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皇帝滥施仁义,最后却被部下囚禁而饿死,真是大仁不仁啊

梁武帝萧衍是汉初开国功臣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从他个人在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但是他在位近50年,最终却因为部下叛乱被饿死,实在难说是一个成功人士。梁武帝笃信佛法,曾经四次出家当和尚,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个很仁义的君主。不论对皇族还是对官员都非常优待,即使他们有违法的行为,梁武帝也能网开一面放过他们。

皇帝滥施仁义,最后却被部下囚禁而饿死,真是大仁不仁啊

萧衍有个弟弟叫萧宏,被封为临川王,是一个才能低下但是又十分贪财的人。梁天监四年,萧宏奉命率领诸军征讨北魏,行军至洛口,因为赶上大暴雨,他便畏葸不前,弃军而自己逃亡,结果数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因此北魏称之为萧娘。这样的大罪,梁武帝竟然没有追究。萧宏贪财,他近一百间房子堆满了铜钱以及布、绢、丝、绵、漆、蜜、朱砂、黄屑等物。有人给梁武帝举报说临川王的一百间房子放满了武器,这是要造反了。萧衍不放心,亲自去查看,最后他发现萧宏收藏的竟然全是钱财,不仅不追究他的贪污受贿的行为,反而高兴的说“阿六,你的生计不错啊,理财是一把好手啊!” 甚至萧宏和梁武帝的女儿通奸被发现,公主自杀而死,梁武帝都没有追究他的罪行。

皇帝滥施仁义,最后却被部下囚禁而饿死,真是大仁不仁啊

《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九卷说梁武帝“上敦尚文雅,疏简刑法,奸吏招权弄法,货赂成,枉滥者多。时王侯子弟,多骄淫不法,上年老,厌于万几。又专精佛戒,每断重罪,则终日不怿;或谋反逆,事觉,亦泣而宥之,由是王侯益横,有白昼杀人于街有司不敢搜捕,上深知其弊,而溺于慈爱,不能禁也“。这是说,王公贵族骄奢淫逸,不遵守法律,梁武帝因为笃信佛教,每次裁决了重大的犯罪就整日不高兴。甚至有人谋反被发现,只要这人哭泣一番表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便不再追究。最后导致王公贵族更加专横,有的光天化日之下在街上杀人,有关部门都不敢抓人。

皇帝滥施仁义,最后却被部下囚禁而饿死,真是大仁不仁啊

庄子说”大仁不仁“。像梁武帝这样婆婆妈妈的老好人思想用在治理国家上,是非常危险的。国有法律却不遵守,只一味的仁慈,最后姑息养奸,导致朝政紊乱,最后被部下侯景控制而活活饿死。其实管理是门学问,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在原则面前人人平等,一味的对少数人施以恩惠,这些人未必就领情,反而得罪了没有得到恩惠的人。治理国家也一样,大善不惠,不能只对别人滥施小恩小惠,要用制度去平衡,用平衡来燮理阴阳,这样才能长久。

皇帝滥施仁义,最后却被部下囚禁而饿死,真是大仁不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