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恩施土家文化:石英砂岩上挖鑿而成的崖上墓群——建南崖墓

恩施土家文化:石英砂岩上挖鑿而成的崖上墓群——建南崖墓

建南崖墓

恩施土家文化:石英砂岩上挖鑿而成的崖上墓群——建南崖墓

建南崖墓

恩施土家文化:石英砂岩上挖鑿而成的崖上墓群——建南崖墓

建南崖墓

恩施土家文化:石英砂岩上挖鑿而成的崖上墓群——建南崖墓

建南崖墓

恩施土家文化:石英砂岩上挖鑿而成的崖上墓群——建南崖墓

建南崖墓

恩施土家文化:石英砂岩上挖鑿而成的崖上墓群——建南崖墓

建南崖墓

建南境內溪河交錯,高山聳峙,由紅褐色石英砂岩構成的丹霞地貌五彩斑斕,是目前恩施州古代先民二次葬崖墓集中呈現處,數量最多,也是保存較好的地方。傳說古人代蛇死而蛻皮,人老、病置於高崖洞中,七天七夜,善者蛻去舊皮,重獲美妙青春;惡者悲呼號啕,最後化為膿血。所以,當地居民一直把這些崖墓叫作“蛻皮洞”或者“仙人洞”。

利川建南今存崖墓主要分佈於羊渡河、油草河兩岸的懸崖絕壁之上,經過文物普查和補查,已在白竹壩白羊渡、沙嵌等13處發現崖墓43座。這些崖墓一律由古人在石英砂岩上挖鑿而成,分地集中成為數量不等的崖上墓群,墓在崖上,崖下非溪即河,墓葬門高離水面十數米或者數十米不等,石英砂岩陡峭光滑,多數難以登臨。少數至今無法登臨。居高、臨水、憑險是利川建南崖墓的顯著特點。

利川建南崖墓型制規則,在同一墓群中除有一個橫長方形的墓門外,其餘墓門高、寬各為1.2米左右,形近正方。橫長方形墓門者,門下角有二小圓眼,無墓室及雕飾;正方形墓門者,其門之左、右、上三方一律雕鑿成三級門框,下方雕鑿成二級階梯,個別門楣上浮雕人物形象。墓道多數高 0.92米、寬0.65米,深0.6米,與墓室間無間隔設置。墓室內乾燥通風,底面平坦,寬1.7米,深 1.68米、四壁高0.93米;墓室頂面略略隆起,頂中心至墓室底面高1.1米,墓門偏於墓室中軸線之一側,或左或右,情況不一。

長時期內,利川建南崖墓一直是一個神秘的謎。1983年夏,修路民工王尊然冒險進入白羊渡“七孔子”,取出圓木小棺一具,可惜其實物盡被拋入河中沖走。文物普查中,雖也曾進入十餘座崖墓考察,但都空無一物。直到1988年 11月23日,白石溪大王壩崖墓群內楠木小棺的發現和清理,這一神秘的謎底才算基本揭開。

白石溪大王壩距利川市城 120公里,傳說古為蠻王住所,故名。該墓群由四座崖墓組成,墓門一橫長方、三正方成梯狀排列崖上,最低墓門距水面約300米,距群墓所在巖腳下4米,四周群山奔騰,老巖崢嶸,人跡罕至。在群墓下層一墓室內右側放存楠木棺材一具,無棺床設置,棺底腐朽嚴重。棺內樹葉覆蓋人體白骨多件,經清理為頭、肋、脊椎、股脛、骨盆等大骨,無小骨。經鑑定,墓主生前為一身高1.8米左右的男性壯漢。棺內除乾淨白骨外,尚有少量油桐果核放置頭顱兩側,同被壅於樹葉之下。樹葉多數僅存葉脈,從尚存之形狀、大小、結構辨認,皆為青岡樹葉,無其他雜葉和器物發現。

古人棺葬崖穴,彌高者為貴。白石溪大王壩崖墓群中,除在下層墓室中遺存楠木小棺一具外,上層一墓室中尚有巖畫三壁保存較好。該巖畫以墓室正壁、右側壁及頂壁為底,一律單線陰刻。正壁上方刻一圓圈,形似太陽,正中刻一大鳥,昂頭前伸,雙翅展開,有如仙鶴起舞;右側壁下刻水波紋,水波紋上用四條粗壯直線把壁面豎分為三片,每片上再用細線刻成無數雙向延續的規整圖案,形如門面及窗欞雕花;頂壁刻方框交錯,有如古建之藻井。整個巖畫古樸簡潔,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墓主生前和當時當地的文化發展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