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西安這座千年古剎好冷清,10年花1000萬重建,寺裡卻只有一個僧人

盛世佛興,西安自古是漢傳佛教發祥之地,擁有千年歷史的古剎比比皆是。

黃小黃去了不少寺院,發現擁有佛教信仰的人遠比想象中多,不管多僻遠、多簡陋的佛寺,香客都不少。

西安這座千年古剎好冷清,10年花1000萬重建,寺裡卻只有一個僧人

白鹿原上鄉村小寺“蓮花寺”,禮佛居士很多

然而,在西安近郊的樊川,有一座古寺,雖殿堂莊嚴,規模宏大,僧寮甚多,寺裡卻只有一位僧人。

因為地方廣而人少的緣故,顯得格外冷清。

這就是牛頭禪寺

西安這座千年古剎好冷清,10年花1000萬重建,寺裡卻只有一個僧人

牛頭禪寺是一座始建於唐代的古剎,創寺人為佛教界有名的牛頭禪師,唐時為“樊川八大寺”之一,至今已有千年歷史。

和不遠處的華嚴寺一樣,牛頭禪寺也是建在少陵原的半坡上,背倚著原坡,面向著樊川的平川。極盛時,牛頭寺除了寺院,還建有龍塘塔院,有杏花坪、九龍潭等勝景,是京都長安的一大形勝之地。

西安這座千年古剎好冷清,10年花1000萬重建,寺裡卻只有一個僧人

就連女皇武則天也曾來寺遊覽,賦詩《遊九龍潭》:“巖頂翔雙鳳,潭心遊九龍。酒中浮竹葉,杯上寫芙蓉。”

明時,牛頭寺作為秦王朱樉的香火院,得到修葺和保護。民國至解放後,寺院漸漸衰落,而與寺院相鄰的地方,杜公祠和楊虎城將軍陵園則欣欣向榮,掩蓋了古寺的光芒。

西安這座千年古剎好冷清,10年花1000萬重建,寺裡卻只有一個僧人

旁邊就是杜公祠

1993年,一位名叫果林的高僧來到牛頭禪寺任住持,發願恢復古寺。

當時,老法師已經85歲高齡,但他不顧年邁,遠渡重洋,赴港澳臺、新加坡、日本等地化緣,籌集資金共1000餘萬元。從1995年開始修復重建寺院,歷經10年重建完畢。

西安這座千年古剎好冷清,10年花1000萬重建,寺裡卻只有一個僧人

建好後的寺院隱藏在杜公祠一側,楊虎城將軍陵園的上方,依著原坡,形成兩級臺地。第一層臺地為天王殿、鐘鼓樓和大雄寶殿組成的院落。其中,大雄寶殿建得尤其莊嚴,高達三層,十分罕見。

西安這座千年古剎好冷清,10年花1000萬重建,寺裡卻只有一個僧人

大雄寶殿

第二層臺地為法堂所在地。

西安這座千年古剎好冷清,10年花1000萬重建,寺裡卻只有一個僧人

院內豎立著功德碑和記錄牛頭禪寺古今演變的石碑,十分詳盡地把古寺歷史、果林老法師的生平事蹟和建寺過程、寺院廟產歸屬作了介紹。

果林老法師重建寺院後,便四處外出雲遊,於2005年8月以97歲高齡圓寂於雲遊途中。繼任住持為演謙法師。

西安這座千年古剎好冷清,10年花1000萬重建,寺裡卻只有一個僧人

按說,寺院重建後,牛頭禪寺該重拾歷史,發揚光大了,可黃小黃先後去了兩次,發現這裡格外冷清,幾乎沒有香客,大雄寶殿也總是關門,不得進入。通往後臺法堂的門也關著,寺內只見有一位年輕僧人,不知是不是住持。

西安這座千年古剎好冷清,10年花1000萬重建,寺裡卻只有一個僧人

和不遠處也同樣剛恢復重建不久的華嚴寺比起來,牛頭禪寺是要冷清許多了。

黃小黃走陝西:發現身邊的風景,一起遊歷那些山河與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