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红楼梦》中的鸳鸯为什么死活都不愿意嫁给主子,而是选择守在贾母身边?

丰文丰语


需要明确一点,金鸳鸯只是誓死不愿嫁给贾赦罢了,可不是不愿意嫁给一切主子。



她誓死不嫁大老爷贾赦,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以鸳鸯这样的人品、身份,让她嫁给贾赦的确是太“暴殄天物”了,她自己肯定也心有不甘的。


按照《红楼梦》(脂评本)里脂砚斋的说法,鸳鸯也是得以位列金陵十二钗副册中的人物:


很明显,在这里,鸳鸯的品格、身份与袭人、平儿等人几乎不相上下。

第三十八回史湘云借势摆盛宴,鸳鸯作为侍奉丫头,竟能和平儿、彩霞等人边廊下摆了两桌入座,还和凤姐斗嘴打趣呢:


而平儿已取得贾琏侧室地位,袭人也被王夫人赐以宝玉“准姨娘”待遇,让与她们起点相通、品格对等的鸳鸯嫁给贾赦这样的一个老头子,还是小老婆,试问鸳鸯自己心里能平衡吗?


此为其一。

其二,鸳鸯模样俊俏,善解人意,眼头活泛,能力干练,深得史老太君信任,合府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决定了她完全有资本来拒绝贾赦、待价而沽。


  1. 模样俊俏——第四十六回,邢夫人找鸳鸯“投石问路”时补写出鸳鸯容貌俏丽
邢夫人只见他(鸳鸯))穿着半新的藕合色的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下面水绿裙子。蜂腰削背,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鸳鸯见这般看他,自己倒不好意思起来,心里便觉诧异,因笑问道:“太太,这会子不早不晚的,过来做什么?”


2.善解人意,颇讨贾母欢心

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正是在凤姐、鸳鸯授意指点下,刘姥姥才充当了“女篾片相公”,在宴会上故意扮怪装腔,逗老祖宗开心。


3.心地善良,细心能干

贾母在教训邢夫人帮助贾赦胡闹时,用大段的话反复强调鸳鸯的细心多劳特点,反复陈述鸳鸯对自己服侍的尽心、周到:

“有鸳鸯,那孩子还心细些,我的事情他还想着一点子,该要去的,他就要了来,该添什么,他就度空儿告诉他们添了。鸳鸯再不这样,他娘儿两个,里头外头,大的小的,那里不忽略一件半件,我如今反倒自己操心去不成?


其实这一点,在鸳鸯替贾母送刘姥姥的时候,已经表现得很充分了:


这里,鸳鸯与刘姥姥交待了六七件事,件件都梳理、叮嘱得井井有条、一丝不乱,可见鸳鸯的确是干练至极;而她把自己的衣服也送给刘姥姥,又可见她心地之纯洁善良。


二、“有品气自高”。以鸳鸯的性格,对好色荒唐且五六十岁的贾赦自然会恶心厌恶,又怎会青睐邢夫人许给自己的姨娘身份?


鸳鸯自小就在贾府长大,对贾赦的作为德性岂能不知不晓?除非她是聋子!

小说虽然没有明写鸳鸯的看法,但作者借她人之口早已经表露无遗。

比如,第四十六回,凤姐在邢夫人刚一开口,就代老太太亮明了态度,她说:

”依我说,竟别碰这个钉子去。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下去的,那里就舍得了?况且平日说起闲话来,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太太听这话,很喜欢老爷呢?……如今上了年纪,行事不妥,太太该劝才是。比不得年轻,作这些事无碍。如今兄弟、侄儿、儿子、孙子一大群,还这么闹起来,怎样见人呢?”


鸳鸯在和平儿、袭人商量如何开脱贾赦之手时,平儿也说过类似的话来:

平儿又把方才的话说与袭人听道:“真真这话论理不该我们说,这个大老爷太好色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放手了。”



三、还真让贾赦这老色鬼说中了,这鸳鸯对宝玉的确还是有些意思的。


贾赦在威胁鸳鸯除非嫁给自己,否则就是死路一条时,就曾提到了“自古嫦娥爱少年”、鸳鸯可能嫌弃他老了的人之常情,还断定她“多半是看上了宝玉”。


而鸳鸯在老太太、王夫人、薛姨妈面前“誓绝鸳鸯偶”时,说明岂止是“宝玉”,即使是“宝金”“宝天王”也不会嫁,表现得何其决绝,好像自己嫁不嫁真的和宝玉没有任何关系。

但在此前,鸳鸯与平儿及后来突然而至的袭人商议如何应对“逼嫁危机”时,宝玉又突然跳出来,听到了三人的谈话,鸳鸯“只伏在石头上装睡”,很细微的举动或许透露了她的幽微心事。



四、鸳鸯或许也是看透了贾赦的丑恶嘴脸:讨要自己,既是看上了自己的容貌,更是在于赚取老太君。


贾赦、邢夫人明知鸳鸯对老太太的重要性,为什么还要死涎着脸皮强娶讨要?


除了看中鸳鸯的容貌、行事,估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据此摸清楚贾母的家私存货,以便将来老太太不在的时候,能抢先一步、占得先机。——有一个类似的例证,就是在第七十二回,贾琏手头紧,就腆着脸讨好鸳鸯,求她“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搬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

母亲明显不待见大房,贾赦很清楚这一点。作为继承爵位的嫡长子,荣府的管理大权并没有被贾母传授给邢夫人,而是传授给了王夫人。王夫人不大爱管事,她又授权给大房儿媳、内侄女王熙凤。这样,显赫无比的荣国府,其大房、二房之间就通过这复杂的亲戚联姻关系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但这平衡的主动权还是牢牢掌握在二房王夫人手中,因为贾母是明显宠爱宝玉的,因为王熙凤明显是唯姑母之名是听的,大房只落得了一个外在的好看罢了。

由此,贾赦、邢夫人夫妇岂能甘心?贾母眼见逐渐年高衰弱,他们当然要想方设法捞些实际利益,而娶走鸳鸯就是捞取动作之前的铺垫动作,这招釜底抽薪不可谓不绝!

但贾母是何许人也?

她出身名门、耳聪目明、知人善任、饱经风霜,作儿子的小小心计能逃得过老太太的法眼?可以说,对贾赦要娶鸳鸯所为何来,她是洞若观火的。


作为贾母最得力的贴身丫鬟,被贾母倚为心腹的鸳鸯,自然也会多少猜到一二。既然如此,她怎么可能会去调转方向,对疼爱、倚重、信任自己的老太太不利呢?



根芥微尘


我们先来看看,鸳鸯嫁了贾赦,严格地说,不是嫁,而是被“收”成姨娘,有什么结果。贾赦荒淫好色,鸳鸯又非上等姿色,到手无非是新鲜几日罢了。更严重的是,丢了贾母那里的差事,失了贾母的欢心,混在一群姨娘中,一辈子脱不了苦海。

而留在贾母这边,只要有贾母一日,就有她的好日子,文中提到,鸳鸯的哥哥金彩是贾母这边的买办,油水丰厚,嫂子是管浆洗的头儿,一家人的吃喝都在鸳鸯身上,鸳鸯当着贾母首席大丫鬟,一家人才有好日子过,所以她嫂子来劝说,她才敢把嫂子骂得灰头土脸。

所以,不必提是不是忠心,是不是勇敢,是不是反抗封建压迫,稍有常识的人都会选择抱更粗的那条大腿,鸳鸯不从贾赦是很自然的事。况且以她的眼界,自然可以看出,所谓的喜事,不过是贾母贾赦母子斗法而已,与其作为一枚终将被弃的棋子,不如背水一战,还有几天好日子。

有人提到,贾赦纳了鸳鸯,就可以染指贾母的私房,这个问题其实有待商榷。鸳鸯成为姨娘后肯定不会再管贾母院子,因为妾室是个低贱玩意儿,而且其他被提拔的丫头不一定会为贾赦所用,因此,贾赦要纳鸳鸯,就像一个跟母亲闹脾气的长不大的儿子,动不动要找个事儿,提醒母亲的偏心。

而贾母提到拿钱让贾赦纳妾,也说明了这一点,她对子孙不是舍不得钱,而是不喜欢小辈不孝顺的态度。

可惜的是,作为家生女儿,世代奴才,鸳鸯最终逃不了悲惨的下场,伺候贾母那么久,贾母却没有为她安排一个合适的归宿,不管鸳鸯是不是真如高鹗续写那样上吊而死,结局都不会太好。





布妈生活魔方


能有幸成为贾府男主子的“姨娘”,是贾府大多数丫鬟的梦想。比如晴雯、袭人、那个那颇有远见的小红,在众丫环恨不得削尖了脑袋想做“姨娘”的背景下,鸳鸯独树一帜地站出来公然抵抗贾赦的“逼婚”,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气魄!又是何等的胆识!我觉得鸳鸯会“抗婚”有以下几种原因。

1鸳鸯本身性格刚烈,不贪图富贵!虽然鸳鸯穷苦人家出身,但她是那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孩,不会因为现实的威逼利诱就向命运低头。“别说大老爷要我做小老婆,就是太太这会子死了,他三媒六聘的娶我去作大老婆,我也不能去。”“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从命!”从鸳鸯的话中就足见其性格刚烈,说这话时是带着必死的决心的!

2、鸳鸯看不上那个糟老头子,老色鬼的贾赦。鸳鸯算得上是贾府权利最大的女孩了,贾母是贾府最睿智的老太太,有品味,有智慧,懂生活,喜热闹,而鸳鸯能为贾母身边最得力的丫鬟,也足见她的不简单,见过世面!贾赦一把年纪,为人好色,妻妾成群,平日依官作势,行为不检,连贾母都看不上这个大儿子.鸳鸯在贾母身边多年,多多少少受贾母影响,打从心底看不上贾赦!

3,贾赦与贾母不和,他不满贾母偏向弟弟贾政,与贾母、贾政貌合神离。鸳鸯如果嫁个贾赦等于说站在了贾母的对立面,与权利做对抗。本身她作为贾母身边的大丫鬟,多少人对她毕恭毕敬,更吃准了贾母须臾离不了自己,舍不得放不下自己,料定关键时刻贾母一定会为她挺身而出,斥责自己那不成器的大儿子、大儿媳妇。

4,赵姨娘、周姨娘的悲剧命运,对鸳鸯是个警醒。在贾府,做主子的妾室,也就是所谓的姨娘,虽然被尊为半个主子,衣食无忧,但事实上她们的地位非常低。妾室在正室面前完全没有丝毫地位,几乎等同于奴婢。所以芳官才会理直气壮地对赵姨娘说:“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这样的姨娘地位,对于处处代表贾母行使权力、说一不二的鸳鸯来说,真的毫无诱惑力。在贾母这里,连王熙凤、贾琏见了她得叫她一声“鸳鸯姐姐”,如果嫁给贾赦为妾,最多是个没有任何权利的傀儡姨娘而已。

5、鸳鸯与贾母十几年主仆一场,早已情深义厚,贾母对她又百般地赏识照顾,鸳鸯怎能不知恩图报?贾母年事已高,处处需要她的照顾,她真不忍心就此撇下贾母不管。





我们爱写字


这个问题其实在《蒋勋说红楼梦》一书中,有相当贴切易懂的解释。贾母史老太君就像是退休的董事长,善于用人,并且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从老太太身边走出去几个丫鬟都很有能力,紫娟,晴雯,袭人……而最得力的鸳鸯一直留在身边,说鸳鸯是一个高级助理一点也不为过,鸳鸯在性格上也是刚烈不畏强权的,并且不愿意趋炎附势。而贾赦在红楼梦里面其实是一个很不堪的人,一把年纪花天酒地,好色成性,不求上进,现在居然把主意打到他母亲身边的人身上了,这样的一个人鸳鸯肯定是不放在眼里的。

当贾母知道贾赦觊觎鸳鸯的事后,非常果断的制止了,然而贾赦却是留下了一句话——“凭她嫁到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在贾母死后,失去最大靠山的鸳鸯很大程度上因为贾赦的觊觎而殉主。当然鸳鸯这里也有忠义的成分,感恩贾母生前的关爱,但这是为次了。



小远2020


贾府的丫鬟们有两种归属:1,像袭人和平儿那样,做姨太太。2,到了合适的年龄,贾府放出去婚配。

贾府的家规是:老太太屋里的猫儿狗儿都比别屋尊贵些。鸳鸯作为老太太的首席丫鬟,任何人都将她看高一眼,而她自己也相当自重。宝玉嚷着要吃她嘴上的胭脂时,她马上正色叫袭人来管管,决不嘻嘻哈哈,给人以亵渎之机。

由于鸳鸯平时洁身自好,就连馋猫贾琏也不敢觊觎,赶着叫她鸳鸯姐姐,亲而不狎,十分尊敬。

鸳鸯心里压根儿就没想过做姨太太。她是贾府的家生子,从小儿在这里长大,不知道看过多少姨太太成为宅斗的悲剧。尤二姐和香菱的遭遇,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悲剧复制罢了。

且看她如何对她嫂子说:“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做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她横行霸道,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呢,你们在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做舅爷了。我若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王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

在鸳鸯看来,不管是得脸还是不得脸,做姨太太都不是体面的事,因此她不会和袭人平儿走同一条路。

鸳鸯是老太太最倚重的丫鬟,念在她忠心伺候一场,老太太对她的婚姻一定是额外上心。就像贾赦说的:“老太太疼她,将来自然往外聘作正头夫妻去。”

自打人类文明有了婚姻之后,大部分女孩的人生轨迹都是先成长,再嫁人。鸳鸯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相信她的人生预设也是如此。

鸳鸯今生最大的盼头,就是在老太太的操持之下,找个如意郎君。可惜,这一切都毁于贾赦的好色无耻。

她无意俯身低头做姨太太,而她对贾赦的淫威也不缺乏认知。所以这个坚贞的女孩决定:贾母在一日便伺候贾母,在失去贾母这个庇护之后,要么死,要么出家做尼姑。这是她为自己尊严,做出的最后的努力。




飞露洒我裳


我是听风,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我想有下面几点原因。

  • 一、鸳鸯作为贾母首席大丫头,按现在来说就是董事长助理职位,官不大权力不小,作为贾母从小调教出来的丫头,她眼界远比其她丫长们宽广很多,看事情也比较通透。眼界宽决定了她不可能为一时的富贵就会委身于贾赫,这个别的丫头仆妇觉得是个上位的好机会,而她觉得是对她的污辱,看事情通透,身为贾母的第一丫头,贾母离开她觉得饭也吃不香,一时也离不了她,而她并没有仗势欺人,一直恪尽职守,没有忘了她只是"丫头"的身份,知道自已的将来或是配小厮或是当富家的妾,而这些都非鸳鸯所愿,所以才会在贾母面前发誓,将来或是死,或是去当姑子,这些应当不是一时的气愤说气话,而是深思熟虑后才说的。
  • 二、贾赫想讨鸳鸯作妾,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然他从哪里买不到出色的丫头?况鸳鸯外貌也不是很出色,书中描写"蜂腰削背,脸上微微几点雀斑"。他只是想挑战贾母的权威,贾母尽管年事己高但对管家一直没有放手,而且明显偏心宝玉,作为家族长子的贾赫来说,已等到须发皆白,有点迫不及待,讨鸳鸯只是想试探贾母,让贾母放权,其实作为贾母心腹的鸳鸯估计也知到这点,而且知道贾母一直不喜贾赫,所以反抗到底,贾母也心知肚明,联手鸳鸯又一次压制了贾赫的野心。

想想在封建社会的女子何其不幸,看红楼梦时想过鸳鸯如果不死,等待她的是什么命运呢?真是没路可走,主子们都卖的卖,死的死,作为最下层的一只蝼蚁,终究逃不过遭碾压的命运。


听风轩主


《红楼梦》中的鸳鸯之所以死活都不愿意嫁给主子,而是选择守在贾母身边,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贾母的眼界比较高,她一手调教出来的鸳鸯,眼界自然不会低。

贾母在小说中,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人,无论是对戏曲,音乐,还是对房间的布置,都体现出了她品味的高雅。

鸳鸯从小就是由贾母一手调教出来的,长期的耳濡目染,鸳鸯的眼光自然也会是比较高的。虽然鸳鸯也知道,自己将来的命运,大多会是给主子做妾,可贾赦的年纪也太大了,鸳鸯可是见不上他的。

贾赦太好色,而且邢夫人也不是什么善茬,鸳鸯看得出来,如果自己给贾赦做了妾,将来的结局一定会是比较惨的。

贾母就曾经批评过贾赦,这么大的年纪了,也不知道保养,“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的,可见贾赦不但是一个好色之人,而且还“贪多嚼不烂”。

贾赦的夫人邢夫人,只是他的一个继室,她唯一的爱好就是敛财,连自己娘家的财产她都霸占着,惹得邢大舅都怨声载道的,那她对于贾赦众多的妾们,肯定就会更加的吝啬了。

鸳鸯是贾府里的家生奴才,在贾府待的时间有可能比邢夫人还要多一些,看惯了府里的鸡声鹅斗,她肯定会对自己将来的命运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贾赦之所以想要鸳鸯做妾,其实是动了歪心思,是想要挑战贾母的权威的,鸳鸯知道,贾母是一定会为她做主的。

贾赦是荣国府的长房,继承了荣国府的一等将军的爵位,可是,他却得不到自己母亲贾母的公平对待,因为贾母更偏心于她的二儿子贾政。

为此,贾赦可没少讥刺贾母,过节的时候,他给贾母讲做母亲的都偏心的笑话,当着贾母的面,他极力地夸奖贾环,而他这次向贾母讨要鸳鸯,也只是他的一个试探而已。

因为古人讨妾,美色是第一位的,可鸳鸯的长相并不出众。鸳鸯的过人之处是她的才干,但这可绝不会是贾赦能相中她的原因。

鸳鸯也看出来了贾赦的意图,而她也知道,自己如果抗婚,贾母一定是会支持她的。

鸳鸯作为贾母的亲信,将来应该是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未来的。

每一个领导,都是会对自己的亲信们,安排一个不错的前程的。贾母是一个明白人,肯定是会对她的心腹之人鸳鸯,有一个不错的安排的,这点儿保证鸳鸯还是有的。自己将来或者被贾母安排给宝玉,或者是给贾琏,都是要比给贾赦这个老头子做妾要好得多的。


谁和蒲公英有约定


鸳鸯是贾母身边的首席大丫鬟,除贾府直系的主子和姨娘之外,难有人比她身份更高。当然,作为丫鬟身份再高也是下人,终归要寻出路,能嫁给主子做妾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何况是荣府的实际掌权人贾赦。但鸳鸯不同,她是家生子出生,对贾府人物品性了如指掌。她长期服侍贾母,思想上受到贾母的熏陶,早以贾母的深度来看待每一个人。

贾母两个儿子贾赦和贾政,老太太心中偏爱的是贾政,孙儿中偏爱的是宝玉,这一点每个人都知道。虽然贾赦为长,世袭一等将军,但凡人们说到荣府,无一不首先想到的是贾政。贾政强调诗书传家,是整个贾府衰落的支撑者,虽然力量微弱。而贾赦他除了有权势地位外,其他无一可取之处,身边小妾一大帮,年过半百却整天忙于此道不知疲倦。他送给儿子贾琏玩腻了的小妾秋桐,就直说他“贪多嚼不乱"。鸳鸯对此十分清楚,如果嫁过去如同往火坑里跳,自己对于贾赦无非就是一个新鲜劲,一旦新鲜劲过去,也就是众多凉在一边的小妾中的一个而已。


贾赦为了顺利得到鸳鸯,动员了她兄嫂做工作,仍不成功就说他想年轻的,甚至诬说她想打宝玉的主意。为摆脱贾赦的威逼,鸳鸯哭倒在贾母面前,她痛斥贾赦说,别说娶自己做小妾,就是你太太现在死了要娶我做太太也不稀罕。她铰断头发发誓,侍候贾母一辈子,永不嫁人。

其实鸳鸯不但是贾母的丫鬟,也是她老人家的左膀右臂。贾母虽老道世故,毕竟糊涂了,除了要鸳鸯侍候,很多私密事情都是由鸳鸯打理,包括老太太一生积下的"梯已"银。可见鸳鸯是老太太唯一信任之人。老太太气极痛骂贾赦,并说道:“我就剩下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了,你还来算计!"最终贾赦受到老妈痛骂才不得不罢手这件事。

贾赦不但人品低下,还野心勃勃。在贾府他受制于贾母,论名望又不及贾政,但他却明里暗里不断地争夺一家之主的地位。他想娶鸳鸯除了贪图她的美色外,可能还有削贾母的势力,并窥探贾母的私人财产的目的。因为这完全符合他的个性。贾赦做事从未为家族和家人想过,一切只为自己的享乐而生存。这就是鸳鸯宁可选择守候贾母一生也不嫁给贾赦这样的主子的原因。


湘水微波


《红楼梦》中鸳鸯虽然只是一个丫环,但是她性格刚烈,敢于同封建观念抗争,不甘于堕落;而贾赦又是无德好色之徒,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糟老头子。鸳鸯如此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又有如此般的见识是绝不会嫁给贾赦的。以下针对鸳鸯和贾赦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具体分析。

1.鸳鸯性格刚烈,向往自由

鸳鸯是贾母身边的大丫环,自小服侍贾母,因聪慧贤淑深得贾母的喜爱,以至于众人都说贾母连吃饭都离不了她,这种尽善尽美的评价,纵观荣宁二府怕是无人比肩了。

鸳鸯在贾母的调教下,自然眼界、心胸要比一般丫环高很多,她不是趋炎附势之人,更不是捡高枝儿向上爬的人。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这个用来形容鸳鸯再合适不过了,鸳鸯可以为了自由可以舍弃爱情,舍弃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不自由者的刚烈与悲哀。这样性格的鸳鸯是不可能嫁给贾赦的。

2.贾赦贪财好色,不务正业

众所周知,贾赦作为贾母的长子,因其自幼不讨父母的喜欢,虽袭了爵位做了官,但是其为人却被众人所不齿,一味地贪财好色,不务正业,家里的丫环只要是个平头正脸的他都想染指,家风都被他给糟蹋了。

鸳鸯深知贾赦的为人,清楚嫁给贾赦之后不会有好结果,除了有个姨娘的好名头,自己的清净洁白都将被糟蹋。鸳鸯是看不上贾赦的,不可能嫁给他,即使贾赦一再地威逼利诱,也绝不屈服,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再所不惜。


综上所述,鸳鸯有理想有追求,向往自由,性格刚烈,不屈服于封建礼教,不为金钱利益所迷惑,是断不可能嫁给贾赦这个贪财好色的糟老头子的。


我是玉生,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多岐为贵!


玉生侃红楼


说不完的《红楼梦》,看不尽的风月情。大观园里的丫鬟们各有性格,各有特色。

身为贾府最高权利者贾母的大丫鬟,鸳鸯是不可能嫁给贾赦的。

我的分析如下:

一、鸳鸯的品性,注定她不会嫁给好色的贾赦,一个不断纳小妾,贪多嚼不烂的老头子。

在刘姥姥来大观园那回,你看看鸳鸯是怎么对待刘姥姥的。

这话说的又体贴又谦虚。

再看她对待司棋私会情郎的反应:

反观贾赦呢。他看中了石呆子收藏的二十把古扇,贾赦让贾琏前去谈价。石呆子死活不肯卖,此后贾雨村诬以拖欠官银之罪,将石呆子家产罚没,扇子也抄了来,做了官价,送给了贾赦。贾赦骂贾琏没用,贾琏不以为然,被贾赦重打,脸上打破两处。

鸳鸯本身是贫苦人出身,心底好,怎么会愿意嫁给贾赦这么个恶人。

二、看鸳鸯和贾赦在大家心中的口碑

王熙凤是这么说的:

贾母是这么说的:

再看看贾赦的口碑:

贾母素来厌恶这个大儿子过于好色贪婪,说他“放着身子不保养,做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的”。

秋桐是这么说的:

鸳鸯怎么能看得上他。就算他有钱有势,可鸳鸯却是有傲骨的人。

三、鸳鸯的眼界

鸳鸯跟着老太太,可以说跟了一个绝好的老师。这个老师有见识,有主见,有无数的金银珠宝。

鸳鸯光是看着就比一般人受益良多了。所以,她身为丫鬟,实际能力,眼界,处事方式都不输给正经主子小姐了。

所以,这造成了鸳鸯的傲骨,决不屈从的坚持。

贾赦是这样威逼鸳鸯的:

而鸳鸯是如此决绝: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鸳鸯这个姑娘,不仅性情好,平易近人,而且三观特别正,宁死不屈从丑恶的封建势力,也着实令人钦佩了。

可惜,鸳鸯的结局也并不好。这样一个好姑娘,我们为她叹息之余,只希望她是来红尘历劫的,最后也回到警幻仙子那里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