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刘裕为什么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祥子谈历史


刘裕几乎把留在西晋的司马杀光,但没有灭族!这和刘裕的出身,性格,当时的环境,还有苻坚的前车之鉴,都有关系。



先看下刘裕的出身:

刘是绝对的城市无产者出身,家徒四壁,没受过什么教育,终日游手好闲,好勇斗狠,靠勇力得到他的一切,所以他只相信杀伐。

当时灭后秦时,就屠杀了投降的后秦宗室,连妇女都不放过,显现出街市流氓地痞本性中残忍横暴的一面。


苻坚大帝的下场引起的前车之鉴:

前秦苻坚是个心胸宽阔的氐人,对灭国投降者向来很好还给予兵权,但慕容家的落井下石,收留的丧家犬姚苌直接把他缢死。

自此后,灭人国者如果不忍心对亡国者家族下绝杀令,劝谏者往往以苻坚为“柔仁邀名”的首例,致使后代亡国之皇族,罕有保全者。

特别在乱世王朝,皇帝与权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纵观南北朝一朝,当断不断者如宇文护,尔朱荣,都被皇帝连全家一起干掉了。

脾气好一点的萧道成,被后废帝拿强弓指着肚皮要杀。

处境更危险的杨坚,几次三番被天元帝试探,一不小心就要死。

无伤上位的高洋,上位之前和东魏皇室博弈了一百回,自己的哥哥连带老爸的文职心腹都被皇帝暗地里做掉了

所以,南北朝的权臣一有机会都要尝试废立,废立(杀死)皇帝是权臣防止生命受到威胁的最有效的方法。

于是刘裕干脆就把晋朝皇族斩草除根了,之后许多人也对此进行效仿

看下当时刘裕所处的环境:

东晋司马氏宗室还存在一定力量,虽然刘裕在代晋之前不断削弱东晋宗室,但是由于当时南北对峙的形势,有许多宗室逃往北方,甚至降附北方政权,对刘宋的统治造成了一定威胁。

如司马休之被刘裕击败后与司马文思,司马道赐逃往后秦,被姚兴任用后“侵扰襄阳”,后秦灭亡,休之等人又逃亡北魏,其中司马文思在宋文帝时期仍被北魏用来对抗南朝“刘义隆遣将裴方明击杨难当于仇池,世祖以文思为假节、征南大将军,进爵谯王,督洛豫诸军南趣襄阳,邀其归路。”司马楚之为躲避刘裕对司马氏的屠杀,“亡于汝颖之间”,“与司马顺明、道恭等所在聚党。及刘裕自立,楚之规欲报复,收众据长社,归之者常万余人。刘裕深惮之,遣刺客沐谦害楚之(未成)。”楚之此后也归附北魏,同样被北魏用来对抗刘宋“时南藩诸将表刘义隆欲入为寇,以楚之为使持节、安南大将军,封琅邪王,屯颍川以拒之。”甚至还出现了“楚之渡河,百姓思旧,义众云集,汝颍以南,望风翕然,回首革面。”的情况。

此外“时宗室多逃亡在河南。

有司马文荣者帅乞活千余户屯金墉城南。

又有司马道恭自东垣帅三千人屯城西。

司马顺明帅五千人屯陵云台”。

崔浩给太武帝上书时也曾提到“存立司马,诛除刘族”

一旦这些人在北朝的支持下反攻南方,必然会拥戴前朝皇帝,获得大义名分,那么刘宋就会处于被动局面。

而且,当时的高门士族对刘裕缺乏真诚的拥戴。

东晋年间,门阀制度森严,高级士族垄断军政大权,压迫低级士族,二者之前存在非常大的鸿沟。

门阀与士族之间和印度的种姓制有得一拼!

刘裕的出身就是士族,加上本人“仅识文字”,更加被高门士族所不齿,很多出身高门不愿与他合作。

刘裕拜太尉,谢混晚到”衣冠倾纵,有傲慢之容。裕不平。乃谓曰:谢仆射今日可谓傍若无人。”郗僧施“领宣城内史,入补丹阳尹。刘毅镇江陵,请为南蛮校尉、假节。”

三品要职丹阳尹不做,反而跑去做四品的南蛮校尉,明确表示了反对刘裕亲近刘毅的态度。

“丹阳尹刘穆之权重当时,朝野辐凑,其不至者唯混、方明、郗僧施、蔡廓四人而已。穆之甚恨。及混等诛后,方明、廓来往造穆之,穆之大悦。”

谢方明,蔡廓也同样不愿意与刘裕合作,直到刘裕击败刘毅,诛杀谢混、郗僧施之后才向其妥协。

就连一直“尽心高祖”的郑鲜之也对刘裕十分轻蔑“。

这种种姓阶级的矛盾,外部的威胁使刘裕不得不下狠手,灭了这些门阀的念想!


刘裕武功赫赫,但他开了这个坏头。

在刘裕之后,一代又一代,都是以上代君王鲜血的鲜红色做为开国庆典的主色。

估计每位“开国皇帝”在锣鼓喧天和臣民的欢呼声中,都不免存有彷徨顾虑的黑色意念:

我家子孙,何时何地,会被何等臣下,以何种手段弄死。

所以自古手握重兵的开国功臣,也鲜有善终!


蓉儿是妹纸


司马懿熬死了曹操三代人后,一举篡位,之后司马炎一统天下,可以说司马懿是了结大汉王朝的刽子手。

而刘裕是谁?他可是刘邦的弟弟刘交的第22世孙。但这样一个22世组的身份什么用都没有,刘裕家里穷到掉渣,只能靠打柴,打渔和祖传的买草鞋为生。所以刘裕能不气吗?他恨不得把司马家族当柴劈了,当鱼烤了吃了,当鞋踩在地上永不翻身。

所以刘裕成就帝王霸业后,终于有了一雪前耻的机会,他当然要杀尽司马懿的后代和司马家族,难不成等着他们再反一波?那刘裕死后见到刘邦和各位列祖列宗要被大嘴巴抽死了。


小夏新视觉


刘裕通过镇压桓玄之乱,接着平定南方与北伐,积累了不少的军功与威望,从而慢慢的掌握了东晋的实权。公元419年,刘裕杀死晋安帝,另立司马德文为傀儡皇帝,是为晋恭帝。



但仅过了一年,即公元420年,年过五十的刘裕深感自己已时日无多,于是逼迫司马德文退位,自己建立了宋。而在这其中刘裕将国号定为宋,为很多人所不解,毕竟刘裕和汉高祖刘邦是有关系的,刘裕的祖先是楚元王刘交,这个刘交又是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按说有这层血缘关系刘裕国号应该为汉才对。

为何要称宋呢?刘裕将国号定于宋也同样是合理的,它一样有认祖归宗的意思的,刘裕家族世居彭城,彭城又是春秋时宋国的旧地,刘裕命名为宋其实也合理。

回到正题。刘裕建宋称帝后,降十分配合自己改朝换代的司马德文为零陵王,虽然是被封王,但事实上却是被迁往秣陵给看管起来,一切活动被限制了,其实与被软禁无异。


在被软禁之时,虽说司马德文小心翼翼度日,但刘裕依旧深感不安,听说司马德文的皇后生了儿子,立马派人将其杀害。在杀了他儿子没多久后,为免除后患他还是决定杀了司马德文,而在这其中出了一个小变故,那就是刘裕派去毒杀司马德文的一个臣子叫做张伟的,因不忍心谋害旧主选择自己喝毒酒自尽。

这就彻底激怒了刘裕,刘裕认为肯定有不少人心中仍有旧主,于是命自己亲兵翻墙去毒杀司马德文。司马德文拒绝自杀,认为自杀不能投胎为人,于是亲兵将其挟上床,用被子蒙住他脸,将其扼死,东晋最后一位皇帝就这样被杀了。在此之后,刘裕觉得皇帝都杀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司马皇室全部杀害。

刘裕此举可以说是开了个先例了,毕竟在此之前还没有禅位的君主是被杀的,就比如当时离的最近的汉献帝刘协与曹魏末帝曹奂,他们在禅位后都活的好好的。那刘裕为什么要这么做,开这么一个不好的先例呢?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为了稳定自己的新兴政权,刘裕虽说先祖是汉朝宗室,但到了自己这个时候他只是个泥腿子,能有如今的成就,他全靠自己。一般来说这种靠自己能力打天下的人,往往更怕自己的天下被夺去,比如刘邦、朱元璋这样的,都对自己天下有威胁的人很小心谨慎,甚至是猜忌。而当时有不少人依旧念旧主,比如前头说的那个宁愿自己死,不愿去毒杀司马德文的张伟,这很难不让刘裕多想。

而刘裕在称帝后,他抑制士族,重用寒门,他也很担心士族势力因为不服自己的政策选择扶持司马氏叛乱,使得司马氏政权会死灰复燃,对于他来说只有赶尽杀绝才是最保险的,这样让想造反的士族没有任何借题发挥的机会。

再者当时还有一个相当现实原因,刘裕称帝时五十七岁,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而自己的接班人宋少帝刘义符才十七岁,而且心智未开还是个只知玩耍嬉戏的孩子,实际懂得的还不如十七岁的少年,为了儿子着想他也得杀光司马氏以免以后出现后患。


当然也有报复的原因,自己怎么地也是刘氏子孙,蜀汉司马氏派钟会、邓艾灭的,杀光司马皇室颇有复仇司马氏、拉拢刘氏子孙的意思。他对司马氏做的越狠,证明他是真的对司马氏越恨,世间人就越认同他与刘氏关系密切,是正统刘氏子孙。

因此刘裕将司马懿后代灭族理性来说是出于自己统治的需要,感性来说是为了报复。

不过风水轮流转,在刘宋末年,刘裕的后代、也是刘宋最后一位皇帝宋顺帝刘准被迫禅位给了齐王萧道成。当时萧道成派大将王敬则率军入宫,宋顺帝刘准当时年仅十三岁,看到王敬则带这么多人很害怕,于是询问王敬则自己是不是要死,王敬则冷冷答复:“只是让您到另外的宫殿中居住,您家先前取代司马氏一家(指刘裕代晋建宋事)也是这样做的。”

这意思就是结局和司马德文一样,先到外面住一段时间,接着被杀死。听完这句话后,刘准自己也深知已无存活的可能,于是流泪说:“但愿我今后生生世世永不再生在帝王家中!”果然萧道成称帝不久后,刘准便被杀害。刘裕当初为了巩固统治,开了先例,灭了司马氏,而不曾想到后来自己的子孙也尝到了这样的苦果,令人唏嘘!


夏目历史君


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在登基之后,将东西两晋的帝王司马氏灭族,绝了司马懿的后代,刘裕的这种做法开创了中国古代新朝代帝王对旧朝代帝王斩尽杀绝的先河,这也是很多人记住刘裕这个名字的重要原因之一。刘裕灭司马,也成为了一个很大的历史谜团,东晋的最后一任皇帝司马德文是禅让给了刘裕,刘裕在一年后派人杀了司马德文,后来又将司马氏一族诛灭,刘裕和司马家族真的是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笔者认为原因只有一个,刘裕是属于寒门庶族中的改革派,他要改变豪门士族阶级统治政权的状态。

●先简单的描述一下刘裕的生平

刘裕生活的年代是在东晋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那个时候中国北方被外族的政权所统治,东晋皇帝司马睿,在王导的建议之下来到了建康,结束了西晋在灭国之后的流亡政府,重新建立了晋王朝。由于历史的遗留问题存在,东晋王朝依然存在着难以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东晋的政权被豪门士族所控制内乱一直不断,还有北方虎视眈眈的外族政权,从建国道覆灭东晋王朝一直在内忧外患中度过,汉民族的生死存亡在东晋王朝的手中有着累卵之危。后来崛起的寒门庶族刘裕,从客观上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汉民族,改革了政府机构的种种弊端,也开创了沿袭一千多年的九品中正制,为普通百姓打开了通过努力入仕的道路。

刘裕,祖籍是彭城人,西汉楚元王刘交(刘邦的弟弟)之后,是正品的汉室宗亲。自幼家中贫穷,是个没有正经事业被人看不起,后来刘裕从军参加了北府军受到了重用,在晋安之乱中打败了起兵造反的孙恩,迫使孙恩投海自尽;坐镇荆州的桓玄也起兵作乱,刘裕又去打败了桓玄,彻底清除了在荆州地区桓玄的势力;为了消除国家面对北方的威胁,刘裕率军消灭盘踞在山东地区的南燕政权;岭南的卢循趁着刘裕出兵在外反叛,同样也被镇压;荆州刺史刘毅又作乱,还是刘裕去镇压了;刘裕最大的功绩当属于灭亡了叛国的谯蜀政权,保住了东晋不被顺江而下被灭亡的命运,如果谯蜀投靠了北方政权,汉民族和汉文化会怎么样都是一个问题,后来消灭了前秦,光复了长安洛阳,刘裕使得东晋的国土从长江流域发展到了黄河流域。

刘裕的崛起和称帝,似乎是在重演历史,从曹丕到司马炎,再从司马炎到刘裕,这三个人的称帝方式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人在架空了国家权力之后,紧接着就是旧帝禅位新帝登基,而中间的司马家族真的是风水轮流转,以同样的方式取得了政权,又以同样的结局失去了政权。刘裕和曹操,司马懿一样都是当朝政权的实际创造者和实际捍卫者,东汉没有曹操献帝估计早都没有了,曹魏没有司马懿也早被诸葛亮消灭了,东晋没有刘裕的话就不要说北方的政权了,多次的内乱也早都灭亡了。但是刘裕在对待旧主的方式上和之前的曹丕、司马炎都不一样,刘裕选择的是灭杀的政策,刘裕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呢?

●刘裕是个改革派,改良了很多政府的机制,对于对待之前旧皇帝的方式,他也要改良一下

刘裕在称帝之后,义熙土断彻底改变了之前土地兼并的问题,重用寒门庶族整顿了之前门阀士族阶级垄断官场的状况,还有亲自体察民情减轻赋税,和之前东晋士族斗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选拔官吏上使用了九品中正制,彻底的废黜之前官吏世袭的制度,奠定了寒门可掌权的基础,改变了社会的格局和结构,这一些列的改革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从夏商周开始,到之后的春秋战国,再到秦汉三国,新王朝代替旧王朝的过程当中,不存在迫害旧王朝的王室成员这种现象,权利的更迭之后没有杀戮的存在,而刘裕称帝灭司马,笔者认为他的此举可以概括为两个原因:

第一、东西两晋建立的根基存在问题,政权结构非常不稳定

远的不说了就说晋元帝司马睿,如果没有江东士族王导的拥护,司马睿可能还是一个流亡政府的皇帝,司马德文禅位之后做了零陵王,和汉献帝后来做了山阳公一样,但是当时的刘宋政权和曹魏政权是根本不一样的。西晋建立之后把历史的车轮倒转了一圈,把从秦汉几乎运行了有了五百年的封建制又回归到了夏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各地的同姓王和异姓王都可以独自的掌握兵权,按照等级的不同来规定士兵数量的多少,这就是两晋其间一直内乱的根本原因。

司马家族得了天下没有经过艰苦的创业过程,没有从根本上考虑要治理天下,而是用这些所谓过时的技巧幻象着来保住天下,司马炎死后就发生了八王之乱搞垮了西晋。而东晋也真的是好不到哪里去,从王敦之乱、桓玄之乱、孙卢之乱都可以看出,这些动乱都是发生在国家的内部,只要是实力雄厚的地方大员都想着能趁着国家空虚的时候自立为王,谯蜀政权就是一个很大的例子,中央集权非常不稳定可以说是名存实亡。多年来的历史积累造成了很多人都有裂土自立,分庭抗礼的想法,只是希望国家统一安定的刘裕不得不想的问题。

第二、东晋是门阀士族保举皇室成员而建立的,东晋虽灭但是门阀士族依然存在,死灰复燃的可能很大,旧王朝的君主就是一个最大的隐患

至于东晋司马睿是如何在王导的拥护之下建立了东晋新政权,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在这里只是要说明的是这个东晋政权的组成结构是王室和士族合作而产生的,大家暂时先清楚这一点就行了,过程以后会有专篇的文章导出。刘裕在继位之后是没有马上去杀司马德文的,而是在一年之后才进行的,刘裕在位也只有两年的时间,在他死去以后很难保证是否就可能会有那么一个实力强大的地方官员打着司马家族的后裔旗号起兵作乱,而在那个时候的中国南方起兵作乱似乎也都是家常便饭了,也很难保证是否会有像张勋这样的人带领辫子军去复辟。

总结一下:刘裕这个历史人物,他不但是改革家、军事家,他还是个政治家,对于他自己亲手建立的刘宋政权,他肯定是想着要能够长远的存活下去,之前周武王有三监之乱,秦末有各国兵,汉末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晋司马睿有王导偏安,这样的的例子太多了。刘裕可能会被人认为是很残忍无情嗜好杀戮,但是在客观上看他真的是一劳永逸的扑灭了在新政权建立之后存在叛乱的火苗。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论,不正之处欢迎评论斧正,你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蔡公子讲历史


刘裕杀死了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和司马德文诸子以及有个人据说是简文帝的曾孙、司马元显的儿子司马秀熙,刘裕说查出来是奴仆冒充的,杀了。但司马元显还有个自称的儿子司马天助在北魏。

当初桓温拥立简文帝的时候排挤了简文帝的异母兄司马晞。司马晞的次子司马㻱因为出继封梁王,传到司马㻱的孙子司马珍之这一代,被刘裕剪除了。但司马晞一脉还有个曾孙临川王司马宝,

宋兴,以为金紫光禄大夫,降为西丰侯,食邑千户。

其他司马亮的后裔汝南王司马莲扶、司马晞的另一支后裔武陵王司马球之、司马宝的儿子淮陵王司马安之也活到了亡国。

当初八王之乱的时候,司马昭这一支的齐王司马照(曾孙)、废北海王司马寔(孙)下落不明。

总之司马懿子孙并没有被杀光。至于司马德文死后下一个零陵王司马元瑜是什么来路,我也没查到。

至于杀人动机……政治人物嘛,政治需要嘛。

不过杀人归杀人,刘裕不还是把皇位传给了司马德文的女婿吗,可见他心里还是有大晋的!


代牧益州阎文平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小名寄奴。刘裕建立的宋朝享国60年,是南朝享国最久的朝代,也是南朝国土最大的朝代。因为刘裕的封地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国土上,因此取过,国名为“宋”,历史上称宋、刘宋、南朝宋、水宋。水宋的得名来自于五行始终说,这个宋是水德,因此也称为“水宋”。(刘裕图)

刘裕其人其事

一、刘裕的出身

刘裕是汉高祖刘邦的四弟楚元王刘交的22世孙,是汉室的后裔。不过过了这么长时间,刘裕已经和普通的老百姓没什么区别了,只能仰望祖上的辉煌。刘裕非常孝顺,为了生活他砍柴、种地、打渔,有时甚至去赌博,都是为了生活所迫。

虽然居于贫穷,仍不坠青云之志,得到琅琊王氏王谧的看重。

二、刘裕和北府军

北府军是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建立的军队,只属于谢家,以后几度易主,最出名的一战就是“淝水之战”。

刘裕出身寒门,在东晋时期的门阀士族的制度下,非常难于走上做官的道路。只有在军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淝水之战中的北府军)

刘裕从军后成为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在北府军中步步高升,累官至北府军参军。主要原因是刘裕在对孙恩的作战中屡立战功。孙恩是五斗米教的道士,被认为是最早中原地区的海盗,最后被刘裕击败跳海身亡。

北府军后投降桓玄,桓玄的老婆非常有眼力,建议桓玄杀死刘裕,因为桓玄要利用刘裕才作罢。刘裕自己也感到危险,积蓄力量反叛桓玄,并将桓玄击败,北府军成为刘裕的起家部队,在建立刘宋后,北府军成为了刘裕的皇家卫队。

三、刘裕战功和篡晋

刘裕在北府军的初期,经常作为先锋作战,每战必胜。北府军成为他的起家部队后,战功是一个接着一个。先后平定中国南部地区的孙恩、桓玄、桓楚、西蜀、卢遁、刘毅、司马休之等,消灭北方割据政权的南燕、后秦,将东晋的国土几乎恢复到西晋初年的国土。

因为消灭桓玄,接回了晋安帝,刘裕窃取了荆、司、梁、益、宁、秦、雍、凉、扬、徐、兖、豫、青、冀、幽、并

等十六个州的实际控制权,已经占了东晋的大半江山。

417年,刘裕二次北伐占领了长安,这时他的得力干将刘穆之刘邦长子刘肥的后裔,驻守东晋都城建康)病死了。刘裕的大后方出现了问题,刘裕急忙南归控制局面。到达建康后,刘裕迅速控制了东晋的政局。

刘裕控制政局后,晋安帝(司马德宗)一直给他加官进爵,但是刘裕已经开始谋划取代晋朝而自立。他非常注重魏晋时期的谶语,他看到东晋孝武帝后仍然有二位帝王的谶语,晋安帝是东晋孝武帝的儿子,他年岁已大,这两个帝王可能把他熬死了,于是主动出击,杀掉晋安帝再立一个新帝,用实际行动破掉这个流传已久的谶语。于是,在419年他派人勒死了晋安帝,立晋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为晋恭帝。420年7月10日,晋恭帝被迫禅让帝位给刘裕,建立“宋”朝。(刘宋疆域图)

刘裕为什么将司马懿的后代灭族

一、司马懿给后世子孙留下的隐患

司马懿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忠心辅佐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的魏国之君,一直隐忍不发,慢慢积蓄力量,在第四位魏帝曹芳登基10年后,发动“高平陵之变”彻底控制了曹魏的大权,他的孙子司马炎时期取代魏国建立晋朝。

司马懿政变的时候,他的声望相当高,但是他的子孙专权,最后取代了曹魏。他是虚伪奸诈、阴险毒辣的代名词,他经常违背誓言,没有做人的底线。东晋的明帝司马绍曾经问过王导关于夺得天下的事情:

据正史《晋书》记载,明帝有一次向宰相王导询问司马氏得天下的具体情形,王导便叙述了司马懿及其两个儿子的所作所为,晋明帝闻言极为羞愧,便把脸埋覆在床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自己的子孙都感到羞耻。这种司马氏家族的作风,让人深深感到不安,遗祸后人。

二、刘裕为祖上报仇

三国时期,司马懿的后人首先灭亡蜀汉政权,汉朝的国祚从此断绝。刘裕是汉朝宗室后裔,对此也是耿耿于怀的了,对司马懿的后人下手也在情理之中的。

三、刘裕年老,宋文帝年少

其实刘裕并没有马上杀害晋恭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二自己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只有14岁,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不能掌握政权,被东晋的后裔反攻倒算,可能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下决心杀死已经被废为零陵王的晋恭帝。421年,刘裕指使手下人毒杀晋恭帝,这个司马德文不想喝毒药,怕死后不能转世,士兵们只好用被子闷死了他。这也够奇葩的了。

肉体消灭了废帝后,刘裕仍然不放心,对司马氏皇室家族开始下手屠杀了。

四、刘裕部众的顾虑

刘裕起家于北府军,他的部下大都是寒门出身,被“门阀士族”压迫已久。既然对司马氏已经下手,为了自身以后的安危,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凡是姓司马的都杀,永绝后患。一时间刘宋的国土上司马氏尸横遍野,江南和中原地区的司马氏纷纷逃跑,脱离刘宋的控制区域。

司马皇族后人安在?

东晋孝武帝有三个儿子: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司马楚之。前两个已经被杀,司马楚之带领自己的家族和部署投奔了北魏王朝,最后成为了北魏的大臣,在北魏边疆曾经大败宋军,死后追赠征南大将军、扬州刺史

刘裕后人下场

刘裕树立了一个坏榜样,新朝建立弑杀前朝皇室。刘宋末年,权臣萧道成要求宋顺帝刘准禅让,禅让后的当年被萧道成杀害,年仅13岁,他临死前说过这样的话:

“希望在我死后轮回时,生生世世,再不要投胎于帝王之家。”

因果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


穿越再现彼岸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后世有着很高的影响力,它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为始,以司马炎消灭东吴,统一三国为终。有的人说,魏、蜀、吴三国争斗数十年,却让司马家笑到了最后,在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三分天下的各自鼎立之后,司马家在历史的舞台上姗姗来迟,但很快就攫取了魏国的最高权力,并建立晋朝。

不过,晋朝并没有像汉、唐一般得到稳定和繁荣的发展,由于晋朝历代皇帝几乎都缺乏治理天下的能力,再加上各方势力的互相争斗,晋朝历经西晋、东晋,国土不断减少,国力也不断衰弱。终于,东晋元熙二年(420),东晋大将刘裕代晋称帝,建立了刘宋政权。晋朝初年,司马炎将投降的三国君主都封赏厚待,但刘裕登基后却将晋朝原本的皇族屠戮殆尽。那么,刘裕为什么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呢?

东晋兴宁元年(363),刘裕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即今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一带。据《南史》记载,刘裕“雄杰有大度,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伟,不事廉隅小节,奉继母以孝闻。”长大成人后,刘裕投身行伍,为晋朝南征北战,陆续消灭了困扰东晋多年的许多割据势力,为东晋的安定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

傲人的战绩使得刘裕在朝中享有无比尊崇的地位,他不但先后被封宋公、宋王,还获得了许多只有天子才能行使的特权。不过,刘裕并不因此而感到满足,他于被封宋王的同年篡位,改国号为“宋”,建元永初。而禅位于他的晋恭帝司马德文则被封为零陵王,迁居到秣陵,也就是今南京市一带。

据《晋书》记载:“宋永初二年九月丁丑,裕使后兄叔度请后,有间,兵人逾垣而入,弑帝于内房。”据说,刘裕先是派琅琊侍中张伟赐毒酒于晋恭帝,但张伟在途中不忍将故主伤害,便自己饮下毒酒。愤怒的刘裕派出亲兵前去赐酒,但信佛的晋恭帝认为如果自杀,便无法转世投胎,于是亲兵们便将他蒙在被子中捂死。

杀掉晋恭帝后,刘裕仍不放心,便将整个晋朝皇室全部屠戮,司马懿的后人中,凡是逃到了长江以南的,几乎都在这次清洗中丧命。刘裕明明已经登上帝位,却还是将司马家灭族,笔者认为,最大的原因便在于他根基不稳。

刘裕出身贫寒,全靠自己的战绩才得以坐上皇位,这就表示,与受世家大族们支持的晋朝皇室相比,他全是孤家寡人。在刘裕的时代,朝政受豪族的影响非常之大,大家族的支持甚至能影响国政和国力兴衰,所以,没有任何支持的刘裕尽管当了皇帝,却还是只能靠枪杆子来维系统治。

倘若有一天,和东晋皇室关系密切的那些大族联合起来,拥立皇族的后裔为帝,刘裕及其后代的统治无疑会遭受很大的挑战。刘裕肃清司马家,便是让大家族们找不到借口拥立傀儡,从而无法煽动民间的情绪,对刘宋政权的地位进行挑战。

此外,刘裕提拔寒门子弟,也是为了削弱门阀在朝中的话语权。

刘裕灭亡前朝宗族,最大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巩固统治,但还有一种说法是,刘裕身为汉室宗亲,对灭亡了名义上汉室最后政权蜀汉的司马家怀有仇恨情绪,所以痛下杀手。此外,残酷无情的屠戮也能够起到立威的效果,这对初登帝位的刘裕是非常有用的。


邓海春


历史上有两个卖过草鞋的皇帝,一个是刘备,另一个就是刘裕。

今天我们主要来讲讲刘裕

刘裕是南朝刘宋政权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后世赞誉其为南朝第一帝王。

宋朝著名词人辛弃疾对刘裕有着很高的推崇,“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寄奴是刘裕小名)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定乱代兴之君,却也开创了一个不好的先例,那就是屠杀前朝皇族。

刘裕是刘邦弟弟刘交二十二世孙,自幼家境贫寒,母亲在生他后不久就死了,父亲刘翘甚至打算放弃他,多亏亲戚伸出援手,刘裕才得以存活。

刘裕长大后,生的器宇轩昂,气度不凡,他为人豪放,不拘小节,喜好赌博,这点和刘邦相似。他幼时读书并不很多,也没有名师指点,但他天赋异禀,无师自通,天生就是战神,自此他当了兵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征战无数,所向披靡!

刘裕为何要把司马懿后代灭族?仅仅是为了维护统治吗?古代的枭雄心中,皇帝是一个至尊的地位。能够登上皇位就拥有了无限的权力,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一个皇帝对前朝有影响力的家族赶尽杀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主要原因我想并非如此,高平陵事件后,司马家族诛杀了曹爽一族,控制了朝政。司马师接掌家族以后,更是多番凌辱曹家孤儿寡母,先后废掉了曹芳、杀掉了曹髦。这样一个大张旗鼓无耻篡位的家族,早就被天下人所不齿了。再者司马家族建立晋朝以后,一事无成也就算了,还引发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样祸害百姓的战事。俗话讲得民心者得天下,刘裕屠杀司马家族也许是因为司马家族不得人心。

其二,刘裕当皇帝的时候,已经将近花甲之年了,当时他的儿子刘义符才十七岁。为了让儿子登基后,可以安稳地做皇帝,刘裕必须杀光司马家族,防止他们反扑,斩草除根!

总之,刘裕这个出身贫寒的皇室后裔,本身的特殊性导致他灭掉司马家族的原因有很多。刘裕在历上树立了坏的榜样,后来箫氏冒了出来。后来的萧道成不仅杀了刘宋皇帝,而且也效仿刘裕,诛杀了所有刘裕后代。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鬼谷子思维


中国有句俗语:斩草除根。刘裕取代司马家当上皇帝,可并不代表着可以一劳永逸,而司马德文选择主动退位也是因为会以为自己和刘禅一样可以安享晚年。可是司马家背后的势力却不得令刘裕忌惮,无疑司马德文的希望注定会落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朱元璋开创的明朝四大冤案,清朝九龙夺嫡的结局无不现实昭示着一个现象,权利的争夺。司马德文自以为自己乖乖交出皇位便可以安稳的度过一生,可却没想到司马家的影响力却足以让刘裕抓狂,以致将司马懿后代整个进行灭族处理。


和那些世家大族不同的是,刘裕平民出身,他所到达的位置都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换来的,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处于死亡边缘的他能获得如此成就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可是刘裕并没有放弃对权利的追逐,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过硬的势力,所以纵使获得皇帝的宝座,他也会担心,害怕司马家族突然有一天卷土重来,将他辛苦创建的江山占为己有。毕竟几百年前的司马家亦是真的夺得的皇位。

刘裕是凭借着巨大的军功才得以出名的,平民出生的他在战争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也正是这个优势才能让他一时间在朝廷中显赫无比。其实看下刘裕继位之后的操作就会明白为何司马家会有灭族之灾。


我们都知道司马懿早年跟着曹操,一直为曹家效力,后来随着地位的增加权势升高野心也愈加庞大,于是就取曹魏代之。

刘裕也是跟随司马家多年的忠臣,不过最终也抵不上皇权的诱惑,于是便效仿了当年的司马家,不过此时的刘裕却没有对司马一族手下留情。许是因为前车之鉴的缘故,他上位后随即开始对国家进行大的整改,削弱强藩的势力,集权中央将权利都集中到自己手里。除此之外他还采用重用寒门的方法,抑制豪强家族势力的发展,刘裕的做法成功的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也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状况。

而刘裕这么做的目的无疑是为了自己的皇位,所以他不仅是对司马家族有着严格的惩治,就连许多世家大族也受到了他的牵制。


总的来说司马家族的灭族之灾其实是有理可循的。

  • 首先不仅是刘裕,就算是任何一个靠不正当手段取得皇位的人都会对司马家的强大势力感到忌惮,司马家的存在已经由几百年,家业庞大。


  • 再加上朝中很多世家大族都和他们有关联,如此一来万一他们突然练手,会让刚坐稳帝位的刘裕措手不及。
  • 再者,从刘裕继位后的一些政策就不难看出,他在削弱相当一部分官员的权利为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以防自己哪一天也像司马德文一样被士族控制,成为一个傀儡皇帝。
  • (司马德文)

所以不管是从司马家自身的缘故来看,还是一位刚刚及帝的君王来看,势力太大的官员对君主来说都是不适合长久存在的。


小姐姐讲史


刘裕并没有将司马懿的后代全部灭族,一方面,司马家由于人丁太兴旺了,也难全灭,另一方面,刘裕纂位,也有政治需求,而特意留了司马家几支后代,没有全灭。

司马家族的人丁太兴旺了,司马懿同辈的亲兄弟加上司马懿就有8个,合称司马八达,司马懿排行老二。



司马懿不仅活得长,还特能生,他有九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三子平原王司马干、四子汝南文成王司马亮、五子琅邪武王司马伷、六子清惠亭侯司马京、七子扶风武王司马骏、八子梁孝王司马肜、九子赵王司马伦。

司马家的儿子虽然多,但是显然道德教育没有跟上,八王之乱中,就有两个是司马懿的儿子,分别是四子汝南王司马亮,九子赵王司马伦,还有四个是司马懿的重孙,最后两个是司马懿弟弟的孙子,反正都是司马家族的后代互相残杀。



司马家的皇族原本是司马师这一系流传,可是司马师无子,死后传给司马昭,司马昭有九个儿子,但大多早亡,只有长子司马炎和次子司马攸活得长些,司马昭的长子司马炎开创晋朝,司马炎更是不得了,他生了18个儿子,除了8个早夭外,还有10个儿子。

司马炎死后,传位给傻子儿子司马衷,由此引发贾后乱政和八王之乱,也是西晋走向灭亡的开始,西晋一共4位皇帝,分别是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西晋一共存在了51年就灭亡了。



西晋灭亡后,西晋宗室及大量的士族、百姓南渡长江,由司马睿称帝建立东晋,司马睿是司马懿第五子琅邪武王司马伷的孙子,东晋的皇族开始在司马懿五子司马伷一系流传,而西晋皇族司马昭一系已经在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中,损失惨重,几近灭族。

司马昭一系其实根本就不是刘裕灭的族,大部分在八王之乱即司马皇族的内斗中被杀,以及在五胡乱华被胡人杀死,西晋灭亡 主要是被匈奴人灭亡的,匈奴贵族刘渊及其儿子刘聪,在永嘉五年,也就是公元311年,刘聪派出大军攻入西晋都城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同时杀害晋朝王公士民三万余人,最后连晋怀帝也被杀害,晋朝皇室遭遇大浩劫。



晋怀帝去世后,司马邺在长安即位,五年之后,匈奴刘曜率军围攻长安,晋愍帝司马邺被俘虏,西晋灭亡,皇族基本上被杀。

灭亡西晋的匈奴人刘渊及其儿子,都是匈奴人,与刘裕没有任何关系,刘裕是西汉皇族之后,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的后代,是汉人,与刘渊这个匈奴人没有任何关系,刘渊之所以姓刘 ,不过是为了打着汉朝的旗号,让自已起兵有一个名份而已。



灭亡东晋的才是刘裕,刘裕虽出身西汉皇族,可是到他这一辈时,家中已经非常贫穷了,与普通百姓无异,西汉到东晋已经450多年了,刘裕由于战乱,参加了谢玄组建的北府军,成长为一名将领。

刘裕不仅作战勇猛、治军严明,而且很有谋略,善于以少胜多,逐渐成长为东晋的大将,并在一系列的战争中,消灭了东晋权臣桓玄一族,成为东晋都督扬州、徐州、兖州、豫州、青州、冀州、幽州、并州等八州军政大权的将领,实际上东晋的政权就掌握在刘裕的手中了。



通过一系列的南征北伐,刘裕率领的东晋军队统一了整个南方,巨大的军功让刘裕受封为宋公,加九锡,如同当年曹操、司马昭同样的故事,驾空了东晋皇室,并派人杀死了晋安帝,另立晋恭帝,不仅就自已纂位,建立刘宋政权。

刘裕在纂位过程中,杀害了不少东晋的司马皇族,主要是司马睿的子孙,比如晋安帝司马德宗和晋恭帝司马德文兄弟是被刘裕派人杀的,还有梁王司马珍之被刘裕陷害致死。



但是刘裕并没有对司马家族赶尽杀绝,而是依据政治需要,比如刘裕就放过了临川王司马宝,不仅没杀他,还让司马宝在刘宋王朝为官,封司马宝为金紫光禄大夫,降爵为西丰侯,这个司马宝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玄孙,是司马睿第四个儿子武陵威王司马晞的曾孙,是司马懿的第四个儿子的后代。



司马宝不仅没被杀,而且在刘宋一朝为官,司马宝一系得以传承下去,这也算是司马懿的后代子孙。

刘裕为什么要留着司马宝?



原因也很简单,将前朝赶尽杀绝,在道义及道德上说不过去,虽然司马家得国不正,但终究是被人夺了天下,现在天道轮回,被刘裕夺了司马家的天下,得天下容易,治天下难,治天下还得靠儒家仁义道德和法家严刑峻法。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司马宝一系已经没有威胁,如果有威胁,相信我,刘裕会杀光司马家的。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司马家太能繁衍后代了,活得又长,又能生儿子,后代的人口也就非常多,哪能杀得完呢?就连曹魏的后代也有不少活到了刘宋时期,更别说司马家了,司马家的后代遍布当时的中国南北方,虽然大部分被杀,但并没有被杀绝,也没有被灭族,一直延续下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