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作為一個單親母親,現在兒子要結婚想趕我出家門,該怎麼辦?

逸雪168


真相也許是這樣:因為沒有能力買房,所以母親唯一的房子將成為新房。但媳婦說不買也可以,但不能同老媽一起住!



問題來了,兒子是要媳婦兒,還是要母親?說到底都是房子惹的禍,還是怪丈母孃?

比起落水先救媳婦,還是先救母親,這個難題卻是活生生的現實,買不起房,娶不了媳婦。和單身母親同住,其實並不是不可以。

首先將母親趕出,這樣的做法是令人不恥的,尤其單身母親,將兒子帶大成人,不是件容易的事。


可以說中國式的母親,完全將人生的目的和希望寄託在丈夫和兒子身上,雖然感動,但卻危臉。慈母多敗兒,大包大攬,一生不肯放手。買房娶媳婦帶孫子,養成"巨嬰”。

題目中這樣的兒子,"怕妻懦夫"的人,在生活中也常見。有位長輩大姨,早年喪夫好不容易盼到兒子成家立業。因為孫子大了,媳婦當家討厭婆婆,(其實她非常勤快,也經濟獨立)給兒子出了道難題:要麼她走,要麼母親走!

結果大姨為了兒子,為了兩個孫子,含淚搬來出來單住。二姨這樣勸她的,別難過,再過二十年媳婦也要做婆婆的。


中國作母親的大多心軟,怕孩子吃苦,除此之外,母子很難將彼此視為獨立的個人。暫不說養兒防老,面對愁眉苦臉的兒子,可憐巴巴地求自己:

"媽呀房子還是您的,委屈您一下,您先租房住著,我慢慢做她工作,每月給房租,要不努力掙錢買房搬出去,誰叫兒子沒志氣太愛她,沒她活不下去了,……"

明知兒子的收入和能力,可能一輩子也買不起房,可又忍心叫他打一輩子光棍,人家不嫌沒把名字改成兒子的就不錯了,談了那麼多個都是因沒房而分手,當母親的還能拒絕麼?

各位親們,如果攤上這樣沒志氣的兒子,該怎麼辦呢?


元元的天下


我始終相信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兒女的一面鏡子,兒女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父母的影響,偏離了世界觀,眼中沒有親情,永遠把利益放在第一位!

我老家有一位老奶奶,他育有兩兒一女。生活能夠自理時也過得相安無事,可後來老人上山砍柴摔傷了腿,癱瘓在床麻煩就來了!人們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我就沒見她兒子對她好過,她兒子看著母親撕心裂肺的喊痛,也沒說送去醫院治療,一日三餐給老人送飯還板著一張臉!

農村院子大,隔壁鄰居見老人痛得不分晝夜歇斯底里的喊,於是叫她兒子帶老人去醫院看病!

可她兒子卻說:俗話說得好,七十三,八十四再不死沒意思!他的意思他母親已有八十多了,該死了!所以不用去醫院浪費錢!

後來他母親走了,他自己也成老人了!有一次,他當著兒子面埋怨兒子不孝!他兒子雙眼怒瞪著說:比起你對奶奶,我還算好的了!你去看屋簷水會不會滴偏!想當初你天天怨我奶奶還不死,我可從沒那樣怨過你,我只不過沒給你多少生活費罷了!

如今老人的孫子已到暮年,可她的孫子也在埋怨兒子的不孝,說兒子常年在外不管父母死活,一年三百六十天也沒個電話問侯,自己像個孤家寡人!

其實他們家就是惡性循環!所以我們教育小孩從小要有愛心和責任心!如果你的小孩對別人都有慈愛之心,難道對自己的父母還會不孝嗎?

你說兒子要結婚趕你出家門,我估計不是你兒子應該是你媳婦,也不能說趕你,她可能沒有十足的把握處理好婆媳關係,所以分開住能避免不必要的婆媳衝突!還能促進家庭和諧!分開未必是一件壞事!

我們小區也有婆媳不住一起的,可她們的感情也很好啊!逄年過節都會一起團聚,生日也會一起慶祝!

人們常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所以我們播下善良的種子,收穫的一定是幸福滿滿!

以善為本,以德為懷才是為人之道!



誠信做人騙子請繞道


我是一個單親母親,現在兒子要結婚想趕我出家門,我該怎麼辦?

不知你現在多大歲數,估計年齡不會很大吧,兒子結婚,如果按正常情況,兒子20多歲,你應在50歲左右,兒子即然不願叫你和他們在一起了,你還不老呢,何不考慮再走一家呢!找個哪怕年齡大幾歲的退休喪偶或離異的,一舉兩得。兒子也不嫌棄了,你也有個穩定的歸宿。不知你是工人農民,如果是工人,退休後還有退休金,到哪也會受歡迎的。


人多了,什麼事也不稀罕,你兒子結婚想趕你出門,你兒子他這走的是一步錯棋,論說結婚就意味著生孩子吧,母親能給幫忙伺候媳婦月子,還能幫助帶孩子,小夫妻上班或打工,沒有後顧之憂,多好的事啊!再說了,單親母親拉把大你,多不容易啊,怎麼剛娶媳婦就忘了娘呢!也可能你岳父母能為你提供幫助吧!

世間路千萬條,各人走法不同。我村就有一個和題主說的差不多,在城市的女子張某,國家退休職工,丈夫早年去世,也相當於單身母親吧,兒子結婚後和媳婦都不很孝順,言談話語中有嫌棄老人的意思。即是這樣了,張某就打算離開兒子了。

事有巧合,村醫武某前年妻子遇車禍去世了。張某和武某是年輕時的戀人,因武某家庭條件困難,(武某弟兄四個,當時條件確實困難),張某的母親不同意女兒嫁給武某,因此未成眷屬。

張某聞聽到這個信息後,毅然放棄了城市生活,離開了兒子媳婦。來到了農村和昔日情人終成眷屬。武某的六個孩子也都支持父親再婚。現在他們兩口日子過的很開心。他們養有幾十只土雞,還在院子裡種有小菜園,和各種花卉。家庭條件不錯,武某有兒女們養老,不需花用張某的退休金,張某退休金每月4000多元屬她個人所有。

他們二個同歲,已70歲了。他們的故事刊登在《老年日報》2018年×月×日頭版頭條,題目是“退休後和昔日戀人在一起”。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什麼怎麼辦?房子若是你買的,他還有臉趕你出門,那也是你從小寵溺慣的叭!我從不相信從小懂感恩,尊重孝敬父母的孩子,長大了會突然變沒有人性的白眼狼。很多孩子變白眼狼,也是一些愚蠢的父母自找的!你們不是自詡自己很偉大,為了孩子可以付出奉獻一切嗎?而孩子變得冷血無情的白眼狼,就是你們為孩子付出一切,自以為自己很偉大的下場!父母也是人,不是孩子的保姆或提款機,在愛孩子的同時,更要好好愛自己,為自己而活,而不是不顧一切去為孩子奉獻。你付出了所有,他會感激你嗎?告訴你,不會!因他覺得一切都是你們自願的,甚至是你們欠了他的,就該滿足他的一切需求和慾望。最後自己害的自己沒有退路,甚至無家可歸!去找誰說理去?告上法院,能幫你一時,能幫你一世嗎?自己的房子就不要讓他為所欲為,要分清界限。你是生養了他,但不欠他的!有本事他自己買婚房,沒本事就給老孃滾蛋!還天真以為能告他養老啊?你越軟弱可欺他越得寸進尺!還是自己多攢點養老錢吧!


忘憂情感驛站


要想為孩子結婚,就要為自己留條後路。什麼叫隔鍋香?離遠些,難得去,有事請我,我就去,沒事一人生活。想去就走動一下,看看不久住。這樣對孩子對自己都好,不要老放心不下,老以為孩子的家就是自己的家,應該讓他們自由生活。如果自己有事可以打電話,要他們有時間來一下,想見孫子、孫女可以去看看、幫忙一下,不要你去你就少去。何必認真。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要過多擔心,關心自己,就是關心孩子,把自己的身體養好,就是對孩子的幫助。


張興193886045


不知兒子為什麼要趕走你,也不知你是工薪階層還是農民?你一個女人將兒子扯成人,子不知感恩,還要趕你出門,這樣的兒子你老了他能孝順你嗎?既然這樣,建議你考慮再找個老伴攜手度日,讓後半生過的滋潤一些。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少年夫妻老來伴兒,人到老年實在難,沒人幫助更困難。平常生活大疼小病,晚上失眠聊天說話兒,有個同齡之伴比什麼都方便。如果是市民,房子讓兒子結婚用,房產證要自己保管,有工資到哪兒都好生活。若是農民找老伴兒最好男方有經濟來源,如也是農民須勤勞肯幹,憑你們雙手養畜禽種瓜菜也能維持生活。甭管城鄉都要找個善良有愛心的健康之男。


大海141223963


所以啊,無論兒子還是女兒,記著只要孝順的都是好孩子,還有就是疼孩子歸疼孩子,可不能把老底子都提前給了孩子,要車要房讓孩子自己去努力賺錢買,不要一結婚錢啊房的都給孩子自己一點保障沒有,我家就一個兒子,也不打算生老二了,所以,就置辦兩套房子,一套我們的,一套留給孩子的,以後孩子要是上學在外地工作安家就把他那套房子賣了給他買,但是我們這套他別想了,肯定怎麼樣都不可能動的,以後老了有個自己的住處也不用看別人臉色,雖然不一定有這樣的事可是你得把這個事情的可能性想到,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了,以後老了經濟不好的話,家裡靠近市區還有三層小樓,去那裡住把房子賣了還能養老,總之一句話,老了,你有錢有房孩子們也會巴著你,要是啥都沒有日子肯定不好過的,雖然很現實,可是現在生活就是這麼現實的


微微的生活記


其實不用態擔心,你兒子你是瞭解的,多半是另一個人的原故。如果是她?可私下與兒子談心,使他從新認識你這個媽。

如若不行,也可使用親情,朋友關係商量解決,沒必要弄得滿城風雨,以致於無法收場。人人都是愛面子的,做到適而可止就好了。

相信天下母親,都是愛惜自己的孩子。不到萬不得已,是能走最後那步棋。當然,有些情況有例外,若談不妥,也就走法律程序,把一些不想面對的問題,一併解決,不拖泥帶小水,只是他做初一,你只能選十五了。


飄風隨客


不管是不是單親家庭,孩子大了都有可能遇到啃老的問題。

我的觀點是,如果自己經濟富裕,在小孩初始階段幫扶一把,未嘗不可。但如果自己能力有限,孩子提出的要求很過分,當然直接拒絕。養兒成人已是不易,不能給自己養老,還要被逼出自己的家,這種小孩要來幹嘛?母子親情,他不顧及,你也別自做多情了。甭管是不是小時候教育出了問題,這種時候,只有止損出局才是上策。斷絕母子關係,賣房,換個地方重新生活,至少落個清靜,否則,就衝這兒子兒媳,你能回那個家的時候就是去帶孩子當保姆的時候,餘生沒一天痛快日子!等你沒利用價值的時候,什麼結局,自己應該可以猜到。

最後附上一句老話:老了以後,親生子不如手邊錢。


兒時味道cc


1、自己跟兒子交流溝通。

兒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與母親之間有著血濃於水的感情,兒時的記憶任何方法不能抹殺掉的。

一起居住,用情感化兒子是最好的辦法。

2、家人代自己和兒子交流。

母親與兒子之間可能存在隔閡,但絕不是仇恨。如果母親抹不開面子,最好找個中間人做一些調解工作,比如孩子的舅舅、姨媽、姑媽之類,當然舅舅是最好的人選。

適當改變一下自己脾氣,兒子不喜歡和自己居住,大概主觀原因還在自己身上。

3、和兒媳婦溝通。

這是不太明智的選擇,但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可以試一下,畢竟誰都有老去的時候,兒媳這個時候怎麼對婆婆,以後一定也會受到這種待遇。

或者題者自己也曾經這樣對待過婆婆,這個時候還是懺悔一下吧。

4、拿起法律的武器。

贍養父母是責任也是義務,每個人義不容辭,娶了媳婦忘了娘,天理難容。

這樣做等於斷了後路,或者是要贍養費,或者是讓兒子出去居住,或是住養老院,互相傷害的苦果,兒子和母親都會難以下嚥。

但是,每個人畢竟要活著。出現這種情況,做母親的應該也檢討一下自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