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吳曉波”15億賣身全通教育,最大的障礙正是吳曉波

斑馬消費 範建

前A股股王和大財經IP的結合,能爆發出多大的影響力,應是前媒體人吳曉波能想象到的。吳老師可能無法預料的是,自己會成為旗下巴九靈曲線上市的最大障礙。

“吳曉波”15億賣身全通教育,最大的障礙正是吳曉波

針對全通教育15億重組巴九靈一案,監管層快速發出了問詢函,眾多問題直指吳曉波。

吳曉波是上市最大障礙

此次,全通教育(300359.SZ)擬發行股份購買吳曉波等股東持有的巴九靈96%股權,對價15億元,公司整體估值16億元。

摯信投資掌握剩餘4%股權,因與全通教育未就交易交割達成一致,不參與本次交易。

資料顯示,摯信投資分別於2016年末和2017年中出資2000萬元和6000萬元入股巴九靈,據此測算巴九靈估值為20億元。此次,巴九靈的估值顯然不能讓摯信投資滿意。

公司估值較前兩年還有所降低,外界也普遍關注巴九靈本身的投資價值是否也在降低。

重組預案發布的同時,監管部門發出了問詢函,8大主要問題也主要圍繞吳曉波展開。

必須承認,巴九靈以及旗下的主要自媒體“吳曉波頻道”等,早期主要依靠吳曉波的個人影響力來吸引流量,並藉助其個人IP向用戶推廣知識付費以及教育培訓業務。現在,仍對其存在一定依賴。

監管部門關注巴九靈對吳曉波個人IP的依賴程度,由此可能產生的經營風險。

為了深度綁定吳曉波,協議約定吳本人至少為公司服務5年,且離開後兩年內不得從事與巴九靈相同或競爭業務。

那麼問題來了。吳曉波老師在外參加活動或演講,出場費不低。重組後,吳老師還能否以個人名義參加收費活動?競業期結束後,他的個人IP屬於誰?他還能否重操舊業,再造一個“吳曉波頻道”?

外界以及監管層的關注並非沒有道理。

藍獅子比巴九靈成立更早,也由吳曉波創立,一度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2016年,吳曉波將“吳曉波頻道”等自媒體業務從藍獅子剝離,個人重心轉移到巴九靈,僅僅兩年就將巴九靈做到了20億估值。

而最近幾年,藍獅子業績不溫不火,2018年3月從新三板摘牌。

“吳曉波”15億賣身全通教育,最大的障礙正是吳曉波

巴九靈到底是幹嘛的

自全通教育收購巴九靈的消息傳出,因為處於敏感期,吳曉波極少對外公開談及此事。不過,他明確表示巴九靈不是一家自媒體公司,因為70%的收入來自教育培訓業務。

據瞭解,公司旗下有“吳曉波頻道”、“企投家併購”等9個微信公眾號,其中“吳曉波頻道”的粉絲超過400萬。

那麼,巴九靈究竟是幹嘛的公司呢?

重組預案顯示,巴九靈是一家泛財經領域知識產品和培訓服務提供商,目前擁有泛財經知識傳播、企投家學院、新匠人學院和知識付費等四大業務板塊。

公司通過多種方式聚集企業管理人和新中產用戶,並最終將他們轉化成為巴九靈各類型泛財經知識產品的付費用戶。

據瞭解,公司的知識付費價格從9.9元-1800元,線下培訓課的價格則從3.9萬元-18.8萬元。

2017年和2018年,巴九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87億元、2.32億元;歸屬淨利潤分別為5015萬元和7487萬元。重組草案中並未披露巴九靈的業績預測,以及吳曉波等交易對手的業績承諾。

4月1日,全通教育復牌首日,一字漲停,報收7.94元,總市值剛過50億元。

相對外界的持續關注,吳曉波對這宗15億元的交易表現得輕描淡寫:這是“一個小小的關於企投的試驗”,“把一個實體的文化公司投到非理性的繁榮的中國資本市場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