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四川的東大門古鎮,曾是川黔最後的水陸碼頭,卻少有人知道

四川不僅是我們國內著名的旅遊大省,更是一個資源豐富,風景優美的地方。在整個四川境內擁有非常多的著名景區,而且在四川豐富的旅遊資源中,不僅有優美的自然風光,還有著名網紅地,更保留著許多古色古香的原始古鎮村寨。

四川的東大門古鎮,曾是川黔最後的水陸碼頭,卻少有人知道

在四川眾多的古鎮中現在大部分古鎮古街基本上都已經完全商業化,早已經失去了古鎮原本應該有的古鎮風貌已經基本看不見了。但在四川至今保留著一座被譽為“川黔最後的碼頭古鎮”曾是四川出川入黔的東大門鎮,它就是坐落在瀘州市古藺縣的:太平古鎮。

四川的東大門古鎮,曾是川黔最後的水陸碼頭,卻少有人知道

這座起源於戰國先秦時期的太平古鎮,在明代時期曾是江西太平堡著名商人朱復桐在此定居。後人為了紀念先祖朱熹在白鹿洞書院講學傳道,後人為了紀念朱熹的傳道講學以及懷念太平堡故鄉,因此把這裡取名為太平鎮,從此以後人們沿用太平鎮至今。

四川的東大門古鎮,曾是川黔最後的水陸碼頭,卻少有人知道

太平鎮,坐落在古藺縣古藺河和貴州赤水河匯合之處,鎮中心距離古藺縣城35公里,屬於川黔交界地之一,四川太平鎮人和貴州習水縣醒民鄉人隔河相望。早在建鎮初期兩省邊民互市,太平鎮早已經商人云集,成為當時兩省著名的貿易物資集散之地。

四川的東大門古鎮,曾是川黔最後的水陸碼頭,卻少有人知道

現在的太平鎮,是一個基本為開發過的兩省交界小鎮,這裡不僅民風淳樸,風景優美,更難能可貴的是保留著大量的紅軍時期修建的房屋建築。在當年抗戰期間,紅軍四渡赤水河的重要發生地段就曾在太平鎮河水境內。因此也保留下來許多當年紅軍生活過的痕跡。

四川的東大門古鎮,曾是川黔最後的水陸碼頭,卻少有人知道

太平鎮藉助赤水河天然的水利資源,太平先輩在藉助水利優勢,大力發展水運交通,在早期那個交通不發達,物質缺乏的年代,太平的先輩已經過上吃飽穿暖的生活,發達的水利運輸讓太平鎮成為當時四川著名的出川入黔的東大門,被人們稱為“川黔最後的碼頭鎮”。

四川的東大門古鎮,曾是川黔最後的水陸碼頭,卻少有人知道

有人說太平鎮是一座神奇的歷史古鎮,也有人說:太平鎮是探尋紅軍四渡赤水的紅色革命聖地之一。更有人說太平鎮是:四川保留最完整的古鎮。每個人都有各種的想法,無論是太平鎮在每個人心中是什麼樣,但太平鎮的原本韻味依然不會被改變。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聯繫小編第一時間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