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画说兵团|半生戎马生涯 半生屯垦戍边

画说兵团|半生戎马生涯 半生屯垦戍边

半生戎马生涯 半生屯垦戍边

——兵团发展历史连环画之七十九

画说兵团|半生戎马生涯 半生屯垦戍边

1. 1916年1月27日,汪濂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龙头湾村 。1931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日军进犯东北。原本想读书救国的汪濂决定弃笔从戎,在赣州参军,服役于蔡廷锴率领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六十一师。汪濂没有想到,这一决定让他从此远离故乡,再也没回去过。

画说兵团|半生戎马生涯 半生屯垦戍边

2. 1932年1月,南京政府向蔡廷锴下了从上海撤军的命令,但就在第十九路军即将撤军之际,日军送来“战书”。蔡廷锴下令:“所有驻沪官兵进入阵地,对进犯的日军坚决痛击。”当时,汪濂只有16岁。1937年,上海爆发“八一三”事变,汪濂又随张治中率领的第九集团军参加了淞沪会战。

画说兵团|半生戎马生涯 半生屯垦戍边

3. 1944年2月,汪濂被调到国民党五十八师三团,先后任副团长、团长。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五十八师三团驻防甘肃武威,在河西走廊一带承担护路任务。当时,苏联等国家提供的援华物资大多是通过河西走廊运往内地的。

画说兵团|半生戎马生涯 半生屯垦戍边

4. 1946年8月,汪濂被调到迪化(今乌鲁木齐),次年改任整编的国民党七十八师副官处处长。1948年6月,汪濂调任国民党二二七旅六八〇团团长,该团驻防玛纳斯河一线。1949年,汪濂随陶峙岳率部起义。

画说兵团|半生戎马生涯 半生屯垦戍边

5. 新疆和平解放后,驻疆的国民党部队接受了人民解放军的整编。1950年,汪濂前往新疆军区政治部干部学校学习,学习结束后任西北军补训六团三营营长,负责招募、训练新兵。

画说兵团|半生戎马生涯 半生屯垦戍边

6. 上世纪50年代,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十三团、六军骑兵团、新疆军区通信团、西北军区补训六团等部队陆续进驻伊犁,剿匪平叛、开荒造田、修渠引水、创办农场,为伊犁屯垦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画说兵团|半生戎马生涯 半生屯垦戍边

7. 1952年,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五军十五师成立,汪濂任该师司令部生产科副科长、工程科科长。1953年 6月,五军十五师更名为农四师(现四师),汪濂先后任该师基建科科长、工程处副处长。他和战友们早出晚归,穿行在戈壁荒滩、荒山野岭,努力完成伊犁垦区开发建设初期的各项任务。

画说兵团|半生戎马生涯 半生屯垦戍边

8. 1958年,汪濂调任农四师(现四师)七〇团团长。他带着七〇团干部职工前往伊犁河北岸、在伊宁市东南方向20公里处安营扎寨,创办农场。现在,七〇团已是伊犁垦区重要的香料生产基地。

画说兵团|半生戎马生涯 半生屯垦戍边

9. 1966年5月,为了南疆的发展建设,组织调汪濂到三师工作,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组建新的团场(即三师四十四团)。当时,条件艰苦,汪濂他们住的是地窝子、喝的是涝坝水,硬是从沙漠里修出了一条通往外面的路。如今,四十四团已成为图木舒克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师的粮食、棉花生产基地。

画说兵团|半生戎马生涯 半生屯垦戍边

10. 1984年,汪濂退休,被安排到四师干休所休养。汪濂的传奇一生,半辈子征战打仗,半辈子屯垦戍边,作为老一辈兵团人,能够为兵团开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无怨无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