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西南有巴国。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山海经·海内经》

太葜即上古时代东方部落首领伏羲,后照为巴人始祖。据考古发掘,巴国地区前文化发端于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约5000多年前巴人先民们就世世代代在川东北地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斩蛇莽、射虎豹,开拓定居,创造了灿烂的巴文化。

巴人故里 红色达州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巴国知识课堂

历史上神秘的巴国有着怎样的历史,巴人有什么特点,巴文化包含哪些丰富的内容?

巴国历史

搜索

巴国的形成时期:商周之际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据《辞源》:“巴者,古国名,位于四川省东部一带地方”。川东地区在夏朝(距今4100年~3600年)称“巴方”,在商朝(公元前16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中)称为“巴奠(甸)”。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巴国的发展时期:春秋之际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巴国竭力扩张其势力范围,东渡汉水,与邓国相争,又同楚国缔结军事联盟,扫荡江汉小国,北进中原。

鼎盛时期:春秋末叶至战国晚期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在此期间,巴国青铜文化发展到高峰。青铜器钟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制作水平也日臻成熟,地方特征鲜明突出。巴国文字和符号广泛流行,都城已发展成为地域性的经济增长中心和多种产业的生长点,具有组织地区商业贸易的经济功能。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灭亡时期:公元前316年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公元前316年,巴国为秦国所灭,巴王被虏。秦国在江州(巴县西)筑城,设置巴都,把巴地纳入了秦国的郡县体制。巴国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期,灭亡于公元前316年的战国中期,约有800年历史。

巴人足迹

搜索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巴人,古巴族人的简称,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传说周朝以前居住在今甘肃南部,后迁到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以廪(音lǐn)君为首领,本有巴、樊、瞫(音shěn)、相、郑五姓。

秦灭巴以后,巴人的一支迁至今鄂东,东汉时称江夏蛮,西晋、南北朝时称五水蛮;另一支迁至今湘西,构成武陵蛮的一部分。留在四川境内的,部分叫板楯(音shǔn)蛮,南北朝时因大量迁移,大都先后与汉族同化。賨(音cónɡ)人,板楯蛮的别称,是川东土著民族之一,其中心在今四川渠县一带,系古代巴人的一支。板楯蛮这个名称,来源于賨人善用一种本质楯为武器,賨的名称则由于板楯蛮“岁出賨钱”的缘故。板楯蛮有七姓,以卢(或作罗)、朴(或作胡)、沓(音dá。或作昝)、鄂、度(或作杜)、夕、龚等七个姓氏组成的酋帮,叫賨国。板楯蛮古时居住在嘉陵江和渠江两岸,北及汉中东部,东及长江三峡,遍及整个川东地区,是川东巴国各族中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古代巴人不但作战勇猛顽强,以致被称为“神兵”,而且能歌善舞,极其乐观。他们曾在商、周、楚、秦等强大部族的包围中经过不断征战,在荒莽的大巴山、秦岭中,在极为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自强不息,世代繁衍。他们斩蛇蟒、射虎豹、猎牧捕鱼、垦荒种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这对川东地区,特别是大巴山一带(包括达州宣汉)经济文化的开发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至清朝,川东地区历史上曾有五次移民迁入。由于战争、瘟疫和天灾等原因,川东地区历史上曾出现过饥荒无人、尸横遍野、群虎白日出游、賨人几乎灭绝的惨景。为填补战争死亡、瘟疫死亡、天灾死亡形成的空缺,秦朝、西晋、北宋、元末明初、清朝曾五次移民入川。这五次移民迁入,既促进了川东地区土著居民与汉民族的同化,同时又加快了川东地区的开发步伐。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达州宣汉罗家坝遗址

目前国内现存一处保存完好、文化堆积丰富的原始文化遗址和春秋战国墓葬群,是20世纪末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巴文化遗址。专家把罗家坝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成都商业街古蜀船棺葬遗址一道,被称为“继三星堆遗址之后古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达州渠县城坝遗址

城坝遗址位于渠县土溪镇渠江东岸的城坝村、天府村,是达州土著賨人聚居的巴人遗址,也是春秋战国“古賨国”和秦汉时期巴郡宕渠县所在地,占地约550万平方米,北、西、南三面环渠江,东接佛尔岩,呈依山傍水之势。该遗址是四川境内乃至全国少见的汉或更早时期的城池遗址,被誉为“巴文化的金沙”。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巴人以“巴”来命名,“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巴文化

搜索

巴文化是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巴文化的主要代表有:巴渝舞、巴乡清、巴人风情、巴人神话。

巴 渝 舞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巴渝舞”,是古代巴渝地区民间武舞。中国古代典籍记载最古老的音乐创作产生于巴地。巴渝舞来源于商末巴师伐纣时的“前歌后舞”。巴渝舞特点:舞风刚烈,音乐铿锵有力,属武舞、战舞类型。它的具体流传出处应是东汉时汉昌县巴渝地区,即今巴中市两千年前的地方歌舞。

“剑弩齐列,戈矛为之始。进退疾鹰鹞,龙战而弱起”,“退若激,进若飞。五声协,八音谐”

由此可见巴渝舞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汉初,巴渝舞被刘邦移入宫中,成为宫廷乐舞,既供宫中观赏,也成为接待各国使节贵宾的乐舞,还成为王朝祭祀乐舞,天子丧礼乐舞。那时巴渝舞几乎成了国家乐舞。三国曹魏时巴渝舞更名为“昭武舞”,西晋时将“昭武舞”易名为“宣武舞”。唐时,巴渝舞仍为宫廷乐舞之一,唐以后,巴渝舞便从宫廷乐舞中消失了。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尽管如此,在民间,巴渝舞遗风犹存,川东巴人后裔的踏踢舞、摆手舞、腰鼓舞、盾牌舞,就是古代巴渝舞的流变,现在的薅草锣鼓、花鼓调、花灯调、莲花落、川剧帮腔、川江号子、船工号子、劳动号子、翻山铰子等都和巴渝舞曲密不可分。

巴 乡 清

古代巴人的酒,以“巴乡清”著称于世。巴乡清在当时相当贵重,丝毫不逊于今天的茅台、五粮液。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水经·江水注》记载:“江水又迳鱼腹县(今奉节)之故陵……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此酒名贵,饮誉遐迩,以致秦昭王与板楯蛮订立盟约时,以此为质。清酒酿造时间长,冬酿夏熟,色清味重,为酒中上品。巴人善酿清酒,表明其酿酒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巴 人 风 情

巴人有古朴凝重的民风,历来崇尚勇武。他们住干栏式房屋,可以说是吊脚楼的原型。楼上居人,楼下养畜,傍水而居;死后大多采取船棺葬、悬棺葬、幽岩葬、岩穴葬、土坑葬。賨人善织,家家户户能自己织布,衣物等所需布匹均能自给自足,“賨布”就是賨人织的麻布,秦灭巴后,令板楯蛮以交纳賨布代替户赋,由此賨布名传海内。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巴 人 神 话

巴人自然神话有:“比翼齐飞”、“巴蛇吞象”、“白虎神话”。

巴人英雄神话有:“廪君传奇”。

巴人神女传奇

有:“巫山神女”、“盐水神女”。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根据考古发掘,巴文化代表还包含巴人诗作、巴国符号文字和青铜文化等内容。由于秦朝大规模的“焚书坑儒”,加之战乱、灾荒和历史年代久远等,其史料逐渐绝迹,巴文化已埋藏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融化在大巴山人民的民俗文化里。对巴文化的更深层次研究,有待依赖考古新发现。

巴文化核心价值观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忠 勇 信 义

历史上消失的强悍民族——巴人与巴国

巴文化彰显出来的“忠勇信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千古以来巴文化的灵魂,它温润着这片土地,诞生了伟大红军精神,契合着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