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019年郎平就说考察二队集训一队,中国女排的一队二队到底是怎么划分的?

新评气和


虽然郎平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中国女排队员没主力和替补,谁的状态好谁上。”但这个说法不是很成立,每个球队都有自己的首发阵容,也就是所谓的最强7仙女。郎导之所以这么强调,是她认为不可忽视除了主力之外,其他球员对整个团队的付出。

1.中国女排是有主力和替补之分的,“朱袁张”为核心框架。

此次世界杯打美国的首发阵容,基本上就是当下这支中国女排的主力阵容,也就是所谓的“一队”。其核心成员有:朱婷、张常宁、颜妮、袁心玥、丁霞、龚翔宇、王梦洁。这7个人目前是最强的, 除此之外,其他球员几乎都是各个位置上的替补。在中国女排队内的对抗演练中,朱婷、丁霞所在的一边也大多是主力球员。

而刘晓彤、姚迪等传配的一方,则大多是替补球员。当然,对抗训练中也有球员对换,但主力的演练肯定是要磨合的时间更久的。从世界杯的表现来看,丁霞与首发阵容中的边攻手默契度越来越高,传配十分精准。而李盈莹、杨涵玉等球员上场时,二传与主攻、副攻的配合还是多少有问题。

所谓的“一队”在不同时期,也是有调整的。里约奥运会期间有魏秋月、徐云丽、惠若琪等老队员,朱婷等只能算是大队员。随着老队员的退役,以“朱袁张”为首的大队员,经过一个奥运周期的磨练已经成为当下女排的核心框架。


2.一队二队不同阵容,使得中国女排的板凳深度不断增加。

除了国家队主力和替补球员,郎平自2013年重新执掌中国女排以来,她的大国家队战略还是挖掘和培养了很多球员。像早一批的李静、杨舟、殷娜、汪惠敏、张轶婵、沈静思等,都有进入国家队集训并代表国家队比赛的机会。但根据球员个人能力和球队的需要,很多的队员也相继被更强者取代。另外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二队”就是打一些瑞士女排精英赛、女排大奖赛、亚锦赛等,以考验和锻炼队员为主的赛事,郎平基本上会以二队出征。

更是征召了仲慧、王艺竹、倪非凡、吴晗等更年轻的球员参加成人组比赛。在确保国家队球员提高、成长之外,郎导的视野也更远地放在了青年球员身上。实际上,像龚翔宇就是在瑞士女排精英赛的出色表现,而一举进入主力阵容。一队、二队参加不同比赛,让主力球员避免了伤病,也为更多的年轻人展露头角提供了机会。

郎导的大国家队理念,不仅仅挖掘了“朱袁张”这样的优秀人才,也为中国女排的梯队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让中国女排的板登深度更厚、更扎实。一队的成绩也有二队陪练的付出和辛劳,所以郎导不愿意在任何场合以主力和替补球员这样划分,而是以老队员、大队员和年轻选手这样来称呼。

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一位为中国女排的进步、成长付出的陪练人员,奖牌中也有她们付出的汗水和荣耀。


骑马寺的少年


应没有什么一队、二队划分(这也是郎导说的丿,也不需要什么固定的划分标准,除实战检验形成的主力框架之外,其他阵容人选,明显是根据队员表现和赛事等级来确定出战人员配备。有进有出、有上有下、有去有来的良性竞争机制是实行大国队的目的或好处之一。


门外闲聊者


根据队员的能力和水平划分,一队承担世界级的比赛即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和奥运资格赛,二队一般承担世界联赛大奖赛精英赛亚锦赛亚运会比赛以及一些国家邀请赛,二队参加的比赛主要是以考察和培养年轻队员为主,只要水平和能力达到要求,随时都有机会进入一队做替补甚至是主力队员。二队的队员也是中国女排这个集体大家庭中的一员,也对中国女排做出了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