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这三种律师,最好一辈子也别遇到

这三种律师,最好一辈子也别遇到

很多当事人找到律师,还没聊几句就开始追问律师:

“他们说打官司有关系,才有胜算啊!”

“你在检察院难道一点关系都没有?”

“某律师打包票说,这个官司稳赢啊?”

当听到律师回答说:

“我和某某法官不是很熟。”

“在公检法确实里面没有关系。”

“事实证据还不清楚,案件不能保证稳赢。”

当事人就会对律师的“专业性”产生怀疑,悻悻离去。

都说靠谱的律师千姿百态,不靠谱的律师如出一辙。

靠谱的律师可以还人清白、帮人挽回损失,不靠谱的律师不仅帮不上忙,甚至会拉你掉入更大的深渊。

接下来小铜人就和那些“悻悻而去”的当事人聊一聊:

你是否真的遇到了不靠谱的律师?

不靠谱的律师都有哪几种?

01“潜心钻研关系型”律师

这类律师一般和当事人说不到两句话,就开始给当事人“洗脑”:

“这年头打官司,没有‘关系’是万万行不通的?”

“你都不知道上次那个案子有多难办,幸好我之前跟检察院打了招呼。”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熟人文化’,在律师界不认识几个熟人,怎么能保证赢官司?”

这类律师有意无意间向当事人传达出自己“认识某法官、某官员、关系硬”的信号。当事人通常会在“不靠谱”律师的明枪暗箭下,不知不觉掉进对方早就挖好的坑里去。


在中国做律师,“关系”似乎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算“不靠谱”律师不提出来,有的当事人也会问。

现在的司法责任终身制,法官的风险意识越来越强,很少有法官真正为了律师口中所谓的“关系”去颠倒黑白,所谓的“熟人、关系”和官司胜诉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小铜人温馨提醒:我们并不否认关系的作用,但是过于钻研关系,而非业务能力的律师,大多是不靠谱的。

打官司过程中,事实、证据和法律是决定官司最终输赢的三大要素。

靠谱的律师不管有没有关系都会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公检法机关能够给出公正的结果,也绝不是因为“关系”。

02“乱打包票型”律师

在法律咨询或者办案过程中,不少当事人都会不止一次的追问律师:

“这个案子到底能不能胜诉?”

“孩子他爸什么时候能放出来啊?”

“律师你给说说,这最少能判多少年啊?”

这个时候假如你听到律师满口答应,拍着胸脯说:

“没问题,一定能赢!”

“相信我,交给我!”

“放心,有我在,保证一年半载就出来了。”

听到类似的回答,又要注意了:这是个不靠谱的律师啊。

律师为了获得当事人的一时信任,作出胜诉承诺,不仅超越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之上,也超出了一般的行业常识。即便是看起来“稳赢”的案子,靠谱的律师也不敢随意给予承诺。

小铜人温馨提醒:遇到这种满嘴跑火车、怕胸脯保证的律师,千万要小心了。

他们虽然自称为律师,但是可能只是拿着律师证的“司法黄牛”而已。正常诉讼每个阶段都是有程序的,不是谁随随便便一句话就可以“扭转乾坤”的。

03“收钱不办事型”律师

对于这个类型的不靠谱律师,身边正好遇到这样一个例子:

朋友的亲戚根据律师要求交了大几万代理费以后,这位律师就音讯全无,等过了一周朋友的亲戚上门去找的时候,竟然发现已经人去楼空了。

当然,这种诈骗式的“律师”属于“收钱不办事型”律师的极端,但这并非是偶然事件。

在刑事案件中,“收钱不办事”的律师会利用当事人在刑事案件中不能接触案件的特殊性,无限夸大自己的作用。

然后,在收了代理费之后就抱着“随便走走流程”的心态办完了整个案件。

我们承认,刑事案件中律师确实很重要:

只有律师能会见当事人

律师需要对阅卷内容保密

开庭时亲属好友不能发言等等

所以,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重要性,正好给“不靠谱的律师”一个可乘之机。

那么,面对这样的不靠谱律师当事人该如何辨认呢?

小铜人温馨提醒:虽然靠谱的律师保证不了案件一定会赢,但是兢兢业业,有回应,有交代,却是能无条件保证的。

一个靠谱的律师会在遵守规定的基础上,让当事人感受到他处理案件的态度,比如:

积极申请取保候审

提交不予批捕法律意见书

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

积极的帮当事人争取谅解

及时跟进案件的进程并向委托人传达

安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委托人的情绪等等

想要不掉进“不靠谱律师”的坑,当事人们还需多防备,多甄别,遇到事情不能着急,也不能只讲“关系”,只图便宜。

只有找到靠谱的律师,事情才能更好地解决,不是吗?

这三种律师,最好一辈子也别遇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