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波西米亚狂想曲》好莱坞131分钟,也无法复制弗雷迪的传奇一生

1990年, 弗雷迪·莫库里因患艾滋病,身体衰弱到难以维持,还在坚持录制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张专辑。

录制过程中,吉他手Brian担心他无力唱出歌曲中的高音部分,但是面对命运的打击,弗雷迪干了一杯伏加特,最终完美的录制完了一次录音,这首“The Show Must Go On”的音乐传颂至今。

1991年,乐队的主唱弗雷迪谢幕了,乐队的荣光延迟至今。

很遗憾,在《波西米亚狂想曲》电影中,虽然131分钟的时间却无法完全呈现和还原出主唱一生所有的细节和创作过程。

《波西米亚狂想曲》好莱坞131分钟,也无法复制弗雷迪的传奇一生

电影中只呈现到1985年以前

《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部电影是音乐家弗雷迪的传记,电影中故事在1985年的“LIVE AID”之后就戛然而止了,随后弗雷迪将自己最闪亮和光辉的形象留在了闪闪发光的舞台之后,并没有呈现出弗雷迪在1985年之后的生活和事业。

其实,在1985年之后,弗雷迪还出了三张专辑,也做了相关的世界巡演,此时的他虽然舞台上依旧光辉闪亮,但是他自己的身心却备受艾滋病的摧残。

直到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去世前一天,才将自己的患病情况公布出来。因为Freddie是在1987年4月被确诊患艾滋病的,如果电影以1985年作为结局,就无法阐述人物后面的命运了。

《波西米亚狂想曲》好莱坞131分钟,也无法复制弗雷迪的传奇一生

其实,通过我们分析人物生平就能窥探出端倪,在1987年,弗雷迪被诊断出了艾滋病,其后的几年时间更是痛苦和煎熬交织的日子,可能是电影考虑皇后乐队的成员不想将弗雷迪最后备受病魔折磨和死亡的痛苦在世人面前再现,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法言说的痛苦;

也可能是弗雷迪本人当年也是不愿让世人知道自己痛苦的样子,更想带给观众华丽的音乐震撼感,所以影片没有呈现出来他患病之后的镜头。

患病期间,尽管他坚持出镜拍摄MV,甚至是体力不支的时录制了“These Are The Days Of Our Lives”。

《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部电影调整了时间线,虚构和修改了人物的相关故事,让人在这一部电影中更加直观的了解弗雷迪的一生,虽然存在着某些细节方面的改动,但很多情节却是弗雷迪和乐队之后状况的真实写照。

《波西米亚狂想曲》好莱坞131分钟,也无法复制弗雷迪的传奇一生

另类的艺术形式,感受生命的扩张力

在皇后乐队的所有经典曲目中,《波西米亚狂想曲》是最能代表主唱弗雷迪的音乐风格和个人特质的歌曲。

“波西米亚”原意原来指的是捷克的地区,后来也泛指一些反社会传统、专注艺术的人群,和一种浪漫自由的艺术风情;“狂想曲”来自于音乐中的一个名词,指的是不同章节中风格流派各异,情绪不断变化起伏的音乐,也形容情绪的相关爆发。

从歌曲和电影的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摇滚的艺术形式,有剧中波西米亚的特立独行和激荡的情绪表达,也有关于饱满的情绪表达,让人在听到歌曲的同时感受到优美的故事情节带给人的朦胧美感。

《波西米亚狂想曲》好莱坞131分钟,也无法复制弗雷迪的传奇一生

在这样的反传统和自我颠覆的表现形式中,弗雷迪的性格特质萦绕在心间。可以从影片中满受到莫名的扩张性和生命力。

据乐队的成员回忆,在几十年前,《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首歌就已经在“全在弗雷迪脑子里了”,他在伦敦的家中写下了词曲;在1975年,花了三周的时间录制完了这首歌曲,吉他手老梅(May)后来回忆“由于无数次的反复录制,最后当你把磁带放在阳光下的时候,它几乎是透明的”。

《波西米亚狂想曲》好莱坞131分钟,也无法复制弗雷迪的传奇一生

皇后乐队传世作品背后的人生观

电影中讲述的是关于弗雷迪和皇后乐队的传记。

他们的人生经历很简单,没有狗血戏剧的冲突,在他们的生命中,创造音乐对它们来说,都是脑子里的热血和情感的释放。也许,就是洗完澡,夜深之后看到的月色中,就成就传世经典的作品。

音乐最能代表人的思想和感情,从《波西米亚》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积极向上,追逐梦想,力求完美的精神,

“我们是一家人”,乐队经常用这样的一句话来形容他们团队,这是事实,也是责任。几十年,他们携手共行,即使有过争吵和分歧,但是大多数也是在录音棚里吵架,他们彼此爱着对方,即使在弗雷迪去世几年后,他们的全球巡演中的舞台上也给他留着座位。

《Love of My Life》这首传世名曲也是皇后乐队怀念弗雷迪的经典歌曲。在很多次的演唱会上,已经英雄迟暮的老梅,或是在身边放上一把空椅子,或是通过电子大屏技术手段来重温当年与弗雷迪的时光,令人唏嘘不已!

《波西米亚狂想曲》好莱坞131分钟,也无法复制弗雷迪的传奇一生

2005年的巡演,老梅旁边留着空椅子


神级别还原,精确到了分子层面

虽然影片的篇幅有限,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将弗雷迪的每一次华丽转身都还原到位,但是电影最后20分钟的神级别发挥,却让我们感动,这也是这一部电影最为成功和可贵的地方。

在1985年,演唱会的现场人声鼎沸,弗雷迪穿着白色的背心,浅蓝色的牛仔裤,挥动着热情而有力的手臂,用自己的天赋和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为观众们奉献出了一场摇滚乐的传奇。

在电影片的最后一场,高度还原了这一场面摇滚史上最华丽和生猛的20分钟在布莱恩导演的指挥中,我们看到了几乎是分子层面的细致。

《波西米亚狂想曲》好莱坞131分钟,也无法复制弗雷迪的传奇一生

从演唱会开始的一瞬间,布莱恩就对弗雷迪进行了动作的模仿和还原,包括这一次演唱中的挥手甚至是表情,就连场景中所有肉眼可见的东西,钢琴盖子上的可乐和啤酒,摆放的位置,液体的高度,以及舞台上的电源线,都和录像中的一模一样。


《波西米亚狂想曲》好莱坞131分钟,也无法复制弗雷迪的传奇一生

原版录像


《波西米亚狂想曲》好莱坞131分钟,也无法复制弗雷迪的传奇一生

电影镜头

这是摇滚的传奇,这也同样是艺术的魅力,让曾经我们反复寻觅和追逐的东西变成了触手可见的现实,电影中留给了我们弥足珍贵的感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