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如果每條魚都長成這樣,我堅信很多人都不忍心下手

細心的釣魚人可能會發現,自然水域中的魚類,大多是白色和黑色的為主。鯽魚、鯉魚、草魚覆蓋白色的魚鱗,而鯰魚、黑魚雖然沒有魚鱗,但都有一層保護黏液,通體青色或黑色。

最近,雲南釣友在當地深山水庫,釣起一條罕見的粉色魚,很多人看後直呼,這魚太好看了,簡直已經萌化了......

如果每條魚都長成這樣,我堅信很多人都不忍心下手

據釣魚人老張說,自己釣魚十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顏色的魚。以前在河溝釣起過紅色的鯉魚、黑色的鯽魚、墨綠色的鯰魚、通體金黃色的小魚等等,可粉色魚還是頭一次。

這魚力量很大,還差點拉斷魚線,三斤多重的粉色魚,比五六斤重的草魚力量還大。

如果每條魚都長成這樣,我堅信很多人都不忍心下手

怪異的體型,少見的顏色,渾身粉嫩沒有魚鱗,在場的釣魚人沒有一人知道。

“很明顯,這並不是本土物種,外形很像鯰魚,可這顏色有說不上的怪異。我們這裡鯰魚很多,但都是土鯰魚,顏色黝黑個頭很小,也不知道這是什麼魚?”

如果每條魚都長成這樣,我堅信很多人都不忍心下手

一位浙江釣友說,從體型和顏色看,這可能是一條珍奇的江團魚,學名長吻鮠。這種魚最常見的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灰色,一種就是粉色。

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經常有釣魚人釣起江團,粉色的還比較常見。這魚魚體粉嫩顏色好看,肉質緊實鮮美,可謂是淡水魚種的上品。

如果每條魚都長成這樣,我堅信很多人都不忍心下手

“人怕出名豬怕壯”野生魚也是這樣,只要出名了就會被大量捕撈,最後數量急劇減少...

和其它魚類不同,江團種群數量不大,加之繁殖能力不強,如今在很多水域已經絕跡。最近幾年,野生江團屈指可數,價格一路水漲船高,很多地方已經賣到兩百元一斤。

如果每條魚都長成這樣,我堅信很多人都不忍心下手

按此估算,這次釣起的江團價值上千元,真可謂是可遇不可求,真可惜這魚太好看了,就這樣吃了很是可惜。如果每條魚都長成這樣,我堅信很多人都不忍心下手...

老張說,先把這魚養起來,畢竟本地還沒有的物種,留著給大家觀賞!

不知眾位釣友釣起過這種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