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真有傻儿师长这个人吗?

岁月都江堰


有,此人便是原名范海廷的范绍增。

前面各位答主已经将范绍增的基本情况介绍得很详细,笔者这里就重点说一说他的“袍哥”属性吧。

范绍增是渠县人,少年时期曾经参加礼字袍哥,在绿林拖棚子(袍哥海底,意思是拉队伍做土匪)。这个人外貌憨直,广交朋友,在江湖上非常吃得开。

1919年护国战争,范绍增率众投了颜德基做营长,后来升任团长,后来被滇军黎天才、王天纵等人包围,他在黎天才副官的帮助下逃到云阳,得到当地袍哥大爷的支持,为他募集到土匪两千多人,他率众进行反击,将黎天才等人驱逐出四川。

在颜德基倒台之后,范绍增部被改编去职,他和周绍轩收集余下兄弟,到万县去吸收了不少的绿林袍哥,投奔川军第六师杨春芳部做团长。杨春芳也是袍哥出身,后来范绍增又跟着杨春芳一起,投靠了第二军杨森。

【杨森】

范绍增在泸州之战中,率部决死冲锋,大败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杨森将他提拔为第九混成旅的旅长,对他颇为器重。

电视剧中哈儿师长常说“袍哥弟兄,绝不拉稀摆带”,这确实是真的,在现实生活中,范绍增对自己的部下非常宽厚,常说“袍哥是好汉”,以此激励士兵,部属们对他也是心悦诚服。

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蒋介石委任杨森为第二十军军长,两次出兵湖北,都是让范绍增打前锋,范绍增又吸收四川和湖北边境的袍哥土匪,扩充了自己的实力。

就在这时,杨森在这时整编部队,宰割袍哥队伍,杀死了杨春芳,扣留魏甫臣,逼走了陈兰亭,范绍增见势不妙,联合郭汝栋等人起兵反对杨森。可惜作战不利,退却到巴县投奔刘湘,为刘湘第二十一军第四师。

【刘湘】

范绍增在投奔刘湘之后,深感自己的部队都是绿林出身,他自己也是袍哥,不好不讲情面,因此军纪不严。他便任用不是袍哥出身的罗军彤来整饬军纪,罗军彤丝毫不讲情面,曾经在一天之内枪毙了六名连长,吓跑了三百多个士兵,从此军纪肃然。

范绍增对罗军彤的行为是绝对支持的,因此他的军队之所以能保存下来,跟他后来改变态度,重视军纪是分不开的。

1932年,范绍增得到刘湘的极度嘉许,这是因为刘湘扣留了刘文辉购买的军火,刘文辉用一百万元收买范绍增,范绍增拿钱之后就向刘湘告密,刘湘得知后,对范绍增非常亲密,并且允许他拿着刘文辉给的钱到上海游玩。

【刘文辉】

范绍增于是奔赴上海,在这里,他结识了杜月笙、黄金荣和杨虎等人,他拿着刘文辉的一百万元,与这些上海闻人交结,一掷千金,呼朋唤友,和他们结下了不浅的情谊。

但是刘湘的部队经过了两次改编,还是将范绍增所率的部队分割,抗日战争爆发,他又回到以前他在重庆龙巷旧居,把自己新建的花园洋房让给孔祥熙和顾况同居住,深得孔顾二人的支持,得以任第三战区第八十八军的军长,可惜不久又被蒋介石编并。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范绍增在上海成立了袍哥组织“益社”,他之所以能在上海成立袍哥组织,全凭当初在上海与各位闻人的交际,“益社”颇为壮大,能与清帮和洪帮并立。

西南解放之前,他从上海回到四川,任“挺进军”的总指挥,在渠县一带招募自己从前的袍哥弟兄,后来重庆解放,他在人民政府的号召下起义。


浔阳咸鱼


我岳父在他当师长时自愿去参加他的队伍出川抗日,还随同他到上海驻过一段时间,后来国民党部队改编,整编,范手下的部队全部分散了。我岳父也随当地国民党部队起义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了淮海战役,解放上海,福建东山岛战斗,负了轻伤。转业复员回四川。

哈儿师长姓范,范绍增,他手下有个秘书长,叫叶子庄,宜宾人,在重庆教大学,范的儿子是他学生,动员他老师给范军长当秘书,解放时随范司令起义,在西南军政大学当文化教员,由于历史原因,此人被宣布为历史反革命,在我们生产队管制劳动,四类分子,死了,文革结束后平反,据说是郭沬若的大学同学。范师长也在宜宾驻扎过,我父亲给他们运过粮食,蔬菜,当挑夫。


自在了然1


这个必须有,“傻儿师长”的原型人物就是川军第88军“袍哥”军长范绍增。他是川军中有袍哥背景的有名的打仗不计后果的猛将,传说中他有18房姨太太,这显然与事实不相符,还有说40房的,其实他只有6房姨太太。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傻儿师长”范邵增。

先说一下范邵增为何被称为“傻儿师长”?

其实说到范绍增,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谁。但要提起“傻儿师长”,大家都是耳熟能详。范绍增,四川大竹县人,袍哥出身。他自幼便被称为“范哈儿”,因为从小就长一副憨眉憨态相,非常惹人喜爱,所以才被如此称呼。

范绍增生于富庶之家,父亲是当地一名乡绅。范邵增从小有着顽劣的性格,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书也没读几年就干脆不去了,怎么责备大骂都无济于事,所以大家平时都以“哈儿”相称。

范邵增平生豪爽、侠义、耿直,在袍哥当中乃至江湖上都颇有盛名。32岁的范绍增,受四川军阀杨森的招安,成为其部下一个营长,后来又在刘湘麾下当师长、军长。范绍增看似长相憨相,实际上是大智若愚型,他打起仗来相当勇猛且不计后果。

再说一下范邵增的袍哥及军阀生涯

民国时期,袍哥之说以盛行不衰,是同四川复杂的军阀背景分不开的。1923年,四川几十名军阀混战,各派为了扩充实力,想方设法拉拢袍哥。据统计,四川各军总共23个师的人马中有七成是袍哥,这其中便有范邵增部。

范邵增原为张作霖部下,护国战争后,范邵增将袍哥兄弟二百多人纠集起来,乘军阀混战之际,迅速扩充实力。不到三年时间,范邵增部扩展到近千人,后被四川军阀阎德基收编,发展到二三千人的规模。

1923年范绍增又被杨森收编,任第四师第八旅旅长。1927年杨森奉命出川攻打武汉,范邵增部在仙桃镇战役中遭到革命军的反击,受伤后退回四川。杨森以整军为由,欲剥夺各师长兵权,这引起了范邵增强烈不满,转而投奔刘湘,任川鄂边防军司令。

1928年,范邵增打败与杨森联盟的谢德堪部,又帮助刘湘打垮了杨森,并当上了四川省主席。范邵增实力大增,其部扩充到四旅十二团,刘湘害怕范邵增坐大,撤了其总司令职务,将其部编为二十一军第四师,该师被称为“袍哥军”。

范邵增的第四师官兵清一色全为袍哥,平时以哥子、兄弟互称。后来范邵增在围攻洪湖苏区的战斗中负重伤,进驻汉口万国医院。杜月笙闻讯后,派人将范邵增接到上海最好的医院医治。伤愈后,范邵增以第五路“剿匪”副总指挥的身份围剿四方面军,并在百丈关战役中解救了刘湘之围。

最后说一下范邵增的抗战及解放生涯

抗战爆发后,范绍增部及川军抗日斗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战前动员会上,对所部官兵们讲:过去的战争都是内战,都是害苦了老百姓。这次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我范邵增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拼命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1939年,时任第88军军长的范绍增率部出川,在江西东乡一带同日军作战;次年又转战到浙西一带继续战斗并在太湖张渚地区布防。日军第22师团长土桥一次率领两万多日军前来进犯,与范部在宜昌一带展开激烈战斗并最终击败日军。

1942年,范绍增率部击毙日军第15师团师团长酒井中将。酒井被炸身亡,在日军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日军在职阵亡的师团长,酒井算是第一个。随后,范绍增又率军又击伤日军第40师团的旅团长河野少将,连创两大辉煌战绩,这在抗战中是少有的战绩。

抗战胜利后,范邵增对打内战已没有任何兴趣,便去上海参加民盟、民革等领导的民主活动。他在上海凭借帮会及川军关系,成立“益社”。该社曾将药物、纸张等运往苏北解放区,有力地支持了人民解放战争。1949年秋,范绍增率所属官兵二万余人在渠县的三汇镇通电起义。1977年,范绍增在郑州去世,享年83岁。

后来,范邵增形象被拍成多部影视作品,其“傻儿师长”的形象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因此,“傻儿师长”确有其人,他就是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的范邵增。


野史也是史


傻儿,四川话念做哈儿,就是傻子的意思,傻儿师长,就是川军中鼎鼎大名的范哈儿。

范哈儿,本名范绍增,四川大竹人。范绍增由于长相憨厚而被称为范哈儿,其实这人可不傻,而是绝顶精明之人,他一生摇摆不定,先后五次倒戈旧主,可以说是川军中名副其实的倒戈将军,听我慢慢道来。

倒戈唐继尧。范绍增自幼便加入袍哥会,后入同盟会,参加过革命党人组织的一系列反清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范绍增沦为占山为王的土匪,以打劫为生。护国军兴,范绍增为唐继尧部下颜德基收编,成为一名滇军营长。倒熊之战,滇军战败,范绍增投靠熊克武,成了一名团长。

倒戈熊克武。由于在熊克武的第一军没有根基,自觉不受熊克武重视的范绍增连夜叛逃,后来成为川中吕布杨森的部下。

倒戈杨森。杨森谋诛三师长事泄,范绍增再次叛变,在被杨森迎头痛击后投靠刘湘。

倒戈刘湘。1937年,被蒋介石的政治安川搞的焦头烂额的刘湘率军出川抗日,以图摆脱蒋介石政治安川的阴影,1938年,刘湘与同样境况不佳的韩复榘密谋对付蒋介石,得到消息的范绍增飞奔至老蒋处告密,事情泄露,韩复榘被秘密处决,刘湘忧虑之下病情加重而去世。

倒戈蒋介石。揭发有功的范绍增坐上了88军军长的宝座,并在抗战中十分卖力,战功赫赫。然而好景不长,很快范绍增就被老蒋明升暗降,给两个集团军副总司令的虚职,对老蒋严重不满的范绍增四处活动,密谋反蒋。并于解放大西南时率军起义,给了蒋介石当头一棒。

可以看到范绍增的一生就是倒戈的一生,他一生从不坚持原则却一路福星高照,也许,这就是哈儿有哈福吧?


林屋公子


1942年,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军军长范绍增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日军一个中将被炸身亡,一个少将旅团长被击伤。这场战争在日军中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因为头一次一个中将被炸身亡,这在日军陆军史上还是没有过的。

这场战争的最大功臣就是范绍增了,说起范绍增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可能大家有听过一名“傻儿师长”的人。没错,这个“傻儿师长”就是范绍增。

范绍增因为长相憨厚,天生就有一种逗人乐的外表,平时性格也相当爽快,故而人们嗯称他为“范哈儿”。范绍增家境还不错,他曾花了一大笔钱修建了一座“范哈儿”大公馆——范庄,相当有气派。

传言,范绍增修的这座公馆,是为四十几名妻妾而修建的。后来,范绍增又多修了几座别墅,用来聚集权贵,给众多太太们使用。

范绍增能成为军长,很大一部分的功劳来自太太们,范绍增专门开展夫人外交,让能干的夫人陪高官的夫人去游玩,还特意把范庄腾出来,让高官权贵们居住。蒋介石夫妇也曾进住过范庄。

范绍增的这个军长晋升如此之快,一定程度上和他的众多太太离不开关系。当然,这些姨太太有时候也会给范绍增惹麻烦。

范绍增有个姨太太叫做紫菊,因为在城里读书,和当时的校长王世均产生情愫,两人暗地里谈起了恋爱。范绍增知道后恼羞成怒,于是将两人关押起来。王世均的母亲苦苦哀求范绍增,老泪纵横的王母范绍增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相反心软成全了两人。

传言范绍增有40多位妻妾,但是,范绍增真的有这么多的妻妾么,我们来看看范绍增的后人怎么说。

范绍增的女婿王继光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回忆说:“老太爷不像那些高官,根本没有几十个姨太太,老丈人的姨太太最多不超过7个,一个陈妈,两个何妈,还有叶妈叶绍芳,其余的是赵妈等人,哪有那么多,根本就是胡扯,而且,我老太爷也是一名非常能干能打仗的将军。”

也是,范绍增的军事能力非常优秀。武汉沦陷后,范绍增作为八十八军军长,当时部下没钱没人,范绍增就亲自进行招兵买马,自己筹备武器,没过多久,自己就组建了一支军队。

范哈儿军长的妻妾且不论多少,但他为我国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我们要永远谨记。


分享更快乐


《傻儿师长》是1992年束一德导演、刘德一主演的电视剧。剧中的男主角名叫樊鹏举、外号樊傻儿。1998年宋学斌又根据同一主角拍摄了《傻儿军长》,刘德一再次出演男主角樊鹏举。2001年谢洪根据同一主角导演了《傻儿司令》,仍由刘德一出演男主角樊鹏举。2009年李翰韬导演的《哈儿传奇》和2014年刘流导演的《傻儿传奇》其实也是以同样的男主角为核心拍摄的,只不过在这两部剧中男主角的名字分别变成了樊孝钦(樊傻儿)和方绍魁(方哈儿),其实这几部电视剧中男主角的历史原型都是同一个人——川军第27集团军第88军军长范绍增。

范绍增原名舜典、号海廷,1894年出生在四川大竹县清河镇。少年时期的范绍增曾参加礼字袍哥,在绿林拖棚子(意思是拉队伍做土匪)。这个人外貌憨直,广交朋友,在江湖上非常吃得开。袍哥其实和旧上海的青红帮一样是一种民间秘密结社的帮会团体。明崇祯四年(1631)出生在广东潮州澄海的胡德帝因见清军入关后大肆屠戮无辜百姓而加入郑成功旗下参与反清复明,被后世奉为少林五祖、洪门前五祖之一。胡德帝在清军的打击之下曾一度进入西南云贵川地区活动,后来洪门在四川及云贵一带的分支就逐渐演化成为袍哥这一群体。关于袍哥这一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取自《诗经·秦风·无衣》中的与子同袍之义;一说袍与胞谐音,表示帮内弟兄有如同胞之哥弟。其实两种说法大同小异。电视剧中傻儿师长常说“袍哥弟兄绝不拉稀摆带”,在真实的历史上范绍增对自己的部下非常宽厚,常说“袍哥是好汉”,以此激励士兵,部属们对他也是心悦诚服。

1916年达县、渠县一带起义讨袁,范绍增率部参加起义,被编入颜德基部曾旅五团当营长,开驻夔府。1920年颜德基参加唐继尧发动的倒熊之战失败,范绍增改编在熊系第一军第六师余际唐部任团长,驻扎云阳。此后范绍增由于感觉受到排挤,于是在一个风雨之夜率部袭击驻夔府的第二军唐式遵部,夺得枪械上千件,集结两千多人,活动于酉阳,黔江一带。1923年范绍增接受军阀杨森的收编,任第四师第八旅旅长。次年杨森任四川军务督理后委任范绍增为第九混成旅旅长。当时四川地区处于军阀混战的格局:杨森、邓锡侯、田颂尧、刘湘、刘文辉、刘成勋、赖心辉、刘存厚等几股较大的军阀势力之间长期割据混战。1925年10月杨森企图以武力统一四川,失败后被迫宣布下野,行前将部分武装交给范绍增统率。1935年2月在四川各路军阀混战中逐渐胜出的刘湘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感觉到来自川陕边界的红军的威胁,于是邀请中央军入川。1937年何应钦到四川整军,刘湘也在中央军的支持下奠定了他在四川军阀中的优势地位,在刘湘随后的部队整编过程中范绍增被免去师长职务,尽管名义上被升为副军长,然而却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虚衔。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范绍增主动请缨要求出川抗日并只身赶赴上海前线出任第十一兵团副司令。上海沦陷后范绍增随军撤退到汉口。1938年范绍增因支持川康整军和揭发刘、韩勾结有功而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八十八军军长,同时他还获得一项特权——可以自行募兵抗日。1939年初范绍增率八十八军出川抗日,此后范绍增所部长期在江西东乡一带同日军作战。次年夏范绍增率部转战浙西;这年冬季范绍增又奉命调往太湖张渚地区担任防守。当时日军第二十二师团长土桥一次正指挥两万多日伪军进犯,范绍增率部在宜昌一带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拉锯战。在战斗过程中范绍增亲临第一线督战以激励士气,终于得以击败日军。收复余杭地区后第88军获军政部明令嘉奖及军委会颁布的各级勋章、奖章数十枚并升格为辖3个师的甲种军。1942年5月28日范绍增率部击毙日军第十五师团长酒井中将,被击毙的酒井中将是日本陆军战史上第一个阵亡的在职师团长阵亡。1942年5月29日范绍增所率的八十八军又击伤了日军四十师团的少将旅团长河野。

在前线节节取胜的范绍增却引起了蒋介石的猜忌——范绍增并非蒋介石的嫡系人马,而是属于地方实力派人物,蒋介石对这些手握兵马的地方实力派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猜忌之心,随着范绍增的战功日益提升就使这种猜忌之心更加强烈。于是蒋介石将范绍增调任为没实权的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范绍增一气之下回到重庆。据说范绍增的父亲范先级是当地一名乡绅,然而生于这种富庶之家的范绍增却有着顽劣的性格,有着天不怕地不怕的秉性。书没读几年就逃学了,祖父用棒子打都不起丝毫作用,于是大家就叫他“哈儿”(在四川方言里哈儿就是傻儿的意思)。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看似憨相,实则大智若愚,打起仗来勇猛顽强不计后果,因此得名“哈儿师长”。绿林出身的范绍增在投身军旅后依然和江湖上的朋友保持着联系,他在上海期间还与杜月笙等人结下交情。不可否认他身上有很多旧军阀的习气,但他的确是一位坚定的抗日将领。

1949年9月范绍增被已几乎无将可派的蒋介石委任为国民党重庆挺进军总司令。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此时范绍增已明确预感到国民党当局已是大势已去。1949年12月范绍增在人民解放军挺近大西南的形势下在重庆宣布反蒋起义,他的部队随即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整编。1950年2月范绍增所部的整编工作完成,此后他被任命为第50军“高参”兼第148师副师长。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今国务院)根据范绍增的爱好任命他为河南省体委副主任。如今可容纳万人集会的郑州体育场就是他在任时修建的。1977年3月范绍增在河南郑州去世,终年83岁。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当然有。

电视剧《傻儿师长》系列的主角樊鹏举,原型的本名是范绍增,是四川大竹县清河镇人。

范绍增父母早亡,祖父长期担任镇长,家中土地千亩,仆从百人,属于地方大豪强。自小范绍增不大喜欢读书,混迹江湖,舞枪弄棒,常与袍哥为伍。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豪爽仗义之人,因长相比较福气,说话讨喜,人称范哈儿。

17岁时,北洋军进入四川,遭同盟会的反对,范哈儿也被引导加入了同盟会(绝对的党国元老啊),随后就被仇家举报而遭北洋军的通缉,范绍增被祖父开除宗族,自己杀仇家带手下进山落草与北洋军周旋。北洋军退出四川后,范绍增接受当时最大的四川军阀,同是蓝党人的靖国军司令颜德基招安成为营长。颜德基失败后范绍增投靠杨森,成为团长。

伴随杨森的发展,范绍增逐步晋升为旅长、师长。杨森失败逃亡,将所有军队給范绍增带领,次年返回后,范绍增将部队归还,令杨森感动异常。然而杨森毕竟是亲北洋的旧军人,与刘湘争夺霸权失败,与范绍增起了理念冲突,范绍增只好投靠刘湘担任第四师师长。

刘文辉刘湘叔侄竞争四川霸王,刘文辉派人收买范绍增,給钱30万银元,范绍增可不傻,转身就向刘湘汇报,哭笑不得的刘湘只好給他放假三个月并准许此钱就归范绍增(没有汇报的另外一个旅长可就非常惨了)所有,范绍增带着这笔钱到上海游玩一圈,回来在重庆修建范园。

此后不久,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连续击败田颂尧等军阀,1934年刘湘组织6路围攻,范绍增编在第五路,结果被红军給狠狠教训了一次,面对半个团的红军丟了一个旅才狼狈撤退,自此学会了尊重CCP人。

范绍增毕竟不是刘湘一路人,1937年刘湘借整编机会包围范绍增所部,给予改编并委任范绍增为第21军副军长而吞并第四师。范绍增愤怒离职,独自去南京抗日前线。后转移至武汉回归刘湘所部。在武汉,范绍增通过戴笠向蒋揭发刘湘勾结韩复榘等人并提供情报。有了投名状,范绍增得到第88军与两个师番号,回乡召集旧部,购买维修枪械,建立起四个团。

不过康泽起了心思,派人向范绍增部派遣大量特务,上下挑拨离间,居中破坏,试图逼迫范绍增及主要成员离开。范绍增向顾祝同求助,紧急开拔第三战区才避免爆发冲突。作战几次后特务又开始闹事,甚至将免除范绍增的命令拟好,送給顾祝同签字上报军政部。顾祝同资格老,不喜欢特务,又因重庆住房问题欠范绍增人情,把特务叫去借蒋何孔三人名义训斥。此后特务贩卖鸦片事爆发被逮捕,其他特务纷纷离开,范绍增才请回原来的战友重编部队。

1942年5月,范绍增部取得抗战历史上最重大的成果,阵斩日军在职师团长酒井。88军此前因功升为甲种军,美式装备。可惜何应钦起了吞并心思,故意升范绍增为第十集团军副司令,委任侄儿何绍周为军长,范绍增愤怒离职返乡。

认清现实的范绍增逐步倾向民主党派,多次借机活动并在1948年拒绝蒋支持孙科的要求而公开支持李宗仁,随后逃回故乡。1949年被委为挺进军司令,12月率部起义,50年2月改编任148师副师长,后任河南省体委副主任。1977年去世。


四川達州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当然有了,还真的有些傻哦。

“傻儿师长”确有其人:原型叫范绍增,还是位抗日名将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傻儿师长》是萨沙非常喜欢的一部电视剧。剧中主角的傻儿师长,现实中却有其人,就是川中名将范绍增。和剧中一样,范绍增也有个好色的名声,风传也曾经被戴过绿帽,最后大度的释放了这个小妾。听萨沙说一说吧。
傻儿师长是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成功塑造了范绍增这个优秀民国军人形象。
这个范绍增(剧中叫做樊鹏举)身形肥胖,圆脸小眼阔口,外形颇为滑稽。此人平时小事也比较糊涂,没有文化,好赌好唱戏(赌术和唱戏水平都很烂),经常闹出笑话。
不过,他大事却聪明、爱国爱川、重情重义,是一个好军人好丈夫好父亲。
今天要说的,是范绍增的轶事。
民国时期军阀有个特点,都有不少妻妾。这并非单纯的武人好色,而是同风俗有关系。
在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国油气四川,名人多讲究体面,其中之一就是要有三妻四妾。普通人家,即便男主人很好色,因经济能力不行,是养不起这么多妻妾的。所以,妻妾成群,也是四川男人成功和家族旺盛的一种标志。
军阀普遍多妻妾,如袁世凯10房妻妾、段祺瑞7房、张作霖6房。
四川军阀更是如此,杨森12房妻妾,其余诸如潘文华、王陵基、王瓒绪、陈兰亭等等,多是五六房妻妾。
甚至汉源土皇帝军阀羊仁安,71岁高龄还娶了21岁的唐锦英做小妾,为此花费了在成都的40亩田产。
整个四川军阀中,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四川王刘湘。刘湘对女色毫无兴趣,只有一个相貌平平的妻子,没有娶妾,被称为另类的另类。
范绍增作为川中名将,堂堂一个军长,妻妾也很多。
之前风传范绍增有40个妻妾,这显然太夸张了。
大家随便想想,即便九五之尊的皇帝,身边固定的女人一二十人而已。40个妻妾,就算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
范绍增常年在外打仗,九死一生,更很少回家,哪里能够养这么多女人。
根据范家后代回忆,范绍增正式的妻妾只有七人。
其中原配陈文兰比范绍增还大2岁,是包办婚姻,常年在老家大足县照顾公婆,只是挂名太太而已。
其余6名姨太太都是范绍增自己挑选的,一起住在重庆的范绍增公馆内。
范绍增对姨太太们很好,食衣住行全包,子女教育费用另出,每人每月给200元零用。
范绍增也许还养着没有正式名分的姨太太(类似于今天的包二奶,临时情人),最多一二个而已。
为什么?这从范绍增的孩子数量可以看出来。
如果他有40个妻妾,在没有计划生育的当时,最起码也有七八十个孩子。范绍增一共只有10多个孩子,由此可以推断他的姨太太并不多,40个妻妾都是谣传而已。
至于风传范绍增霸占“美人鱼”杨秀琼,更是无稽之谈。
今天就说说,范绍增戴绿帽的故事,这也就是故事而已。
电视剧中,范绍增因为报恩,娶了曾经救过他的贫家女孩:卖猪儿粑的秀姑(萨沙:猪儿粑是什么东东?)。
范绍增平时忙于军务,很少回家,年轻妙龄的秀姑孤守空闺。
用秀姑自己的话来说:他平时每个月也就来一二次。
为了打发时间秀姑去学川剧,同眉清目秀的川剧男戏子张德清相爱。
两人暗中偷情,秀姑准备和张德清逃走。结果,一次范绍增阴差阳错的突然回家,正好将两人抓在床上。
范绍增的部下多是棒老二出身(土匪),而棒老二的大忌就是勾引二嫂(和兄弟妻子偷情)。
这些部下群情激奋,纷纷要求将两人残杀“点天灯”“侵猪笼”“剥皮”“活埋”。
范绍增对秀姑还有感情,最终没有赶尽杀绝。
他想试探试探两人究竟是不是真心,就谎称只打三枪,如果没打中就放他们走。
结果范绍增朝天打了两枪,只剩下一枪。此时,秀姑和张德清2人表现出真情,互相为对方遮挡枪口。
范绍增知道2人真心相爱,无可奈何。他丢给他们500块大洋,让他们远走高飞,今生不要相见。
如此大度,普通男人尚且做不到,更不要说像他这样杀人如麻的军人。
电视剧中的这个故事,也是有原型的。
范绍增有个没有名分的姨太太紫菊(范家后人说是姨太太张绍芬的丫鬟),平时颇受宠爱。
1933年前后,范绍增常年不在家,姨太太们尤其是没有生育过的,都很寂寞。
大字不识几个的范绍增为人倒是开明,就让她们去社会上交往或者学文化。
紫菊出身卑贱,文化程度低又年轻好学。得到范绍增的批准后,紫菊去重庆开明学校读小学课程。这所学校是西洋化学校,校风开放,男女共校,老师包括校长王世均本人都是颇有才华的知识分子。
尚未娶妻的王世均和紫菊同龄,长得高大英俊,谈吐文雅,颇有女人缘。
紫菊身份特殊,王世均和她接触较多,经常亲自帮她补课。干柴烈火,长期朝夕相处那还得了!
一来二去,两人就有了情谊。王世均畏惧范绍增的名声,不敢造次,两人始终不敢越过红线。不过,他们经常带着个电灯泡(通常是1个男同学或者女同学),一同外出逛街、听戏、看电影、吃饭,甚至私下互写情书。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范绍增很快听到了风声,他开始还不信。
随后说这种话的人越来越多,范绍增也起了疑心。
一次范绍增乘着紫菊不在,亲自检查她藏着的书信,发现了两人的情书。
范绍增是土匪出身,性格暴躁,哪里受得了。
他立即派卫兵将紫菊和王世均两人抓回来,关在公馆里面。
在当年的四川军阀混战,哪有什么法律可言。范绍增杀死1个偷情的小妾和奸夫,就好比踩死只蚂蚁,谁敢找他算账?
就算不杀,将王世均痛打一顿,甚至打成残废,将紫菊长期关押虐待致死,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种事情也有伤风化,社会上也不太会过问。
这边紫菊家和王家发现孩子被抓,知道大事不好,立即派人求情。紫菊的前主人张绍芬亲自说情无效,只得请来2位亲家军阀王瓒绪和陈兰亭说清。
这边,王世均的母亲也跑到范公馆,下跪磕头求情。
本来范绍增是气破了肚子。自己一个四川名将,威风八面,上到四川省主席刘湘甚至蒋介石本人,谁不要给几分面子。没想到,现在被一个无名之辈差点戴了绿帽,成为社会上的笑柄,这哪里受得了!
好在,范绍增这人重情重义,冷静下来思考,觉得自己也有不对之处。
自己常年在外,冷落了众多娇妻,才出了这种事情。说来说去,紫菊偷情虽不好,但罪魁祸首还是范绍增自己。
范绍增曾经试探过紫菊和王世均,让他们只要说出是谁主动勾引谁,就可以放掉被勾引的人。
但紫菊和王世均都说是自己主动勾引别人,希望范绍增主动放走对方。
范绍增知道2人是真心,加上有很多人来说情,也就无可奈何了。
最终,范绍增将2人大度释放,还当场宣布:一、收紫菊作干女儿,王世均作干儿子;二、备办几桌酒席,为2人道喜;三、送紫菊大洋500,作嫁妆。
于是,这件事就这样圆满解决。
写到这里,有人要问,建国后范绍增的7个太太都怎么样了?
呵呵,就不是太好了。
根据范家后人回忆:11949年12月15日,范绍增在四川渠县率部起义,投靠解放军。起义后他召集妻子们开了一个会,他说“今天解放了,我们一切都要听共产党的,共产党实行一夫一妻制,我这个家不符合共产党的政策。所以要把你们遣散,把家产分了,你们带着孩子和各自的东西,各奔前程。”一家老少抱头大哭,随后范绍增和太太们办理了离婚手续。
萨沙最后说一段著名对白:
傻儿师长背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哎!这个狗(苟)不叫(教),肯定是熟人来了吗?怎么是性乃迁呢?妈的,书都没编好,让我怎么背!

萨沙


傻儿师长在历史上确实有其原型,就是四川抗日名将范绍增。

范绍增有双重身份,既是袍哥会的“大袍哥”,“大舵袍哥会把子”(也就是袍哥会老大),也是川军军长,他手下的兵就是袍哥们。袍哥的组成比较复杂,有土匪、商人、农民等等,覆盖面极广,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四川男人大部分都是袍哥。



所以范绍增也算是四川大小军阀中的一个,有权有势,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只要你有钱身体受得了就可以纳妾,大军阀杨森快九十了还娶了一个17岁的女孩当姨太太呢。范绍增也不例外,前前后后娶了十来个老婆,私下保养的还没有算上呢。



关于姨太太这个事,他还曾经被带过绿帽子呢。因为姨太太众多,加上身体、公务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肯定无法顾及到全部的人,这样长时间空守闺房很容易出事的。他的一个小妾跟一个戏子私通,结果被捉奸在床,他见两人情深意切,不自觉就把头上的帽子给忘了,给他们五百大洋,永不相见。




在抗战爆发后,范绍增亲自带领川兵出川作战,经典口头禅就是:“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人们对川军的印象在抗战前后简直是天壤之别。


历史伶俜者


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部经典的四川话版电视剧《傻儿师长》《傻儿军长》《傻儿司令》(三部曲)。

剧中男主傻儿师长樊鹏举成了西南地区老少爷们皆爱的喜剧人物,那句“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成了当年小伙伴们的口头禅。

有人会问,历史上真有傻儿师长这样一个角色吗?

答案是如假包换,电视剧中的傻瓜师长的传奇虽然经过艺术加工,但是大多是川军抗日名将范绍增的真实历史事迹。

范绍增此人,不要说在西南川军,在整个民国,也找不到这样一个独行特例的“军阀”,而他的龙门阵,真的是三天三夜都摆不完

范绍增(1894-1977),出身在四川大竹清河镇的一户地主家庭,这小范范虽然家庭出身良好,但却顽劣不堪,让父母族老操够了心。

于是就得了一个“哈儿”的称号。

不好好学习,范哈儿长大后就只能做一件事,混社会。

他加入了当时的哥老会,成为“袍哥人家”,还拉起了一支队伍,上山当上山寨王,属于民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当袍哥其实不是件丢脸丢面的事,近代出身四川的风云人物,十之八九都加入过哥老会,包括我党几大

元帅。

1916年,全国上下一片讨袁之声,袍哥范绍增带着兄弟们下山,接受招安,成为了讨袁队伍的一员,最初在颜部增旅当一名营长,后来颜培增随唐继尧倒熊(克武)失败,范绍增部被收编在能系第一军第六师余继唐部

任团长,范哈儿是外来和尚,在余部很受排挤,范哈儿一怒之下,发动兵变率部袭击了驻夔府的第二军唐式遵部,并夺得枪械上千件发了笔横财,后集结两千多人在酉阳黔江一带打起了游击。很快杨森向他投来橄榄

枝,他率部投奔杨森,任杨森第四师八旅长,后升任七师师长,成为了杨森最倚重的将领。

后来刘湘成为四川王,范绍增是杨的人,自受排挤,1938年刘湘改编了范部,范哈儿被刘湘明升暗降,升任副军长,却夺去了兵权。

抗日战争爆发,范绍增积极呼吸川军出川抗日,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十一军团副司令,八十八军军长。

虽然老蒋给了范绍增一个军长的职务,但兵,没有,范哈儿得自己招兵卖马。

范绍增散尽家财,东拼西凑带着这支杂牌军奔赴抗日战场,在抗日战场上屡立战功,将一支乙级杂牌军打造成了支战斗力极为强悍的甲种军,尤其在1942年,范哈儿率部击毙了日军第十五师团长酒井中将。让酒井成为了第一个命丧中国战场的日军师团长。范哈儿的八十八军一举成为国人敬仰的抗日英雄部队。

虽然范部很能打,但他仍不是老蒋的人,抗战中后期,老蒋又用了刘湘那招,升任范绍增为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夺去了范哈儿的兵权。

后来到了1949,老蒋兵败如山倒,又跑回了重庆,这才想起川军中还有个很能打的范哈儿,于是任命范为国民重庆挺进军总司令。范绍增早看穿了蒋的嘴脸,率部起义。

建国后范绍增任河南省体委副主任等职,1977年在郑州逝世,高寿83岁。

范哈儿的一生,有很多传奇,比电视剧里的还精彩,下面夜狼便给大家摆一下属于范哈儿的几个“龙门阵”:

妻妾成群:哈哥好色,他的家长里短也成了川人茶余饭后的聊资,据说他一共娶了十八房姨太太(有的说是三十六位),个个都是教育良好如花似玉的黄花大闺女,但这些老婆还都不是范军长强抢的,都是哈哥施展泡妞绝计“泡“回来的,连当时蒋委员长的干女儿,中国第一名游泳运动员,当时全国十大名嫒之一的杨秀琼,他也敢明目张胆死緾烂打泡到手成为自己的第十八姨太。这民国版韦小宝的名头,当属我们范哈哥。当时范绍增在重庆修筑了范公馆供众老婆居住,现在还为当地一景。

但其实后来根据川志历史学者们及其子女的回忆录记载,老范的肾也没这么强大,他其实一共就七房太太,杨秀琼也并不是他的姨太太,顶多算是“绯闻女友”罢,当时他的范庄,不仅有自己的妻儿,范哈儿还收留了自己一些阵亡的兄弟的家眷子女,故而“范家”的阵容才显得如此强大。

成人之美:老婆多了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红杏出墙的机率就大,范绍增老婆虽多,但是开明之人,均让众老婆读书学文化,结果其中一位叫紫菊的姨太太和一学校王姓校长有了私情好上来,全山城的老少爷们看哈儿戴了绿帽,都等着看范哈儿笑话,此事如果换了老范的上司杨森,肯定是将奸夫淫妇押了浸猪笼,范哈儿却是另一种处理方式——成仁之美,他收了紫菊做干妹妹,让紫菊光明正大嫁给了校长,并送了二人一笔

嫁妆,事后山城人人均服——范哈儿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也。

宠妻狂魔:四十年代杜月笙曾经组织上海搞过一次大规模的选美活动,这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选美活动,当时的京剧名伶言慧珠、董芷苓,著名电影名星白杨、周旋等都参加了这次选秀,但最后冠军出炉,却是一名叫王韵珠的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后来上海滩的小报记者们对这位第一届上海滩选美小姐进行了人肉搜索,原来这王韵梅竟是范哈儿的姨太太。

据说当年范哈儿为帮老婆拿下这顶桂冠,私自应承了杜老板社团一年的开销。

从成人之美到宠妻狂魔,老范这人,想不招女人,也难。

智斗“李云龙”:红军长征时期红四方面军过四川,老蒋要川军舍命出击阻击红军北上,当时任杨森部第七师师长的范绍增便奉命阻击。但范哈儿耍起了溜头,与红军玩起了捉迷藏,双方均未损失人马,事后双方均感叹,谁说这范哈儿是傻儿师长,丫比猴还精,老蒋借刀杀人的计划没能实现。当时与范哈儿对峙的是红四方面军28团王近山(《亮剑》李云龙原型)部。两个抗日英雄李云龙和樊哈儿相遇,真是杀猪有的宰头有的捅屁股,各有各的道。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体《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