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早春時節,水產養殖戶如何快速有效的肥水?

下肥之前,我覺得需要觀察池塘的幾個要素,找出根源和原因,才能確定池塘應該採用什麼樣的肥方案才能把水快速肥起來。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解決問題,這裡我以小龍蝦池塘為例。

一、觀察池塘底肥是否足夠

主要是察看水色,看一下水質清澈見底以外,水裡是否有浮游動物,浮游動物這一項指標,可以直接判定水質的基本狀態。如果沒有浮游動物,說明水體藻源極少,之前可能一直都沒有肥起來水,屬於池塘缺乏底肥,水體缺鈣。底肥方案:補足有機肥(有機質含量達到45%為宜)作為底肥,揮發慢,可以長期提供肥源,解決底肥不足問題。補鈣方案:下含鈣成分高的磷肥,每畝15斤到20斤為宜,可以調理水質缺鈣問題。

 二、查看藥物殘留是否過多

主要是查看最近三個月用藥記錄,改底類和化學品類藥物是否使用過多、重金屬過多或者長期沒有解毒,也會對肥水產生影響。如果沒有解毒記錄,建議:使用泡騰多元有機酸成分的藥品解毒。因為過多過量使用毒副作用較大的消毒劑或重金屬濃度過高將藻類和微生物殺滅而導致其無法繁殖和生長(使用泡騰多元有利機酸解毒一遍有時候不夠,甚至解兩遍、三遍毒才能肥起來)。

早春時節,水產養殖戶如何快速有效的肥水?

三、察看水質是否有過度渾濁現象。

如果蝦塘水體比較渾濁 水中的懸浮物過多的話用在水中的營養元素都被懸浮物吸附從而不能被藻類所吸收,所以水肥不起來。這種情況下,建議連續兩遍使用兩遍過一流酸氫酸鉀成分的藥把雜質沉底,再肥水效果更好。

四、查看池底野砸是否過多

很多池塘野雜太多,會吃掉大量的藻類,使水變瘦。比如螺絲太少或者小野雜魚過多會引起水質渾濁,也能使肥水不好肥。野雜過多,蝦塘一旦到了雨天就會缺氧,野雜就會在池底持續翻動,水體就變成渾濁水,開天就很難把水肥起來。所以,野雜也是影響肥水的一個因素之一。

五、天氣是否持續晴天、溫度是否過低也會影響肥水效果

那麼我們分析了影響肥水的一些重要以外,在開春低溫的情況下,究竟應該採用什麼樣的肥水速度最快呢?

理論觀點:

1.低溫環境小龍蝦對溶氧的需求有所降低。冬春季,水溫比較低,陽光普遍不足,藻類普遍生長不好。另外,小龍蝦屬於水生動物在低水溫期生長速度緩慢,對水體的溶氧要求沒有高溫期那麼高,所以大家不要太重視水體的肥度,過度擔心低溫肥水困難問題。

2.低溫氣候培藻培菌仍然十分重要。冬季藻種產生的氧氣佔了整個池塘供給百分之70以上的比例。但實際上,在相對低溫時段向水體補充營養成分還是很有必要的。 藻類是水體中溶養的原始生產者,是水生食物鏈最基礎和重要的一環,同時藻類的光合作用,在冬季還提供水體中約70%的溶氧,水草豐盛後溶氧總產量藻類下降為佔比20%。若水體肥度不夠,藻類生長不好,溶氧不足,則會導致水環境惡化。

早春時節,水產養殖戶如何快速有效的肥水?

肥水方案:

1.使用產品:含有硅藻源的藻種和氨基酸育藻精華類的肥水膏,加上水產專用的水溶磷肥混合加水浸泡兩個小時,加水均勻潑灑。

2.使用條件:至少連續3個以上晴天,且溫度必須在15℃以上的晴天溫度肥水。

3.產品使用頻率:投苗以後聯建議7-10天肥水一次,每月3-4次為宜,密度越高,肥水次數就要梯次逐步增加,才能保證水體環境長期處於良好狀態。密度高的時候,小龍蝦糞便和投餵飼料未被攝食的飼料沉底都會對水質造成影響,定期改底肥水,才能氧化有害有機質,降低對小龍蝦的傷害和影響。

注意事項:1.忌用普通的固體肥料肥水。普通肥在低溫期溶解度較差,營養成分釋放過慢,微生物分解利用度不足,無法有效肥水,長時間無法被利用的有機物反而會變成水池的汙染物。 2.若水體消毒劑、殺蟲劑、清塘劑使用過量,引起藻類大量死亡,建議換水或使用合適解毒劑解毒後,再肥水; 3.若水體中若浮游動物過多,大量攝食藻類造成藻類不足,水體泛白,建議先殺蟲後再肥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