区有很多个公主坟,最著名的就是北京复兴门外的公主坟,也就是被老北京人认为最具代表性的那座公主坟。那么北京的这座公主坟埋葬的到底是哪位女子呢?

准确的说里面埋葬的就是清朝嘉庆皇帝的两个公主。

早在1965年代的时候,当时北京正在建地铁,正好公主坟在规划线上,上面建筑需要全部拆除,于是文物保护部门就对公主坟进行了考古挖掘。后来经过多方鉴定,最终确定公主坟里面埋葬的就是清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个女儿。一个是嘉庆皇帝第三女(庄敬和硕公主),另一个是嘉庆皇帝第四女(庄静固伦公主)。

庄敬和颐公主(1781~1811),嘉庆第三女,生母是和裕皇贵妃,庄敬和颐公主于嘉庆六年也就是1801年,下嫁给了蒙古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嘉庆十六年(1811)三月卒。时年三十一岁。




庄静固伦公主(1784~1811),嘉庆第四女,母亲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1802年也就是嘉庆七年,庄静固伦公主下嫁给蒙古族古默特不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卒于嘉庆十六年五月初七,年芳二十八岁。

根据清朝政府的祖制,凡事出嫁的公主死后不能葬入皇陵,也不能进婆家的墓地,必须另外建坟茔。因此嘉庆皇帝的这两个女人死后只能从新建墓地。于是就选了一块墓地,由于她俩死在同一年,前后仅仅差两个月,所以被葬在了同一个地方。庄敬和颐公主被葬在了东边,庄静固伦公主葬在了西北。由于被葬在此地的是两位公主,所以得名公主坟。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复兴门公主坟。



当时墓地周围设有围墙,仪门,亨殿等地面建筑。四周栽满了古柏,古松,国槐,银杏等树木。整个陵墓显得古朴典雅,建筑均为砖石结构,非常坚固。据说里面还有很多陪葬品,包括兵器,蒙古刀,丝绸,珠宝等物品。

每年到了清明节的时候,都有皇宫里的人过来打扫和祭奠。

至1965年,公主坟里埋葬的主人被确定后,人们的各种猜疑也画上了句号。原来的公主坟旧址处也被设立了车站(公主坟站)。后来随着西长安街的延长,这里成了宽阔的大马路。

1981年修建北京西三环路的时候,又被改建成(公主坟环岛)。

1992年,北京海淀区人民政府正式将公主坟定位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迄今为止北京地区,唯一被单独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公主坟。

如今,公主坟成了一代老北京人的记忆,但是不管公主坟如何变更,北京人依旧习惯的称那里为“公主坟儿”。


任驰赢天下



上面是北京地铁十号线的两站,名叫公主坟地铁站。猛地一听,有点吓人。地铁一般都是根据出站口周围景点为依据,所起的名字。然而这座公主坟里面,究竟是睡着哪位公主?

Δ公主坟站

孔四贞

孔四贞是明朝将领孔有德的女儿,孔有德投降后屡立战功,但是在一次战役中不幸身亡。顺治帝的母亲孝庄皇后,把孔四贞收做义女。孔四贞成为清朝唯一一位汉族公主,死后埋葬在北京西郊。

Δ配图

金泰妻子

金泰是汉族人,年幼被满族收养。之后屡立战功,被封为元帅。偶然之间结识一位公主,两人互生情愫。朝中有大臣眼红金泰,因为小事被流放在外。贫困交加下患病而死,收到消息的公主悲愤欲绝,不久也撒手人寰。金泰被埋香山,公主葬于北京西郊。

Δ配图

然而在一九六五年修建地铁时,公主坟因为在规划道路上被“考古性”挖掘。考古发现,公主坟有着两位公主。一位是庄敬固伦公主,一位是庄敬和硕公主。都是嘉庆皇帝的女儿,死于同一年时间,一前一后相差两个月。


本站是公主坟地铁站,下一站莲花桥站!


史之策


北京地铁10号线有一个站,如果乍一看,着实有点吓人,那就是公主坟站,小编刚来北京的时候也是非常不理解,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站台,公主坟里面到底埋的是哪个公主呢?

在北京城,关于公主坟的主人的传言也是非常多的,有人说是孝庄太后的义女,清初明朝降将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也有人说是乾隆皇帝的干女儿,但大多都是以讹传讹,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

按照清朝的祖制,公主下嫁,在其去世后是不能再入皇陵的,也不能进公婆的墓地,只能另外择地再建坟墓,所以实际上清朝的坟墓还是很多的,那么复兴门的那个公主坟究竟是谁呢?

早在1965年,文物部门就已经对公主坟进行过考古发掘,证明公主坟的主人其实有两位,都是清朝嘉庆皇帝的女儿,两位公主分别葬在东西两边,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生于1781年,死于1811年,享年30岁,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生于1783年,死于1811年,享年28岁,两个人都是在非常年轻的时候死去,而且一前一后两人的死期只相差两个月,同出于天子家庭,又在同一年去世,不能不说是巧合。

虽然关于两个人的具体的介绍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清朝的公主格格们普遍生活不太如意,这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如今,他们的坟墓也已经成为北京的地标。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公主坟里面曾经藏有大量的宝物,日本人统治北京期间,公主坟里面的宝物遭到了日本人和日伪的盗取。

不过,《清史稿》里面的记载却是这两位公主葬在了王佐村,并不是在海淀的苑家村,所以这一点还是有冲突的,具体的真相是什么,还需要我们认真考证。


青年史学家


北京有个公主坟,很著名。当年电视剧《还珠格格》播出以后,许多人就对京西公主坟里面葬的是哪位公主好奇,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测,一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的人说里面是乾隆的义女,有的人说是金泰的妻子,还有的说是奇女子孔四贞。其实公主坟里面的公主是谁,有关人员早就进行过探究。1965年北京城修地铁的时候,文物部门就对其进行了考古挖掘,而结果在那时候就已经知晓了。


北京公主坟里面葬的是嘉庆皇帝的两个公主,一位是庄敬和硕公主,另一位是庄静固伦公主。按照清代皇室的祖制,公主嫁出去以后就不能再入皇家陵园,同时也不能安葬在夫家的陵墓,所以今天的北京城才会有这么多公主坟。说来也巧,这两位去世的时间仅仅隔了两个月,所以当时就把这两位公主葬在了一起。


所以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面关于北京这座公主坟的来历介绍存在着错误,比如电视剧里面提到只葬了一位,这就不对,而且公主坟里面葬的不是乾隆的女儿而是乾隆的孙女。还有许多人猜测的这里面是明朝降降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这个说法的来由是因为孔四贞被孝庄皇太后收为义女,并封其为和硕公主,成为满清历史上唯一一位汉人公主,因此颇有传奇色彩,这才让人觉得可能公主坟是她的陵寝,但其实并不是。

以前的公主坟四周有围墙,仪门,享殿等建筑,旁边也种了不少松柏,银杏等树,但随着雨打风吹,已经看不出它的痕迹了。新中国建国以后,沿着公主坟开始,许多司令部的大院都搬到这来定址。


是阿维啊


公主坟是北京的著名旅游景点,位于北京西郊复兴门外,复兴路和西四环路交界处的街心花园。公主坟里长的是谁?民间就有很多的传说。马桶台暑期必播的电视剧《还珠格格》,也让公主坟引发了更多的关注。这里就和大家分享几个关于公主坟的传说。


最广传说孔四贞

在我国古代史上金,元 ,明 ,清都是定都北京。公主坟所葬的公主都与清朝有关。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明朝孔有德之女孔四贞。孔有德属于投降清朝的将领,孔有德,作为明将降清以后,为清朝建立了巨大功勋,顺治帝将其封为“定南王”。孔有德在南征期间,不幸战死疆场,留下孤女。当时孝庄皇后便将其收为义女,封其为和硕公主,成为清朝唯一的汉族公主,这位公主死后就埋葬在北京西郊。


爱情悲剧金泰与公主

还有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故事就说被满族收养的汉人金泰,在长大以后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元帅。金泰在一次游园时和公主相遇,一个是战功赫赫的元帅,一位是金枝玉叶,两人一见钟情。但是朝中奸臣从中作梗,让皇帝流放了金泰。金泰在流放期间染上了重病,留书公主说见信人已不在人世。公主悲痛欲绝,追随爱人而去,皇帝就将公主葬在了今天的公主坟。

多情皇帝乾隆认义女

第三个是多情皇帝认义女的故事。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称是微服私访,却也浩浩荡荡。有一次他和刘墉,和珅到民间体验民情。在一处村庄中,到了夜晚找不到住宿的地方,遇到一个老汉,好心收留了他们。老汉有一个很可爱的女儿,乾隆很是喜欢,就决定认她做干女儿。乾隆承诺以后遇到困难,到京城打听皇家大院,并留下手帕。

后来南方闹饥荒,父女俩过不下去,想到了当初好心收留的乾隆。于是他们决定到北京去求救。但是老人年迈,半路上就死去了,到了北京以后,女孩又四处碰壁,于是决定跳河自尽。这时候正好被刘墉碰到,将她带到了乾隆面前。乾隆早已经忘了这事,虽然将女孩安排在宫中却也不多过问。女孩不久抑郁而终,乾隆决定随便将女孩安葬。刘墉认为这是皇上的义女,不能草率,不然皇家脸上无光。于是乾隆皇帝就把他葬在了北京西郊。



历史真想嘉庆帝两金枝

公主坟到底埋着谁呢?在1965年的时候,经过专家考察,历史谜底被揭开。公主坟葬的是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一个葬在东边是庄静和硕公主,另一个葬在西边试庄静固伦公主。两位公主都是英年早逝,一个31岁,一个28岁,而且始于同年。清朝祖制公主不能入皇陵,所以,当时就葬在了北京西郊这个地方,而且两个木,都是夫妻合葬墓,由于长期疏于打理,所以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红雨说历史


关于北京公主墓的传说有很多种,流传最广的就是乾隆在刘墉等人陪同到江南时,遇到的一个农家小女孩,乾隆特别喜爱这个小女孩,就在这认了这么一个干闺女,并给了她一块黄手帕,告诉小女孩以后,如果以后生活难以为继,那么就带上这块黄手帕,到京城找自己,没想到几年后,闹起了饥荒,小女孩父亲去世,她举目无亲于是就想起乾隆给她说多的话,于是就带着手帕来到京城,幸好她遇到了刘墉,刘墉就带她进攻见乾隆,乾隆安排小女孩在宫里住下,但是,没过多久小女孩也去世了,虽然是乾隆的干闺女,但是仍然按公主的规格埋葬了。

事实证明传说往往是靠不住的,早在1965年对公主墓的考古挖掘,就确定了公主墓里埋葬的是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庄敬和硕公主和庄静固伦公主,这里我们先说一下,为什么清朝会有公主墓,是因为根据清朝祖制规定,公主死后是不可以葬入皇陵的,即便是嫁出去的公主,也是不能葬到婆家的墓地,所以清朝公主死后是需要另外修建坟莹,所以在才有了公主墓。

庄敬和硕公主,他是嘉庆皇帝的第三女,母亲是和裕皇贵妃刘佳氏,出生在乾隆四十六年,在嘉庆六年受封为庄敬和硕公主,并在这年嫁给了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索特纳木多布济,嘉庆十六年三月去世,年仅31岁,葬于今天北京的公主墓。

庄静固伦公主,她是嘉庆皇帝的第四女,母亲是孝淑睿皇后喜塔喇氏,出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在嘉庆七年被封为了庄静固伦公主,后来被嘉庆嫁给了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玛尼巴达喇,她也是在嘉庆十六年五月,年仅28岁就去世了,因为庄静固伦公主和她的姐姐庄敬和硕公主,前后去世仅仅隔了两个月,于是就被合葬于同一处公主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