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風土│今昔沙河橋

風土│今昔沙河橋

風 土

风土│今昔沙河桥

今昔沙河橋

◆ 張登明

风土│今昔沙河桥

(圖文無關)

九江縣境內有條河,發源廬山,河水由東向西,自石門澗流經賽陽、胡四房、胡圍牆、程家河、山腳灣胡、上張灣、下張灣至殷家橋,被稱為沙河,地域因河得名。沙河下游西南岸有條長約450米、寬3米餘石板鋪成的街道稱沙河街,分上街頭、中街頭、下街頭三段。

最初,在下街頭(原沙河街鎮政府東)有座橋,《德化縣誌》(同治版)記“沙河石板橋建於乾隆丁酉年(公元1777年)由鄉紳捐建,橋頭立有石碑載捐款姓名”。傳說封疆大吏李鴻賓家不願捐錢,後李獲罪遣戍烏魯木齊,道光乙未年春(公元1835年)釋回,途徑沙河石板橋,鄉民不許從橋上經過。“脫毛的鳳凰不如雞”,春寒料峭、年逾古稀的李鴻賓也只得涉水而過。“李鴻賓涉水過河”只是傳聞,實不可信。當年建橋時李鴻賓年僅十歲,尚未發跡,但李家隸衛屯軍籍,非世居,且住河北岸,在沙河街並無房產、店鋪,沒有捐錢建橋也未可知。石板橋也稱九節橋。可能是九節石板連成。所謂“送客不過九節橋”,意指沙河人送客到此即可,不必遠送。九節橋何時被毀,無從考證。後在九節橋基礎上修建一座木橋,下面用柳木做支架,支架上鋪木板,因年久失修,木質腐爛,搖搖欲墜。民國二十年(1931年)沙河街鄉紳商賈倪家煊等人發起募捐,拆除木橋重修石橋。在河中用大石塊碼成橋墩、上鋪長丈許,寬、厚兩尺的麻石條,共十二塊。在橋頭“保學”(解放初鄉政府駐地)東南角立有石碑,碑文及捐款人姓名由中街頭先生王先河撰書。筆者依稀記得曾見過此石碑。這是十里沙河上唯一的行人橋,其餘地方是跳石,即用大石塊突出河中,行人從石塊上跳過,稍有不慎就墮入河中,偶發大水便不能通行,非得繞道石橋過河,給河兩岸鄉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1954年洪水氾濫,石橋被沖毀,水退後街人將衝散的石條搭成矮橋,彎彎曲曲。1957年,筆者隨父遷居沙河下街頭劉家曾走過石條橋。1958年,為適應發展需要,原沙河公社在原橋址上五米處修建一座鋼筋水泥橋,橋墩用毛石勾縫砌成,橋長40餘米,寬約10米,兩邊立有水泥欄杆。這是沙河第一次有此規模大橋,在當時可謂盛事。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筆者常和一群兒時的夥伴,夏夜穿著木拖鞋(兩塊木板上面訂一道皮帶)在橋上打鬧嬉戲,引吭高歌……

1971年,原九江縣革委會搬遷沙河,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於是在上街頭(現柴桑路與沙河相交處)建起了鋼筋水泥橋,兩車道,長40餘米,寬約20米,人稱新橋;同時也將下街頭橋加寬加實,稱老橋。新橋橋頭建有廣場。改革開放後文化生活活躍,廣場舞盛行,華燈初上,人們來這裡翩翩起舞,構成新橋頭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線。

1977年冬,全縣組織萬名勞力參加縣城改河修路工程,將昔日蜿蜒狹淺的沙河裁直拓寬成長4.8千米、寬60米,深4米的新河,在廬山北路與新河交界處新建公路橋1座和行人便橋3座。至此沙河上共有公路橋3座(老橋、新橋、沙河橋)、便橋3座。沙河兩岸行人、車輛往來自如。

2017年九江縣撤縣設區,柴桑區納入大九江規劃範圍。沙河橋三十年默默奉獻,已不堪重負。2018年柴桑區實施“一河兩岸”工程,區政府將河上五座橋重新規劃,拆除重建。其中老橋投資500萬元,設計長42米、寬20米四車道的橋樑;新橋投資700萬元,已建成長42米、寬30米六車道橋樑,於2019年春節前交付使用。新橋橋面柏油澆注,大理石扶欄,大橋上8支蓮花燈組照耀得如同白晝。晚風徐來,歌聲陣陣,人們精神抖擻、心曠神怡在大橋上談笑風生,憧憬未來。

經濟在發展,生活在鉅變。沙河橋幾經風雨變遷,見證了歷史的滄桑,也從一個側面彰顯了新中國成立七十年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軌跡。勤勞淳樸的柴桑兒女,正腳踏實地、昂首闊步通行於沙河上的一座座橋樑,奔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內容審核:陳修平

│統籌監製:江 慧

● 白鹿洞郵箱 : [email protected]

● 花徑郵箱 : [email protected]

聚眾家,納眾聲,匯眾議,容眾思;化微言成高談,以博語作宏論,推社會進步,促夢想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