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聚焦戊戌政变后的政治格局,光绪帝是怎么逃过被废死局的?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诛杀六君子,不过百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而此时,盛怒之下的慈禧太后决定废黜这个与她不对付的侄子兼外甥又是养子的皇帝,但后世之事证明,掌握朝政大权的慈禧太后没能废掉光绪帝,光绪帝竟然逃出了这个被废的死局,个中缘由却也值得说上一二。

己亥建储为何选定溥儁

聚焦戊戌政变后的政治格局,光绪帝是怎么逃过被废死局的?

道光皇帝旻宁

有废必有立,光绪帝无子嗣,废立之后,必须在近支王公溥字辈中物色后嗣。而此时离光绪帝最近亲族只有从道光帝的子孙中挑选了。

道光帝遗子九,四子即位为咸丰帝外。

长子奕纬有嗣孙溥伦、溥侗(溥伦、溥侗父载治乃是成亲王永瑆之孙,早于光绪六年卒,且实为远支亲族不足考虑)。

次子奕纲、三子奕继早殇,均无子嗣。

聚焦戊戌政变后的政治格局,光绪帝是怎么逃过被废死局的?

左坐载漪,右坐溥儁

五子奕誴子载濂 、载漪、载澜、载瀛、载津,仅载漪、载瀛、载津有子(载瀛、载津爵位低微,不被考虑,载漪次子溥儁生母乃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

六子奕訢有子四,载澄、载滢、载浚、载潢,载滢出继,仅载澄有嗣子溥伟(已成年)。

七子奕譞,子载湉过继咸丰外,载沣、载洵、载涛尚无子嗣。

八子奕詥嗣子载滢,载滢有子溥儒(实为奕訢之亲孙,年纪过幼)。

九子奕譓有子载沛、载澍,沛嗣子溥伒(溥伒养父载沛仅至贝勒,早于光绪四年卒,已成年)。

聚焦戊戌政变后的政治格局,光绪帝是怎么逃过被废死局的?

左徐桐,右崇绮

由上可以看出,最有竞争力的四人中,溥伟、溥伒已经成年,不符合慈禧太后想垂帘听政的打算,溥儒虽小但是溥儁优势更加明显,既是慈禧太后的亲族,其父载漪又得慈禧太后重视,所以册立溥儁基本被确立下来了。后在荣禄的建议之下,溥儁被封为“大阿哥”,入居鸿德殿,户部尚书、同治皇后的生父崇绮、大学士徐桐为其师傅。

臣民之中的反对声浪

聚焦戊戌政变后的政治格局,光绪帝是怎么逃过被废死局的?

左刘坤一,右张之洞

消息传出之后,举国惊叹,在百日维新时站在变法对立面的重臣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此刻对于慈禧太后想要废帝的图谋投下了重要的反对票,大学士孙家鼐更是在废帝的廷议上直接表示反对。而慈禧太后甚为倚重的荣禄和李鸿章二人此刻的态度变得微妙起来,李鸿章的态度是衡量了国内外局势后的老成谋国之言,在慈禧太后心中分量很重。

聚焦戊戌政变后的政治格局,光绪帝是怎么逃过被废死局的?

荣禄(溥仪外公)

按说荣禄作为废帝图谋的重要参与者,这时为何又瞻前顾后起来了呢?戊戌政变后,荣禄的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刚毅也成为仅次于荣禄的三号人物,刚毅、载漪、崇绮等人结为一党,期望溥儁登基后权力格局的重新洗牌,而庆王奕劻也投入了刚毅的阵营,故而荣禄反而期望局势能够维持现状,这样,他的地位才能坚定不摇。所以荣禄对废帝之事变得越来越暧昧。不仅如此,民间商人和受过西方影响之人,认为光绪帝乃是国家的救星,对他充满了感情,许多省份自发的声援光绪帝,虽遭慈禧太后弹压,但也给了她巨大的压力。

列强干预下的无可奈何

聚焦戊戌政变后的政治格局,光绪帝是怎么逃过被废死局的?

签订辛丑条约的世界列强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清帝国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守旧派和维新派这次权力斗争中,守旧派的守旧让列强担心未来之中国会变得比现在更加不能接受西方事物和洋人,而对光绪帝这位开明的君主充满了希望,所以,自已亥建储之始,西方列强就通过各种渠道表示了自己反对之意,这让慈禧太后不得不深入考虑。

聚焦戊戌政变后的政治格局,光绪帝是怎么逃过被废死局的?

义和团运动

随着义和团运动的不断扩张,列强对清政府和慈禧太后的不满情绪激增,在慈禧太后对列强宣战的节点上,载漪使出了伪造的外交照会逼怒慈禧太后,进而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载漪、溥俊父子利用宣战后的混乱,内外勾结,欲图逼宫篡位。

据《景侍郎日记记载》: “溥俊于官中肆行无忌,一日呼帝为'鬼子徒帝',为帝所闻,奏知太后。太后 立命鞭仉二十,以小罚。" 载漪等人竟敢率领60名义和团“侵晓入宫大索",太后晓起用早茶,闻外间喧噪声,群呼'杀洋鬼子徒帝',亟出立阶上,诸王贝勒及拳到麇聚阶下,见太后行义和拳礼。太后大怒,斥端曰:汝以为汝子即皇帝耶!须废过乙权在我。汝子虽为大阿哥,立时可废也。若误谓乘此纷扰,即可任意妄为,则大谬矣。速退!" 目睹载漪等人的行径,慈禧“知其潜怀不轨,欲乘时监国,益怒,谕之口:“我一日在世,决无汝干政之望,若再不安分则逐出玉牒,家产充公。'

聚焦戊戌政变后的政治格局,光绪帝是怎么逃过被废死局的?

左慈禧太后,右光绪皇帝

而载漪父子的嚣张气焰也让慈禧太后甚为不满,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西逃后,颠沛流离的逃难时光让朝夕相处、“共患难”的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二人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竟然有了良性互动,到西安后,在御前会议上,光绪帝直接申斥载漪、刚毅,慈禧太后不但没有阻止,不久后还以元凶之名将载漪父子罢去一切名位流放新疆,其中当然有列强希望废大阿哥的原因,但此时的情势也确实是保留光绪帝名位对她更为有利。

聚焦戊戌政变后的政治格局,光绪帝是怎么逃过被废死局的?

光绪帝修复照片

光绪帝虽然逃出了废帝的死局,但是面对这个千疮百孔的帝国,他的满腔豪情只能在瀛台的风雨中消尽了,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