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难忘的战斗——江斌

难忘的战斗——江斌

虽然94岁了,老兵江斌依然绽放着军人的风采。

这个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这个多次在战场上立功受奖的战斗英雄,不论是在学校和机关单位讲述革命历史,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依然那样果断、那样坚定、那样干练、那样雷厉风行。时光流逝,但夺取不走军人的情怀;岁月无情,但淹没不掉军人的精神。

难忘的战斗——江斌

江斌原名江来。1939年,当时很多乡镇都被日本人占领,只有江斌家所在的重岗地区还有抗击日军的地方组织,那时他还不满14岁。因家里兄弟姐妹多、土地少,一家人常常吃不饱饭、穿不暖衣。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陈集看到乡公所的动员参军告示,他想都没想就报了名,这一参军就一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一位新四军的袁姓首长非常喜欢个头不高但却英勇善战的江斌,问他叫什么名字,江斌说他叫“江来”,首长说,“来”字没劲,还是“斌”字好,文武双全。他也觉得首长讲得对,从此,他的名字就改为了“江斌”。

谈到印象最深的战斗,江斌说是1942年3月,他独自掩护区大队撤退。1942年3月的一个晚上,江斌所在的区大队打了一场伏击战,第二天早上,部队正往回走,一个当地老百姓气喘嘘嘘地跑来报信说,有一队鬼子正朝这边赶过来。当时部队打了一夜仗,子弹都消耗得差不多了,要是和鬼子硬拼肯定是要吃亏的。于是区大队队长决定,组织队伍向东撤退,并命令江斌带着枪和5发子弹掩护大队撤退。接到命令后,江斌在路边的一个坟堆旁趴下,等待鬼子到来。不一会儿,鬼子靠近了,他毫不犹豫地向鬼子打了2枪,然后向西跑。当他跑到一个山涧口时,鬼子的机枪扫过来,他身边的泥土溅得尘土飞扬,但幸运的是江斌没有被击中。随后,江斌凭借熟悉地形、个子小巧灵活的优势,甩开了追击的鬼子,追上了大队。那一年,江斌只有17岁。

1943年9月的一天晚上,他们部队接到打下洋河日伪据点的命令。那晚8点多,部队经过3个多小时的急行军到达洋河。在离据点不到20米时,他们被敌人哨兵发现了。敌人哨兵问他们口令,他们假装没听到,排长戴国随机应变,一个箭步窜上去,用事先准备好的石灰包套在敌哨兵头上,将其捂死,后又用同样的方法消灭了另一个哨兵。然后,他们冲进了日伪大队队长的住房,冲在前面的戴国一枪击毙了日伪大队队长,随后他们又炸掉了日伪据点的房屋。这次战斗干净利落,部队没有一人伤亡。

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淮北时,江斌所在的泗宿县独立团离开淮北,到陇海铁路附近进行游击战。因要深入了解国民党军队情况,团首长命令江斌所在的侦察排到敌占区捉俘虏。

1947年7月的一天,江斌和战友来到徐州大许车站以东的一片高粱地。天亮时,副排长朱士光和江斌背粪箕、拿镰刀到公路边扮成割草的老百姓,其他人在高粱地隐蔽待命。约上午9点,从东向西走来两个人,走在前边的人戴着一顶大沿帽,一看就是一个军官,跟在他身后的是一名挑夫。当他们走近,江斌两人取出藏在粪箕里的盒子枪,一个箭步冲上去,大喊“不许动!”那个军官顿时傻了眼,乖乖举手投降,他身后的挑夫把担子一撂转身跑掉了。在押送俘虏返回途中,约有一个营的敌人追在侦察排身后。侦察排一边撤退,一边派两个人架着俘虏跑,直到下午3点多,他们才回到团部。经审讯,江斌他们抓到的是一名国民党中校军官。

1949年4月中旬的一天夜里,江斌和战士们在长江边巡逻时,在江边发现了一个黑黑的东西,走近了才发现那是一只木桶,里面坐着一个人。战士一看木桶里有人就要开枪射击,那个人说不要开枪,他是江南游击队的。他告诉江斌等人,他们把国民党沿江防御工事都给弄清楚了。

原来,在渡江战役前,为了摸清长江以南国民党军队的防御部署,解放军组建了一支侦察小分队先遣渡江。在摸清了敌人的布防情况后,侦察小分队安排1名战士秘密过江,向指挥部汇报这一重要情报。江斌他们遇到的正是这名传递情报的战士,这一幕也出现在了1954年的电影《渡江侦察记》里。

江斌拿出了一本老相册,相册里除了他年轻时的照片,更多的是战友们赠送的纪念照。一张张青春的面孔,一个个战场上的回忆,让江斌感慨万千。

“我真想念他们啊!”江斌说,“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但我们不能忘了过去,忘了那些为今天幸福生活而牺牲的英雄们!”

江斌说,每年清明,他都会约上在泗洪的老战友到县烈士陵园,看望那些牺牲的战友,祭奠那些逝去的英灵。

江斌说,祭奠战友时,他常常会在墓前告诉那些牺牲的战友:“国强了、民富了,这些你们都没有看到,我们活着的同志看到了。我们党、我们人民、我们这些人都没有把你们忘掉,你们放心吧!”(张克社)

难忘的战斗——江斌难忘的战斗——江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