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治沙的錢從哪裡來?八步沙的重生和“二次創業”|70年70人·生態③

治沙的錢從哪裡來?八步沙的重生和“二次創業”|70年70人·生態③

治沙的錢從哪裡來?八步沙的重生和“二次創業”|70年70人·生態③

綠染八步沙 供圖:八步沙林場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上世紀90年代,國家“三北”防護林工程政策調整,加上連年乾旱少雨,八步沙林場的發展陷入了危機。那時候,郭萬剛已經是八步沙林場的場長,他對記者說,“林場工人一個月60塊錢的工資,拖了兩年,就是發不出來,天天急得上吊的心都有了。”

“走著不如守著”。郭萬剛和治沙第二代都想著,八步沙還沒治理完,老一輩的事業不能這樣就散夥了。他們合計出一個辦法,在林場附近,按照政策開墾300畝荒地,再打一眼機井,種上經濟作物,以農促林、以副養林。可是打機井、開墾荒地都需要錢,他們每家拿出積攢的1萬元,還是遠遠不夠。

郭萬剛跑古浪,上武威,想方設法去貸款。他對記者回憶說,古浪縣土門鎮當時的鎮領導很想幫他,但是當知道他要貸款20萬元,第一句就問他“你貸這麼多,黑(還不上)了咋辦?”三十年後再說起這段經歷,郭萬剛的臉上還是閃過一絲苦笑,“我們集體林場,當時確實沒啥可以擔保的,但是再怎麼想治沙,總得先讓人吃飽飯吧?”

治沙的钱从哪里来?八步沙的重生和“二次创业”|70年70人·生态③

八步沙機井出水了,治沙人開心地笑了 供圖:八步沙林場

後來,幾經輾轉,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八步沙林場終於從銀行貸到了款。1998年,六家人又採取“出工記賬,折價入股,按股分紅”的辦法,賣豬、賣羊、賣糧食,籌措資金40餘萬元,開始打井、平地。經過4個月的日夜奮戰,156米深的機井出水的那一刻,郭萬剛淚流滿面,因為他知道,八步沙林場又活過來了。

1981年到2000年,六老漢及其後人在八步沙栽植各類沙生苗木1040萬株,7.5萬畝的沙地終於治理完成了。2003年,林場又跨區域承包占地11.4萬畝的黑崗沙。通過12年的艱苦努力,共植樹造林6.4萬畝,栽植各類苗木1300萬株,封育11.4萬畝,撒播各類草籽30000多公斤,稻草2000多萬噸。

林場要發展,不能守攤子,郭萬剛把治理黑崗沙叫做“二次創業”。2015年,拿下黑崗沙之後,林場又向距離八步沙80公里的騰格裡沙漠腹地進發,開始治理15.7萬畝的荒漠。如今,已經68歲的郭萬剛還是保持著多年治沙留下的作息習慣,早上5點起床,簡單吃頓飯帶著乾糧就出發去林場,晚上9點之後才能回到家。他說,現在林場有15個工地,最遠的護林點距離八步沙有60公里,戰線拉得長,“我跑慣了。”

治沙的钱从哪里来?八步沙的重生和“二次创业”|70年70人·生态③

八步沙林場工程治沙現場 供圖:八步沙林場

據瞭解,八步沙林場先後承包了國家重點生態工程等項目,帶領周邊的群眾共同參與治沙造林,不僅擴大了治沙隊伍,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成立至今,八步沙林場共承包治理治沙造林任務34.6萬畝,轄區內活立木蓄積量達到3萬多立方米,林草植被覆蓋率由過去的不足3%提高到現在的75%以上。

治沙的钱从哪里来?八步沙的重生和“二次创业”|70年70人·生态③

航拍沙產業基地 供圖:八步沙林場

新時代,八步沙林場正在謀求新的發展。2018春天,林場成立了古浪縣漠緣林業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依託“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在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2號、9號移民點流轉搬遷農戶5300畝土地,2018年集中連片完成梭梭接種肉蓯蓉5300畝,並計劃在2019年繼續種植5000畝,建立肉蓯蓉產業化種植基地。此外,林場計劃以西靖鎮生態移民區為民新村為重點區域,種植3000畝枸杞經濟林,建立枸杞產業化種植基地。梭梭接種肉蓯蓉進入穩產期後,每年每畝收入可達2300元以上,還可吸納周邊貧困群眾參與工程建設,提供近300個就業崗位,人均年收入15000元。其中貧困戶273戶,將農戶的土地以流轉入股的方式,每年給予農戶固定的分紅。

治沙的钱从哪里来?八步沙的重生和“二次创业”|70年70人·生态③

八步沙林場的沙產業基地 供圖:八步沙林場

也是在2018年,林場成立了古浪縣八步沙林下經濟養殖專業合作社,投資70萬元,投放雞苗5000只,吸引周邊10餘戶貧困戶參與到合作社的生產中,在發展林下經濟的同時,助力群眾脫貧致富。土門鎮副鎮長楊瑞山對記者表示,鎮上有1600多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以後八步沙林場養殖擴大,貧困戶可以就近務工,通過治沙,帶動脫貧攻堅。

更多閱讀

八步沙治沙人:祁連山下三代人 八步沙中一片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