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襯衣穿不出「型」,不要去怪身材,要怪自己不瞭解細節

本節文章我們就來聊聊「襯衣怎麼穿才算合身」?

現實生活中不少同事或者朋友對於內搭襯衣都會選擇將就,大一點小一點無所謂。

最後就變成了“我為什麼穿不出「型」”

因為每個人的身材和體重是不同的,那麼如何去選、去穿就成了現在的「通病」

我的建議就是對於這種對身材要求嚴格的服裝儘量不要去“網購”。

最好去試一試,試過以後你才知道合不合適,不可以買回來不合適覺得麻煩就選擇將就著穿,這樣是非常不好的習慣。

所以今天就把襯衣的每個細節展開了講:

襯衣領口合身標準

襯衣穿不出「型」,不要去怪身材,要怪自己不瞭解細節

衣領太緊: 如果不進行拉扯,就沒有手指插入的縫隙,會體會到窒息的感覺,而且脖子上的肉會明顯突出,甚至是傷害脖頸處肌膚。

衣領太鬆: 脖頸處縫隙過大會顯得整件衣服像是掛在衣架上而不是穿在身體上。

正好尺寸: 衡量的標準很簡單,嘗試兩根手指伸入衣領,是否可以舒適的滑動兩根手指,不會傷害脖子肌膚,更不會顯鬆散不精神。

襯衣肩膀合身標準

襯衣穿不出「型」,不要去怪身材,要怪自己不瞭解細節

肩部太緊: 肩部突出明顯,一部分袖子是放在肩膀上的,容易導致皺紋。

肩部太鬆: 肩部面料滑落,襯衫容易顯得膨脹,使您的上半身看起來更大也會看起來不太精神。

正好尺寸: 袖筒最好位於肩膀的邊緣,肩膀與外臂的平面相交。它不會導致拉扯或肩縫,它允許你舒適地移動手臂的扭曲。

襯衣穿著合身標準

襯衣穿不出「型」,不要去怪身材,要怪自己不瞭解細節

衣服太緊: 不容易做太多大幅度的動作。可以看到紐扣周圍處褶皺,從縫隙中看到裡面的樣子會顯得很尷尬。

衣服太鬆: 太寬鬆容易把多餘的部分堆積在腰部區域,這樣看起來會顯得腰部過於肥大不修身。

正好尺寸: 只要可以扣好襯衣,塞入腰間看看起來整潔無褶皺就沒問題。

襯衣袖筒寬度標準

襯衣穿不出「型」,不要去怪身材,要怪自己不瞭解細節

袖筒太緊: 緊緻的袖筒會限制你的大幅度動作。

袖筒太鬆: 鬆弛的袖筒會讓臂膀處形成大量的褶皺,從而導致整體外觀鬆散不正式。

正好尺寸: 袖筒的標準儘量是臂膀下垂時是平滑,均勻的效果,讓你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襯衣穿不出「型」,不要去怪身材,要怪自己不瞭解細節

襯衣袖筒長度標準

襯衣穿不出「型」,不要去怪身材,要怪自己不瞭解細節

袖筒太短: 袖筒的長度太短不僅不會起到修身的效果,甚至會讓別人看起來你穿了一件你弟弟的衣服。

袖筒太長: 袖筒的長度超過手腕就會 導致襯衣布料在手腕處堆積形成大量的褶皺。

正好尺寸: 袖筒的長度應該不超過手腕處,穿著夾克時,在夾克袖口之外可以看到約5-6釐米的襯衫袖口。

襯衣袖口大小標準

襯衣穿不出「型」,不要去怪身材,要怪自己不瞭解細節

領口太緊: 袖口會一直擠壓手腕周圍的皮膚上,感覺到把你的手腕緊緊勒住你的手腕。

領口太鬆:袖口過於寬鬆,袖口處容易形成褶皺或皺紋。

正好尺寸:袖口應貼合皮膚,同時仍要在織物和手腕之間留出空間。可以輕鬆穿上或脫下襯衫,而無需解開袖口,幾乎不會形成皺紋。

襯衣自然垂落尺寸標準

襯衣穿不出「型」,不要去怪身材,要怪自己不瞭解細節

襯衣太短: 太短的襯衣是不能覆蓋著腰部的,一些動作甚至會暴露你的背部皮膚。

襯衣太長: 襯衣的長度儘量不要超過襠部和臀部的範圍,避免襯衣伸入褲子時堆積多餘的布料,避免活動時襯衣多餘的布料跑出去,造成腰部堆積感。

正好尺寸: 完美的襯衣長度應該在皮帶下方10釐米左右處,舉起手臂時,襯衫可以留在裡面。

襯衣穿不出「型」,不要去怪身材,要怪自己不瞭解細節

今天社長給大家分享的乾貨學會了嗎?

想看更多穿搭乾貨,可以關注給社長點一個小小的關注,讓社長知道花兩天時間寫的內容還是有意義的,後面更有動力持續的給大家分享穿搭的乾貨和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