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工筆入門|工筆禽鳥的形態結構以及基礎畫法

墨尖族專注國畫基礎內容的創作,更多國畫技法、視頻內容可查閱墨尖族網站!希望下面這篇“ 不同形態下竹乾的詳細畫法”對你有所幫助!

工筆禽鳥形態與結構

工筆入門|工筆禽鳥的形態結構以及基礎畫法

禽鳥在中國畫中又稱為“翎毛”,可分為水禽與山禽兩大類,依其生活習性,又可分為涉禽、遊禽、猛禽、攀禽、鳴禽、雉禽等類。

鳥的全身分鳥頭、頸、軀幹、尾、雙翼和雙腳六大部分。眼睛長在頭的兩側,在嘴角的斜上方,耳朵長在眼後,被掩蓋在耳羽下面。鳥的頸轉動靈活,軀幹上部有肩、背、腰,下部有胸部、腹部和尾部。

工筆畫鳥時可先畫出鳥的主要形體(呈蛋形),再根據頭部的動態(如伸頭、縮頸、扭轉等)添加頭部(頭部大致也呈蛋形),再添加翅、尾與足部。爪在平地時需踏得穩,在枝上需抓得緊。飛翔時縮頸則展足,縮足則展頸,不可兩者同時伸展。最重要的是身體要有重心,形態力求生動活潑,才能表現出生命力。

凡是鳥類,無論在任何角度,其軀體都離不開卵型,所以畫鳥時只要掌握住卵形的透視變化的特點,然後再在這個不同角度的卵形上“安裝”上其他幾個部分:頭、頸、翅、尾、腳,這隻鳥就可以基本畫成了。

鳥的動態千變萬化,其實主要是頭和尾的變化,腳在其中只起著平衡作用,用此法可畫出各種姿態。

工筆禽鳥畫法

工筆設色禽鳥首先要結構清楚,勾勒絲毛要精緻工細,渲染均勻向然,同時要有取捨、概括。敷色前一般有底色,各部位之間要自然銜接,外輪廓要虛實相間,上色要薄,需多次渲染完成,以期達到細膩厚重的效果,臨摹可分為四步:勾線、絲毛、打底、敷色。

畫嘴時用筆銳利,又要注意輕重起伏。上顎呈弧形,用筆實中有虛;下顎由嘴峰落筆向嘴角順鉤,既要做到先輕後重的筆勢,又要注意下顎邊緣的形態變化,切忌粗細一樣。勾線時注意用筆圓潤,同時要注意與眼睛和頦的羽毛銜接。

畫眼、眼圈時不可勾死,要有虛實的筆意,一般前虛後實。眼圈、眼眶的形狀應根據鳥視線的轉動略有透視,用筆也要有虛實,不能一律用圓形。

復羽要層層疊鉤,既要有整體感,又要注意復羽形態的逐漸變化。線條中鋒有力、粗細均勻,用筆從羽尖勾向羽根。

肩羽、小復羽有兩種表現方法,一種是鱗片狀勾染法,一種是直接絲毛法(但注意其用筆也要按羽毛結構呈放射狀)。額頭實筆,頸部稍虛。上背部實,下腹則虛。鳥外形邊緣一邊實一邊虛。

畫翅膀的羽毛時用筆要勁健有力,腹部羽毛要有柔軟之感,線條組織則要虛靈灑脫。

畫鳥的跗(腳)時,用筆短促而有力,趾鱗紋的排列要均勻且距離不等。中距趾最長,內外趾略短。

工筆入門|工筆禽鳥的形態結構以及基礎畫法

鳥的身體形態

工筆入門|工筆禽鳥的形態結構以及基礎畫法

鳥的嘴部

工筆入門|工筆禽鳥的形態結構以及基礎畫法

鳥的翅膀

更多工筆技法內容可查閱墨尖族網站(內容素材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注:墨尖族感謝您的收藏和轉發,如果喜歡儘可在評論區中暢所欲言,關注更有驚喜!內容首發墨尖族頭條號,轉發請保留此段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