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邕寧區歷史沿革

邕寧區歷史沿革

南寧市轄區。位於南寧市區東南部。東鄰青秀區、橫縣,東南連靈山縣,南接欽州市欽北區,西和西南連良慶區,北鄰邕江與青秀區相望。總面積1255平方千米。總人口34萬人(2011年)。轄4個鎮、1個鄉:蒲廟鎮、那樓鎮、新江鎮、百濟鎮、中和鄉。區政府駐蒲廟鎮紅星路18號。

黎塘至南寧鐵路南環線,省道101線、103線和邕江航道過境。五象大道延長至蒲廟鎮,蒲廟大橋、仙葫大橋橫跨邕江連接青秀區。景點有蒲津公園、五聖宮、那蓮戲臺、北帝廟、新江橋(皇賜橋)、雷婆嶺摩崖石刻、徐漢林烈士陵園、清水泉、頂螄山貝丘遺址、英雄水庫。主要礦產資源有銅、鉛鋅、重晶石、石灰石、泥岩、黏土、河砂等。

晉置晉興縣,隋改宣化縣,1914年置邕寧縣。

1996年,邕寧縣面積4672平方千米,人口約87萬人。轄15個鎮、6個鄉:蒲廟鎮、五塘鎮、蘇圩鎮、吳圩鎮、良慶鎮、那馬鎮、那樓鎮、南陽鎮、伶俐鎮、劉圩鎮、四塘鎮、崑崙鎮、大塘鎮、南曉鎮、那陳鎮、百濟鄉、新江鄉、鎮龍鄉、中和鄉、長塘鄉、延安鄉。縣政府駐蒲廟鎮。

2000年6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同意延安、新江、長塘等3個鄉改為鎮建制,各鄉改鎮後原轄行政區域不變(桂政函[2000]129號)。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邕寧縣總人口851904人,其中:蒲廟鎮112370人,良慶鎮44620人,那馬鎮23171人,那樓鎮52501人,劉圩鎮44736人,南陽鎮25340人,伶俐鎮26906人,五塘鎮56153人,四塘鎮27568人,崑崙鎮19134人,吳圩鎮64945人,蘇圩鎮58217人,那陳鎮28286人,大塘鎮40672人,南曉鎮34445人,新江鄉23725人,百濟鄉36319人,鎮龍鄉15511人,中和鄉25424人,長塘鄉31269人,延安鄉22821人,大沙田沿海開發區37771人。

2002年末,邕寧縣面積4725平方千米。總人口92.6萬人。轄18個鎮、3個鄉:蒲廟鎮、良慶鎮、吳圩鎮、蘇圩鎮、延安鎮、四塘鎮、五塘鎮、崑崙鎮、長塘鎮、伶俐鎮、南陽鎮、劉圩鎮、那樓鎮、新江鎮、那馬鎮、大塘鎮、南曉鎮、那陳鎮、中和鄉、鎮龍鄉、百濟鄉。共213個行政村、35個居委會。2003年末全縣總人口93.08萬人。2004年末全縣總人口938834人。南寧市大沙田經濟開發區(北區、南區2個居委會)、南寧市沿海走廊經濟開發區、南寧市仙湖開發區在轄區內。

邕寧縣位於廣西西南部。地處北緯22°12′-23°06′、東經107°57′-108°51′。東接橫縣,西連扶綏縣,南界上思縣、欽州市、靈山縣,北與武鳴縣、賓陽縣接壤。縣境三面環抱南寧市區。東西最大橫距87.6千米,南北最大縱距88千米。面積4724平方千米。縣政府駐駐蒲廟鎮,距南寧市區15千米。郵編530200,代碼450121。

2004年9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函[2004]79號)調整南寧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邕寧縣,設立南寧市邕寧區。將原邕寧縣的蒲廟(不含莫村)、新江、那樓、鎮龍、百濟、中和6個鄉鎮劃歸邕寧區管轄,邕寧區人民政府駐蒲廟鎮。將原邕寧縣的四塘、五塘、崑崙3個鎮劃歸興寧區管轄。將原邕寧縣的長塘、伶俐、劉圩、南陽4個鎮和蒲廟鎮的莫村劃歸青秀區管轄。將原邕寧縣的吳圩、蘇圩、延安3個鎮劃歸江南區管轄。將原邕寧縣的那陳鎮、大塘鎮、南曉鎮、那馬鎮、良慶鎮(以及大沙田開發區、沿海經濟走廊開發區)劃歸良慶區管轄。2005年3月18日,邕寧區正式掛牌成立。

2004年末,邕寧區總人口31.6萬人。轄蒲廟、新江、那樓、鎮龍、百濟、中和6個鄉鎮。

2005年6月25日,《南寧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通知》(南府發[2005]70號):撤銷鎮龍鄉建制,整體併入那樓鎮,擴大那樓鎮的管轄範圍。調整後的那樓鎮管轄羅馬、那盆、那頭、屯六、那旺、屯了、中山、那務、壇墩、壇垌、河浪、華佳、那利、三江、那文、那他、那豐、那良、屯良、棠梨等20個村和那樓、鎮龍2個社區,總面積354.2平方千米,人口8.77萬人。那樓鎮人民政府駐那樓社區。7月,正式撤銷鎮龍鄉,併入那樓鎮。

2005年末,邕寧區總面積1255平方千米。總人口31.85萬人。其中:常住人口31.4573萬人(農業人口26.8517萬人,非農業人口4.6056萬人);流動人口3918人。轄3個鎮、2個鄉:蒲廟鎮、那樓鎮、新江鎮、百濟鄉、中和鄉。共有9個社區、65個行政村。

2009年末,邕寧區總面積1255平方千米。總人口33.1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50萬人;壯族人口30.66萬人。轄3個鎮、2個鄉,9個社區、65個行政村,455個自然村(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