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带你认识普宁市军埠镇

军埠镇属于广东省普宁市,地处东经115°43′10″——116°21′02″,北纬23°05′40″——23°31′48″,在市境东南部,东邻汕头市潮南区,镇以驻地名,下辖15个村和1个社区,总面积27.26平方公里,是普宁市最小的镇之一,2009年末全镇人口总计13万多。

军埠镇 广东省普宁市辖镇。在市境东南部,东邻汕头市潮南区。镇以驻地名。原为荒埔,相传北宋杨文广平南时曾驻军此地,名军埔,后改名军埠,下辖15个村和1个社区。分别为军埠社区、石桥头村、大长陇村、莲坛村、新厝村、后楼村、浮洋村、山家村、新南村、东桂村、笔架山村、树脚村、何厝围村、三坛村。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西缘、揭阳市西南部,东毗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西南接下架山镇,北接占陇镇,地处东经115°43′10″——116°21′02″,北纬23°05′40″——23°31′48″。距市区15公里。军埠镇是“衬衣王国”普宁市衬衣生产的发源地,也是现今普宁最重要衬衣生产基地之一。有全市最大的衬衣企业——雷伊。全镇的经济分布较散,呈沿镇级公路和村落分布状态。北部有国道324穿过,加工业较发达,是一个轻工业发达的城镇,主导产业有纺织服装、信息存储、电子器材、塑料等,纺织服装支柱产业优势尤为明显。军埠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镇”、“科技实力强镇”、“揭阳市技术创新专业镇” 、“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

军埠镇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从远昔红头船漂洋过海的年代起,海外侨胞心系故园,热心家乡事业的赤子之情便代代相传,不仅为家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物质支持,也为普宁了解世界、走向世界铺设了虹桥,全镇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数万人遍居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涌现出谢水林这样杰出的华侨。旅外侨胞中大多业有所成,有大批工商界巨子、政坛人物以及名人学者,他们不仅为侨居之地繁荣做出贡献,爱国爱乡之情也源远流长,仅改革开放以来,在家乡兴建了大批公益事业,还投资数亿元在家乡兴办实业,为军埠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军埠镇内主要河流有练江支流,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南部边缘地区为丘陵,全镇基本为平原。镇境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气温高,夏长冬暖春来早,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左右,每天平均约6小时,阳光充足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21℃——22℃之间。夏季长达半年以上,一般在4月份开始到10月中旬方见秋意,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夏季气温高而无酷暑,在气温最高的7月份,日平均气温28℃左右,日最高气温≥35℃的酷热天数,每年在3天以内。冬季时间短,一般在每年12月份到次年1月份,这一段时间里,本区受冷空气控制,降水量小气温相对较低,但极少有严寒。最冷的1月份,日平均气温仍>13℃,高于气象学以日平均气温≤10℃为冬季的标准,到2月份雨季开始来临,气温回升草木萌生,虽然仍有寒流的威胁,但已经是一派生机勃勃的难过早春景象。1959年—2004年,年平均降水量为2101.5毫米,年降水量最多的1973年为3165毫米,最少的2004年为1233.3毫米,累年相对湿度平均为82%。

带你认识普宁市军埠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