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交換機的背板帶寬怎麼算?

lemonmonmo


在回答您這個問題之前,先來了解一下交換機背板帶寬究竟是啥東東先。

交換機背板帶寬

交換機的背板帶寬,是交換機接口處理器或接口卡和數據總線間所能吞吐的最大數據量。背板帶寬標誌了交換機總的數據交換能力,單位為Gbps,也叫交換帶寬,一般的交換機的背板帶寬從幾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臺交換機的背板帶寬越高,所能處理數據的能力就越強,但同時設計成本也會越高。


先來認識一下交換機的基本參數

包轉發率:包轉發線速的衡量標準是以單位時間內發送64byte的數據包(最小包)的個數作為計算基準的。對於千兆以太網來說,計算方法如下:1,000,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 說明:當以太網幀為64byte時,需考慮8byte的幀頭和12byte的幀間隙的固定開銷。故一個線速的千兆以太網端口在轉發64byte包時的包轉發率為1.488Mpps。

背板帶寬,是交換機接口處理器或接口卡和數據總線間所能吞吐的最大數據量。

交換機背板帶寬計算

考察交換機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總帶寬。計算公式為端口數*相應端口速率*2(全雙工模式),總帶寬≤標稱背板帶寬,背板帶寬上是線速的。

第二層包轉發率=千兆端口數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數量*0.1488Mpps,速率能≤標稱二層包轉發速率,交換機是線速。

第三層包轉發率=千兆端口數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數量*0.1488Mpps,速率能≤標稱三層包轉發速率,交換機是線速。

案例

1、桌面型交換機帶20臺電腦上網。

設備:桌面型交換機(俗稱傻瓜交換機)公佈包轉發率:35.7Mpps 接口:24個10/100/1000Base-TX以太網端口, (就是24個1000M)。計算:1.488Mpps*24 =35.712Mpps包轉發率:結果35.712Mpps =公佈包轉發率:35.7Mpps,滿足全端口“線速轉發”。

公佈背板帶寬:48Gbps

計算:24*1000x 2(Mbit/s) /1024(Mbit/s)= 46.875 (Gbit/s)

背板帶寬:結果46.875 (Gbit/s)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更多關於華為數通的知識請關注頭條號。



攻城獅成長日記


這個問題很專業,回答一下哈。

為了能讓大家都看懂,說一下背板帶寬的概念,在說一下計算公式,最後舉個例子哈。

背板帶寬

交換機的背板帶寬,是交換機接口處理器與數據總線間所能吞吐的最大數據量。背板帶寬衡量了交換機總的數據交換能力,單位為Gbps,一般的交換機的背板帶寬從幾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臺交換機的背板帶寬越高,所能處理數據的能力就越強,但同時設計成本也會越高。

如圖下面這個交換機,圖的右側顯示了交換機的相關性能,背板帶寬是176GB。背板帶寬是可以根據端口的速率和端口數計算的,如果大於等於標稱的就是線速交換機,否則就是非線速交換機。

背板帶寬的計算

計算公式

端口數*相應端口速率*2(全雙工模式)

線速帶寬:如果總帶寬≤標稱背板帶寬,那麼背板帶寬就是線速帶寬。

舉個例子上面那幅圖:

  • 千兆端口數:48

  • 萬兆端口數:4

計算:1000*48*2+10000*4*2=176 000M 176GB

計算結果顯示總帶寬=標稱的帶寬,因此上面那幅圖的交換機是線速交換機。

總結一下

背板帶寬是衡量交換機性能的重要參數,體現了交換機的綜合能力。還有很多參數非常重要,如包轉發率、吞吐量等。包轉發率體現了交換機轉發數據包的能力,特別是在路由器中,非常重要的參數。



如有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如需更多幫助請私信關注。謝謝


Geek視界


交換機的背板帶寬是交換機接口處理器與數據總線間所能吞吐的最大數據量。背板帶寬衡量了交換機總的數據交換能力,一般的交換機的背板帶寬從幾Gbps到上百Gbps不等。

一般小的家用的交換機不會給出背板帶寬的參數,多數企業級的交換機會給出背板帶寬這一關鍵性的參數。我們可以根據該產品,給出的背板帶寬參數來確定該交換機是否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正常情況下來說,背板帶寬是會等於或者大於所有的接口的轉發速率等。



如果小於,那麼在所有的端口都處於全速率轉發狀態的時候,交換機就會出現速度瓶頸。計算公式為端口速率*端口數量*2!比如一個千兆的24口的交換機,需要的背板帶寬是,1000×24×2=48000,也就是背板帶寬需要等於或者大於48Gbps才不會成為瓶頸。


風來了156


通常是按照交換機端口數量,乘以一個數字來計算出來的。這個數字,通常是網絡流量的平均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