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接受人群年輕化 關於“立遺囑”你瞭解多少?

“中華遺囑庫”江蘇分庫成立兩年了,已經為近8000名市民辦理了遺囑確立手續,“立遺囑”已經被越來越多人理解和接納,成為一種避免家庭糾紛和保護自身財產的有效法律手段。


接受人群年輕化 關於“立遺囑”你瞭解多少?


張阿姨今年七十多歲了,有三個子女,老人說,原來她也不能接受立遺囑,但是現在想通了:“自己住的這套房子,要在腦子清楚的時候想好以後怎麼辦,避免兒女到時候鬧矛盾。”

記者注意到,前來諮詢“立遺囑”相關事宜的人群在逐漸發生變化,不僅是七八十歲的老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關注,特別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很多人有一個誤區,認為獨生子女一定是可以繼承父母全部財產的,但從繼承法角度來說並不是這樣。

中華遺囑庫經營管理部主任黃海波介紹:“法定的第一繼承人是父母、 配偶、 子女,比如婚後,我父母給我買了一套房子,這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在我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我父母如果還在世,我一半的財產應該是太太一份,孩子一份,父母各一份,如果我發生意外,留下100萬,我獨生子女的孩子只能繼承到八分之一,就是12.5萬。”


接受人群年輕化 關於“立遺囑”你瞭解多少?


中華遺囑庫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確立遺囑很大程度上是從法律層面保護了自身財產,讓財產的去向有了法律保障。為了讓遺囑的法律效力無懈可擊,需要一整套流程。中華遺囑庫做的是自書遺囑,必須是本人親自書寫,還有錄影錄像作為佐證,精神評估、人臉識別,還有指紋採集,是一個證據鏈。


接受人群年輕化 關於“立遺囑”你瞭解多少?


據瞭解,中華遺囑庫屬公益項目,對擁有兩套住房,每套住房在140平方米以內的60歲以上老人,除了精神評估需引入第三方機構收費480元外,確立遺囑的其他程序都是免費的。諮詢預約需要提供立遺囑人的身份證、財產證明和繼承人的身份證號,辦理時就要提供相關原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