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不解之谜:近六成无存款年轻人如何工作3.43年买房?

不解之谜:近六成无存款年轻人如何工作3.43年买房?

01

今天在网上看到很多年轻人疯狂吐槽,”我又被买房了”“我可能是个假的90后”“看着我的工资,咋心这么痛”,一探究竟,原来是微博热搜排行榜上出现的2条相邻话题惹众议。

不解之谜:近六成无存款年轻人如何工作3.43年买房?

微博热搜排行榜截图

根据《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年轻一代(35岁以下)56%的人暂未开始储蓄,开始储蓄的44%的人中,他们平均每月储蓄仅1389元。而按照中国年轻一代(35岁以下)认为要有舒适的老年生活目标,需要储蓄163.4万人民币,这样计算,如果仅靠储蓄,他们也需要近60年才能达成他们认为所需的养老储蓄目标。此外,年轻人正处在超前消费生活方式中,央行数据显示,截止二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到756.67亿。

而与此同时,根据另一项调查显示,70后平均在工作的第6.39年后购买一套房,80后为5.3年,而90后进度最快,为3.43年。

“近六成年轻人无存款”VS“90后工作3.43年买房”,难怪网友直呼,这恐怕是世界上又一大不解之谜,近六成无存款的年轻人咋买的房?偷的吗?

02

首先,当代年轻人无存款究竟是不存钱还是存不下钱?

“每个月工资到手只有3000元左右,除去租房费用1000多,还要水电费、吃饭、偶尔买买衣服,哪里有闲钱”谈到工资存钱,在一家小公司做会计的刘小姐满脸愁容的说,从学校毕业不久因为缺少工作经验也没有人脉,目前工作的工资只能用来维持生活,被迫成了“月光族”。现如今,像刘小姐这样的年轻人很多,储蓄状况普遍不容乐观,让他们拿个几万甚至几千,他们可能都拿不出。但我们常常听长辈说“你们现在的条件比我们当年好太多了!”

不解之谜:近六成无存款年轻人如何工作3.43年买房?

我们现在的条件真的比当年好太多吗?这些年中国年轻人的工资几经涨幅,却远远没有追上白菜、猪肉、房租乃至房价翻滚的倍数,根据今年6月底世界上最大的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美世咨询发布的全球生活成本排名,香港、北京、上海进入了前10位,深圳第12位,广州第15位,中国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已经居于全球前列,很多二三线城市的生活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中。眼看国家越来越富,然而中国的年轻人日子却一代不如一代!

很多刚工作的年轻人,月入三四千,每个月想存钱却没有剩余;也许有人会说“钱不是攒出来而是赚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年轻人都在想着法子赚钱,甚至兼职赚钱,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斜杠青年”这么火。但当工资没怎么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赚钱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存下钱当然也是难上加难。

03

其次,在不考虑数据统计范围是否足够说明问题,数据显示90后更快买房,并不代表90后收入高或者储蓄能力强。

一方面,当代年轻人消费观念前卫,现在的信贷金融体系也日渐完善,办理银行按揭带贷款手续也很方便,加之现在年轻人结婚房子是种刚需,很多年轻人全款买不起房,向未来的自己借款,然后做“房奴”慢慢还贷款。

不解之谜:近六成无存款年轻人如何工作3.43年买房?

另一方面,除了一些家境很好的年轻人,父母可以全款帮忙买房,现在很多家庭更是“六个钱包”买房,很多90后是独生子女,上面有60、70的父母,甚至还有40、50的爷爷奶奶,一起帮衬,集三代力量共同买房。

90后以工作3.43年的平均速度就能买房,靠的其实通常不是“月光”的自己,而是储蓄更高的父辈或祖辈,亦或是提前提取未来工作时间所赚取的钱财。

04、

最后,总的来说,表面上看起来“近六成年轻人无存款”和“90后工作3.43年买房”十分矛盾,但是实则并不冲突,年轻人无存款是当代的普遍的现象,工作没多久就要买房也是时代所逼,随着房价和日常生活成本的不断攀升,整个中国似乎进入了一个“共克时艰”的阶段,踏上了“消费降级”的征途。

以前,年轻人似乎更热衷于看“中产阶级”如何投资致富的指导型文章,现在年轻人更喜欢在朋友圈调侃自己是“隐形贫困人口”,很多人已经毫不顾忌的将“吃土少女”“搬砖少年”的标签往自己身上贴。

不解之谜:近六成无存款年轻人如何工作3.43年买房?

当年轻人存不下钱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拼多多”势头强劲,很多人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假货,毕竟那么便宜;我们可以看到诸如“闲鱼”“转转”这类的二手交易APP气氛火热,很多人在抑制自己消费的新事物的欲望,购买二手物品或者将自己的物品转化为现金;我们可以看到涪陵榨菜股价一年内涨了2倍,很多人在饮食上能将就则将就,哪怕“榨菜就着窝窝头”。

都说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但是我们也生活在最坏的时代。现在可以很容易赚到钱,但很难赚到大钱,更不容易存下钱,房价在上涨,但是租房观念仍未被很多人认同,年轻人逃避不了买房的现实。超前消费,没有储蓄,没有财,也不会理财成了常态,但储蓄的观念不会过时,投资的理念仍值得了解,年轻人除了“消费降级”之外,更应该寻求能力增值,收入多渠,理性消费,适当储蓄,恰当理财。愿所有年轻人,都过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