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我们来到城里,却还住在“村里”

我们来到城里,却还住在“村里”

文丨小白

在偌大的城市中,每天都有人从异乡来,也有人选择离开。

城市里,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从事着体面的工作,背负着梦想和所有人的期望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努力着、拼命着。

然而有些东西却像刻在骨子里的烙印,无法抹去。从小村镇来到大城市,他们也想在城市占有一席之地,无奈却依旧辗转于新老“村落”之间。

01

每一个来郑州打拼的人,都有一个关于城中村的故事。

所谓“城中村”,指的是原来的农村地带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步被城市包围,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但农民依然居住在原地的居民区。

城中村里的房子,大都建得非常密集,俗称“握手楼”,有的地方楼间距甚至不到一米,阳光照不进来,白天在家还得开灯。

我们来到城里,却还住在“村里”

城中村握手楼

这里没有日出日落,除了主街道尚算宽敞之外,就只剩下各类蛛网一般密布的小巷子,三个人并排走都显得有些挤,小巷子瞧上去永远是昏暗的,只有抬头看看被加盖楼房交错挤出来的一线天,才能分辨出身在白昼还是黑夜。

住在城中村,对住的追求已经降到最低,只要求有一个落脚的地方。一间什么东西都没有的空房,请人粉刷下墙壁、装上网线,然后去楼下的二手家具店买几件必备的家具,这就是郑漂们的第一个“家”。

城中村住的人非常复杂,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小社会。超市、餐馆、诊所、幼儿园、浴室、棋牌馆等一应俱全,不出村子什么事都能办到。

我们来到城里,却还住在“村里”

夜幕下的城中村

每当夜幕降临,村子里立马变得热闹繁华起来,各种霓虹灯闪烁于街边,各种店铺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住在城中村,有的是梦想和无奈,有喜悦和苦涩。有爱情,有幸福,有落寞,有热闹,也有孤单,人情冷暖都在这里。即使一批人走了,很快又有一批新人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栖息,前人留下的脚印很快便会被新人掩盖,不留一丝痕迹。

02

房租低廉的城中村承载了万千郑漂们的梦想,但是却渐渐背离了城市发展的脚步,虽然它是历史的产物、城市的见证,却依旧摆脱不了被拆迁的命运。

我们来到城里,却还住在“村里”

陈寨爆破

从2003年西史赵村打响城中村改造第一枪到2017年初陈寨爆破,至此郑州市区内再无城中村。

城中村大规模拆迁,租客就近搬离,但能够租住的房屋却供不应求,租金涨得很厉害。再加上商品住宅小区本来租金就比较高,面对突然剧增的生活成本,一部分郑漂选择离开郑州,转而奔向老家小村镇或是一线城市都市村庄。

近两年,伴随着安置房大批量交付,市场上租赁房源变多了,郑州房租在持续下跌,安置房成了郑漂的“新家”。

“拆二代”的妈妈们坐着小马扎,顶着高温在小区空地上奔逐卡位,争抢寥寥无几的租客,这样的场面每天都在安置小区上演。自打房子难出租之后,以前老邻居之间融洽的关系,也逐渐因争抢租客而破坏。无可否认,从城中村到安置小区,村民们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既便是拆完了村民自建的小楼,建起了外立面靓丽的高楼,郑州的安置房却依旧存在很多弊端。

我们来到城里,却还住在“村里”

郑州一安置小区现状

安置房的隔壁通常就是开发商配建的商品房小区,这里的居民一辈子都不会踏进安置房的地界。一个是有着绿化宛如公园,附带亭台楼阁和各种健身娱乐设施的高档小区,一个是居住人群极其混杂,旅馆、辅导班、小餐馆等开在居民楼上,逼仄而充斥着各种嘈杂噪音的安置小区,两者在气质上就有着明显的差异。

我们来到城里,却还住在“村里”

绿城安置房代表作—青岛绿城百合安置房

其次是升龙为代表的城改模式,不仅催生了一个又一个高容积率的安置小区,也间接将郑州的商品房搞得乌烟瘴气。

那一个个占据着城市绝佳位置的地段,竖立着的却是密密麻麻的高容积率的房子。这些本应是最应该诞生豪宅和城市天际线的地段,却一个一个全部沦陷。这是任我们这些旁观者再捶胸顿足也丝毫无法改变的事。

此外,安置房的质量、物业服务水平等也有待提高。不得不说,郑漂们虽然住上了高楼,但这些楼却是城中村的翻版,但又没有城中村的生活低廉。

03

伴随着城中村拆迁完毕,郑州三环内可改造用地几乎绝迹,当郑漂们终于攒够了首付之后,却发现三环主城区却早已高不可攀。其实,不仅是三环,就连四环留给郑漂刚需的机会也不多了。

我们来到城里,却还住在“村里”

目前,郑州三环内新盘少之又少,房子卖一套少一套,价格也已经被夯实。除了中原老城区,其他片区的价格基本都夯实在18000+。

三四环之间的各个片区,房价格局基本也已形成。比如,北龙湖毛坯均价基本在40000左右;杨金片区高层毛坯均价在19000左右;龙子湖片区高层毛坯均价在18500左右;北三环片区高层毛坯均价在17500左右;高新老城、常西湖、管南、惠济核心区高层毛坯均价都在14500-15000。

其中,高新老城、常西湖、管南、惠济核心区均价略低,基本上是目前郑州四环内的准入门槛,城市离郑漂越来越远。

拿今年爆发的常西湖新区来说,在政策红利的驱动下,均价从年初的13500涨到现在的15000。就连严格来说不属于常西湖新区的永威西郡,据说其三期还要涨价。一直低价跑量的汇泉西悦城也从11500涨到了现在的13000。

我们来到城里,却还住在“村里”

常西湖新区南端现状

即便是有政策加持的常西湖新区,其周边依旧是拆迁后的村庄和大片建筑工地。汇泉西悦城作为西四环唯一一个已交房的小区,除了楼下的小超市外,再无其他生活配套。日常购物、餐饮等只能去蹭马寨镇的配套,不然还得往市区跑。

四环内还有一个新区,房价更低一些,这就是二七运河新区。二七运河新区在郑州西南,暂时不属于城市的主力发展方向,比较受冷落。

这里住宅供应较多,一个个村庄拆迁之后,重新耸立起一栋栋安置房。少数几块没有安置房的净地散落在南四环外,距离城市更远。

我们来到城里,却还住在“村里”

二七新区

配套匮乏,大车横行,依旧是乡镇级的配置,大环境就决定了这里的价格水平。对于刚需来说,这里是郑州四环内最后的选择。

就拿二七新区来说,按均价13000、利率上浮20%来算,首套90㎡的小三房,首付款至少要35万,每月的月供至少要4800元。如果首付款和月供还不够这个数,那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四环内买更小的房子,要么去更远的郊区,南龙湖、荥阳、绿博等。

“房价不及郑州一半,剩下钱还能买辆车”,在义无反顾的奔向远郊之前,有个问题需要考虑:既然郑州主城区自然外溢的新区5到10年甚至更久都还是村级别的配置,那些新区的新区、更加孤立的远郊呢?它们的未来还要多久?

地铁城郊线的通车拉近了南龙湖与郑州的距离,很多刚需客户将目光锁在这里。然而,离郑州、港区近,有地铁却改变不了南龙湖是村镇的现实。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界面较差、大车横行,至今不通暖气。很多刚需也没有料到,自己从农村来到郑州,却依旧要安家村镇。

我们来到城里,却还住在“村里”

南龙湖

缺乏统一规划的南龙湖尚且如此,那规划好、景观好的新区就适合刚需吗?其实未必。

我们来到城里,却还住在“村里”

绿博一高端小区对面村民在晒粮食

中牟绿博片区,这个号称“东方奥兰多”的文旅组团,让不少郑州改善客户趋之若鹜,甚至刚需也想跟着凑热闹。但在绿博当地,村民们拿到拆迁款之后纷纷奔向中牟县城,这说明了什么?

04

伴随着各大高校陆续开学,9月份到现在又有一大批准郑漂来到郑州。三四年之后,他们仍将面临一代又一代郑漂们的困境。

城中村已成为过去式,安置房时代已经到来,其实两者区别不大。那些对城中村眼含热泪,认为只有城中村才有青春、奋斗以及烟火气的,不妨一辈子住在安置房试一下。

城中村就只是城中村,没有那么多的附加技能,也跟青春、奋斗什么都沾不上边。万物皆轮回,有繁华,也必将破败以及消失,不必有所怀念。

作为河南单核城市,郑州人口越来越多,中心城区人口承载能力却有限,经济收入不高只能向郊区聚集的趋势未来会更加明显。

地铁线路的开发导致居民的活动半径越来越大,通勤成本越来越低、时间却越来越长,工作和居住分离情况也会更加明显,而这些有地铁经过的郊区,未来也将成为刚需宝地。

—— END ——

电话:0371-63871188

我们来到城里,却还住在“村里”

我们来到城里,却还住在“村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