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畢業快2年了,再考公務員還合適嗎?

瀟湘汐苑68


畢業兩年考公務員並不晚哦,除招考職位明確要求應屆生的外,其他職位你都可以報考。現在國家公務員招考的整個基調就是重視有工作經歷尤其是基層工作經歷的考生,所以現在招考職位總數開始傾向招錄非應屆畢業生。而且公務員報考年齡線比較寬,原則不超過35週歲都可以報考,所以你機會多的是。


招警法檢網


哇,才畢業兩年,作為一個過來人,真羨慕你們還真年輕。我是一名基礎公務員,我講一下我和身邊朋友考公的故事吧。

我,2014年專科畢業,畢業後直接去了深圳地鐵工作,車輛檢修工,就是對地鐵車輛進行檢查和維修。就這樣過了2年,在深圳地鐵,工資不高,溫飽有餘。後來,為了一個女孩子,想考老家的公務員,所以,在後面的日子裡,除了上班我都在學習。2017年公務員考試報名,一看懵逼了,因為自己是專科學歷,而且學機械的基本不招,只能報考三不限,老家全市只有一個單位招聘三不限,當年報考比例達到476:1。第一次考試,時間安排得還不是很好,行測很多題沒時間做,只能亂選,考完後以為自己沒希望,沒想到成績出來時居然是第一名(實力+運氣)。後面面試順利,在畢業的第三個年頭上岸,從深圳回到了老家。

我身邊有幾個朋友畢業後一直都在考公務員,但不知為何,有的人考了一兩次就上岸,有的已經考了5-6次還在奮鬥。

你畢業才兩年,真的很年輕,不過24左右,有很多人是過了30歲才考上的啊,現在你還處在學習的巔峰狀態,你認真學習後去跟別人競爭還是很有優勢的。而且,2019年6月份實施的新《公務員》法,對公務員職級進行並行,對縣處級以下的公務員有很大受益,以後即使我們做不了領導,也能享受到領導級的工資待遇。

如果想考,就去認真準備,行測和申論的資料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如果你找不到的話最新的話,可以私信我,我發最新的鏈接給你。

我是一名基礎公務員,想諮詢公考的任何問題的小夥伴都可以私信我,我盡我最大的能力來幫助你們。


回不去的昨天


作為一個上岸者明確回答你,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本人是畢業5年後才順利上岸的,大學畢業後,回到老家小縣城進入到一家事業單位,單位離我家隔了一條街,自行車10分鐘就能到,“錢多事少離家近”除了“錢多”差距有點大,也算佔了兩樣。但每當我望著辦公室窗外看了十幾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街景的時候,我都在想,難道我辛辛苦苦、無數次挑燈夜戰,讀了這麼多年書,還從老家跋山涉水去外省讀了4年的大學,到頭來我的歸宿就是在距離我家2公里不到的地方讓我了此一生?我心有不甘,覺得好男兒志在四方,我一定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我投入到了一年又一年的公考大軍中。也許是參加了工作,學習也不能像在校生一樣有大段的完整時間,我前幾年的考試都以失敗告終,但這依然沒有動搖我“走出去”的決心,終於,在備戰的第五個年頭,終於爬上了岸,順利成為了一名中直機關的公務員,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大都市。

以上是我本人上岸的真實經歷,主要是想告訴題主,你還年輕著呢,你目前是考公的最佳年紀,我以過來人的身份幫你分析一下你的優勢:

報考職位優勢

當前的公務員考試尤其是國考,許多職位對基層工作年限都有要求,一般是兩年,題主正好畢業兩年,可以避開應屆畢業生的競爭。本人公考5年得出的最大經驗就是,千萬不要跟應屆畢業生掙職位,他們的備考優勢比你大太多了,根本考不過。而具備兩年基層經驗崗位競爭中你又是最年輕的,學校知識許多還沒忘、頭腦反應速度也快,對考試的適應度最強(本人深感越到後來備考對考試這一形式越生疏,甚至會產生恐懼感),這些優勢完全能反映到你的行測成績上,因此越早參加上岸的幾率越大。

申論答題的優勢

參加了兩年的社會工作,對社會的認識更直接,對於申論題目中出現的社會熱點體會的更到位,提煉出來的觀點也更深刻。本人以過來人的身份回望自己對申論的理解,沒經歷過社會歷練和經歷了5年社會歷練寫出來的東西,在思想性、角度、深度各各方面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就拿我那些年的考試成績看,行測年年都下降,申論年年在上漲,也充分證明了這一觀點。

以上這兩點已經把考公所涉及的兩門科目都分析完了,行測你比年齡大的有優勢,申論你比原來的你有優勢,這個時候不考,更待何時呢?當然,這只是從理論上分析了你的競爭優勢,最關鍵的還是你要沉下心來,積極備考,把能擠的時間擠出來,把能用的時間都用上,既然有了目標,就不要輕言放棄。

一個5年上岸的前輩給你的忠實建議,祝願你能成功上岸!


翼上之風


這個問題曾經也困擾過我,但我還是決定嘗試一下,最終僥倖上岸。以下都是我的個人見解,希望對你有用。

首先,對於這個問題,答案是肯定是合適的。

1、從動機方面來講。如果你對目前的工作不滿意,那麼公務員這條路完全值得去嘗試。我是學化工專業的,在大四的時候就考過省考,但是沒考上。由於企業給的工資高,我也就去上班了。剛去的時候在技術部工作,還挺滿意,但後來企業裁剪人員,被下放到了車間,四班三倒,時間顛倒、生活混亂、工作環境惡劣,無法保障的待遇和單調的工作內容讓我完全看不到出路在哪裡。人挪活,樹挪死。人要有改變現狀的勇氣。

2、從能力方面來講。由於書本已經放下兩年了,心中難免忐忑。但是公務員考試畢竟不是高考,考的不單純是知識點,考的是你整個人的綜合素質,包括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等等。所以不要輕易否定自己,一定要自信,就算不自信,也要以平常心對待。況且雖然在學習能力上比不上剛畢業的學生,但是在面試環節,社會的磨鍊經歷還是相對有優勢的。

其次,在備考上,要做到“零存整取”

1、由於公務員考試的不確定性,辭職專門備考是有風險的。所以我建議你還是零存整取,就是在平時就注意學習積累,考試前請一週以上的假,報個培訓班集訓下。如果你決定換工作,那倒可以壯士斷腕,辭職備考。

2、說到平時積累,我建議你在某寶上買個“粉筆公考”的視頻看,多做題,多總結。數量關係是個投入大回報小的部分,所以我建議你的重點放在其他幾大部分。除了數量關係以外,別的能拿到的分儘量全部拿到,那你的行測分數也不會低。

最後,做好長期打算,不要輕易放棄。公務員一次能考上的畢竟是少數,有的人卡在筆試環節,有的人卡在面試環節。但是隻要堅持下去,總會成功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祝你早日上岸。


機關小院


考公務員可以考到35歲,所以你才畢業兩年,還有大把機會。樓主,我用過來人的身份和你談談,我和你比較相似,我是2016年畢業的,畢業兩年後不想在做不穩定的工作才開始考公務員,最開始是用粉筆的系統班,每天晚上下了班在上課複習,堅持了半年,去年考我老家的鄉鎮公務員,考了個筆試第二,最終面試沒翻盤,今年通過努力,最終也考上了。所以樓主,畢業兩年考公務員一點都不晚,但是要貴在堅持,總有一天能考上的。


門前流水


合適,我與女兒去省裡面試,一個女孩都快當媽媽了面試80分,成功上岸。

還有我同事妻子,孩子上大班那年考上了環保局,同事兒媳,孩子三歲,去年考上了銀監局。

只要年齡不超,加油,一定會考上。我女兒研畢業一年多考的。


冰清韻a


我身邊有很多有過多年工作經驗,一樣考公務員的例子,所以你這種情況,完全可以考公務員。

1、只要你想考,各方面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就可以去考。

只要你想考公務員,也有這方面的職業規劃,同時你也符合報考的條件,那你就儘管去考,這個沒有什麼可猶豫的。
我們單位就有個工作5年才考公務員的例子,他之前在北京的一家工廠上班,工作了5年,覺得工廠的工作環境實在對身體不好,於是他就下定決心辭去北京的工作,在家專心準備公務員考試,結果經過一年刻苦準備,他順利考上了公務員,現在就是我對桌的同事。

2、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系統的規劃。

相對於“你能不能考公務員”這個問題,我覺得你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一個長遠的規劃,顯得更加重要。
你要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要考公務員?
這是你考公務員的動機,只有你的動機明確了,你在為公務員考試做準備的時候,才能更加的有動力、有方向。一般人考公務員的動機無非就是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為了家人的理想,或者為了獲得更高的地位,或者其他的一些想法,不管是什麼,你都要把這些想法都寫下來,放在一個自己經常看到的地方用來提醒自己。在備考的過程中你可能會疲倦,會想要放棄,那個時候再拿出這個紙條看一看,或許會讓你重新燃起奮鬥的力量。
第二,問自己考什麼地方?什麼部門?
這個問題就涉及到你的職業選擇了。報考不同的部門和地區,對於你以後的職業發展、家庭和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影響,這個你要長遠的考慮清楚,這個問題主要取決於你自己的定位,看你自己以後想怎麼發展,想在什麼方面發展。
如果你報考的是大城市,那麼意味著競爭比較激烈,但是,考上以後,你能夠享受到大城市更多的服務,比如優質的教育、發達的醫療條件等,這些都是小城市所不具備的。如果你報考的是農業部門,那麼意味著以後你都要與農業打交道,可能,這就需要你重新學習一些知識。
所以,關於報考的選擇你也要謹慎的考慮。

3、制定學習計劃,開始認真備考。

當你對於公務員這個職業進行了長遠的思考和規劃以後,接下來,你就應該去制定一個學習計劃,開始有計劃的去學習了。
公務員考試畢竟是選拔性的考試,他最後要的只是那一、兩個最優秀的、成績最高的考生。你可以說他是因為運氣好而最後考上了,但是不管怎樣,能考上就說明他具備這個實力,他是出於實力也好,出於運氣也好,反正結果是他擁有了這個崗位。
所以,為了你能夠穩操勝券,你就應該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當考試來臨的時候,你才能夠在這個僅有的機會中,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結果。
你還要思考一下:要學習哪些內容?要用多長時間的備考時間?怎麼進行學習?把這些問題想清楚,把目標定明確,然後每天目標清晰、計劃清楚的去學習,你的目標就能夠一步一步的實現。
總之,對於你這個疑問,我覺得沒有必要太糾結,既然你想去考,別管你工作了幾年,這都不是阻礙,也不是影響因素,儘管去考,抱著必勝的信念,就為這場考試準備,做好充分的準備,最後你就能夠穩操勝券,開啟另外的、一個全新的職業發展的世界。
歡迎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觀點。
作者:寫作匠,資深體制內成長導師,用工匠精神專注分享體制內的那些事兒。

體制內公開課


考公務員並沒有規定什麼時候考合適,什麼時候考不合適,主要是因人而異 。

一、考公務員的不同階段,他們的優劣勢是什麼?

下面我們分析幾個不同階段參加公務員考試的情況:

第1個階段,畢業前後考公務員。我原公司的一個實習生就是剛畢業時就考上了公務員,利用還沒入職體制內的空檔期參加實習。對於他們來說,有充足的時間去做應考準備,大學生在大四時,已經開始實習找工作了。考研、考公務員還是進入職場都在大三和大四差不多心裡有譜了。因此,對於這個階段參加考試的優勢是比較大的,因為他們有時間,二是有家裡資助,不用擔心沒錢生活;三是他們還在校園裡,知識性的內容比較熟悉,對於考試有較強的應試能力。



第2個階段,是參加工作2~6年。在這個階段去參加考公務員,本科畢業後二十四、五歲,就算到二十八、九歲,再去考公務員,也是不會晚。因為,他們的優勢是,其一,職場當中所獲得的技能,是比較綜合的能力,特別是在一些初創公司,“一個人可能就是一個團隊”,需要協調做一到兩個領域的業務工作。對於公務員體系裡面分工特別明確的情況下所不能給予的額外鍛鍊。其二,抗壓的能力。上個月,大家還在討論互聯網行業996的工作慣例,角度各有不同,但是對於大多人來說,因為“996”才有了希望,這不是討論該不該996的年齡。其三,獲得最新知識的能力。因為在職場要想不落後,求知若渴的程度絕對高於體制內。就拿培訓來說,職場上的培訓應有盡有,甚至還主動去參加在線課程;體制內,是組織安排定期培訓,要學習知識的強度沒有職場高。這些能力在體制內絕對會為你加分的,你也會覺得駕輕就熟。



但是,這個階段也有一些劣勢。因為公務員晉升是有一套嚴格的管理體系,如果說你在工作了幾年之後再去參加考試進入體制,相對來說時間上面比別人要落後了幾年。而你又想在這個體系裡面,通過考評和履歷一步步往上晉升的話,難度會大。

第3個階段,是高學歷,比如讀完博士去參加公務員(當然,有些地方或者部門可免考),進入體制內,高學歷其實是對他們是挺有優勢的,相對來說它的起步會比較高。

第4個階段,他們出於某種原因想要回到體制,他們30多40多歲了,其實只要願意進入到這個體制裡,然後這個體制對於他來說沒有年齡、學歷等方面的限制,又想在體制裡面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們都知道公務員的社保和公積金交的挺高的,他也會隨著工作年限和職位晉升,工資收入相應得到增加。雖然說現在公務員相較於幾年前福利待遇稍微有所降低,但是,整體來說,有穩定的工作,社保養老不用擔心。

二、考公務員,把它當做職業規劃來思考,立足長久發展

其實,你問這個問題,並不是說這個階段去考合不合適,而是有沒有確定一定要去參加考試進入體制內。在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第一種情況,父母想要自己的孩子進入體制內,然而孩子又不喜歡體制內,可能面對父母的壓力,然後去考公務員;第二種情況,公務員跳出體制回到職場中來。不是說公務公務員不好,或者說職場(創業)比公務員好,而是說對於每個人來說他都有個人發展的選擇。我在這個體制裡面可以有更好的發展,當然我在職場上面我也可以有更好的發展,不是說哪一方面不好,還是說我更加傾向於我的選擇是什麼。

因此,你應該要做的是,把它當做職業規劃來思考,立足長久發展!可以考慮如下幾點:

第一,你是不是一定要去考公務員,如果是那麼你就安下心來,一定要考上公務員,就在公務員體制裡發展,職業生涯就是他。

第二,你要考慮的是,選擇是在哪一個城市,比如說是在一線新一線城市,或者省會城市,還是三四線、四五線城市。因為,這個也是決定你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的一個參數。

第三,你選擇進入哪一個領域,比如說要去環保部門或者文化部門,還是財政部門,這些都是需要你去思考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擅長點,這也是跟我們在進入職場做職業規劃是一樣的,它並不是說公務員是一個概念,而是公務員這個體系非常分明清楚。如果你有某方面的專業技能,寫公文或者說寫文章好,可以去幹一些文秘或者部門的新媒體工作。

第四,你需要備考,因為現在我們已經是不像剛畢業的時候有時間有精力。不管是工作兩年去參加考試還是工作5年,我們就有資格脫產去備考,所以這一塊你要考慮清楚,你到底是選擇是脫產去備考,還是是邊工作邊複習,這要取決於你有多少的時間複習和自律能力。

第五,備考的具體細則。公務員考試的大綱框架我們要知道,主要包括行測和申論,行測包括常識、數學、邏輯、語言等等,申論主要是策論文,考的是你的政論水平和解決問題的思路。行測考試非常廣泛,它考驗的是我們的綜合知識。申論,我們要掌握的是綜合知識和寫作能力,包括寫作的金字塔結構是總分總、分分總等演繹和歸納的邏輯。

然後,在這個框架裡面掌握它的一些基本規律,掌握規律後再有的放矢。比如申論要寫好,多關注政府發佈的一些政策和舉措,比如說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政務和政府信息化建設這一個話題,你怎麼去看待?如何去打造政府在公眾方面的形象,如何通過平臺連接民眾和政府等等。

三、總結

考公務員你這個年齡是合適的,但是他還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你是否做好準備把它作為你的職業規劃來謀發展,立足長遠!


授人以漁啊


過來人給你一個靠譜而又堅定的答案:如果符合相關條件,題主去考公務員不但合適,而且那2年的工作經驗對你面試非常有幫助。


合適的理由

◆只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一條規定,就能參加公務員考試。
1、公務員報考條件有:
○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18週歲以上、35週歲以下(1982年05月28日至1998年05月28日期間出生),應屆畢業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職)年齡可放寬到40週歲以下(1976年05月28日以後出生);
○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具有良好的品行;
○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具備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的擬任職位所要求的其他資格條件。
2、無法報考公務員人群有:
○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或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員;
○在各級公務員招考中被認定有舞弊等嚴重違反錄用紀律行為的人員;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被辭退未滿五年的;
○現役軍人;
○試用期內的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
○在讀的非應屆畢業生;
○具有法律法規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人員。

如果題主連這個門檻都達不到,那就沒辦法了(學歷不夠,可以去電大搞個文聘);達到了這門檻了,那就好好看書、複習、刷題,只要你一心想進體制,我相信35週歲之前,你一定能考上公務員。

另外,我身邊好多同事都像題主這樣,都是畢業工作幾年後才考進體制隊伍。


◆2年的工作經驗對你參加公務員考試帶來的幫助?

誠如開頭所說,2年工作經驗能為你面試環節添色不少。因為公務員面試環節的題目,考的都是實際工作中碰到的問題;當你進入面試環節,你壓根就不需要報培訓班(其實考場內的面試官很討厭培訓機構的答題套路),你只需買幾套面試模擬題,結合自己平時經驗去破題、解題;相比剛畢業的大學生,你的工作經驗會幫你輕鬆應對。


◆相比畢業就進體制的同事,在外有工作經驗的人更適合走體制這條路。

在其他答題中,我有說過,體制就是一座“圍城”,裡面的想出去,外面的想進來。“裡面的”主要就是指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就進體制的這類人,這類人因為沒試過外面的生活,總喜歡幻想跳出體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這類人對體制內工作並不是很上心,心猿意馬。

而像題主這樣有在外工作經驗的人群,知道在外的艱辛、不容易,對於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的決定,他們是慎重的,而且一旦錄取,無論是工作抗壓能力、工作效率、工作態度往往都勝過那些已經在體制內呆過2、3年的同事。

長期以往,相比其他同事,像有過在外就業經驗的新晉公務員更容易出成績。


以上就是個人建議,如果題主真想考公務員,那就努力吧,公務員這門檻一直都對外開放,只要你夠上進、夠勤奮。最後,祝題主早日如願進入公務員序列。



我是@事業單位搬磚狗,關於體制內的那些事,有什麼想了解的,歡迎提問、留言。

事業單位搬磚狗


為什麼不合適呢?公務員考試,一般年齡在35歲以下就可以報考。

但是,在準備考之前,要先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做到心中有數,更好地備考。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劣勢:

(1)畢業快2年,失去了應屆生身份,有些崗位不能報考。


(2)備考時間少、備考壓力大。不同於應屆生,可以在學校全身心投入備考。如果你一直在工作,只能在業餘時間準備,時間勢必很緊張。如果,辭職全職備考,心理壓力也會比在校生大很多。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在職備考也有它的好處:

(1)考公心理更堅定。也許,上學的時候,你也準備過,但是,那時候,可能你對公務員不以為意,或者覺得公務員也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職業,並不十分重視它,可能沒堅持下來,也可能沒那麼用心。但是,在社會歷練2年後,在認清社會現實/認清自己實力後,發現公務員更適合自己。這時候,公務員對你來說,是一個更好、甚至最好的選擇,那麼,你在心裡就會重視它,更加堅定地想要考上,有了這個前提,不管備考多辛苦,你也能堅持下來了。


(2)有2年的工作經歷。現在,公務員更偏向基層招考,很多職位要求至少2年工作經驗,這時候,你的劣勢就成了優勢,這一條件,可以幫你篩選掉很多競爭對手。


(3)有2年工作經驗。不要小看這2年經驗,你已經在社會上鍛鍊了2年,更懂得如何做好工作、如何為人處事,這些都有利於你進入公務員系統後,更好、更快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Later than Never.只要想考,什麼時候都不晚。希望你能好好備考,早日上岸,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