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撫州這座美麗的城市,由贛東大道、大公路、臨川大道、迎賓大道4條城市主幹道

貫穿縱橫,承載了一代又一代老撫州人的出行和生活。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而一條毗鄰馬家山廣場的學府路,全長2公里,雖不像其他主幹道一樣挑起了城市交通的大梁,卻也並未默默無聞。對老撫州人來說,更有著揮之不去的文化記憶和濃厚的深情。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要說到學府路,它在老撫丟寧心目中的地位,尤其是對生活在那一帶的居民來說,是極其不同的。每一位土生土長的撫州人,對於學府路,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獨家的記憶...

那麼,就先從圈圈的故事開始說吧!

人民公園-兒時憧憬的樂園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撫州人民公園堪稱是撫州最早的公園,許多年來一直承載著眾多撫州人的回憶。在圈圈小時候,這簡直就是夢寐以求的樂園!也只有在“表現得好”、“考試考得好”才能讓爸媽帶自己來這裡玩兒。記得那時的門票好像就5毛錢。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這裡也曾是撫州年輕一代人兒時的天堂,小時候總是吵著要爸媽帶著去坐碰碰車、旋轉飛機、玩腳踏船、盪鞦韆...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幾乎所有撫州人都有一張站在人民公園橋上的合影。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這個旋轉鐵馬還記得嗎?小時候穿開襠褲坐上去冰冰涼的,但是那時候卻有著最純真的童年回憶。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20年前的撫州人民公園,每到週末便是人山人海...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2塊錢的小坦克車,承載著多少80後90後的記憶,那個年代沒有手機,也沒有平板,幸福快樂都是真真切切的味道。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而今,人民公園說是鳥語花香一點也不為過,一進園子就能聽見陣陣鳥鳴,以前有小橋流水也有各種遊樂設施,那時候似乎永遠都遊玩不盡...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卻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民公園少了撫州年輕人的身影。這個原來最熟悉的地方,如今,已有部分併入東華理工大學,而它原來的故事卻在慢慢退出我們的記憶。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人民公園不僅見證了撫州的變遷,也陪伴了許多撫州人度過了難忘的青春時光。現在東理的學子總喜歡在暮色醉人的西湖,黃昏日落,總說是東理的西湖,卻很少有人提及人民公園。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羊城廣場-學府路上休閒的一隅


學府路上的羊城廣場,附近居民休閒娛樂的場所,2004年竣工並投入使用,整個廣場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廣場的外圍是綠色植物帶,風景甚好。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廣場中央還有一個大型地面噴泉,小時候

噴泉一開就特喜歡往裡面跑,溼噠噠淋了一身捱了不少罵,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地面噴泉被封掉了。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而現在,廣場上出現了許多新一代的娛樂設施,類型繁多,但相比以前,依然是少了許多童趣...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廣場右側還有“三羊開泰”雕塑,暗含著“羊城”由來的神話傳說,寓意著美麗的撫州是一塊寶地。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白天的羊城廣場很恬靜,一些東華理工大學的學生會在這裡曬曬太陽、照照相、看看書,但更多的還是帶著孩子的家長們。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每當夜幕降臨,羊城廣場燈火通明,人頭攢動,這裡就是大叔大媽的“秀場”,各式派別的廣場舞輪番上陣,偶爾還會有小型的戲劇演出。

在這裡,生活最本真的模樣一覽無餘!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學府路-承包了大部分人的青春


在這條路上,有個難忘的地方,那裡有我們最美好的年華!你若還在讀書,是幸福;你若畢業離開,也是幸福!因為我們都曾擁有-學府路。再回首,青春早已和學府路長在了一起。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當你穿過高樓林立的幾條大街,站在學府路,一眼就看到再熟悉不過的路牌,這裡,連空氣裡都瀰漫濃厚的書香味。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東華理工大學算得上是學府路的“龐然大物”,佔地面積的王者。學府路的南段稍熱鬧些,而東華理工的存在更是給學府路增添了不少活力。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東華理工大學前身為創建於1956年的華東地質學院,位於臨川區學府路56號。學校分別有南昌和撫州兩個校區,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是於2002年在撫州成立的普通本科獨立學院。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歷經一個甲子,走進學校,就能感受到她濃厚的年代感,路邊參天古樹,鬱鬱蔥蔥。視線所到任意之處,如油畫一般的風景,瑰麗精緻,既有現代風格的教學建築,也有曲橋流水和亭臺軒榭...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東理可以說是特別的存在,學校大部分是開放式的,除了教學樓和宿舍樓以外,東華理工的田徑場、籃球場也會開放給公眾來運動,經常也會有單位在這裡舉辦比賽,當然也可以在學校放假的日子約三五好友到這裡打打球。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地處人民公園的圖書館不得不說一下,靜謐環身,書香繚繞,空曠又充實的圖書館,可是東華理工大學生活的一個形象的代名詞,這裡留下了一屆屆學子們努力的足跡,也許還寄存著一個別樣的記憶,圖書館與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學府路的北段,還藏著兩所中學,為什麼說是藏呢,那是因為北段相對南段來說比較冷清,很少有人會逛到那邊。如果圈圈不提起,又有誰知道

撫州一中實驗學校就在這條路上呢?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在撫州人的認知裡,只知道撫州一中,殊不知在撫州一中的西側,就是撫州一中實驗學校,成立於2015,雖然是一所民辦中學,但得益於和“撫一”的資源共享,兩個學校校區又連在一起,不管是氛圍還是環境,感覺這裡也是撫州一中的地盤。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撫州一中實驗學校的正對面,就是臨川四中了,原名撫州四中,也是歷史名人晏殊故居——二仙橋所在處。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走在學府路上,春風拂面,倍感舒爽。耳邊傳來校園內同學之間的歡聲笑語,以及眼前寬闊的操場上跳躍的身影,彷彿又回到了學生時代。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記憶的時光,溫暖如芒。遙想起學生時代經常光臨的那家早餐店,晚自習後與同學相邀的煨湯館,雖然門口的招牌都已經變得斑駁,散落上了時光的印記,當再回首時,我們已然是老朋友。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那麼多年輕人,因為一條學府路,有了交集。畢業多年再回來,踩著這一方故土,關於這座城的記憶,立馬溫熱起來。

屬於撫州人的學府路


學府路一直在變,沿街的美食小店換了一撥又一撥,隨著時代的變遷,街面也變得寬敞整潔了。

然而不變的,是這裡的撫州人,這裡的街坊鄰里,這裡的鄉音。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這裡彙集了老一輩人的往昔歲月,也承載了年輕一代人的青春,不論是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的老撫州“土著”,還是為了給孩子伴學陪讀而遷來的新撫州人,對於他們來說,這條路可能承載了他們大半輩子的記憶、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學府路,撫州人的青春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與學府路的故事,仍在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