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太原市最早的公交1路車可不是火車站到下元。

大1路公交車大家都非常熟悉,這趟車是大通道雙節車廂,車體又寬又長,線路是從太原火車站開往下元,開通後有效緩減了交通壓力,在太原市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太原市最早的公交1路車可不是火車站到下元。

可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太原市的1路公交車是從尖草坪的北宮開往迎新街的,2路公交車是從北宮開往向陽店的。在當時太原公交車線路較少的情況下,北部迎新街能有如此待遇,其中有不尋常之處。

首先,太原是我國"一五"期間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落地的重點地區,國家安排了高達13個的建設項目,項目數量在全國列第二,僅次於哈爾濱。而太原的多個大型項目又落地迎新街地區,是軍工、發電、冶金企業和大專院校密集分佈的區域,職工家屬眾多,增開公交通勤勢在必行。

第二,迎新街地區的開發,拉大了太原市的城市框架,是解放後太原首次擴城,奠定了城北地區城市基礎。因此配備公交車是城市發展的必須配套的工具。

第三,尖草坪有太鋼數十萬職工家屬,又有火車北站,以尖草坪當時的重要程度而言,作為一個公交中轉樞紐是無可替代的,因此當時1路和2路公交從尖草坪始發非常科學合理。

隨著太原的城市不斷髮展,公交線路也不斷增加。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公交公司多線路進行了重新編排,線路也不斷延伸,尖草坪始發的1路和2路公交車也隨之消失變成了36、37、2路等多個車次,始發站也逐步南移,比原有線路更長,車次更密,線路更科學合理。

從1路公交車的變化,也側面反映了太原市城市發展的軌跡,值得老太原細細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