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沈尹默和啟功相比,誰對近代書法的影響力更大?

淡水河谷31


沈尹默和啟功先生都是近現代著名的書法大家,題主的問題是倆人誰對近代書法的影響力更大,這個答案應該是沈尹默先生。只不過沈尹默先生大啟功先生近三十歲,最後是被四人幫迫害而死。啟功先生比較年輕,而且也很長壽,後來又主持了書協主席的職位很長時間,所以熟悉啟功先生的人比較多。而且啟功先生的書體風格更加鮮明,容易辨認,因此在當代來說,啟功先生的影響力要大於沈尹默先生,畢竟沈尹默先生離我們會遠一些。

我們看一個人的成就的時候,還要看他所處的時代,做過哪些事情。沈尹默先生生於1883年光緒九年,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沈尹默先生的中青年時期都是在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當時的書風應該還是在康有為的碑學思想的籠罩下,而書法也不被人重視,很多文人認為書法是雕蟲小技,所以書法在當時的亂世中一派亂象。沈尹默先生可以說力挽狂瀾,迴歸經典,重新走入“二王”,為後來書法的迴歸正途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而沈尹默先生本人的書法功力也是十分的深厚,已故浙江美院陸維釗教授評沈老書法時,雲:

“沈書之境界、趣味、筆法,寫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寫到明代,已為數不多。”

沈尹默先生的一生是書法的一生,一生的精力幾乎都傾注在書法上面,他的書法有著傳統文人書法的韻味,和傳統文化的書卷氣。他的書法是被他文化所滋養,他被蔡元培聘為北大教授時候教的可是《詩經》和中國史,由此可見國學文化深厚。

沈尹默先生在書法方面有有三大功績:

第一,沈尹默先生可以說是現代書壇的領袖人物,他以新文化名人、學者、詩人等多重身份推動書法文化的普及和發展。

第二,沈先生非常重視書法研究會的研究功能,推進書法的國際化發展,促成了多次中日書法的交流展示。

第三,把書法從晚晴文人的館閣體中解放出來,推動已經沒落的“帖學”迴歸傳統書法。

所以我說在書法影響力方面,沈尹默先生的貢獻更大一些。

啟功先生書法
啟功先生的書法是我非常喜歡的,啟功先生更像一個學者,他自己也沒有把書法放到第一位,他曾經說他的工作第一是教育,第二是書畫鑑賞(故宮書畫7人鑑定小組成員),第三是文史,最後才是書畫。當然這是啟功先生的自謙,但啟功先生更像一個研究學問的人,性格上也不善、不願與外人打交道。

兩位老先生其實也沒什麼好比的,我們就踏踏實實地向兩位先生學習吧。不過啟功先生在當代的影響力那還真不是蓋的,我個人相對於兩位老先生而言,更喜歡啟功先生的書法。


翰墨今香


影響力的大小不代表書法水平的高低。而是代表有多少學你、有多少人喜歡你、有多少人知道你的大名。

論書法水平,沈尹默的似乎要略勝一籌,傳說當年周總理辦公室就掛沈的字。沈也被公認為近代8大頂級4書法家之一。

但是學習沈尹默書法的並不多,喜歡的人也不多,所以他的影響力有限。

啟功的字雅俗共賞,被粉絲尊為“天書”,上到正國級達官貴人,下到販夫走卒,學習啟功書法的人太多太多。而且啟功做過中書協主席,知名度更是了不得,天下皆知。啟功的書法市場價格也被炒到天價,多次上了央視尋寶。

所以啟功的影響力更大。

但是在業內,在書法圈,沈尹默有個學生大大的有名,甚至超過啟功,那就是女中豪傑周慧珺先生。



學習周慧珺書法的人更多,周的字更受歡迎 ,粉絲更多。影響力更大。


上圖是周慧珺先生的書法。


字畫娛樂圈


沈尹默先生和啟功先生是中國近代書法史上的兩位巨擘。也是影響了中國書法多年的大師。但是這兩位大師在影響力上是不同的。

要想說明白這個問題,必須要回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中去探求,然後才可以得出一個相對客觀的結論。

一、沈尹默的成就

沈尹默先生的一生,是名副其實的“書法人生”。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中國文人裡面,很少有把書法當作一生事業來追求的。

這樣說其實就牽扯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書法在中國傳統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怎麼樣的。

縱觀歷史,文人們對於書法的態度只有一個,那就是書法是他們眾多才能中的一個,而不是全部。甚至是最不被看重的一個。

比如王羲之,他一生最大成就其實並非書法藝術取得了多少成就,而在於我為這個國家,為天下百姓做了什麼,一生建立了多少功業。甚至世俗一點,可以說自己當了多大的官,為祖宗家族爭了多少光。

這些都是傳統的思想,我們今天看起來當然覺得不大好理解。但是對於一箇中國古代的文人來說,尤其是一個受到儒家傳統思想洗禮的是士大夫來說,再沒有任何事情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更為重要的了。

甚至沒有人會考慮你過的快不快樂、幸不幸福,因為中國儒家是不會考慮這些個人的感受的,而是以集體為單位,以天然的血緣宗族關係為單位,每個人在這個單位裡面各盡其職,上下尊卑,各守其位是最重要的,個人的感受實在是無關緊要。

這就是儒家的本質,儒家真實的目的。而所謂的安貧樂道和諸多道德要求,與其說是儒家君子的標準,不如說是為了維繫這個集體穩定所不得不達打造的牢籠,每個人都在這個牢籠裡面,遵守道德,就不會有意外發生,但是這個集團自然也就僵化了、了無生氣了。

所以站在傳統文人的角度來說,書法這些藝術類的東西,全部都是雕蟲小技,不值一提。這自然不僅僅關涉到書法,其他藝術也是這樣。比如過去唱戲的表演藝術家就被說成是戲子,地位非常低賤。

但是沈尹默的出現,多少打破了這個局面。沈尹默的一生都在研究書法,把自己一生的精力貢獻給了書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書法不僅不是雕蟲小技,而且是一門深奧的藝術,是值得研究學習的一門學問。

我想沈尹默先生的這個境界和認識高度,對於書法這門學科後世的發展來說,是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的。

另外沈尹默先生對於書法的貢獻還在於他推進了書法教育的普及,尤其是在促成書法協會團體和各種交流會的建立上。

二、啟功先生的貢獻

我認為啟功先生的名氣就是啟功先生的貢獻。說起啟功先生,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啟功先生秀雅端莊的瘦金書。

而啟功先生俊美的書法鼓舞激勵了一代有一代的後人學習書法,重視傳統書法的學習,我認為這點是最值得讚揚的。畢竟有時候一個榜樣的力量其實更重要,有個榜樣在前面帶頭領先,人們自然不甘落後。

三、沈尹默和啟功

如果非要比較個高下的話,只能說沈尹默的影響力更大。但是啟功先生的名氣和呼聲最高,因為他活到了21世紀,而且書法成就也是如此之高,所以更為人們所敬佩和讚揚。

但是沈尹默先生將自己一生全部“託付丹青”的做法,是很少有人可以做到的。這樣看來,沈尹默先生其實更對書法愛的深沉一點。但是沈尹默先生可惜很早就駕鶴西去了,所以知道的人也比較少,這一點是比較可惜的。

但是我們並不是說這兩個大師一定是誰高誰低的。在我看來,他們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我們後人除了抱有深深的敬意之外,不該揣測其他,好好跟著大師學習便是了。


松風閣書法日講


顯然是沈尹默先生影響力更大。

沈尹默的資歷可比魯迅,曾任北大校長,但我們不論這些,僅從書法而言。

沈尹默的《五字執筆法》、《二王書法管窺》、和《歷代名家學書經驗談輯要釋義》等影響深遠。他以書法為人生,忠實捍衛“二王”書法。尤其在建國之後,為弘揚傳統書法,為國家的書法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作為現代帖學宗師,兼容碑學精神,形成獨具一格的書法,具有時代性和創新精神。他被譽為海派書法的鼻祖,親歷親為,親自舉辦書法篆刻研究班,培養了一大批書法頂尖人物,如上海的胡問遂、周慧珺等。

啟功先生給人的印象是溫儒爾雅,為人謙遜,弟子無數。他的一手綿裡藏針的行草體,融碑帖精神,創自己風格,具有時代風氣,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兩位前輩都是具有開創新的書法大家。


如石書藝


兩位的書法對近代的影響都不大,只是名氣大。

由於不知道沈先生 ,看了這個提問去查了一下沈尹默,贖我孤陋寡聞!原來也是一個大儒。啟功先生由於去世不久,在各種媒介上能夠看得到他的各種身影和作品。在從我個人對作品的喜好來看,相對比下來,我更喜歡啟功。

為什麼說兩位對近代書法影響都不大,所謂的影響是作品收藏價值,傳世價值,書法風格的普及程度,個人的人格魅力能否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如書譜等才叫影響)。相對來說從目前情況看,啟功比沈尹默知名度更高一些。

但是從目前來看,最主要的一點,人們對他們兩人的字體學習度不高,不普及,所以談不上對近代書法有什麼影響力 。





墨九三


沈尹默和啟功不能相齊並論,沈尹默寫了一輩子書法,在風雨交加中死去,無聲無息。只是死後,才慢慢有名。書法並沒有給老漢多大益處。啟功就不一樣了,不怕下苦功,練書法。書法給他帶的光環可真不少。這就是人的命運。沈老的楷書功底,可以說幾百年來一支筆,毫不過譽。如今的印刷體正楷字就是沈老的傑作。啟老不管練柳體,歐體,顏體都以瘦金體的書宗為主,付於各種色彩,達到爐火純青程度。可以說,這兩個大師可都不是一般書家。不會看的,貿然評價這好,那不好。會看的,看出門道的,才知道兩位大師確實不簡單。


丁懷亮734


還是沈尹默老。多年來沈老以傳承宏揚帖學為宗旨,孜孜不倦,為怗學的發展和繼承做出了突出貢獻。啟功先生本前清皇室之後,學養深厚,但其書始終未脫館閣陋風,清逸有餘,厚實陽氣不足,終不及沈老沉雄凝重之魄力。


鮑風樓


啟功先生對現在代書法的影響很大。


鉷流


啟功先生的書法要遠高於沈書,並獨創一種俊雅清麗的啟體字。可觀可學。

遠非沈書能比,沈書行書可觀不耐看。

周慧珺的書法獨追米芾和王鐸,險峻奇倔,個性太強,可觀不可學。


國學菁匯


啟功影響大多了!其實書法到一定水平很難分誰好誰差,就看學識與社會影響!顯然,啟功無論學識還是社會影響大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