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汉景帝为什么要杀晁错?


汉景帝三年(前154)正月,著名的“七国之乱”爆发,吴王刘濞率吴楚等七国诸侯王起兵造反,并发表檄文,宣称要“清君侧,安刘氏”,消息传至长安宫中,汉景帝刘启一下子傻了。

他早猜到吴王刘濞会反,但没想到一下子竟反了七个诸侯国,而且光吴国的军队就有三十几万,这可如何是好?

而且看这个态势,其他诸侯国在吴王的鼓动、挑拨、利诱之下,说不定也会反,这可如何是好?

刘启傻眼,彻彻底底的傻眼。他哪见过这个!

傻眼之下,刘启第一个想到的人,是御史大夫晁错。这削藩之议,本就是晁错先提出来的,现在提出乱子来了,你晁错号称“智囊”,肯定也有解决的办法吧?


晁错大言不惭:有办法,两个办法,一文一武,双拳出击,两手都是好办法。

第一是武办法:让景帝刘启御驾亲征去对付诸侯联军,晁错自己则留守长安。

第二是文办法:咱道歉,咱不削吴国的藩了。不但不削,而且把吴国边境临界的几个县,反通通送给吴王,这样吴王一开心,说不定就退兵不造反了。

刘启无语,彻彻底底的无语。

——晁错,这就是你的好办法?让朕去档子弹,你却留在大后方享清福?更可笑的是你还要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大张旗鼓去割人家的肉,一刀下去,反割了自己的肉去喂吴王这条老狼?你要朕的面子往哪里放?你这智囊之名就是这么混的?

看来,能认识到危局必然到来是一种极佳的政治智慧,但能积极谋划、未雨绸缪、及时提出应对危局的完善战略,却是一种更大的政治智慧。很显然,晁错具备第一种能力,却不够本事做到第二点。

总之,刘启当时心中的失望可想而知,他默然良久,终于一声苦笑,郑重其事的对晁错说道:“晁错,朕有一事正告于汝。”

“何事陛下?臣谨受教。”晁错做谦卑状。

刘启跳起来手指门外:“你妈妈叫你回去吃饭!”

看来找晁错这家伙是找错人了,这家伙拉屎拉的挺欢快,却是不会擦屁股,晕!

正在晕,袁盎来求见了。袁盎是文帝时的老臣,曾因与晁错政见不和而被贬为平民,所以两人向有私怨;不过,袁盎当过吴王相,对吴国的情况一定很熟悉,景帝就想问问他有何好办法,于是便挥退晁错,召见袁盎。

没想到袁盎的办法更吓人:吴楚等七国的造反理由不是“清君侧”么?那么好,不劳他们清,咱们自己清,杀了晁错,堵住他们的嘴。如此则兵不血刃,大乱可平矣。


刘启听了这个办法,默然良久,却终于拍案而起,决心已下:“诚如此,吾自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晁错晁错,铸成大错,现在你惨了吧!相比于文帝刘恒的阴鸷隐忍,景帝刘启行事,更为刚猛狠辣,从来不惜丢卒丢车保天下。

十几天后,景帝授意大臣们上疏弹劾晁错,然后又派人骗说召见他,却在半路将其直接拉往与皇宫方向相反的东市,立处腰斩之刑。晁错不知就里,还穿着朝服就被侩子手用大斧砍成两半。很快,他的一家老小也和他在阴间会面,全被斩首弃尸——景帝觉得必须以此惨剧,宣示天下,才能让吴楚七国闭嘴。

可怜晁错,死前一无所知,还穿着朝服准备去面君,结果也没有经过审判,更无辩护的机会,就这么晕乎乎的肠断魂飞了,死的惨不忍睹;可怜他的一家老少,更是死的莫名其妙;简直比周家的政治冤狱还要惨不忍睹莫名其妙。

这是什么样的世界?皇帝要你发达就发达,要你惨死就惨死,不是没有法律,但朕即法律。晁错堂堂御史大夫,位居副相,三公之一,那又怎么样?浮浮沉沉,生生死死,一切不还是捏在皇帝的手里?这就是这样的世界,太阳最红皇权最黑的世界。

想当年,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晁错为太子家令,两人君臣相得,亦师亦友,晁错也尽心尽责,从小教导景帝“术数”(权谋之术),教他为了江山社稷,可以无所顾忌,可以不择手段。但谁能想到,晁错教导景帝的这套理论,最后竟然试在了自己的头上。


千古名将英雄梦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很多人看到司马迁在《史记》中写这句话以为皇帝用这种特殊形式处死晁错是因为皇恩浩荡,让这位御史大夫死得体面一点,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晁错之所以穿着朝衣被处斩,那是因为整个斩杀事件太仓促了,晁错自己始料不及,想要置其于死地的人也是快刀斩乱麻,似乎容不得一丝拖泥带水。

为什么晁错会如此仓促被斩呢?这要从晁错极力主张“削藩”说起,只要一有机会,晁错就会向汉景帝劝谏削藩,汉景帝最终也赞成晁错的建议。但是,削藩就意味着严重影响,甚至是剥夺了那些藩王们的切身利益,地盘、钱粮和部队都被拿走,藩王们当然不乐意!

最先跳出来发难的是吴王刘濞和楚王刘茂,因为这两个藩属国最强大,他们联合了另外五个藩王起兵造反,历史上称之为“七国之乱”或“吴楚之乱”。

当七国联军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浩浩荡荡杀入京城时,汉景帝和群臣们开始慌了。以袁盎为首的大臣给汉景帝出了个馊主意:他们认为七国联军的目的是为了杀晁错,并没有真正打算造反,也没有能力造反。只要朝廷下令杀掉晁错,再撤回削藩令,那七国联军自然就退去了。袁盎是这么想的,大臣们也信了,汉景帝在手足无措的时候也只能狠心下令腰斩晁错。为了让造反的七国联军尽快撤军,皇帝和群臣都希望晁错能够早点被处决。

据史料记载,晁错是被骗到刑场的,他以为皇帝叫他去东市办事,谁知稀里糊涂的到哪里就被腰斩了。处死晁错非常神速,没有审判程序,没有下达和宣读判决书,也没有任何辩护的机会,甚至连换衣服的时间也不给,直接斩立决!

但是,他们太天真了,当晁错被杀以后,七国联军并没有撤军,反而得寸进尺。吴楚两国本来实力就非常强大,他们准备造反并不是一朝一夕,“清君侧”其实只是一个借口,削藩只是加速了他们造反的进程,如今发现不可一世的大汉王朝竟然如此衰弱。于是吴王等藩王并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

如此看来,晁错的确是冤死的,他主张削藩是为了巩固皇帝政权,担心藩王们坐大以后威胁帝位,这对大汉王朝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汉景帝和晁错都操之过急了,这才导致大忠臣被妄杀的悲剧。

总之,晁错之所以会穿着朝服被腰斩,不外乎两点,一是斩杀晁错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二是因为想要晁错死的人已经顾不得太多,程序和形式已经不重要了,只想晁错立死!


醉爱侃足球


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但凡从事改革和变法工作的人,本身都很难独善其身,就是建立秦法帮助秦国一统天下的商鞅尚且难逃车裂之刑,晁错自然也没有办法幸免,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汉景帝的背叛

晁错是汉景帝的老师,因此在很多问题上似乎汉景帝刘启对于自己这个老师言听计从,但实际上在刘启的眼里,晁错不过是自己打算削藩的一枚重要的棋子罢了,当遇到七王造反并打出了“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之后,棋子就变成了弃子,如果能牺牲变存在一个人就挽救天下危局,有比这更划算的事情吗?刘启是算过一笔账的。


袁盎的建议

袁盎和晁错之间矛盾重重,甚至到了制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的地步,二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晁错因为是天子的老师,所以一直占据上风,可是七王造反让形式发生了变化。晁错成为了众矢之的,尤其是“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敲响了晁错的丧钟,袁盎立刻联合窦婴到刘启面前献策,声称除掉晁错就可以轻易平定七王之乱。

晁错的困局

晁错被腰斩和他自己的性格,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法有很大关系。晁错为汉景帝刘启献的削藩之策过于激进,且没有做好诸侯反抗的准备,以至于七王之乱爆发之初,叛军高歌猛进,如果不是梁王死守住了京城的门户,就算有周亚夫则难以挽救局面。这和晁错谋划不周,激进冒进的性格是有很大关系。

反观汉武帝时主父偃的“推恩令”就高明的多,采用温水煮青蛙和利益均沾的方式,解决了诸侯做大威胁中央的问题。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汉景帝诛杀晁错,是借他人头用一下的权宜之计。只可惜没有起到直接效果,浪费了一颗忠臣的脑袋。

01

建议“削藩”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汉族,颍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

公元前180年,吕后驾崩,朝中大臣周勃、陈平诛杀了吕氏诸王,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是为文帝,文帝立刘启为太子。

吕氏专权被铲除后,但是刘姓诸侯王却在蠢蠢欲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图谋不轨。

由于文帝以仁孝治天下,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平息干戈,与刘姓诸侯王暂时相安无事。

汉景帝刘启继位以后,提拔晁错做内史,后又升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负责督察百官及诸侯王的行为。

晁错经过分析,认为诸侯王权力过大,威胁着中央政权的稳固。其中以吴王刘濞势力最大,特别提醒刘启要加以防范。

刘濞(bì)(公元前216年-公元前154年),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侄,代顷王刘仲之子,西汉宗室、诸侯王。

刘濞是刘邦哥哥刘仲的儿子,性情彪悍勇猛,素有野心。前196年,二十岁的刘濞跟随刘邦平定英布叛乱,立下军功。刘邦惧怕江东人士不服从皇权,就把荆国改为吴国,封刘濞为吴王,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国都广陵(今江苏扬州)。

之后四十多年,刘濞一直暗中准备,私自铸钱,煮盐贩卖,积蓄力量。还招纳逃犯,谋反之心越来越显露出来。

御史大夫晁错洞悉了刘濞等诸侯王的所作所为,极力主张刘启削夺各诸侯王的封地,打压他们的势力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削藩”。

02

导致“七国之乱”被杀

刘启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决定先削夺吴国的会稽郡和豫章郡。

吴王刘濞看到朝廷开始动手,不愿意束手就擒。

在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刘濞联合各地诸侯王,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要诛杀晁错,安定国家,以此发动了叛乱。

这次叛乱,共有七个诸侯王参加,史称“七国之乱”。

得知诸侯王叛乱,刘启派太尉周亚夫带领三十六位将军去攻打吴国、楚国;另派周侯郦寄攻打赵国;将军栾布攻打齐国;大将军窦婴屯兵荥阳,监视齐、赵。

窦婴向刘启引见了曾经担任过吴国丞相的袁盎。袁盎趁机劝说刘启杀掉晁错,就可以平息叛乱,确保国家安全。

刘启采纳了袁盎之计,就把晁错腰斩于东市。

03

可惜了晁错一颗人头

汉景帝把晁错杀掉了,本想借晁错的人头平息这次叛乱。

但七国之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晁错被杀之后,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向景帝汇报与诸侯王交涉的进展情况。邓公认为诸侯的叛乱,清君侧只是一个借口。

邓公对景帝说:“诛杀晁错对内堵塞了忠臣之口,对外却为诸侯王报了仇,而叛乱并不会因此而平息。

景帝深以为然。于是,拜邓公为城阳中尉。

景帝刘启降诏讨伐,派遣周亚夫等将领带兵平叛。周亚夫采用截断叛军粮道的战略,最终击溃了叛军,用三个月的时间,彻底平定了叛乱。

叛乱平定以后,刘启趁机将诸侯王国的权利收归中央政权,大量裁撤诸侯国官吏的数量。从此,诸侯国不再拥有行政和司法特权,诸侯王割据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04

晁错之死的原因

晁错被杀,纯粹是刘启一厢情愿导致的。

第一,晁错与袁盎素来相互仇视。

晁错担任御史大夫后,就派人调查袁盎收受吴王刘濞贿赂的事情,证据确凿,依法应该处以死刑。刘启下令赦免,只把袁盎贬为平民。

吴楚七国叛乱后,晁错准备趁机打击袁盎,结果他的下属都不赞成。袁盎得到消息后惊慌恐惧,星夜拜访窦婴,要求进谏景帝当面陈述。

景帝召见袁盎,袁盎认为七国之乱不足为患,请求屏退左右,向景帝献计说:“吴楚叛乱的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的封地;只要斩杀晁错,派遣使者宣布赦免七国,恢复他们的封地,就可以兵不血刃,平定叛乱。”

景帝默然良久,最后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退兵。

于是,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晁错之死,直接原因与袁盎有关。

第二,晁错与朝中大臣素不和睦。

汉文帝时期,贾谊与晁错都曾经谏言削藩,但没有被采纳,这与当时的治国理念和形势有关。

当时,治国理念都是道家学说,主张休养生息。削藩不但触动诸侯王的既得利益,而且朝中大臣也不许多反对者。

晁错年少时师从张恢学习先秦法家申不害、商鞅的学说,强调法律的作用,锐意改革。但晁错的德行节义不足,不能镇服众人。与周围大臣关系并不融洽,丞相申屠嘉、外戚大臣窦婴、大臣袁盎等都与晁错有隔阂,甚至是怨仇。

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批准了这一奏折,此时晁错 毫不知情。

景帝派中尉宣召晁错上朝议事,到了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腰斩晁错,当时晁错还穿着上朝的朝服。

第三,汉景帝的策略

当时,景帝考虑的不仅是吴楚联军是否罢兵的问题,还想看看造反的诸侯下一步的打算。

诛杀晁错,起码可以稳定这些诸侯,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朝中大臣团结一致抵御叛军。

因为周亚夫、郦商、栾布、窦婴等带兵大臣基本上都与晁错不和,同时,“牺牲”晁错,吴楚联军就基本失去了反叛的旗号。

景帝经过权衡利弊以后,决定斩杀晁错,借他的人头用用。

总之,晁错为了削藩而赴死难,死后争议不断。但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情怀,千百年来一直受到赞颂,司马迁、班固等史学家都给与很高的评价。

根本而言,晁错就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晁错强行削藩,是冒着极大的风险,他的父亲就极力劝解,但他依然孤注一掷。他的父亲为此服毒自尽。

但晁错之死,毕竟让景帝看清了诸侯王的真正意图,也堵住了朝中大臣的嘴,缓和了景帝与大臣们的矛盾,为彻底削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尽管晁错之死,实属冤屈,但死得很有价值,值得后世尊敬。





初心不言


汉高帝出于巩固江山的考虑,便大封子弟为王,希望他们能起到拱卫皇室、绥靖地方的作用。然而刘邦显然没考到这样做的“负面效应”,因为藩王们不仅占据着辽阔的土地,不断地跟朝廷争人口、财富,而且相互勾结、互为声援,时间一长便对朝廷形成严重的威胁。


等到汉景帝上台后,随着形势的进一步恶化,时任御史大夫的晁错便提出“削藩”的建议,并跟皇帝讲:“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见《汉书·吴王刘濞传》)。景帝对他的建议很是认同,便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集会讨论晁错的建议,结果大多人唯唯诺诺,只有詹事窦婴表示反对。



既然绝大多数群臣没有异议,景帝便决意实施“削藩”计划,首先拿楚王刘戊“开刀”,以他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私生活不检点为由,削夺其东海郡作为惩罚。接下来,朝廷又利用各种借口,削夺赵国的河间郡、胶西国的六个县,并图谋削夺吴国的会稽郡、豫章郡。朝廷“磨刀霍霍”,藩王们恐惧、愤恨不已,并把晁错视为“眼中钉”。


不久,民间开始盛传诸侯想联合起来造反、诛杀晁错的流言,一时间幸灾乐祸者有之,替晁错担忧者也大有人在。晁错的父亲考虑到家族的安危,便从老家赶到京城,去劝说儿子放弃“削藩”计划,并主动辞职归隐,以免惹祸上身,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对于父亲的谆谆劝导,晁错不以为然,坚称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国家、朝廷的安稳。晁父见儿子执拗如此,便哀叹道:“这样做的确有助于维护刘家的江山,可诸侯们恨不得对你食肉寝皮,如果你再不停手,我们晁家将有灭族之忧啊!”说完,晁父便离开洛阳返回老家,因不愿亲眼见证家族覆灭的惨景,便在路上服毒自尽。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见《汉书·袁盎晁错传》。


果不其然,就在景帝下达削夺吴国封地的命令才十余天时间,吴王刘濞便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藩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时在景帝三年(前154)。叛乱起兵之初,势头非常强劲,主力渡过淮水、包围梁国,兵锋直逼洛阳方向。



景帝见叛军进展迅速,一时间张皇失措,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对此,晁错建议景帝御驾亲征,由自己留守长安,而窦婴则认为此举是把皇帝推向“火坑”,表示坚决反对。与此同时,窦婴还向景帝推荐晁错的政敌、吴国前丞相袁盎,请他帮助皇帝找出破解危局之道。


袁盎给景帝出的主意很简单,就是“丢车保帅”,用处死晁错的方式来跟藩王们妥协,并且向皇帝保证,只要晁错一死,刘濞等人便失去继续造反的借口,全都会退回到封国。景帝觉得很有道理,便暗中授意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等人弹劾晁错,务必要将其置于死地。



十余天后,陶青等人依计而行,以晁错“大逆不道”的罪名,要求判处他腰斩之刑,并灭其族。景帝看到奏疏后,便同意照此执行。随即,景帝命张欧将晁错诓骗入朝议事,并在车马经过长安东市时,将其就地腰斩。晁错遇难时,还穿着朝服(“错殊不知。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引文同上)。


然而晁错死后,刘濞等人并没有停止叛乱,而从前线赶回来汇报军情的邓公,也将藩王们造反的真实意图告知皇帝,此时景帝才悔恨冤杀晁错(“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引文同上)。随后,景帝下诏以周亚夫为太尉,命其率大军讨伐,结果不到三个月时间便平息叛乱。



晁错赤心为国却遭奸佞陷害,最终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实在令人悲愤扼腕。所以后人读史至此,未尝不废书兴叹,感慨于他的孤忠,怜悯他的遭遇,其中《汉书》作者班固便评论道“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错虽不终,世哀其忠”(引文同上),可谓极其恰当。


史料来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文史砖家


七国之乱爆发后,慌乱的汉景帝听从袁盎的建议,杀了力主削藩的晁错。

晁错无疑是个忠臣,因此建议杀晁错的袁盎也因此背了很久的骂名。但其实这件事并不能全怪袁盎。袁盎为什么要建议杀晁错呢?因为晁错想趁着刘濞造反的机会先把死对头袁盎干掉,袁盎是自卫。并且,袁盎早就被晁错打击成庶民了,正式要求处决晁错的不是袁盎,而是朝中的一批大臣,以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三人为代表。从这三个人的官职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来这三个人的分量。晁错把他们都得罪了,基本上相当于把大臣们都得罪了。



那是不是满朝皆奸臣,一起害忠良呢?不然。

反对晁错的都是些什么人呢?说一下张欧。他审案只要发现案子有疑点,就一定要重审。如果证据确凿确实是罪无可赦,那他就会含泪送犯人上路。这样的人,也想杀晁错,我们不得不想想晁错是不是自己有什么问题了。

为什么晁错这么讨嫌呢?史书记载晁错的脾气“峭直刻深”。这种臭脾气难怪他跟其他人处不好关系。

但只有大臣讨厌他,皇帝不点头也是不行的。汉景帝为什么点头了呢?恐怕是因为晁错的无能也引起了他的厌恶。

晁错其实不是一个适合实干的人。当年晁错与贾谊两位青年才俊并起,但汉文帝却只重用了贾谊而不重用晁错。因为汉文帝看了出来,晁错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书生,有很多想法。你可以听,但你不可以让他去做,否则他会给你搞砸。

可惜汉景帝没有其父的眼光,而晁错也果然如此。关于削藩,晁错反复表达削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我们却几乎没有看到晁错有提出什么具体措施。怎么削藩、诸侯叛乱怎么办,他都不知道。

结果吴王起兵以后,景帝就慌了。他没想到晁错只是个书呆子,什么对策都没有。而晁错自己也在作死,他首先出了一个主意让景帝御驾亲征,他留守京城。蠢啊!乱子是你惹出来的,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你应该请缨,去为陛下戡乱。他却让皇上亲征他留守,危险留给皇帝,安全留给自己。我猜这时候,皇帝已经开始想杀他了。

之后晁错又作了个死,他居然打起了公报私仇的主意,想要建议杀袁盎。结果他还犹豫,就在这个空挡,袁盎抢先一步,向景帝建议诛晁错。之后群臣上表,晁错被杀。



政治实在不是谁都可以搞的,像晁错这种人,还是只发议论比较好。当汉景帝重用晁错的时候,晁错的悲剧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攸扬拾羽


晁错可以说是西汉继贾谊之后最有才能的人,他提出了很多治国良策,但是晁错是个善于谋国但不善于谋身的人。晁错早年学习过法家思想,为人也像很多法家人物一样严厉,苛刻。早在汉文帝时期,晁错就提出很多良策,汉文帝赏识晁错的才能让他辅佐太子。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也非常喜欢晁错,把他当做智囊。晁错向汉文帝提出了削藩的建议,汉文帝赞赏了他的建议但是并没有采纳。到了汉景帝继位,汉景帝提拔晁错为御使大夫,采纳了他削藩的建议。

皇帝削除诸侯国的封地或者爵位的事,其实一直都是有的,但是一般是在诸侯犯了错误,或者找个借口说他犯了错误,以此来剥夺他的部分封地。而这次的削藩,一下子触碰到好几个诸侯国的利益,其中还包括吴楚这样的大诸侯国,人家也没犯什么错误,这就有点不计后果了。所以削藩导致了七国之乱,七国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叛乱,汉景帝听了袁盎的建议杀死了晁错,并且以不削藩为条件希望七国罢兵。汉景帝的做法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不仅出尔反尔,而且轻易就杀死了自己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更重要的是他这么做也并没有平息七国之乱,那他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要从袁盎说起,袁盎也是汉文帝时期的名臣,他做过吴王刘濞的国想。晁错与朝廷中很多大臣不和,最严重的就是袁盎,两人从不在同一场合出现,有你没我,从来没有跟对方说过话。晁错做了御使大夫之后调查袁盎收受吴王刘濞贿赂的事,要求杀死袁盎,汉景帝没有杀死袁盎只是将他贬为平民。七国之乱爆发后,晁错又提起了袁盎曾经收过吴王刘濞的钱,他可能知道叛乱的内情。袁盎知道以后特别害怕,找到了窦婴,窦婴带他见到汉景帝,汉景帝听了袁盎的建议杀死晁错。

袁盎以平定七国之乱为借口报私仇,当然也是为了保命,而窦婴本来就因为反对削藩与晁错不和。朝廷中反对削藩的人大有人在,尤其削藩引起这么大的叛乱,朝廷中对于晁错的怨言就更多了,晁错本来就不得人心,这下成了众矢之的。汉景帝杀死晁错其实有点迫于群臣的压力,以及全国的诸侯可能都在看着他。削藩引起叛乱是个错误,这是公认的,那就得有人来背这个锅,虽说晁错是发起者,但是汉景帝当初也是坚决支持。杀死晁错,把锅甩到晁错头上,汉景帝马上变成和群臣和众诸侯站在一边了。这时即便是叛乱仍旧无法平定,至少没有人在怨恨汉景帝了,大家统一战线一起平叛,而晁错的人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从这件事情的始末就可以看出汉景帝和他爹汉文帝的差距,同样是晁错,汉文帝能够利用他的治国之才,又能保证他的人身安全。而汉景帝做出决定非常武断,出现问题又出尔反尔,反复无常,最后只能用这样粗笨的手段来平息众怒,把一个治国大才的性命白白葬送。


我是@麦地传奇,欢迎批评指正,多谢点赞评论!


传奇历史观


晁错在汉朝可以说是治国安邦的大才,可以和秦国的商鞅,郑国的子产,汉武帝时的主父偃,明朝的方孝孺等人并列,其才之大,其心之忠,可惜结果不好。

晁错

首先,汉景帝在即位以后,有意提拔心腹晁错,先让他当内史,很快升他为御史大夫,对他的话言听计从,超出了正常的升迁机制,导致丞相申屠嘉,吴丞相袁盎、陶青、魏婴的不满。

其次,汉景帝听从吴丞相袁盎的话,认为只要杀了晁错就能平息诸侯的叛乱。

其三,汉景帝认为晁错的削藩之策却是让诸侯们不快,但是不认为会造成后来的齐国之乱。

最后,汉景帝虽然是皇帝,但是一直活在他母亲窦太后 手中,就连她的侄子魏其侯窦婴在七国之乱中就曾担任大将军,掌握军队实权,可见对他的政策有影响很大,使得他削藩有始无终,在诸侯叛乱之时只想着舍车保帅了,如果不是周亚夫三个月帮他平定七国之乱,那以后再想削藩简直是难上加难。晁错之死,是死在汉景帝的优柔寡断的性格当中。


好风好梦好歌好地方


晁错被处死的前因后果,很多读者朋友可能都清楚了。

晁错积极主张削藩,但当时诸侯王实力还比较强大,因此汉景帝的一些削藩政策实行后,吴王刘濞就联合其他六个诸侯王造反了,史称“七国之乱”。

下面出场的这位,是晁错被杀的关键人物:袁盎。这个袁盎很有正直的名声,但不知什么缘故,和晁错关系一向不好。

(图文无关)

汉景帝继位,晁错做御史大夫,随即利用职权收拾了袁盎一把,派人审查他收受吴王财物的情况。最后结果是查出有罪,景帝下诏赦免,罪行,只把袁盎免官贬为庶人。

袁盎在这件事上到底有没有罪,也不好说。他和吴王刘濞是有些关系,因为他曾经做过吴王的国相。临上任之前,袁盎的侄子劝他:“吴王向来骄横,你如果想管教他,他肯定会反过来收拾你。你就每天喝酒,劝劝他不要造反就是了。”袁盎按计行事,果然跟吴王搞好了关系,得到吴王的厚待。

所以他收受吴王财物,应该是真的。

既然有了这个前科,吴王一叛变,这边晁错就对人说了:“袁盎收了吴王钱财,替他遮掩谋反的事实,一定是同谋,应该治他的罪。”

袁盎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吓得不轻——和造反搭上关系,可是掉脑袋的事情。他一咬牙,好吧,你不仁我也不义,于是请求面见皇上,说:“吴楚七国叛乱,都是因为晁错削藩,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现在皇上您杀了晁错,下令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七国没有作战的借口,自然也就会退兵了。”

汉景帝沉默了一会,然后同意了……于是下令,让晁错穿着朝服到东市就斩。

《史记·晁错列传》记载:

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如果仅仅看这条,很容易得出一个直观的结论,就是汉景帝虽然迫于形势杀了晁错,但是对于这个忠心的臣子于心不忍,于是给他一个高规格的待遇。让他好歹带着一点尊荣而死。

可惜事实真相并非如此……《吴王濞列传》里有晁错被杀的详细描述:

乃拜盎为太常,吴王弟子德侯为宗正。盎装治行。後十馀日,上使中尉召错,绐载行东市。错衣朝衣斩东市。则遣袁盎奉宗庙,宗正辅亲戚,使告吴如盎策。

袁盎出了这个主意后十多天,景帝派人召晁错进见,然后也没给什么辩解的机会,直接把人拉到东市砍了。

那么晁错穿朝衣的原因就好理解了:面见皇帝,自然要穿“工作装”。而他是在工作场合直接被拉去杀头的,穿朝衣就斩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仅仅是没换衣服而已。

在这件事上,袁盎是凶手主谋,但毕竟是自卫反击,罪行可以减等看待。他对于吴王的谋反,应该是真不知情,因为汉景帝杀了晁错之后,派他去通知吴王——你不是说杀了晁错万事大吉吗,那就你去报信吧。刘濞想强行留下他,袁盎不肯,找机会逃了出来,可见他和吴王不是一伙的。

而汉景帝的表现只能称作可笑。采纳臣子计策,回头就把手下人推出去顶罪,不免让后来人心寒,这是其一;认为杀一晁错居然能让七国退兵,这是其二。

按说文景并称,都是比较有贤名的皇帝,何至于如此慌乱?可能是头一回打大仗没经验吧……


北门猿


方圆论坛在线

晁错也是汉朝时期一个比较著名的“背锅侠”。原本汉朝削藩从汉文帝开始就已经实行了。不过汉文帝和贾谊的削藩之举只是属于试水阶段。虽然汉文帝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削藩。但并没有大规模实行。而汉景帝时期朝廷和皇帝的既定政策就是削藩。所以说汉景帝时期要削藩的是汉景帝。晁错只不过属于那个出谋划策的人。后来削藩引起了动乱,晁错也就成了汉景帝的替罪羊。


晁错最早学习的是法家思想。后来文帝时期法学不显,所以晁错也就开始改变阵营开始跟随伏生学习儒家思想。之后晁错就直接投入了儒家阵营。晁错此人能力还是蛮强的。在国家发展问题上,晁错主张“重农抑商”。因为晁错觉得农业乃国之根本。而商人多是见利忘义之辈。所以晁错主张纳粟受爵,增加农业生产,以振兴汉朝经济。在抵御匈奴问题上。晁错又提出“移民实边”的战略思想。晁错建议募民充实边塞,积极备御匈奴攻掠。说白了就是边关人口稀少不足以抵抗匈奴。如果充实边关人口。到最后不管是抵抗匈奴还是汉化匈奴都会见奇效。晁错如果不涉及到削藩问题。但以他在军事和经济上的措施来看足以获得高官厚禄荣华一生。但最后晁错却一脚踏入了不归路。

景帝二年,深受汉景帝宠幸的晁错建议汉景帝开始加大削藩力度。在晁错的《削藩策》上晁错表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汉景帝受到晁错的蛊惑后开始加大削藩力度。晁错的削藩之策无异于火上浇油。相对于文帝时期的贾谊。晁错的削藩之举简直就是下下策。就连晁错的父亲都认为晁错的削藩策遗祸不浅。在劝谏无果后自杀身亡。


而晁错的削藩策出台之后十天左右顿时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吴楚之地七国暴乱。七国造反之后汉景帝也蒙了。汉景帝害怕以动乱江山社稷。所以急于平息动乱。此时袁盎献计汉景帝杀死晁错以安诸侯。袁盎说“吴楚叛乱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只要斩晁错,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乱,兵不血刃。”后来汉景帝为了利益果断的抛弃了晁错,晁错最终的结果就是被腰斩于世。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