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现在中国能自己制造出航母用特种钢吗?

谢吟枫


当然可以,因为这技术没处学,也没人教,只能靠那些工作在一线的科研人员自力更生、刻苦攻关后突破技术,世界上能造航母的国家也就那几个,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把相关技术拿出来共享的,我们在国产航母上取得的一切秤纽,都是我们自己的科研人员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找到突破口的!而为我国航母提供特种钢材的就是辽宁省的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如下图所示:

关于航母用钢,其性能标准最高的应该用来造甲板钢材了,为什么?首先,航母的甲板厚度并不大,通常只有50mm左右(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几十厘米厚,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单是甲板的重量可能就超过目前航母的排水量了),然后,就是这种厚度的甲板(其实50mm的厚度在锻造焊接的时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承受几十吨重的舰载机在降落时的高速冲击,以及起飞时高温尾焰对甲板的炙烤,所以,航母甲板使用的刚才除了自身的性能要非常过硬之外(比如屈服强度),减少焊接量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因为焊接的次数越多,在面对战机的强力冲击时就越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比如开裂、断裂等,所以,甲板的钢材对一体性的要求更高,即要更加的“大块”,更长、更宽,如上图所示,那么,想要制造这样的钢板,那么就又需要一种5000mm以上的宽厚轧板机,用来轧出5米以上宽度的钢板,而这种轧机技术也是体现一个国家工业底蕴标志,全世界也没几个国家能造出来这种宽厚轧板机,刚好我们国家就是其中一个拥有5500mm宽度轧机技术的国家(其余国家分别是美国、俄、德国、日本),如下图所示:

因此,如果没有这种大型宽厚轧板机的技术,即使能造出航母甲板那种级别的钢材,你也早不来航母的甲板,其实航母甲板用钢跟潜艇耐压壳的钢材性能要求是一样的,都已经是最高等级的舰钢材了!


哨兵ZH


大伙似乎被HY80钢洗脑了是吧?

或许又是自媒体惹的祸。先给大家详细说下HY80钢吧:

这是二战后1950年代美国的一种低碳合金钢,倔强系数为每平方毫米56千克力也就是550兆帕。550兆帕这个量就被大家当作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钢的基本指标了。

只不过啊,这玩意在阿里巴巴上批发的一大堆。

所以啊,真心的长点心吧,别太人云亦云。千万别被17块9毛钱的东西忽悠半辈子啊。


说正经的——航母用钢其实并不神秘。所谓的倔强系数550兆帕的钢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了。

当然了不能说HY80不好,毕竟美国连弗吉尼亚级潜艇都用这个钢作为外壳。美国也以这种钢也在1953年-1985年期间生产了大量军舰。


但在1984年以后美国为了降低舰艇钢材腐蚀性问题,开始采用HSLA-80钢作为军用舰船的主要用钢


HSLA钢的特点是低碳高锰,从HSLA-40到HSLA-150的锰含量分别由0.6-25%不等,同时HSLA钢内增加了一定量的铜用于消除海水对刚才的锈蚀。


所以如果说美国的航母钢是HY-80那是小鹰号、企业号的用钢,基本上也早就过时了,没必要当作宝来贡着。



说回我国。我国的军舰钢标号是921和980。这些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产品,基本特性和美国的HSLA系列钢材相近。

921钢的倔强系数可以达到每平方毫米60千克力,优于美国的HY-80,而980钢材倔强系数可以达到每平方毫米80千克力,相当于HY-130的水平。

要说钢材的特性看国标,910钢和980钢目前生产都执行的是GB/T 3077 1999标准

从标准文案上看,这是一个从1982年开始发布的标准,在1988年进行过一次修订。所以有理由认为在1982年开始我们就已经生产这种钢材了!


回头说我们能不能造“航母钢”是不是就是一个伪命题了?


所谓的国之重器航母,其实也是由一块块钢板和一颗颗铆钉做起来的。到这个层面上的东西其实我们都有。


另外要知道的一点是——中国造船业从2012年开始就是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居首的。

作为造船的最基本材料“钢”永远是用中国自己的,不仅仅我们制造的商船、货船用的是中国钢,就是我们制造的054护卫舰、052、055驱逐舰用的钢也是中国自己制造的。

辽宁号改建的时候,我们也早就发现910钢的性能比瓦良格号航母上原本用的АБ 系列舰船钢要强得多。


对于炼钢是一个方面,另外对于扎钢则是另外一个制约大型船舶制造的另一个制约因素。我国10万吨5000毫米的轧机现在有10台。

扎个侧舷钢板飞行甲板其实也都不是事儿


基本上还是W君开头的态度。国外的技术不一定比中国的强,所以如果想跪的话至少也分清形势后再跪,大伙说是吧?


军武数据库


先来说清楚一样事,我们的航母用钢,明白无误地,可以清楚地说,能造了呢。具体的型号,按公开的消息披露,鞍钢研制出来的时间为2010年,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2018年有报道,称国产航母核心材料,真正的世界顶配,并称我们的甲板用钢,已世界领先。有好钢,还需要加工机器,宝钢完成5000毫米钢板轧机的研制,是在2005年。鞍钢近年投入生产的是,5500毫米轧机,已用于加工航母特种钢材。改造辽宁舰时,用的一点钢,是从俄引进的,这点要说清楚。不过,从国产航母开始,用钢就是我们自个造的。如航母用钢,世界大国都作为战略物资,严格控制出口的,依我国的国际环境,从俄买了一点,数量也极少,要建造国产航母,也只有技术自主。

▲钢分三种。航母用钢,有特殊要求,共分为三种,一为船体钢,一为装甲钢,一是结构钢。船体钢要求相对较低,屈服强度在450至550兆帕,就可以。装甲钢用于核心部位的保护,如指挥中心和动力系统等。屈服强度最大者应属于结构钢,用于飞行甲板,水密隔舱,以及船体结构部分,我们都知道,飞行甲板承受的是起降的冲击,飞机尾焰的炙烤,一船要求屈服强度在800兆帕,甚至更高。但厚度不大于50毫米,要求不平度在每米5毫米,还要求焊缝越少越好。现在世人知道的是,我们成功研制的超级钢,屈服强度达到了2200兆帕,将美国最强特种钢的屈服强度,直接翻一番,现在世上无人能及。关于加工,世界轧机之王也在我们这,可以加工宽5.5米,长10米的航母钢板,没有比它再好的了。顺带说一句,世界现在只有四个国家能造的航母钢,我国鞍钢人,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即予攻克,要向我们的鞍钢人致敬。魂舞大漠,在此想重复一句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话,每一块钢铁里面,都隐藏着一个国家兴衰的秘密。以此正然这样。

▲印度的例子。这是局座披露的一个实例,印度造航母的时候,开始瞄准的是美国,因为美国的最先进,但是这一次美国拒绝了。美国可以将HY80出口给日本,日本仿制以后,造出了NS63,用之于“涡潮”级潜艇,又发展出NS90,与美国HY130相当,屈服强度达到了883兆帕。印度被拒,只有再次把希望瞄准俄罗斯,俄罗斯给了他1000吨,价格当然,要贵一点,据说有7亿美金之巨,如果其4万多吨的航母,用钢全部进口的庆,大约仅用钢就需要花费140亿美金,当然不能承受,所以也只有自家研制,经过艰难努力,不过倒也争气,实现了屈服强度657兆帕,可以开工制造了。不过有点小得瑟,犹说我们20年也研制不出来,真是高兴得有点过头了。

▲美国钢。作为航母大国的美国,自然不乏好的航母用钢,其HSLA100用于“斯坦尼斯”号上,屈服强度690兆帕,在此基础上,又有了屈服强度达到800兆帕的HSLA115,航母自然更加坚硬。减轻重量,减小成本,是其矢志不移的追求。为使航母成为真正的钢筋铁骨,经过破毁和炸沉试验,不断将其航母大业宏图推向前进,经过几十年用钢研究和实践,其最新成果用于“福特”级航母,实现减重400多吨,尤其在舰岛,体现得更为显著,有效降低了重心,提高了其机动性,稳定性也得以大为增强。以HSLA80和HSLA100为主,辅之HSLA115,特性更强,成本也开始下降了呢。


魂舞大漠


当然啦,舰船用“特种钢材”是建造航母的关键,三哥“维克兰特”号航母开建的时候,就爆出过因为缺少专用“特种钢材”而不得不停工,只能先向俄罗斯现采购“特种钢材”的笑话,而这种笑话我们肯定不能犯的。


航母特种钢材一般指的都是高屈服强度、耐腐蚀、防磁、耐高温的“特种钢材”,国际标准一般都以美国的“HY系列”为主,尤其是美国著名的“HY-80”钢,现在基本都已经家喻户晓了。

HY-80是一种含铜的高强度低合金钢,不仅耐腐蚀而且屈服强度也很高(550兆帕),与同类型的HY系列钢材,基本都成为美国舰艇用钢的“代号”了,但是这种“合金钢”有两个明显的缺点;

首先是贵,尤其是像航母这种“特大”型军舰来说,钢结构总量足有几万吨,所以其价格非常影响航母的建造成本,这就需要让这种“合金钢”能便宜下来。

其次是难以焊接,尤其是舰船钢结构这种大厚度连续焊接,需要先预热再焊接,焊接完成后还需要加温设备保护仿制其极速冷却,有的甚至还需要“惰性”气体的保护,所以其焊接工艺也是个难点。

而为什么美国明明有屈服强度更好的HY-100(690兆帕)、HY-130(890兆帕)等其他HY系列特种钢,但却是屈服强度相对很低的HY-80更“出名”呢?就是因为HY-80的成本控制、焊接工艺等性能更均衡,但是即使如此,HY-80对美军这种土豪来说,也有点受不了。

图注:福特号航母所采用的部分先进技术分析,其中就有HSLA115与HSLA65这两种特种钢材的应用。

所以后来美国大力开发了相对成本控制更好,焊接工艺更简单的HSLA系列,现在已经基本取代HY-80成为美军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钢材”了,比如美国福特号航母用的就是HSLA115(785兆帕)钢。

我们目前的航母用钢具体型号,“天真”还不清楚,有一种说法是“宝钢”因为国产航母在“长兴造船厂”,宝钢相对更近,并且宝钢在2008年的时候就开发出了1100兆帕的特种钢材,但是由于目前还没有可靠消息来源证实,“天真”也不好说,但是我们大型水面舰艇采用国产特种钢材还是可以确信的。


武备趣科普


航母是目前最复杂最庞大的武器平台,我国的首艘航母能够那么快建成并进行海试,离不开我国科技水平取得的进步,其中就不乏建造航母用的特种钢。现在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中国能够自己生产出航母用的特种钢。

建造航母所用的特种钢的强度要远远高于普通船舶用钢强度的标准,一方面可以提高航母的抗压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能够减少用钢量和航母的重量。由于不同部位的功能不同,所使用的特种钢的种类也是不一样的,这就对特种钢生产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指挥中心和动力系统是航母上最重要的两个部位,没有指挥中心就相当于群龙无首,没有动力来源就等于原地等死。在它们周围的钢板最厚的达到330毫米。甲板每天要经常承受20~30吨的舰载机带来的冲击力和几千度的高温,但是甲板的厚度仅有30~45毫米,甲板的钢板屈服度就需要达到800兆帕,也就是每厘米要承受住8000公斤的冲击力而不变形。水线以下的部位需要放置鱼雷的攻击,通常是双层或三层船体,厚度达到150~200毫米。

由于没有5000毫米厚板轧机,我国过去一直无法生产出航母用的宽厚板;直到2004年6月第一台5000后面宽厚板轧机,当年12月在宝钢一次热负荷试车成功,2005年3月就投入生产,后来又进行了技术改造;鞍钢和德国西马克·德马格公司联合设计的5500毫米宽厚板轧机,证明我国完全能够生产出建造航母所用的特种钢。


军见


中国有没有能力知道自己的航母用特种钢?这个问题其他人已经讲解的很详细了。

但是航母钢是不是自己造的,判断起来很简单。用不着说那么多。

一条国产航母是正在舾装,一条国产航母由正在建造,还有一条国产航母时正在储备钢材,


然后你问咱们的国产航母的钢是不是,自己造的?

这么说吧,就咱们的航母建造速度,美国的航母用特种钢的产量都有点供应不上。

除非美国自己把造航母停了然后把所有的航母特种钢都出口给中国,并且还手把手的教焊接。(航母用特种钢的焊接难度超级大)



然后想想也觉得不可能。毕竟航母用特种钢能买谁的?神户制钢神户制钢倒是有能力制造相应技术水平,但是,难不成鞍钢和宝钢含各种资助的,让神户制钢研究出的航母特种钢?然后手把手教日本怎么造航母?

信不信说出这种话能分分钟被转送秦城监狱?

俄罗斯,俄罗斯自己还造不了航母用钢的。

所以咱们能向谁买,不就只能自己造吗?


啸鹰评


这三张电视画面的截图,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辽宁省鞍山钢铁公司研制与生产航母用钢板、型材的画面,展示了我国工人阶级不畏艰难、勇于奉献、为国争光…研制航母用钢的艰辛历程!

我国大连船厂建造的17号航母顺利下水、试航,标志着我国重工业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已经可以非常顺畅的为航母建造提供任何的材料和零部件,构成了建造航母的“全生产链供应体系”(含舰载机)!这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全生产供应链,是我国工业界的光荣!

那么,具体到航母的基础材料:钢板和型材供应我们还是要略微详细的说一说,作为钢铁生产大国的我国,军用钢的研制与生产与其他军事大国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舰船用钢板与型材“师从于苏联”,进入到1980年代后舰船用钢大部分参照美国军标生产,这样在舰船钢材的研制与生产上有迈上了一个台阶!对于航母用钢来说,掌握了生产潜艇耐压壳体钢材技术就掌握航母钢材的技术!因为核潜艇耐压壳体钢材是舰艇用钢材当中等级最高的,美军“尼米兹级航母”开始就是采用核潜艇的HY80钢建造的,只不过航母用钢材要比潜艇用材在“长宽厚”规格上要大的多,比如“尼米兹级”所使用的标准板每一快重量在15吨,这样大的标准板显然超过了所有核潜艇用标准板。

20多吨重的歼15战斗机降落的时候,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拍力”极大!

那么航母为何需要这样大规格的钢板?原因是航母作为“海上机场”,舰载机需要频繁的起降,飞机再加上所携带的弹药、油料最大起飞重量都在近30吨的重量,返舰着陆的时候也有20吨以上,Duang的一下砸在甲板上力量极大!要想经受的住这样大的力量就需要钢板不但厚,而且又长又宽!这样才能减少钢板焊接量,提高飞行甲板的整体强度!

世界上最先进的5500㎜长度轧辊“宽厚板轧机”,实实在在的大国重器!是我国在重型装备制造业的一座里程碑!

那么,航母钢板的巨大规格也就要求生产航母钢板轧机的庞大!目前为止世界上可以制造5000mm轧辊长度轧机的国家仅:我国、日本、原苏联、法国(德国西门子)、美国,没有可以轧制5000㎜宽度钢板的轧机,想要建造航母是非常困难的,印度就是没有轧机也不能生产HY80等级的钢材,其航母建造只能进口俄罗斯的钢材…,所以要想在航母制造不受制于人, 只能通过自己的智慧再加上勤劳才能不让别人“卡脖子”!我国工人阶级历来是:有智慧、能吃苦、敢拼搏的优秀群体!在研制和生产航空母舰用钢材上,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任务!为我国航空母舰的发展做出来了自己的贡献!


雏菊西瓜Peterpan


这个问题从我们的第二艘航母下水的节点上看,能造出航母特种钢材是毋庸置疑的。辽宁舰的改装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作为大国战略重器如果基础材料不能达标或没有基础材料可提供的情况下,国家是不会冒然投入如此巨大的项目。航母特种刚的技术要点主要是体现在飞机起降甲板上,要求的关键技术指标不能有丝毫马虎,绝对要达到抗海水腐蚀,耐高温耐冲击性,高强度高韧性,防磁等关键性能指标。另外还必须要有抗击武器打击的能力和制造焊接工艺技术等等都需要达到相关标准才能大规模应用。

以目前两艘航母一个在使用中一个在实验中来看的话,根据网上和国防部新闻的说法,第三艘航母进入建造周期已是基本板上钉钉的问题了。从这里可以基本确定,航母特种钢已不是困扰我国造舰的主要问题了,大规模应用的场景反映出的客观问题就是技术上的成熟和应用上的满足,如果非要说技术指标和性能验证公不公开的话,我想不一定比国外的差!毕竟我国是典型的埋头苦干默不作声的形象代表,等到某些专家满天牛皮的时候,技术含量价值已经到了白菜价了!



星球百科故事会


对于航空母舰用钢我认为绝大多数网友都有误区,单从这种钢的材质来说,不客气的说就连瑞典韩国这样的国家都能找的出来,但能不能造的出有使用价值的就另说了。

首先航空母舰的专用钢材分很多种类,既有龙骨钢材也有舰体钢材更有飞行甲板的板材,这些材料的尺寸与规格是相当大不客气的说小于5米宽的这种钢材既便是制造出来也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制造这种航空母舰用钢材的主要生产设备是联动式铸钢板材轧机,中国直到九十年代末才在东北某大型钢铁企业成功投产了六米联动式铸钢板材轧机,这种生产线在全世界也没超过十条。

是航空母舰用钢不像造普通民船那么简单,比如说航空母舰的龙骨用钢就要考虑到能够支撑起整个航空母舰的躯体,但又不能占用太大的空间以及重量。航空母舰舰体用钢既要考虑到海水的腐蚀性也要考虑对武器打击的抗爆性,而且必须是低磁钢。飞行甲板用钢要能抵抗舰载机起降的强大冲击力以及飞机引擎尾焰高温,抗海洋盐雾腐蚀性,同样也要有强大的抗武器打击能力。

最关键是这种钢材的焊接工艺性还必须要好,因为航空母舰都是在露天船台上建造的,工艺性差的话焊缝就有可能出质量问题。

我也是个军迷但光知道的这些,就可想而知航空母舰有多难建造了。


用户夏天的风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我国能自己制造出航母用特种钢材。国产第一艘航母002,根据我官方的说法是:我国独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如果我国连航母用特种钢都不能制造的话,那还谈什么“独立自主建造”?航母用特种钢,属于战略物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制造,我国就是这“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不用怀疑我国制造业的实力,假以时日,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造不出来的。



实际上,我国早在2003年就已经具有生产这种航母用特种钢的能力了。2003年的初春,来自23个省的我国钢铁企业的230多位专家,就亲眼见证了我国第一块特种钢下线,横幅上写着“热烈庆祝我国舰用特种钢hsia_120型研制成功!”后来,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的报道称,中国即将开始建造的航空母舰用特种钢,由上海宝钢制造。《汉和防务评论》的报道是错的,是因为当时外界推测我国第一艘航母会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便于运输,结果我们大连造船厂完成了这一建造工作。



2018年3月13日,CCTV2特别节目《启航新时代》对我国航母用特种钢生产厂家辽宁鞍山钢铁公司进行了报道,报道中介绍了鞍钢生产航母用钢板、型材的一些画面以及我国研制航母用钢的艰难过程。“瓦良格”号的续建、改造所需的部分钢材就由鞍钢提供,鞍钢还为国产第一艘航母提供了约70%的航母专用钢。根据报道,鞍钢产的航母用特种钢的屈服强度为690兆帕,完全符合航母用钢要求。


国产航母关键材料已经完全实现了100%国产化,包括航母甲板钢、球扁钢等关键型号钢材。根据报道,在2013年8月,鞍钢承建的首艘国产航母所需的甲板钢、球扁钢等关键型号钢材就已全部交付。甲板用特种钢就不用细说了,既要承受舰载机起飞、降落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冲击力、摩擦力,还要能够承受发动机尾焰的灼烧。球扁钢是由球状的头部、扁平的腹板组成的特殊型材,用做船舶的龙骨和加强筋,是建造大型战舰的关键材料。

核潜艇、航母等海军战舰所用的特种钢与工业用特种钢在性能方面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异。舰艇用特种钢需要的是综合性能,它的8大基本指标是不能有短板的,包括屈服强度、高韧性、抗爆性、焊接性能、耐腐蚀性能(海水)、抗疲劳性能、抗冲击能力等。换句话说就是,造潜艇、航母选用哪种钢材考虑的不只是屈服强度一个指标,并且也不是屈服强度越高越好,需要综合考量。

结束语,儒道之主提醒您:航母建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最广,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真正体现。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由军工、民企等多方联合参与建造,比如说:航母的阻拦索,它的承建单位就是这样的一家民企。正因如此,目前来看,全世界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建造航母的国家不超过三个,我们就是其中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