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四川省法學會破產法學研究會成立

昨日,四川省法學會破產法學研究會在成都正式成立。來自川內的8家科研院校、50家政法機關、10家政府部門及金融機構、20家中介機構共160餘人參加了成立大會。據瞭解,四川省法學會破產法學研究會由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成都理工大學聯合發起設立,是四川省法學會直屬二級學會。研究會將圍繞服務保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兩條主線,致力於破產法學研究、學術交流和法治實踐創新。

破產製度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一項重要制度,既可以通過清算使耗費社會資源、透支社會信用、缺乏運營價值的“殭屍企業”儘快退出市場、釋放生產要素,又可以對具有運營價值的“危困企業”,通過運用重整、和解等手段,把科技、資本、勞動力和人力資源等生產要素調動好、配置好、協同好,促進實體經濟和產業體系優質高效,對於“生病企業”救治、“殭屍企業”處置具有獨特的制度價值,能夠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正向激勵和優勝劣汰作用。因此,“辦理破產”是營商環境的一級評估指標之一。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四川省法學會破產法學研究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不久前,國務院公佈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國家發展改革委、最高人民法院、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3部門發佈的《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方案》,均明確要求進一步健全破產法律制度,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和救治機制。當前全國人大正在醞釀修訂《企業破產法》和規劃個人破產法立法,我省破產法學研究力量相對薄弱,研究成果還不夠豐富,實踐中,社會、市場主體對破產及破產法缺乏瞭解甚至存在誤解,破產法在市場主體救治和退出方面作用發揮有限。因此,新成立的破產法學研究會,將深入研究破產法如何更好地服務保障決策部署的重大命題,積極參與國家和四川地方破產立法規劃的研究、起草、修改、諮詢、論證工作;積極發揮破產法學研究會自身優勢,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為決策提供參考依據,為全省破產法學研究提供平臺,提升破產法學研究水平,使破產法學理論研究氛圍越來越濃。

據悉,近年來,我省破產審判法治實踐取得了長足發展,審理了中國二重、川化股份、瀘天化、方向光電等系列重大破產案件,破產審判在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省法學會相關人士表示,當前,“立、審、執、破”全流程司法體系正在探索構建,破產審判實踐中的諸多瓶頸難題也需要破產理論支持。四川省法學會破產法學研究會的成立,標誌著我省破產法學研究進入全新的歷史時期。學會將不斷加強組織建設,主動適應形勢任務的變化,探索建立若干專業委員會,更好地服務、支撐、保障中心大局工作。

記者 晨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