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一个人跳出自己时,生命才真正开始

一个人跳出自己时,生命才真正开始

文字翻译:祖佳明

悦享听读书播音社群在15年影响一亿人读书

今天呢我们来聊一下人际关系中的全景法则,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全世界的人都是由别人组成的,你是一个例外,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呢,一个人跳出自己的时候,生命才真正开始,所以我们要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很难做到以人为先,或者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

我的孩子呢是两岁多,嗯,你可以了解,两三岁的孩子呢,肯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她们呢很难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切呢,就是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当然对于小孩子呢,这是很正常的,父母们呢都会做出不断的引导。

但是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有的二三十岁甚至到六七十岁的人,他们的事业跟两三岁的孩子差不了很多,也就是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完全是从自己的立场去出发,当一件事情呢自己的利益受损会暴跳如雷,而如果自己做了错了同样的事情,别人的利益受损,自己呢却表示是可以原谅的行为,而要想建立好的人际关系,与人共赢呢一切都要从为别人而不是从为自己考虑做事,这是建立关系最基本的法则。

这听起来呢像是常识,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一个人如果唯我独尊自私自利,他总是很难同别人相处好,因为他总是考虑自己的感受,所以要想帮助打破这种定势,让人们看到全景,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呢,就是打开视野,眼界狭窄的人呢,就好比是史努比漫画里面的露西,有一集呢,陆续在操场上转悠,查理布朗读给她听,书上说地球一年围绕太阳转一周,露西猛然停住了说道,地球围绕太阳转,你肯定吗?

我觉得它是围着我转的。

听着感觉很可笑,但实际生活中呢很多人视野狭隘,比这个还要微妙,在我身上呢就是这样。

在早期创业的时候需要建立一个团队,我经常想的就是找到更多的人,能够帮助我去达成我的目标,多年以后呢,我才认识到所有的做法呢都是适得其反,我应该始终问自己,我怎样才能帮助人们去达成他们想要的目标,当我做到这一点以后呢,不仅帮助了人们一臂之力,自身呢也非常受益。

就像一个管理专家威廉吉文所说的,当你自私的只盯住自己的利益时,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当你帮助一打人解决问题时,就有一打人和你一起努力。

大多数时候呢,我们担心的事情只是整个大局微不足道的一小点,多年前呢南加州大学被圣母大学以51:0打得落花流水,头号橄榄球教练约翰麦凯想帮助他的队员们振作起来,他走进休息室,看见了一群挫败疲惫垂头丧气的年轻队员,他们还不习惯失败。

他站在长凳上说,伙计们想想这个,还有十几亿中国人根本不知道打过这场比赛呢,全世界的人都是由别人组成的,除了你一个例外,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并不认识你将来也不会,你认识的绝大多数人可能有更大的需求和问题,你可以选择漠视他们只关注自己或者是跳出自己,学会先考虑别人。

实际上很多人在创业和人们连接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心理障碍,完全是因为视野狭隘的原因,就是太考虑自己了,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而没有去站在一个全景全新的视角去看到你能够给予别人的帮助。

看到全景的第二点就是心智成熟,我们常常期待着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慢慢的成熟,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仍然如此,因为成熟跟年龄无关,成熟是一个人是否能把我的世界变成人们的世界。

鲍勃布福德曾经写过一本非常好的书叫《人生下半场》。

主题呢,是当人逼近中年的时候,许多人感到非常的不安,因为他们想让生命更有意义,他把这一阶段定义为中场,他说多数人想在人生下半场做的还是他们在上半场已经做过的事,只会做得更多,相反让人生下半场成功的关键是盘点过去,抓住自身的强项,并把奉献他人作为目标。

人生前半场的自我呢是狭隘的,后半场的自我就应该是广阔的,前半场的自我是向内旋转,把自己绑得愈来愈紧,后半场的自我应该是向外旋转,把自己从弹簧紧绕的僵固中释放出来,狭隘的自我只容纳你一个人,总体上来讲,他疏远别人,独来独往并带有病态的个人主义,广阔的自我呢是宏大的,因为他还有一份超脱,自我超脱会让你大步流星到达远方并完成人生的赛程。。

鲍勃描述的是真正的心智成熟,他了解到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绕着你转,心智成熟意味着有能力去看到全景。

第三个要想看到全景,要勇于负责,在婚姻关系中会比较明显,要想婚姻美满,夫妻双方都得负起责任,那什么样的婚姻关系是成熟的婚姻关系呢?

就是两个人不在责问,我的丈夫或者我的妻子能为我做什么?

转而去负责的问,我能为她做什么?

这个时候婚姻关系就成熟了。

领导力呢,也对人提出类似的要求,不负责任的领导人呢,持有的是我老大的态度,用职权谋私利,而负责任的领导人是持有别人先来的态度,用职权来为别人服务,担起责任,作出表率,把功劳记在别人的身上,并增进和改善关系,好的领导者明白,要想让团队成功,必须把别人置于优先位置

您想听声音来源请来蜻蜓FM,搜索‘迈向社群悦享听书友会’

㊗️ 生活愉快!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