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小村庄里组建了20余支打井队,年收入400多万元

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盖鸣霆 通讯员 吕延礼 宫文亚)夏秋之交本是农闲时节,然而在汶上县刘楼镇邵老庄村处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一台台大型拖拉机载着发电机,一辆辆三轮车拉着钻机从村头进进出出,这是该村的打井队外出“淘金”归来的场景。现如今,打井已成为该村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余支打井队、各种型号打井设备50余台套、200多名男劳力从事打井......邵老庄村依然成为名副其实的打井专业村。

转型升级

从单一灌溉井到多元化钻井

9月17日上午,在梁山一农村社区,刘楼镇龙泉打井队的工人们正忙碌着井眼下管。两个工人用车轮推来井管,然后吊车吊起井管竖立,两个工人手持焊枪,围着两根井管的连接处对钢圈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后徐徐下放井管。队长邵作涛一边操控吊车,一边指挥着工人注意安全,严格把握施工质量。“这次我们打的是吃水井,深120米,比农田灌溉井深多了,各方面要求也很严格,下完井管然后洗井就可竣工验收了。”邵作涛说,这个活干了4天,毛收入24000元,扣除工人工资和机械成本,可纯盈利4000元。

今年43岁的邵作涛干打井这一行已有10多年了,以前大多是打农田灌溉井。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打井特别是农田灌溉井竞争日趋激烈,邵作涛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对打井队进行提档升级,购置新型钻机两台、吊车1台,更新了发电设备,业务扩展到吃水井、空调井、地源热泵等,生意日益红火,年收入20万元。吃水不忘打井人。谈起自己的创业历程,邵作涛最想感谢的是村里打井队的老队长邵长群。

引领带动

年打井100余眼纯收入30余万元

今年50岁的邵长群是邵老庄村创建农民打井队第一人,经营打井已有20多个年头。他初中毕业后在家种地,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勉强解决了温饱问题。

1995年邵长群在打井公司打工时,发现钻井这行挺挣钱,萌生了创业念头,他多方筹措2万多元,买回一台二手打井机,在本地农田专打灌溉机井,收获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但是,自己的设备不能打深井,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后来他把积蓄全部投进去,又贷款20万元,购置5台套新型打井设备,带领技术人员到外地取经,四处找业内高手讨教钻井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邵长群的打井队规模越来越大,常年用工10余人,年打井100余眼,纯收入30余万元。

看到邵长群靠打井挣得盆满钵满,村民们纷纷拜师求经。邵长群从不认为“同行是冤家”,主动吸收本村村民务工,手把手传授技术,支持帮助村民创办打井队,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像邵作涛这样的打井队,有10余支是在邵长群引领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抱团发展

8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据邵老庄村支部书记邵明国介绍,该村856人,现有20余支打井队,拥有大型打井设备27台套,中小型打井设备23台套,平均每台套设备能带动5名村民就业。村子里有200多名男劳力从事打井。每支打井队年收入20万元左右,每名队员年打工收入4万元以上,打井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门路。全村17户贫困户,有8户贫困户常年跟着打井队打工,实现了增收脱贫。

现在竞争日渐激烈,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给邵老庄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村两委组织各打井队成立邵老庄村打井专业合作社,走“支部+合作社+打井队”联合发展的路子,整合资源,抱团发展,打造邵老庄村的打井专业品牌。既助推产业振兴、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也可为村里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万余元。该村还计划成立一个网站,在网上推介打井专业村,提升知名度,更好地推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