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康乾盛世“大观兵”,八旗精锐尽出,英国人:可以打赢清军

德意志著名军事战略学家克劳塞维茨在其名著《战争论》中说:“战争是政治之延续”,战争就是为了达成某种战略目标,如果和平手段达不到时就这么干。然而,中国自古乃是“礼仪之邦”,爱好和平,不会动不动就拿刀拿枪干,搞得头破血流,双方均损失很大。古代中国,除非是被逼无奈,或者是对手已经足以威胁自身生存之时,才会派遣“王师”,大张挞伐,以伸“天讨”。所以,古代中国不乏军事实力强大之王朝,可却不太喜欢对外用兵,不喜欢用直接用武力迫使对手屈服,而是喜欢玩“阅兵”。古代也成“观兵”。通过“阅兵”展示帝国军事力量,达到军事家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最高战争境界。所以,中国古代各朝代,都是蛮喜欢搞“阅兵”,向藩属国们炫耀武力,让其瞧瞧“天朝上国”之威严。

康乾盛世“大观兵”,八旗精锐尽出,英国人:可以打赢清军

古代中国玩“阅兵”,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首位帝王。当时的禹,也就“三过家门而不入”害苦老婆,大公无私的那英雄;他就玩“阅兵”,震慑四海八荒各部落首领,使其表示归顺,绝无二心。大禹此次阅兵,名为“涂山会盟”,司马迁《史记》与刘安《淮南子》一书均有记载,可信度还是比较高。周武王时,在孟津集合各路诸侯,先玩阅兵,而后东征朝歌,灭掉商纣。此事在目前发现的金文中有记载,收录于“牧誓”。当然了,史上阅兵规模最大,效果最显著的,还是永乐19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在北京举行的20万级别的大阅兵,震慑了西域帖木儿帝国,迫使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开放红海,允许大明船只进入,此乃中华之骄傲。但是,朱棣阅兵并未有第一手资料记录,后世多持怀疑。不过,考虑到朱棣一生战功赫赫,当了皇帝还操刀上阵杀敌的主,搞个阅兵也正常。

康乾盛世“大观兵”,八旗精锐尽出,英国人:可以打赢清军

1644年5月,睿亲王多尔衮率10万八旗劲旅在吴三桂引导下,一路杀向帝都北京,李自成灰溜溜逃跑,随后在怀庆、潼关连续惨败,走向末路。如此,清朝自认为八旗天下第一,东亚再无对手,号称“满万不可战”。大清帝国定鼎中原之时,欧亚大陆另一端,位于大西洋上的“小岛”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随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步入近代化。这个小岛就是“英伦三岛”,也就是现在的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清军入关、英国爆发革命,这两件事貌似没啥关系,彼此之间也没啥影响,可事实未必如此。这两件事表明,东西方已经开始朝不一样的道路发展:清朝继续在“传统社会”原地踏步,英国则迈向了近代社会,准备迎来工业革命。如此,西方无形之中便慢慢超越东方,直到近代将其彻底踩在脚下。

康乾盛世“大观兵”,八旗精锐尽出,英国人:可以打赢清军

公元1792年,乾隆皇帝正在享受“康乾盛世”之福利,品味着“十全武功”带来之荣耀,英国则加快进行工业革命,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为了寻找销路,英国乔治国王派遣马戛尔尼率使团来中国,他们携带各种工业品、军舰模型、近代化枪支等踏上了征程。知道英国使团准备来华(到广州、澳门时才知道),乾隆皇帝很高兴,认为这是“天威所致”,远方的“蛮夷”羡慕中华,“康乾盛世”之恩泽已经波及海外了。为此,乾隆格外开恩,告谕旨两广总督,使团不必按照规矩在广州登岸,可直接在天津登陆,而后来京。不过,乾隆皇帝听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举止有点傲慢,不像俄罗斯、法兰西、荷兰、西班牙等“红夷”这么好对付。为了震慑英国使者,让其瞧一瞧八旗铁骑之彪悍、勇猛,乾隆下令沿途各镇总兵要:“遇有英吉利国贡使到境,不动声色摆列队伍,妥为照料”,即是玩“阅兵”。

康乾盛世“大观兵”,八旗精锐尽出,英国人:可以打赢清军

马戛尔尼一行来到舟山时,乾隆下令驻防镇海、定海之绿营,以及驻防南京、杭州之八旗精锐前来迎接,其中重头戏是这些驻守南京、杭州的“驻防八旗”。迎接不只是列队欢迎那么简单,而是玩“大阅兵”,让英国这些“蛮夷”看看天朝上国之军容。当时的八旗,不是常说的“以骑射为本”,而是步兵、骑兵、炮兵混编,这在皇太极时期已经如此。不过,满清武器更新速度太慢,八旗使用的火器还是明末火铳、鸟枪,技术水平很低。阅兵第一步,八旗骑兵演练传统弓弩射击,在高速机动的战马上射向预定靶标;阅兵第二步,八旗步兵演练火炮、枪支射击,骑兵随后玩包抄,绿营出动步兵、骑兵配合,实现“步、骑、炮”三军联合作战。阅兵第三步,八旗、绿营全军列阵,摆出方针,接受检阅。

康乾盛世“大观兵”,八旗精锐尽出,英国人:可以打赢清军

此次阅兵规模不算大,与明成祖那次20余万人参加的大阅兵没可比性,可影响力却很大。这次阅兵,八旗、绿营之腐朽、落后表露无遗,在英国人面前丢尽了颜面。骑兵演练射击时,弓箭经常掉落,部分士兵在马上摇摇欲坠,可知这帮八旗子弟已经把“老本”丢光了;步兵演练火器射击,经常脱靶,没命中靶标,可知平时缺乏训练。接受检阅时,八旗、绿营中居然多位士兵“军装”不一,可知要么是后期系统出问题,要么是这些“兵大爷”临时叫人顶替。士兵背后的城墙与城门,残破不堪,长满青苔、树枝,很有“历史感”。这些迹象表明,大清军事已经走向衰败,平时抓抓小盗贼还行,若是与近代化的西方军队作战,只能是被虐打的份。对此,马戛尔尼说:“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又说:“只要愿意,帝国的军队可以在清朝任意一地方无障碍登陆。”言外之意是,大清军队不堪一击,随便就可以吊打,将其摁在地上摩擦。

康乾盛世“大观兵”,八旗精锐尽出,英国人:可以打赢清军

乾隆在“康乾盛世”时搞的这次“大阅兵”,除了自娱自乐,并没达到震慑英国之目的,反而暴露出大清军事力量之衰落。当马戛尔尼献上一艘坐拥116门火炮之战舰模型时,乾隆不屑一顾,认为这是“奇技淫巧”,收藏了事,并未想过要给舰队更新装备。116门火炮的战列舰意味着什么?乾隆年间,广东水师全部主力舰队(都是木帆船)之火炮数量加起来也不比这多,况且还存在代差。马戛尔尼离开后半个世纪,英国派遣4000远征军攻打清朝,80万八旗、绿营丝毫起不到作用,大清惨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参考文献:《清朝军事史》、《清高宗实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