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冷眼看红楼:贾政在贾雨村面前完全是职场小白

冷眼看红楼:贾政在贾雨村面前完全是职场小白

贾政

贾政不谙吏治,不知丛林法则,有官也守不住

贾政平时的表现比他那个“成日里和小老婆喝酒”的哥哥贾赦要正面的多,平日里他对皇帝忠,对贾母孝,对妻子敬,对儿子严,表现的端方正直,还多少有些迂腐。贾政年轻时原是喜欢读书的,但是看他几次作诗的情况,才情也是一般般。

贾政:“我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如今上了年纪,且案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了。纵拟了出来,不免迂腐古板,反不能使花柳园亭生色,似不妥协,反没意思。”

可能他老子也看出来他走科举的路子也够呛,所以临时之前给他请了一个工部主事(正六品,相当于主任科员),他自己做官的能力也不强,干了十几年,升为了工部员外郎,这个工部员外郎是从五品(升为副处)只升了一级,可见他官运是不济的,之所以不济,跟他个人能力也有很大关系。只有在他闺女选了妃,他才被点了“学差”,但是这个学差没有固定品级,是随着他原来的品级,干了几年之后,回原职可以作为升职的资历。

冷眼看红楼:贾政在贾雨村面前完全是职场小白

贾政和赵姨娘感情很和谐

多年以来,他的官职一直没有大的变动,加上年纪大了,更没有了干劲儿,七十五回中说他“年迈,名利大灰”。八十五回中高鹗叫他升了工部郎中,这是正五品,又升了一级。九十七回中,女儿元春和大舅哥王子腾去世之后,皇帝看再亲戚的份上,又放了他去做江西粮道,这个道员是正四品。但是他这个人不懂得做官的道理,以前做官的时候,职位不高,别人懒的搞他,他能平安活着就已经是大幸了。现在到了江西粮道任上,依然不晓事,上上下下的关系处理不好,为人只知道“打躬作揖,终日臣坐,形同泥塑”,粮道任上又是个肥缺,皇帝放他当粮道,原想成全他,可是他不懂行。不懂行,还占着位置,那周围的人能让他?第一百零四回就被人参倒了,罪名就是“不谙吏治,被属员蒙蔽”。参他的是谁,书中没有交代,就是被贾政挡了财路的人啊。

看看贾政平时为人,也是很不错的,但是终究有些迂腐了,以为诗书之类真的可以得富贵,平日里严格教导宝玉。岂不知,那个社会诗书只不过是晋身之阶,选拔出智商高的人选,至于情商问题,要在实践中,再做一轮残酷的淘汰。为官近二十年,贾政始终不知丛林法则,只知道愚忠愚孝,礼待同僚,又好做什么使?

冷眼看红楼:贾政在贾雨村面前完全是职场小白

贾雨村情商很高

贾雨村是官场的一个缩影,越看越有料

看看贾政提携的贾雨村。原本是个破落户,还有发奋之心,“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一般情况进士授官是七品知县,然后慢慢升上去。但贾雨村此时已经成了知府(从四品),晋升速度比贾政快多了,按照他娶娇杏,之后又去做林黛玉家教的情况来看,他的年纪也就在三十岁左右,可见他原本就情商很高,懂得那时的丛林法则的。

《红楼梦》中说:“(贾雨村)虽才干优长,未免有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这句话很值得玩味,怕这个“优长”的才干,就是贪酷。他被参的主要原因,书中说是“恃才侮上”。上司“寻了一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性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

冷眼看红楼:贾政在贾雨村面前完全是职场小白

贾雨村发迹前

贾雨村之所以能够火速提升,原因就是他能“贪酷”、善“贪酷”,这个“贪酷”不光是为他自己,光为他自己,他早被干掉了。清朝地方官吏的升降是吏部根据考课制度来决定升降的,对知府进行考课的是督抚考课和大计考课两种。按照贾雨村油滑的性格和以前的经历,必然会竭力巴结上司,为何会得罪上司呢?

我们看上司参本中有一个罪名“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贾雨村从七品知县升到从四品知府,中间的时间可不短,跟上司打交道也不可能是一天两天的,之前上司也要对他进行考课。清朝督抚考课用“四格六法”,“四格”指“守、政、才、年”,“六法”指”罢软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顺治、康熙年间考课尤重“才、守”二格,之所以贾雨村能够飞速提拔,必然是以前督抚考课中,他”才干和操守“的评语具是”长“、”廉“,才能在百官之中得到拔擢。为何这个上司出尔反尔,给他完全相反的考语呢?原因很简单,上司换了人了!

冷眼看红楼:贾政在贾雨村面前完全是职场小白

贾雨村复职之后

在新督抚上任之后,要用新人,原来那个督抚或是调离、或是暂时有些问题,不得将旧部带走。新督抚上任之后,他要将旧督抚原班人马一概替换。贾雨村乃是主力,首当其冲,还有贾雨村一党就是他暗结的”虎狼之势“。大家想真按字面上说的,贾雨村的同僚都对贾雨村“侧目而视”

,他哪里来的”虎狼之势“?于道理上也说不通。况且在贾雨村离开之前,书中还交代了四个字“安插妥协”,他安插什么?肯定还是自己的耳目,要是他这个人被上司和同僚都厌恶,哪里来的人安插?脂砚斋在此处批到:先云根基已尽,故今用此四字。甚细!

贾雨村被参之后,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喜悦自若。为何?很有可能是他原来的上司和现在上司竞争督抚之位(或牵扯再上层之事也是有的,冯渊案后,揭示贾雨村与王子腾本来就认识可佐证),现在上司得胜,原来的上司暂处下风,但是败而不倒,虽然没有办法再照拂贾雨村,但是,事后还有东山再起的时候,对于现任上司“辱上”乃是对前任主子的表忠心,这也是这任上司恨他“暗结虎狼之势”的原因,贾雨村是狼,他上面定然有虎。这个时候就是贾雨村选择站在了旧主的一边,没有左右摇摆。他知道旧主一定可以东山再起,所以并无不悦。交代公事,将这几年搜罗的资本和家小送回原籍,在原单位安插眼线、内应,缓缓而退。虽然折将,但不损兵,担风袖月,四处旅游,以待时机。

冷眼看红楼:贾政在贾雨村面前完全是职场小白

能做巡盐御史,林如海也不简单

贾雨村原是一个罪官,林如海是巡盐御史,他为何要收一个罪官做自己女儿的家教?虽说这个巡盐御史职务是个肥缺,但是品秩确实不高(巡盐御史未必是正七品,有时是其他官员代行,随自己本身品秩),之后林黛玉梦见自己父亲升为湖北粮道(正四品),由七品直接升到四品肯定是不对的,但林如海的巡盐御史肯定要比四品道员低,顶多和贾雨村原来的知府平级,有可能比贾雨村品秩低。这种事岂不是很尴尬?放现在也不会有人干这样的事啊?这林如海定是和贾雨村是一派之人。

贾雨村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之后,就遇到了一个人:张如圭。文章中的说法又一次印证了,贾雨村革职是一次官场倾轧。这张如圭“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如果当日只是贾雨村个人“恃才侮上”,怎么会有一同革职的人?他革职之后,在家中等待,结果今天打听到了“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大家仔细读一下这句话,“起复旧员”这是皇帝批准的,但是是先有一个人上了一封信,这些旧员不是朝廷所有的旧员,而是特指“同僚参革案”中被革职的旧员,故而张如圭一见贾雨村,才立刻向他道喜。是因为他们的旧主已经东山再起了,他们可以跟着鸡犬升天了。

冷眼看红楼:贾政在贾雨村面前完全是职场小白

冷子兴更是人物,都中古董商没有一个是善茬子

但是重新起复,还要有一个人举荐,不能由旧主来提这个事,在皇帝那里留一个“朋党”的口实。旧主只能站在冠冕堂皇的立场上,给上次受到打击的人平反,其他的工作还要看个人,如果一个手下连这点事都做不好,也不配给主子支使了。

张如圭去找自己的门路去了,冷子兴就给贾雨村献计,“让他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为何不让林如海直接举荐呢?此时林如海的官位有可能比贾政还高呢(未定,毕竟林如海是探花出身,晋升比贾政便利些)。是不是因为贾政在都中,更方便上书呢?也不是,因为贾雨村遇到张如圭的时候,张如圭正在当地四下找门路的路上,两人告别之后,各自回家,说明他的门路就在当地。

冷眼看红楼:贾政在贾雨村面前完全是职场小白

越读越觉得贾政是个糊涂虫

之所以,辗转让贾政帮忙,就是因为贾雨村在林如海家授馆,表明了两人本就认识,林如海和贾雨村同是旧主的奴才的事情尽人皆知,如果林如海举荐贾雨村就会被认定为朋党,所以要拐着弯,去找贾政。贾政这个人平常跟其他官员关系及其一般,这也是他自己为什么没有迅速提升的原因。找贾政来推荐贾雨村是最好的,看林如海是如何跟贾雨村说的:“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说贾政“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绝对不是那些平日中聚在一起搞小团体的官员。如果找那些同党推荐,就会”有污尊兄之清操”,他被弹劾原本就是因为操守问题,哪里还有“清操”可以影响!主要就是要利用贾政平日中,不结交同僚来避嫌。

在遇到张如圭之前遇到的冷子兴是个什么身份?都中古董行

的人!至于明清两代,都中古董行是干什么用的,小编之前曾经撰文介绍过,见《清朝到民国古董店的作用:藏财、谋事、苞苴、救急、晋身》,他原本就是贾雨村旧相识,以前在职时,就是他代行都中“苞苴”之事,所以对都中官面上的事才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冷眼看红楼:贾政在贾雨村面前完全是职场小白

幕后老板是胤礽还是胤禩呢?

贾雨村因为姐夫写信来托事,他才肯帮忙,其实这件事也没有什么干系。贾政只要推荐,贾雨村上面的人自然就给他办了,原文中说:

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若无呼应,那容易就得到这个职位?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出缺,应天府是什么地方啊?留都啊,这么重要的岗位,他一个革职的罪官就这么容易得到手了?而且是应天府府尹(应天府和顺天府知府的级别比别的府高),比以前的知府还要高,是正三品了。更搞笑的是,应天府府尹的品秩要比贾政高五级,这怎么能是贾政能够做到的呢?贾政这里对于贾雨村的恩情及其有限,如果有恩,贾雨村怕是要领林如海的。有的文章说此处吏部不经审查,就让贾雨村复职如何如何,其实是未明其中款曲。

贾雨村到了应天府,遇到的第一件案子就是冯渊的命案了。他知道被告就是薛蟠,而薛蟠就是王子腾的妹妹薛姨妈的儿子,他就糊里糊涂把案子断完了,赔了冯家一些烧埋银子了事。

冷眼看红楼:贾政在贾雨村面前完全是职场小白

薛蟠父亲死后,谁在打理薛家生意?难道是薛姨妈?怎么可能!

事情一结束,他写了两封信,一封寄给了贾政,因为贾政的老婆王夫人是薛蟠的姨妈,贾政之前就和自己有交情了;一封寄给了王子腾,薛蟠是王子腾的亲外甥。原文中说这两封信的内容是:“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虽说是连襟的儿子也是外甥,薛蟠可是王子腾的亲外甥,这句话特意地指对王子腾说的,说话的语气又极亲密,好像是旧相识。贾雨村和王子腾原本就是认识的!他们很有可能就是为一个主子服务的。在贾雨村复职的时候,王子腾也从原来的京营节度使升了九省统制,这是从一品大员。这是浮出水面我们可见的部分,书中没有说出来的东西貌似还有,涉及的权力争斗的级别就相当高了。

冷眼看红楼:贾政在贾雨村面前完全是职场小白

薛蟠选角有点失败,那时只有15岁,这个三十五都有了

贾雨村保护薛蟠并非仅仅为了讨好王子腾和贾政,还因为薛家掌握着皇商的生意,薛家就是薛蟠一个男子,尽管他自己不懂事,但是可以占着名额,或由王子腾派人照看,一旦有了闪失,会直接影响派系收入。

王子腾之前的官职是经营节度使,正二品,考课贾雨村的应该是他们当省的督抚也应该是正二品或从二品,王子腾不可能是贾雨村的旧主。王子腾和贾雨村旧主都应该是服务于一个等级更高的主人,王子腾最后升为九省都检点这样的高位之后,又突然暴毙,紧接着元妃也暴毙,有没有可能涉及夺嫡之事呢?

冷眼看红楼:贾政在贾雨村面前完全是职场小白

太子胤礽

不管里面的内幕如何,贾雨村一旦成为了这个派系的一员,他的富贵穷通和这个派系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他的行为也带有了浓重的派系性。贾雨村这个人的个人道德感没有那么强烈,使他在官场上,比贾政这种人更吃得开,他一生也必然随着这个派系势力的强强弱弱而起起伏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