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中專技校生進工廠,和普通初高中畢業生進工廠的區別不大的原因

現在很多初中畢業,不想上高中的同學一部分可能會進入社會,而另一部分則會選擇上中專技校。因為在他們看來,能上中專學門技術,至少以後的路會好走一點。但是大多數的中專技校生,最後基本上都是去了工廠。而且很多技校生進入工廠所做的和社會上招到的普工工作沒什麼兩樣。於是很多技校生,都很後悔在技校浪費了三年時間。進入工廠的技校畢業生,只有極少數能成為管理層,大多數都是淪為普工。為什麼中專技校生進工廠,和普通初高中畢業生進工廠的區別不大呢?

中專技校生進工廠,和普通初高中畢業生進工廠的區別不大的原因

中國建立職業技術學院的,其實是學習德國的經驗。在德國職業技術學校的教育體系很完善,裡面畢業的學生畢業以後進入工廠,都能有一個比較好的待遇。因為他們學校裡面學習的技術,和他們在企業裡面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術,契合度比較高。他們進入企業以後,只需要簡單的培訓,就能快速上手成為一名熟練的工人,這樣就大大的減少了工廠的培訓成本。而且德國的工廠基本都以高端製造業為主,自然企業的利潤是非常的豐厚,那麼員工的待遇自然也不會太差,所以德國的職業教育,能夠比較順暢的走下去。

中專技校生進工廠,和普通初高中畢業生進工廠的區別不大的原因

反觀我國的中專職業教育,所處的位置就是比較尷尬了。因為由於上中專的基本都是初中畢業後去的,文化基礎水平不高,所學的技術其實是非常的基礎的。簡而言之就是技術含量不是很高,自然技術含量不高,自然發展空間就不是很大。因為中專裡面學的是技術的基礎,稍微高深 的技術,都是在大專院校,和本科院校,他們都有相應的技術專業設置。同是企業招聘的時候,也會看學歷,而且企業裡面技術崗位就那麼幾個,自然是留給高學歷的人。

中專技校生進工廠,和普通初高中畢業生進工廠的區別不大的原因

德國工人

低學歷的中專生,就只能做一些比較基礎的崗位,在製造業基礎的崗位其實就是和普工沒什麼兩樣。因為中國目前大多數工廠其實還是以低端製造業為主,既然是低端製造業,那麼技術含量就不是很高,很多崗位就是普工崗位。技校生由於技術含量低,所以進入工廠被安排的崗位其實就是普工的崗位,既然是普通崗位待遇自然也上不去。所以在工廠裡面你會發現,同一條生產線上,既可能有幾十歲的大叔大媽,也肯能有10多歲的初高中,技校畢業生。因為這些普通的崗位,只需要動作熟練,不需要什麼技術。唯一所謂的技術,也就是熟能生巧,只要人做久了基本都會達到這樣的水平。這也反應出為什麼很多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做普通工作,在他們看來日復一日重複同樣簡單的事情,是沒有什麼前途的。

中專技校生進工廠,和普通初高中畢業生進工廠的區別不大的原因

中國工人

而且很多中專學校設立的專業技術,根本就沒有根據工廠的實際需要。很多技術內容都是過時的,都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變化。這也就導致很多學了技術的中專生,到企業根本用不上,既然用不上,那就只能做普工了。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