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老师微信群开始停止发作业,然而孩子记不住,对教育来说到底是好是坏?

清风舞流霞188


微信禁止发作业后,负责任的家长感觉很不方便,部分家长感觉世界清净

其实微信参与到教育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一个表现。而新事物的产生带来的必然有利有弊,就拿微信布置作业来说。不认同的部分家长感觉自己似乎被教师远程操控,很不舒服;而认同的家长则认为微信拉近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比如学生的作业没有记录完整,一个信息过去,迅速就可以得到答案。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上级用一刀切的方法解决争议,显然遗留了更多问题。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1一刀切流于表象

不可否认因为微信的出现,部分教师把责任推卸给了家长,以及因公徇私的现象。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微信一方面加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另一方面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作业,便于家长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监督。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些孩子在老师布置作业时不在状态,不能因为学生忘了记作业就把作业也省了吧?

请输入图片描述

更何况,禁了微信,就能堵住一些问题的根子?我认为事情反而会更加隐秘,一些事情的该发生还是会发生。问题教师依旧可以和家长单线联系,谋取利益。而负责任的教师在出台了关于微信的各种规矩后,老师怕踩红线,变得家校疏远了。学生的成绩不敢发了,学生的状况不敢说了,家庭作业也不敢随便发布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又从何而来?

请输入图片描述

2规定出台后,左右为难的教师

其实在关于微信的禁止发作业的规定出来以前,我们班有些教师布置作业后,没有顺手发到家长群的习惯。这个时候就会有家长语气不善,理直气壮的要求老师发作业,似乎学生不知道作业的责任在教师。作为班主任为了不尴尬,只有把作业再发一遍。而如今作为班主任我感觉很尴尬,家长对于相关规定的的态度就是对自己有利的,就会拿出来说事,没利的他提也不会提。比如关于微信禁发作业的规定出来后,家长该问照样问,那么教师究竟应该怎么办?

请输入图片描述

佩弦教育语:

其实微信群开始停止发作业,有利还是有弊,在不同家长眼里情况会有所不同。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会感觉很不方便。而对学生学习不放在心的家长会感觉无所谓。在他们看来老师爱发发,不爱发也好,别说作业,连学习都应该是孩子和老师的事,明知学生不爱作业不认真听讲不想法儿教育他不阻止电视手机,还给他找好了借口还是个孩子…在他们看来,家长微信群停止发作业后,整个事件瞬间清净了。

请输入图片描述


佩弦教育


我是一名工作20多年的语文老师。20年来布置作业都没有用微信群,但是大多孩子都能记住作业,有了微信群, 孩子们放学时对孩子们布置了作业,反而有人记不住,甚至连比较成绩比较优异的孩子也依赖微信群。

所以,取消微信群里布置作业,对教育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件好事。

1、让孩子少了一个借口玩手机。

工作这么多年,我布置作业时都是口头布置,如果作业的内容比较多,我会把作业内容板书在黑板上。为了让家长了解作业内容,方便对孩子作业的了解和检查,我才把作业发在了微信群里。

现在既然要求微信群里不发作业,我也就再也没有发过。 如果有孩子实在没有记住作业,孩子们会打电话或家长私发信息了解作业。

对于那些以前那些把作业直接发在微信群里的班级来说,孩子们一回家就问家长要手机,还理直气壮,美其名曰是看家庭作业。本来一分钟可以看完的作业,结果可能看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 至于孩子在手机上做什么,家长和老师都心知肚明。


2、让孩子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微信群里不布置作业,老师放学时给孩子布置作业时,孩子应该会记得更牢。 一开始肯定会有很多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记不住作业,家长也不要着急。

家长和老师都要告诉孩子,要认真记作业,最好是拿本子抄写下来。实在记不住的情况下,家长可以问问老师,但是要让孩子接受一定的惩罚。 有了惩罚和教训,孩子自己慢慢就知道去记作业了。

长期下来,孩子就知道写作业是他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能够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3、也为家长省去了一些麻烦。

在微信群里布置作业,城里的学校更为严重。 我们学校是一所城市周边学校,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家长没有在身边,把作业布置在家长群里,也是等于零。所以我不会只是把作业布置在微信群里。

对于城里的家长,现在少了很多事,不会跟孩子说今天是什么作业,明天是什么作业。

我有一个同事以前就是这样,即使在学校里上自习也得等微信群里老师布置的作业出来,再跟孩子联系,告诉今天的作业是什么。现在好了,孩子自己就知道作业是什么了,家长只需要等孩子作业做好后检查一下就可以了。

当然,这样做也会有一定的弊端。

1、不知道作业的孩子可能会增多。

老师不在微信群里布置作业,孩子们还没适应。 有可能在老师布置作业时,孩子们在开小差,根本就没有听。然后,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也就不知所云了。


2、不完成作业的孩子也会增多。

其实很多老师在微信群里发作业,有一个最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方便家长检查孩子的家庭,但是现在不在群里布置作业,那么家长对孩子的监管可能会减少。对于那些本来就不爱写作业的孩子,可能就会找借口不写作业了。

3、家长也有可能会松懈。

老师在群里布置作业,家长至少还会问一问孩子作业完成了没有,还知道有哪些作业。但是不在群里布置作业,加上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的作业与他无关。那么自然而然就有些松懈了。

家长一松懈,部分自觉性不强的孩子的成绩就会下滑。

任何事情都有利就有弊。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要正确对待老师不在微信群里布置作业的事。 要提醒孩子自己把作业记住。作为家长,必要的时候要监管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老师也要对孩子家庭作业进行检查。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关注语文教育,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现在的教育界简直就是神经病,过一段时间就出些新事物,然后又大吵一顿,然后又取消,我们来数数这些罪状。

不知什么时候,微信群流行起来了,其实初衷是好的,在微信群发通知,发作业。发作业有问题吗?我觉得有些家长智商真的有点问题,老师不是不负责任才在微信群发作业,而是在班上说了作业,在微信群再通知一次,再者让家长也知道孩子有什么作业,记不住就通知孩子,这也是一种亲子活动,试问如果你连孩子做什么作业都不知道,你当什么家长。

好了,极端的家长又说老师不负责任,吵吵嚷嚷不让老师在微信群布置作业,好了,相关部门又和稀泥,你家长有意见,那禁止吧,明智的家长又不愿意了,好好的我通过微信知道孩子的作业,你现在又取消,我又不干。

微信群还有一个功能是给家长发通知,这个功能是不错的,他们说校讯通收钱,那微信不用收钱了,但他们又在微信群里乱发言,吵架有,飙英语都有,还有各种的小动作,好,反映多了,相关部门又要禁了,最后可能才发觉,校讯通才是最好的,单向使用,不存在这些问题,只是要收钱他们就有意见,不过现在好了,微信群干脆取消了算。

还有一个减负也是笑话,不过在这个话题下也只提一下吧,减负实行后,有些家长也不干了,我们的孩子是凭成绩见长的,你减负了,孩子成绩差了,谁来负责,这就是事事和稀泥的结果,我们真的创了一个又一个的笑话。


中小学英语精修


看到这个问题时,我情不自禁地翻开了我的微信相册,我发的第一条微信是2013年的2月。那时候才刚刚兴起玩微信。

也就是说老师用微信群发作业也就是这几年才兴起的事情。

如今停止用微信群发作业,是教育部门规定的。

感觉是

一,减轻学生负担。

二,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及自觉性。

想想我们读时候,也没有微信群啊,不也是能够将作业按时按量地完成吗?

如果作为家长这样提问,首先让人感觉你太过依赖老师发作业给你,你就安心地等就是了,有就照做,没有就拉倒吧。

其次,家长你有这样的心态,从而也导致了孩子有这样的想法。反正我不抄齐作业,妈妈也照样可以知道我有什么作业要做,什么作业不用做。我才懒得抄完呢!这是孩子的想法,他能感受到你的思想。

家长,你看这就是连锁反应。俗语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啦!

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做以下几点。

一,鼓励。

鼓励孩子,让他去想办法,是去问同学,还是去问老师。

二,不参与。

孩子做不做作业是孩子的事情,他不做作业,老师自然有办法教育他。受到教育他,他自然也会吸取教训的。

三,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被老师教育后就应该适时地与老师通气,相互配合,做好引导孩子的工作。注意千万不能打骂孩子。

打骂孩子是教育的失败。

四,别去指责教育或其他别的,要从自身找原因,看看是不是孩子眼睛不好,写字不流畅?

真正好的父母是言传身教,将责任推给别人,以后你的孩子也会是这样子的。

有人说,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怎么样,孩子就怎么样。所以,从今开始认真做好自己,给孩子不一样的你,不一样的天空吧。

愿你的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

加油💪!


沐沐教育芝道


人们往往喜欢为自己的惰性找冠冕堂皇的借口,在以前没有手机或者网络没那么普及的情况下,那孩子是否因为记不住布置的作业而荒废学业呢?显然不是这...有时候最原始的方法也是最实用的办法。记得我哥家小孩当时在上海读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前老师们让同学准备个记录作业的小本子,每天要做完的各门功课任务都要记录下来,这样同学们回家只要看到记录本就知道要完成那些作业。当然为了防止有的同学偷懒,不记录,所以老师要求同学们每天回家记录本上都要有家长的签名。所以我不认为没有微信通知而因为孩子忘记要做的作业而牵怪于家长...一切始于惰性!


一叶亦知秋


我觉得,小孩子从小就要培养独立的习惯,自己的作业自己记,记不住没写的第二天老师就应该批评,折腾几次自然就记住了。我侄子2年级时我给他看作业,从来不画对错,看一眼只要有错误,我就说“有错误,自己找自己改”,他来回改了5遍,最后一遍孩子都哭了,说,这次绝对没有错误,他认认真真检查了3遍,我看了确实没有错误,就签字了。第二天,他害怕来回改,给我看作业之前就检查了好几遍,我是看了就说“有错误”,实际我根本没看题,他不接受,说我肯定看错了,他绝对没有错题。从此以后,写作业他从来不依赖我,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事情还是得自己操心。


我想活一百岁


你们可能都缺乏实际经验,我来说一下!1.一年级我抄在黑板上,亲们,你知道一年级孩子抄(声母表平舌音抄两遍,各写写两个音节)这一句话得用多长时间?我告诉你,一个下午三节课,两个大课间他根本抄不下来,如果硬抄,就得把不会写的字画出来,这样笔画错了字写错了,后边很难改的好吗?老师发微信错了吗?我见证过没有网络平台的时期,一放学一年级家长乌泱泱全挤进学校教室来抄作业,那时候有平台可以群发,那是多少家长梦寐以求的事情。

2.中年级可以班干部或老师抄在黑板上布置作业了。比如现在很多孩子不记作业,每天放学和其他孩子问,这是什么操作?谁希望自己孩子是这样的学习态度。不写作业或者连问他人之后批评的多,知道什么结果吗?你想不到,小天才五代开始成必需品了,我们这里贫富差距较大,没有的孩子心理又走了落差,这时,家长们觉得老师或者能委托班干部把作业发在群上最方便。后进生可以轻松知道作业,负责任的家长也可以监督。

3.高年级口头布置作业是趋势,因为我们的孩子成长了,这也算是一种锻炼吧。可是,你们反对者又忽略了,高年级的孩子有的已经会撒谎了,会偷懒不写作业了,架桥说是没有作业了,平台上的作业其实可以让你知道孩子今天是不是完成了。当然如果你觉得你不想知道,那谁也不能说什么!

4.都觉得微信群布置作业是老师没有责任心,我就觉得是怎样阴暗的人才会这么想不开。你以为老师多喜欢这样的平台啊?这不是和原来相比多出来的一项任务吗?有了它,作业得发,有个啥活动也应家长的心情把孩子的照片发在群上让家长了解一下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有点啥矛盾了老师还要在下班时间给大家在群里做调解,何苦呢?

最后,我又是一个家长,我也有对孩子老师在手机上布置任务不耐烦的时候,自我检讨了一下,总结出了不是对任务反感,毕竟孩子是我的,任务是孩子的,是因为孩子要用我的手机时,我正在玩游戏看小说刷抖音……并不想把手机给孩子让他看作业,有时也不想负责起当时的辅导监督责任,所以,你也检讨一下,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Wy²


我的妹妹是小学的,天天回来就让我二婶上微信群看下老师今天布置什么作业,明天让我二婶去接龙买校服,后天让我二婶给她接龙说要买老师说的什么作业书课外书什么的。感觉老师微信群就是一个变相的团购群。

个人感觉不应该有微信群发作业给家长任务的现象。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固定拿个本子来养好每天记下作业的习惯。而不是你发群里让家长去监督。

更搞笑的是,老师们几乎是上了课,信息一发,就好了。

忙的家长得下班后按照老师要求监督孩子做作业,批改作业,讲解错题。等第二天学生带着布置的作业本一交,看哪个学生没有被家长批改作业的就班级微信群里批评。

手机软件只能是辅导生活的软件;不能让他占据我们大部分的生活;除非是这方面的工作者。

希望大家能合理利用手机!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生活看到的,理解的 ;


Mino虞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小编觉得这句古语可以很好的概括这个问题。虽然老师微信群停止发作业短期内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是有些不适应,会产生一些问题,但是从长远考虑,对教育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情。

记得2013年9月大三去漯河顶岗实习,带的是小学一年级,都是一群刚入一年级的小学生。那时候的作业通知都没有用微信通知的,都是写在黑板上,让小孩子抄在自己的本子上或者是课本的空白处,但是也很少有不完成作业的啊!

现在为什么老师停止微信群发作业,孩子却记不住了呢?是因为当人都习惯了一种方式之后,而这种方式还是能省去不少麻烦的时候,就不太想着去换一种方式,说白了,还是人的“惰性”在作祟。微信群把作业拍一张照片或者编辑一些文字,就可以让所有的家长都可以看见作业,而且也不需要小孩子来抄写了,这对老师、对家长、对孩子来说都可以省事了。但是,有没有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布置的作业小孩子来记住完成,这是学习的一部分工作。如果这其中的一些环节由机器或者家长代替了,对于学生来说,他的学习就缺少了一部分。家长和老师也都从小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这件事情为什么自己做不了呢?


还有,手机布置作业,或多或少都增加了小孩子玩手机的机会与时间。禁止手机布置作业,不仅可以减少小孩子玩手机的机会,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己抄写自己今天作业之后就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作业分配,怎样最快完成)。不管何种形式通知作业,作业就在那里,不会变多也不会变少,取决于你如何想。


小小魔方工作室


孩子记不记得住作业,老师引导很重要!

大宝今年在上拼音班。我记得刚开始上时,考虑到孩子得有个过渡,所以老师都是下课后把在外等候的家长叫进教室,然后告诉家长今天学了什么,课后的作业是什么。

然后,我就发现,当家长在教室听作业的时候,孩子们都是各玩各的,根本就不会听,教室里乱糟糟的,就像菜市场。课后,老师仍然会把作业发在微信群里。

后来,上了一个月的课后,老师开始不再叫家长进教室了,并有意识的训练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物品,以及记住课后任务。

每次老师讲完课后,在下课前,会给孩子布置作业,并要求孩子们用笔在作业本上做记号。比如今天的作业是拼音练习38-40页,老师会让孩子在38-40页折个小角,或者用铅笔在页面上画个勾。如果有补充材料,老师也会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装进书包。

而由于孩子还不认识字,对于作业的具体内容,老师也会在布置作业的同时,向孩子详细说明每一题的题干是什么,有什么要求。

不得不说,这样的安排对于激励孩子主动学习还是有效果的。每次放学后,不再是家长揪着孩子,告诉孩子今天的作业是什么;而是孩子主动告诉家长,今天有什么作业。

即使孩子不记得主动做作业,家长与孩子的对话也从被动式催促变成与孩子有更多互动的模式:

如以前是:

家长:“明天有拼音课,你的作业做了吗?”

孩子:“我不知道有什么作业。你没跟我说呀。”

家长:。。。。。。

现在则可能是:

家长:“明天有拼音课,你的作业做了吗?”

孩子:“呀,我忘记做了。”

家长:“作业都有什么?”

孩子:“我看看。”(拿出作业)

家长:“你打算什么时候做呢?”

孩子:“那我现在写吧。但我可能需要你的一点帮助。”

家长:“可以。”

让孩子记作业,是训练孩子主动性学习第一步。对于身心正常的孩子,“老师不发微信,孩子就记不住作业”这种现象,绝对是不好的,也不是无法解决的,但是需要老师的引导。

当孩子已经习惯于依赖家长在微信群接受作业任务后,突然让他自己去记作业,对孩子来说必然是极具挑战性的。因为他即没有习惯也没有方法。要求孩子用脑袋去记住作业,是不现实的。对于没有方法的孩子,因为记不住作业,而去苛责他们也是不对的。

因此,此时需要老师引导孩子去形成一种有效方法来记住作业。这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帮助孩子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方式。

家长也可以在家里对孩子授之以渔,但是效果可能没有老师的引导来的好。因为老师是下达任务的主体,由他们来发号施令,更有权威,孩子也更有意愿执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