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ofo拖欠凤凰自行车6800万货款,被告上法庭,它的经营问题有多严重?

a820697057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这就是ofo目前的状态,可以说,ofo实际上已经不想挣扎了,但它为什么没有像小鸣单车、小蓝单车那样,直接倒闭掉呢?


有一个经济学术语,叫“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il),ofo就是这样一个大而不能倒的企业。倒不是说ofo具有引发系统性风险的能量,而是它牵涉太多人、太大规模的利益,所以它不能倒掉,相关利益方会想尽千方百计让它维系下去。


ofo最大的相关利益方,就是滴滴了,滴滴是它的单一第一大股东。在美团收购摩拜之后,大家一致都在猜测ofo什么时候卖身。其实ofo一直在卖身,只不过价格没谈拢——价格一降再降。而前不久,其实ofo已经和滴滴谈妥,就差签字了,但是阿里并不愿意滴滴拿走ofo,没有同意,这次卖身只能作罢。


滴滴和阿里,其实都想得到ofo。ofo这些旧自行车,真的有那么值钱?显然不是。互联网时代,最有价值的其实是数据,ofo曾经一天日订单上了2000万,累积下来的数据肯定以百亿计,这些用户数据还是很值钱的。


此外,由于各个城市对共享单车给出了投放的数量上限,既有的“车票”已经被瓜分完毕,而ofo手握好几千万辆“车票”,如果青桔(或者说阿里旗下的哈罗)想要在一二线城市投放单车,没有“车票”的情况下,ofo的数千万张“车票”显然是他们看重的。


虽然ofo问题缠身,但对戴威这帮创始人来说,却是稳坐钓鱼台,他们什么也不用做,就等着滴滴或者阿里收购,自己套现获得财富自由离场(单位以亿计),然后继续搞他们的下一个创业项目:区块链。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孔方财经


一键代偿观点:ofo的问题在于平台无法产生盈利,但是又无法像其他平台那样有后续的资金支持。

上周五,上海凤凰自行车公司发布公告称,ofo拖欠凤凰自行车货款6815.11万元。这一公告的发出,也将最近持续传出被收购的ofo推向舆论风口。

毕竟,ofo起初和摩拜单车可是共享单车领域两个绝对的行业老大,虽然其他小的共享单车企业早已经倒闭,但是,很多人对这两个巨头还是比较看好的。并且,很多人还想象着共享单车领域能够出现像滴滴这样的大公司。

不过,随着债务问题被爆出,这也说明了共享单车确实很难像打车平台那样产生盈利,而前期的补贴大战只能说是资本催生起来的繁荣。

共享单车的问题在于无法让用户产生价值

就我个人角度而言,不仅仅是ofo,就是现在所有的共享单车平台都一样,平台用户无法在平台产生价值。

因为,在这些共享单车没有被收购之前,这些平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APP,用户能够用到这些APP的场景就只有骑单车的时候,其他时候基本不会打开。

但是,相比于滴滴平台,骑单车的用户单次消费就太低了,一般也就是一块钱。很明显,这一块钱是不足以让贡献单车能够快速盈利的。

共享单车是伪共享经济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共享单车并不是共享经济,因为这些单车都是平台花钱投放的,是有成本的,但是,像滴滴那样的打车平台,车辆则是用户提供的。

说白了,滴滴平台是不需要投入任何硬件成本的。只需要司机在平台接单了,然后滴滴平台拿提成就可以了。而资本之所以会去投资这个事,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共享经济创业大趋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用户确实是真是存在的,他们以为会像滴滴那样找到新的突破口,只是实践证明,骑车的人确实很难再让他们消费了。

所以,现在留给这些贡献单车平台的出路基本上就只有被收购,相当于是把自己的用户卖给其他平台,让他们在其他平台上产生价值,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一键代偿


我骑过很多不同的共享单车,经历过很多个共享单车品牌的衰亡,骑过酷骑,小鸣,摩拜,哈罗,ofo共享单车还有有桩的苏州株洲的单车。如果把他分成一二三等,最好的是株洲,苏州的有桩单车,这是政府支持的环保项目。而摩拜和哈喽单车是二等,小鸣,酷骑ofo共享单车等等都是三等感受,是这些车在开启和运行中,给我感受不好。ofo共享单车在我骑的时候,车辆单薄骑行费劲,比摩拜和哈喽要差一个等级。在运营中摩拜哈罗和ofo都有过要月卡20元,因此ofo这样做是找死,因为在服务感受上有差异,而哈喽单车及时低价卖月卡,特别是有几家竞争激烈的时候,还有青桔低价加入,这个时机他这样做,让大家都厌恶而抛弃了他。今天我开了好多ofo共享单车,全部是没有电,或者是内部原因没有网络?还有几个人退押金没有回应!还有他的货款不能按照要求付出被起诉,这是管理高层走投无路的表现,看来ofo的好日子到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