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诸葛亮与庞统谁更厉害?

用户64236892413


庞统和诸葛亮到底谁更加厉害呢?因为在《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曾经说过:“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并且这句话后来流传的很广,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那么,庞统和诸葛亮到底谁更加厉害呢?

下面,小哥详细分析。



论沉着,诸葛亮更胜一筹

在《三国演义》中,庞统先去投靠孙权,但是因为庞统恃才傲物,得罪了孙权,结果自然很明显,孙权发誓终身不用庞统,这个时候鲁肃推荐庞统去刘备那里效力,庞统因此去了刘备集团,但是去了之后,刘备并没有重视这个人,因为这个人有点邋里邋遢,刘备不相信他有什么能力,就派他去当一个小县官,后来张飞接到人举报,说庞统整天喝酒睡觉不办公,张飞是个性格刚烈的人,他马上就去兴师问罪,这个时候庞统露了一手,用不到一天的时间,把县里积压的案件全部处理的井井有条,无人不服,张飞慧眼识英雄,马上厚待庞统,同时向刘备大力推荐庞统,而诸葛亮为庞统写的推荐信也及时到来,刘备才开始重用庞统。

但是我们看看诸葛亮,他的见识非常广,他没有像庞统那样自己出去找门路,他是选择在家里等待,并且要考核刘备,三顾茅庐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所以说,单单从这点来看,庞统的性格便不如诸葛亮那么沉稳。



论忠心,两人赤胆忠心并无二致

《三国演义》中,虽然庞统昙花一现,没怎么表现就去世了,但是他对于刘备的知遇之恩是心怀感恩的,同时,他对于刘备也是赤胆忠心,这个表现在他的谋略方面。

他为刘备出谋划策从来是全盘托出、直来直往,他不会像曹操手下的谋士那样,出谋略得看曹操的脸色行事,刘备是他的主公,更像是他的朋友,他全心全意的为朋友效力,助朋友成就一番大业。

所以说,在对刘备的忠诚度上,诸葛亮和庞统一般无二,两人都是忠义之士。

论知识储备,诸葛亮卓绝于世

关于诸葛亮的能力,小哥在多篇文章有过一样的评价,纵观《三国演义》,论能力,除了南华老仙、左慈、于吉等等神仙外,下来就是“半仙”境界的诸葛亮了。

剩下的其他人都是凡夫俗子,和“半仙”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文化程度非常高,熟读四书五经等古典文学,同时精于心理学、天文、兵法、道法,同时在机械制造上面,也是无敌的存在,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即便是放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他依然会是传奇般的人物。

但是反观庞统,他唯一表现的就是兵法、管理(判案)、心理学,比起诸葛亮这位“半仙”来,差的很多。



论心理素质,诸葛亮更强

诸葛亮的心理素质有多强?“空城计”自不必多说,但是因为庞统的兵法展现不多,所以他在计谋方面的能力如何,我们也不好判断,今天讲的心理素质,则是其他方面。

庞统本来可以避免一死的,因为别人告诫他,的卢马防主,同时,诸葛亮亲自写了一封信,告诫庞统要注意安全,因为天上将星不明,但是庞统偏偏就不信邪,反而认为诸葛亮是怕自己立功,单单从这个方面来看,庞统的心胸不够宽广,同时也太傲了,很难听取别人的建议。

但是诸葛亮则不同,他自己本身实力就非常强悍,但是他也能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这是庞统所不具备的。

关于《三国演义》中的玄幻描述,很多人不以为然,但是既然我们讲的是《三国演义》,就要以小说为主,也就是说,“的卢马防主,这虽然听着是迷信,但是它却非常有可能变成现实”。

论谋略方式,诸葛亮更得刘备之心

庞统的谋略和诸葛亮的谋略有什么不同呢?

其实非常简单,庞统的谋略讲究的是“王霸”策略,而诸葛亮讲究的是“皇者”策略。

这点在庞统助力刘备夺取西川就可以看的出来,当初刘璋邀请刘备入川,刘备没带多少人马,刘璋宴请刘备,庞统就提议,让刘备在宴会上把刘璋杀了,川中群龙无首,刘备迅速上位,但是这样的策略刘备怎么会接受?他可是讲究仁慈的。反观诸葛亮,七擒孟获,最终赢得了对手的人心。

所以说,诸葛亮和刘备的组合,才是正真的如鱼得水、水乳交融,而庞统很明显太刚。

小哥点评

在《三国演义》中,庞统因为和刘备换了坐骑,骑了刘备的的卢马,才在落凤坡被万箭射死;史书则记载庞统是在攻打雒城时被流箭射中身死。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正史,我们都可以看出来两人能力的高低,诸葛亮一生经历了那么多次战争,他没有受一点点伤,有人说诸葛亮武功高强,毕竟是“武候”嘛,但是抛开“武功论”不谈,单单以两人在战场的表现来看,诸葛亮的能力很明显更强,庞统为什么会被乱箭射死,但是诸葛亮多次在阵前痛斥对手,也没见敌人伤他分毫,他更是以道法“缩地成寸”诱骗司马懿大军,将司马懿几十万大军跑的筋疲力竭,玩弄于股掌,在以《三国演义》来看,从来都是诸葛亮在山谷或者山坡算计别人,而庞统呢?在落凤坡被别人算计了,为什么他会被算计,原因就是他自傲,甚至可以说他不懂兵法,如果他懂兵法,那么就不会选择那条路,即便选择那条路,他也要提前侦查,纵观《三国演义》,被敌人在山坡如此轻易算计的,就只有庞统了。

如此看来,庞统真的有负于“凤雏”两个字啊。

谢谢大家!


古梁镛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由此可见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二人都有平天下之才。那么这两个人到底谁更厉害?刘备到底更喜欢、信任谁?这个问题好多三国迷都疑问过,那么我们来一起比较一下二人。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两个人的样貌;

诸葛亮向来是羽扇纶巾,一副帅小伙的装扮;而庞统呢?庞统长得太丑了,是三国中唯一和张松并列的丑人。丑到鲁肃把庞统推荐给孙权的时候,孙权不高兴,丑到庞统第一次见刘备的时候,刘备也不高兴,因为知道庞统和诸葛亮齐名,才安排了一个县长的官。

再看二人是怎么成为刘备的军师的;

刘备屯兵新野的时候,听到司马徽说“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再加上徐庶回马荐诸葛,于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更是隆中对,三分天下完美的向刘备证明了自己的才干!

再说庞统,诸葛亮气死周瑜后,对刘备说:我去江东吊孝,顺路挖几个人才回来,果然顺路把庞统挖来了,而且让庞统先回来见刘备,结果由于刘备嫌他丑,让他去当县长去了。后来刘备终于知道庞统有才了,诸葛亮也来了,庞统这才成为副军师。

再次我们看看两个人的性格:

诸葛亮和庞统都是世间少有的人才,所以都很傲气,但诸葛亮的傲气总是掩埋在冷静之下,所以诸葛亮总是不怒而威,大事尽在掌控之中。再看庞统,庞统太傲,傲到狂,咱就说一个例子,涪关大胜之后的劳军宴上,刘备越喝越高兴,就跟庞统说:“今天咱们喝酒庆功,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啊!”庞统说:攻打别国,有什么可高兴的?打赢了别人就高兴的军队,不是仁德的军队!“刘备一听不高兴了:“武王伐纣打赢了大家都高兴,难道那不是仁德的军队吗?你这话不再理,你喝多了,先回去歇着吧."刘备很少发火,而且向来以仁德著称,你个军师竟然当面说主公不仁德,你到底有多狂?更狂的是庞统的确听话走了,但是是大笑而走!

最后再说心胸;

诸葛亮亲自把庞统挖给刘备,心胸可见一斑;

庞统确在暗地里一直在和诸葛亮较劲,先是见刘备的时候,诸葛亮的那封推荐信就是不拿出来,为什么,庞统铁定心里想:“诸葛亮和我齐名,那诸葛亮的推荐信,我多没面子啊!”再说庞统是怎么死的?进攻之前,诸葛亮明明来信说“我算过卦了,很不吉利,主将帅有大难!”刘备就说晚会打,我先去找诸葛亮商量商量,庞统不干了:“我也会算卦,灾难已经过去了,打吧,必须打!”所以打了,他也就死了。庞统的死有多方面原因,但是他只要把诸葛亮的话听进去,就不会这么早就死了!

所以纵然二人才能相当,但是从相貌、性格,心胸上,诸葛亮都胜庞统一筹,我认为刘备喜欢诸葛亮应该比庞统多一些!



Callme不韦


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两个人能相提并论,莫非两个人的能力相当吗?大伙总喜欢比较两个人,本篇我们就来从不同方面比较比较。

两人到底谁更强?

(注:每一个方面满星五颗星,如此比较更具象点,当然仅是个人观点。)

第一方面,治国理政能力谁更强?诸葛亮五星,庞统估计四星。

刘备在位时,诸葛亮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内政。刘备入川,让诸葛亮留守荆州,处理好荆州事务,刘备要打下益州了,叫诸葛亮过去治理“百废待兴”的益州,刘备去打汉中,诸葛亮镇守成都。只要诸葛亮守着,负责好内政,刘备就可以很放心地去打仗。

刘禅在位时,诸葛亮的治国理政能力展现得很到位。依法治国,赏罚分明;注重农耕,兴修水利;平定内乱,稳固蜀国。正是诸葛亮的尽心尽力,蜀国重新振作了。

而庞统,先在刘备手下当了一个耒阳县县令,可是庞统不屑治理,被罢免了。鲁肃给刘备写信,说庞统绝对不是百里之才,诸葛亮也对庞统评价很高,刘备立马召见,一番交谈下,直接提拔到和诸葛亮差不多的位置。

鲁肃,诸葛亮,刘备都赏识的人,试想至少能治理一个郡乃至一个州吧。

庞统:一个州,不在话下。


第二方面,军事兵略能力谁更强?庞统五星,诸葛亮四星。

刘备在位时,较大的战争基本都是自己亲自来的,而打仗带的谋士是庞统和之后的法正,庞统谋士有那么厉害?首先,庞统深刻认识到益州必须拿下,极力劝刘备务必占领益州;其次,庞统的上中下三策,

公元212年,刘备入蜀帮助刘璋抵御外寇,在葭萌关驻守已有一年,庞统向刘备进言,提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挑选精兵,直取成都。中策:装作回荆州,诱杀杨怀、高沛,再进兵成都。下策:退到白帝城,让荆州发援兵,慢慢侵吞西川。如果犹豫不决,反而会有麻烦。

庞统:主公啊,上策最好!!!

不讨论上策的成功率,能献上这三策足以证明庞统对当时的局势很清楚,此时的刘璋还信任我们,如果精兵智取成都,杀他们个措手不及,就能快速占领成都,挟刘璋而号令益州。如果刘备不想这么做,那么就中策,步步为营,慢慢取。

而诸葛亮,部分人觉得他不会带兵,其实不够客观。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也挺强的,只是碰上了个旗鼓相当的司马懿,诸葛亮显得有些“弱”。要是曹真等人,诸葛亮能干翻他们的。

诸葛亮:十万人马是命根,奇谋怕毁于一旦。

诸葛亮作战时,部队井然有序,出兵更倾向于稳扎稳打,军纪严明,这就是诸葛亮带兵的优势之处,而对于兵略奇谋,诸葛亮不太擅长,这点略差于庞统。


第三方面,在刘备的心目中谁更重要?诸葛亮五星,庞统五星。

刘备阵营的人才,相对于曹操和孙权来说是算少的。对于两者,刘备同样都珍惜的,两人都不可或缺。

刘备刚请出诸葛亮时,和诸葛亮长期腻在一起,甚是亲昵,不管是守城、内政等都少不了他。刘备和庞统一番交谈后,庞统被破格提拔,庞统死后,刘备好几次哭泣。


第四方面,两人的声望,历史地位比较,诸葛亮五星,庞统两星。

因为庞统短命,他对于蜀国的贡献是远远不及诸葛亮的。庞统被重用后,一份功劳是治理荆州,一份功劳就是帮助刘备取西川,然后就挂了。而诸葛亮则不同,为刘备效力几十年,功劳太多了。在蜀国,庞统的地位肯定是比不上诸葛亮的。

回到现在,知道诸葛亮的人肯定比知道庞统的人多吧?各朝各代对诸葛亮的评价都挺高,演义和一些戏剧的夸大,诸葛亮的历史地位确实高。

如果庞统寿命长,那就不好说咯!


综合来说,诸葛亮“强于”庞统。


小刀文史


依据我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当然诸葛亮更厉害一些。接下来我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会这么认为。

第一,诸葛亮出名的时间比庞统要早。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庞统(179—214年),庞统比诸葛亮要大两岁。而且从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推荐顺序上看,诸葛亮也是要高庞统一头的,“卧龙、凤雏,二者得其一,天下可安”。龙排在凤前,当然实力排名也就更靠前一些咯。

第二,诸葛亮的技能更多。诸葛亮是三国的核心人物这个自然不必多说,能力更是五花八门,从神机机妙算到发明创造(诸葛连弩、木牛流马),最牛的是可以驱鬼神为自己所用;但至于这个和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先生,从出场到领盒饭,一共不超过5个回目。所表现出的实力包括:献连环计、耒阳县耳中听词、手中写字、口中断案的一心三用,还有给刘备提出的攻蜀三计外,其他的我就没什么印象了。

第三,诸葛亮的情商更高。诸葛亮不论是从为人处事还是治国理政上,都会考虑到与之相关其他人的思想。最明显的就是可以比刘备两个结义兄弟的地位还要高,而且后世的评价也是极高,如果仅仅是一个智商超群的人,恐怕不会有此殊荣。而庞统,刚出场就得罪了孙权,后来到了刘备那里又因为太高调而再次被瞧不起。要不是智商够高,估计凤雏就不会有什么出头的机会了。

第四,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诸葛亮活的更久。要说谁厉害,说别的都没有用,活的久才是关键。命都没了,还有啥可比的呢? 所以说,诸葛亮比庞统厉害


小胖叔叔




欲成大事,必先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诸葛亮占据了“地利、人和”两项,而庞统只占得“天时”,从这点上看,诸葛亮要比庞统强。

01

“天时”对于庞统和诸葛亮。

(1)东汉末年(184年-220年),皇权虚弱无力,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难以控制地方政权,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2)此时庞统看到了“天时”,是一展雄才的时候了,早早的就投奔了江东,庞统原本是想投奔孙权,可是孙权身边有能力的谋士颇多,看不上他,只做了周瑜的幕僚。



(3)而此时的诸葛亮还待在家中,等待最佳“天时”,无奈刘备三顾茅庐把他请出来。在曹操,孙权和刘备之间,诸葛亮还是偏向刘备的,因为刘备是正统的汉室皇族。

“卧龙虽得其主,未得其时,惜哉!”

(4)诸葛亮虽然遇到了信任他重用他的明主,可此时汉室已式微,孔明身负雄才大略,怀抱天下,但是想辅助刘备复兴汉室已经无望了,可谓生不逢时。所以他六出祁山无功而返,最后陨落五丈原,只落得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

02

“地利”对于庞统和诸葛亮。



(1)庞统虽然占据了天使,但未得“地利”,被箭射中,死在了落凤坡。还没有开始展现雄才大略就死去了。

(2)诸葛亮一生展示了他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的雄才大略,利用“地利”,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战无不胜。“地利”上远胜庞统。

03

“人和”对于庞统和诸葛亮。

(1)庞统不占“人和”。他出山比诸葛亮早,一开始投靠了江东,孙权不用他,他只做了周瑜的幕僚。后来投奔了刘备,刘备也没拿他当回事,即便被刘备留用了,也知道他是凤雏先生,初时只让他当了个县令,还是诸葛亮好说歹说把他留住。



(2)再观诸葛亮,一直在家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刘备三顾茅庐才将他请出,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开始是刘备的军师,后来做了刘备的丞相。

“君才十倍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一生得以重用,而且在刘备临死的时候说过:“若是我儿刘禅值得辅佐,你就好好辅佐他,若是不行,你就自己来吧。”

在“人和”方面,诸葛亮远甩庞统几条街。

04

结束语

“卧龙凤雏,得一人可以得天下”,庞统能和诸葛亮齐名,说明他是有雄才大略的,只是庞统没有在合适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白白浪费了一身本事。而诸葛亮生不逢时,劳累过度累早早陨落,也是令人惋惜。

无论庞统如何有雄才大略,没有机会施展,当然就不如诸葛亮厉害,因为结果是最重要的。


妖百慧1


(蜀国军师诸葛亮的影视形象)

实则真实的历史,诸葛亮要比庞统厉害。庞统长的其貌不扬而孔明则儒雅有风度,庞统也没有写出像诸葛亮这样著名的“前、后出师表”,也没有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比如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的『舌战群儒、借东风、草船借箭』。以及后来反败为胜的“空城计”。庞统能比的了吗?

就连鹰视狼顾的司马懿都不得不佩服的五体投体赞道:“诸葛村夫真乃神仙也”。反观庞统有什么称道的业绩呢?

盘点他的成绩,无非就是,当初他觉得自己大才小用,被刘备封了个小小的县令,请注意,这个官职也是在诸葛亮极力推荐下获得的。假如他像诸葛亮之前那样,是有名的隐士,刘备肯定会三顾茅庐的,怎么用得着别人推荐呢!

庞统为了显摆,也为了引起刘备的关注,故意喝酒不理政务,然后被张飞斥责后,神速审理案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搞突击审案,质量能否保证?――不好说。但确实被刘备发现了“异人”之处,然后提拔为副军师。说实话,诸葛亮暗中帮忙不少。


(庞统的影视形象)

在进汉中时候,刘备考验他,只带了他随行做军师,庞统觉得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庞统想彰显自己能力无可厚非,急功近利就有点不好了。这样往往会翻车出事。

有句成语就是“欲速则不达”就很说明问题,庞统为了早日建功立业,心想这次一定要立个大功让诸葛亮看看。也有想和诸葛亮一较高下的意思。他把诸葛亮善意提醒,当成了抢他的功劳。

诸葛亮留守“大本营”但对战场局势了如指掌,提醒刘备和庞统在落凤坡前注意点,提醒他俩不要走小路,小路必有埋伏,庞统不听劝,理解为诸葛亮怕他立了首功。故意阻止和迟缓自己的军事行动,执意走小路。

刘备看到庞统马不给力,出于关心,就把自己的白马和庞统换骑。让庞统骑自己的白马,刘备骑庞统的马。

结果是,庞统走小路被埋伏的敌人乱箭射死了。假如庞统不换座骑,庞统还可能活命,庞统骑白马,敌人把他当成刘备了,所有的箭都射向了他。

所以说,立功心切不是好现象。巴结主公也得分时候。像庞统这样心胸狭小的人,成不了大气候,他没有诸葛亮的大智慧,他只不过是小聪明罢了。

(落凤坡庞统殒命剧照)


秉烛读春秋


三国时期,顶尖武将和顶级谋士辈出,有些跟对了主公混的风生水起千古留名,有些因为主公的败亡而惨淡落幕,更有一些英年早逝让人无比遗憾。

今天说说三国时一位英年早逝的顶级谋士——庞统。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荆州襄阳人士。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刘备极其器重他,对其亲密程度不亚于诸葛亮,和诸葛亮官拜同职,同为军师中郎将。

诸葛亮对他也有极高的评价: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年少时的庞统就锋芒初露,拥有不小的名声。当时襄阳流传这样一句话:“庞统为凤雏,诸葛亮为卧龙,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可见其无双的才能。

一些人认为,庞统的应变才能要比诸葛亮强略强些,如在刘备大军入川后,刘彰和刘备的关系很微妙,一天一变,但庞统总能制定出最契合的应变策略。

最终二刘在涪水彻底反目,刘彰已开始布局对付刘备。这时庞统向刘备献上了三条秘计:上计轻骑直接偷袭成都;中计佯装回荆州,引敌军轻骑来见,将其擒杀;下计撤回荆州,慢慢进图益州。

刘备认为中计有道理,依计而行。斩杨怀高沛后,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所经之地都顺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从此更加倚重庞统了。

可惜天妒英才,庞统死了,率众攻城时竟被飞箭射中,时年三十六岁。刘备极为痛惜,每次说到庞统就忍不住落泪,最后追赐庞统为关内侯,定其谥号为靖侯。

庞统的英年早逝是三国时极其遗憾的事,若活到诸葛亮的年纪,不知能为蜀汉政权多做多少事,届时蜀汉能否一统江山?


小人物谈史


诸葛亮和庞统都是三国时期蜀汉刘备集团有名的谋士,刘备同时将诸葛亮和庞统拜为军事中郎将。徐庶离开刘备时曾对他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卧龙凤雏指的就是诸葛亮和庞统,可见他们两人的才能不相上下。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荆州襄阳人。庞统曾与其他人品评人物好坏,自称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庞统刚开始在刘备帐下做耒阳县令时不理县务,被罢官,后鲁肃告诉刘备“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于是,刘备召见庞统,两人一番交流之后,认为庞统确有才能,就拜庞统为治中从事。 建安十六年,刘备还没有自己地盘,所处的荆州还是向孙权“借”的,且荆州处于曹操和孙权两大军事集团中间,没有发展的空间,而益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恰逢此时,法正迎刘备入益州抗击张鲁,庞统就献计刘备乘机占领益州,这对刘备集团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建安十九年,刘备包围雒城,庞统率众将攻城,被箭射中去世,时年三十六岁,刘备很痛惜,追赐庞统为关内侯。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国丞相。早期隐居于隆中,后来诸葛亮三顾茅庐才将诸葛亮请出山为己效力。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诸葛亮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并与周瑜一起谋划并取得赤壁大捷。同年平定荆南四郡,建安十九年,攻克成都,建安二十二年,协助刘备取得汉中之役的胜利,,实现了蜀国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章武二年,刘备病逝,随托孤与诸葛亮。后诸葛亮多次组织北伐,但却出师未捷身先死,没能取得北伐的最终胜利。 总体来说,庞统与诸葛亮的能力应该不相上下,彼此伯仲之间。


猪小妹的超级奶爸


诚邀,如题。诸葛亮与庞统都是三国之中的顶级谋士,那么他们谁更厉害呢?小编觉得可以从他们的战绩中略知一二。

诸葛亮的功劳就太多了。先是在草庐给刘备献上隆中对,为刘备指明发展道路,出山后又亲历亲为,使得刘备集团从原先的“地处新野小县,兵不过三千,将只关张赵”发展为君临一方,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的基业。诸葛亮到哪都还是诸葛亮,没了诸葛亮的刘备就不一定能成为汉中王了。

那么庞统又如何呢?

大家可能知道的庞统功劳是帮助刘备夺取益州,实际上庞统还有一个大功劳。三国演义中提到,赤壁之战时,庞统亲见曹操“献上”铁索连舟计策,这直接导致了后来周瑜火攻时,曹操大小舰船不能迅速分开,一烧一大片,曹操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也墓定了东汉末年分三国的局面。其功劳也是巨大无比。

如果硬要将二人对比,小编只能说诸葛亮更像是一个统摄全局的战略家,而庞统则是善于处理具体问题,一个阵营这两种人才都是需要的,二人同样重要。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生说以为,诸葛亮能力更强。诸葛亮是全方位的人才,不仅有统军能力,有外交才能,也有治国理政的能力。

这一点,也从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蜀汉,将蜀汉这一实力最弱小的政权治理得井井有条可以看出。

庞统作为与卧龙齐名的凤雏,虽然有‘’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的名气,但其粉墨登场的时间并不多。攻略西川时,他是刘备倚重的左膀右臂,然而他立功心切,最终殒命落凤坡。


诸葛亮和庞统是同一时代的人物,也以卧龙凤雏并称,但这主要是当时社会对尚未出山的两位英杰的评价,庞统能与诸葛亮齐名,主要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评语,当时刘备拜访水镜先生的时候,水镜先生说:一般的儒生是不识时务的,而识时务为俊杰,在荆州这边有两个,卧龙与凤雏,刘备问这两个是谁,水镜先生说:是诸葛亮与庞统。

然而他们在同一时间段,各自才能的展现则很难在同一维度上进行比较。庞统跟随刘备经略西川时,诸葛亮奉命驻守荆州,此后不久,庞统就死去。而庞统生前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军事谋略上。而诸葛亮军事,外交,治国才能都能够大放异彩。不过不可否认,主要也是因为诸葛亮活得比庞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