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石君
想想戴安娜怎麼死的,女王也會得報應的。她怕戴安娜心裡有鬼。什麼大多英國民眾支持女王,(其實就是投票脫歐的老朽人,種族歧視的人們,想想英國怎麼推的歐,國不成過,都是這些人投的票)。英國王室的腐朽,對人性的壓制可見一斑。表面光鮮,其實全是男盜女娼,強權壓制媒體為他們洗白,從查爾斯,卡米拉,到安德魯斯,到飛利浦親王,和以前的瑪格麗特公主,女王母親,害死戴妃,性侵幼女,最放肆無恥小三,生活奢靡放蕩,醜聞纏身,個個反倒成了英雄,被英媒體歌功頌德。戴安娜死時,女王拒絕出來。不得不迫於民眾的壓力才違心表示一下。威廉凱特,嫉賢妒能,因為美麗善良勇敢的梅根哈利名氣上升,成為年輕人的榜樣; 為這個嫉妒心,威廉出軌都被掩飾了,凱特驅逐小三也不提了。兩人反倒一條戰線,一致對外了。誹謗壓制梅根哈利。凱特始作俑者,卻裝好人也是被媒體洗白。想當初大學生時成功誘惑王子,沒有什麼顏值特長卻使盡手段成功趕走所有情敵,追名逐利,之後沒有什麼工作,過的其實寄身蟲的生活。威廉排擠哈利,凱特排擠梅根。腐朽的皇室和其他上流社會都排擠他們,被邊緣化。可惜梅根不是戴安娜,哈利不是查爾斯。他們不屈服權勢,不向媒體卑躬屈漆,向腐朽,邪惡,嫉妒,誹謗低頭。這真是正直與陰險,愛心與名利,光明與陰暗,未來與腐朽的較量。問世人有多少是不被愚弄,能看清楚表面下面的這些真實關係和原因的。
像孩子一樣謙卑
就從長相上來說,凱特比梅根更端莊大氣,而且梅根的黑人血統在裡面更不出挑
另一方面凱特一向節儉,穿的衣服有平價有大牌,夏洛特和喬治穿的衣服也是平民的價格,夏洛特還經常撿哥哥的舊衣服穿,但是梅根就很高調了,出席活動穿的衣服件件大牌不說,有的時候還沒有穿出氣質,相比較凱特的親民,公眾自然偏向凱特。很多新聞報道梅根氣走了多位助理,這麼難伺候誰會待見。
梅根在懷孕期間,數次將自己的孕婦向媒體公眾展露,但是生產卻不按照皇室的規定來,要用自己的產科醫生,裡面不能包含男性,不會向凱特那樣生產完就抱著孩子在媒體公眾前,甚至還要孩子過更隱私的生活,英國的納稅人肯定不樂意了,身為皇室花著納稅人的錢,享受皇室特權,但是不按照皇室規矩來,甚至要美國做派,納稅人的錢是大風颳來的嗎?
aa瓜瓜
英國王室妯娌間盛傳不和,不管兩人如何解釋,群眾們就愛拿她倆做比較。
“這裡沒有不和!”所以週一當凱特和梅根一同出現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現場,她們就趕緊給對方一個雙頰吻以示友好的問候,
擺拍了十多秒,上週兩妯娌凱特和梅根出席公公查爾斯王子被授封50週年慶典,同場不同框,被媒體抓到各自同其他客人聊,一點也沒有互動,被大肆渲染,妯娌之間的緊張關係一時甚囂塵上。中途還要互動幾句,全世界都在看著,兩妯娌破冰,梅根畢竟是專業的演員,表情、肢體語言相當到位。
然而英國王室宮鬥裡的重頭戲,著裝一向是重點,在這方面,梅根恐怕需要跟進一個時尚政治教育,目前背上了“王室大花灑”、“敗家媳婦兒”的標籤,失分嚴重。
要知道畢竟是英國最受矚目的家庭,媳婦們的穿著打扮、在公共場合的互動與言行舉止都被放大審視,而英國狗仔鍵盤黨又是世界上最著名會挑事生非的,美國明星媳婦兒梅根著裝方面恐怕真要學兩招大嫂凱特的心機。
穿得土吧,全世界嗑你,還記得梅根剛進宮那輪的粉色低調著裝嗎?
習慣王室生活以後,梅根開始活出自己本來的樣子,穿得越來越有自己的味道,可是因為每次裝新,裝新的款式又太一致,大有“這種款式的都給我包起來”,又有美國大老粗們顯擺耍富特性——名牌太多、堆疊名牌(大家就想想金卡戴珊一家人的炫富文化吧,好萊塢那堆人,圖的就是一個“秀”字),這又與內斂傳統的英式時尚有衝突,英國的酸民們和我國鍵盤手一樣,最受不得名人穿奢侈品牌,花這麼多錢買衣服不如捐錢建希望小學嘛,梅根每次出來,都要計算一輪她今天又花了多少錢買衣服。
比如週一這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紀念英聯邦日,今年剛好成立70週年,算是隆重的了,兩者的著裝後來也是吸引來一群群眾討論,開口就是“梅根單日置裝費18萬人民幣,而凱特王妃穿的是舊衣服”。你說單看這個標題,你心中的好感天平會偏向誰?
《每日郵報》統計了一下梅根的當日穿著花費,她一身貝嫂品牌造型 ,從印花洋裝、白色大衣、高跟鞋、手拿包等全部來自 Victoria Beckham,估計要價 9000 歐元(約9萬人民幣)。
梅根的穿搭應該是特別考慮過的,頭戴“藥盒帽”增添了幾分復古氣質,也是為了向戴安娜王妃、凱特王妃致敬。
1987年4月10日,當年的威爾士王妃戴安娜穿著凱瑟琳·沃克(Catherine Walker)的白色套裝,配有鼓樂隊的金色褶邊和肩章參觀桑德赫斯特軍事學院,她頂上無可挑剔的白色帽子,正和梅根今天穿戴的有幾分相似。凱特則在2017年4月,參加溫莎城堡聖喬治教堂的傳統復活節週日教堂服務時,穿過非常相似的服裝。
但你看看梅根上週的穿搭,這條價格345美元的英國高街品牌Reiss長袖黑白印花直筒連衣裙(手上拿著的是Stella McCartney的黑色手拿包),和這天貝嫂的鎖鏈印花裙風格是不是有幾分相似?
相似風格的單品,梅根總喜歡堆起來穿,就讓人有“都一樣為什麼要多買一件,真浪費啊”的心理。
再說這白色大衣吧,款式設計也與她衣櫃裡存著的大批白大衣風格相似。上週二在白金漢宮舉行的招待會上,她穿的價值895美元的Amanda Wakeley外套,雖然是第三次復穿,但衣櫃裡一堆同樣的大衣把這好感度完全刷沒。
和哈里王子首次前往蘇塞克斯的旅行,梅根穿著一件奶油色的阿瑪尼(Giorgio Armani)羊絨大衣。
另外其實同一天稍早,梅根還和哈里到其它地方出席活動,她穿的是另一身新造型,選穿英國品牌ERDEM墨綠色刺繡大衣,搭配 Givenchy 手拿包、Maison Birks 蛋白石耳環等,價格全部加起來也是逼近 9000 歐元(約9萬人民幣),也就是說
梅根一天之內治裝費高達 18000 歐元,等同於是將近 18人民幣。大嫂凱特的愛牌,被梅根演繹得不算好看,顯得“粗身大細”,看起來很笨拙。
再看看凱特,出席這麼正式的場合,她也是穿著過去的舊衣服,一件2014年新西蘭訪問時穿的Catherine Walker紅色紐扣大衣,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舊衣重穿”的印象,節儉、環保又有一出場自然散發出的獨特優雅。
其實款式相似的衣服凱特才多呢,她甚至喜歡“同一款不同色的給我包起來”,但她聰明之處就是以不同的顏色分開穿,不會在短期內撞色撞同造型,也愛用不同的髮型與配飾、包包來刷新每次露面的印象。
你看她這件大衣是不是和她聖誕節時重複穿的外套也是很相似呢?
她上週復穿的Sportsmax綠色外套,從2015年初次穿過以來,這次也是第三次重複穿,你看她就是會通過配飾、髮型來搞搞新意思。
在昨天,凱特也示範了一天換兩個不同裝束跑活動,新衣服加上舊衣重穿,總花費也控制在2萬元上下,是梅根的十分之一。
對這位英國大王妃來說,她平常的標準著裝是外套、連衣裙和高跟鞋,而今天的蝴蝶結繫帶茄子紫襯衫配黑色寬腿褲著實讓人眼一亮,又大氣又優雅,這件茄子紫蝴蝶結繫帶襯衫來自Gucci,價值799英鎊(約人民幣8000塊),闊腿褲來自Jigsaw,310英鎊(約人民幣3000塊),手拿Aspinal of London的薰衣草紫色Midi Mayfair包,495英鎊(約人民幣5000塊),腳蹬Gianvito Rossi價值7000塊的高跟鞋。
當天倫敦天氣多雲,一身十分亮眼,讓人看到也覺得心情大好,和梅根的黑白灰性冷淡色系著裝不同,凱特向女王陛下學習,善於用彩虹色系著裝,發揮顏色著裝的正面力量。
她這身造型被外媒高度評價,認為是今年最美穿搭之一。
凱特的頭髮看似隨意披散,但是一如既往是特別打理過的,沒有矯揉造作的痕跡,示範了最標準的職場著裝與妝容。
值得一提的是,她今天戴的耳環是2012年宣佈訂婚時戴過的珠寶——Links of London Hope Earrings,自那次戴過以來,很久都沒拿出來過。手上的戒指是2010年威廉王子送給她的訂婚戒指。
晚上她又換裝參加倫敦國家肖像畫廊舉行的Portrait Gala 慈善晚宴,現場星光熠熠不乏當紅明星、名模,像貝克漢姆夫妻(David Beckham、Victoria Beckham)、英國超模凱特摩絲(Kate Moss)都都是受邀嘉賓,但是凱特並未擔心會被搶風頭,穿著前年穿過的一條晚禮服就來了。手上拎著Prada黑色緞面硬殼晚宴包,戴上Kiki McDonough的粉紅色的摩根石鑽石耳環,腰部的黑色緞面修飾身材效果極強,視覺上打造黃金美腿比例。
Kate的Alexander McQueen禮服來自2016 resort款,2017年2月與威廉王子一起走BAFTA紅地毯。
她曾經參加過2014年和2017年的Portrait Gala 慈善晚宴。
這件Alexander McQueen晚禮服成功搶走焦點,因為這次她不只舊衣新穿,甚至還改造舊衣極具創意。
凱特改造了袖子的造型,賦予舊禮服新生,搭配不同的髮型,讓人根本無法一眼辨識這是同一套禮服,其實一件禮服增改配件,可能花費也不菲(畢竟要專人定製,還要找回一樣的布料),但是比起重新買新裙子,改穿舊裙子看起來就“環保”得多了,
著裝節儉又不奢侈,顯得高級又高招,你必須果斷同意凱特確實“衣Q”高。凱特也不是第一次改衣服了,上週白金漢宮的活動,穿著薄荷色的襯衫連衣裙看起來幾乎與她2012年訪問吉隆坡時穿的Beulah禮服完全相同,帶著荷葉邊袖子和紐扣領,搭配絨面革裸色高跟鞋,有說這件裙子是找裁縫特別定製的,或者就是把當年那條裙子給拆了重建。
2012年訪問吉隆坡時穿的Beulah禮服。
所以這一天的全身裝備,不計算珠寶的話,2萬元多一點,對於一個王妃來說,怎樣也要豎起大拇指,有人說梅根的大花灑形象,根本就是用來襯托凱特的。所以當媒體大篇幅報導價格的時候,斗大的標題就讓兩位王室妯娌懸殊的時尚價值觀暴露眼前。
這是
一場時尚外交的戰役,不管兩妯娌的真實關係如何,但是梅根可是要跟大嫂學著,如何用高低街品牌搭配與平素循環穿舊衣服給人樹立低調高級好印象了,美國從頭到腳都是名牌的炫富文化很難在英國獲得觀眾緣,只會讓人覺得奢侈亂花錢。上週婦女節,梅根參加一個研討會與多位成功女士討論女權主義的議題,梅根說自己在加入王室前,是活躍於社交媒體的一眾人,經常分享併發文,但現在她幾乎不再用推特也不再讀報紙,“不,對不起,沒有,”梅根強調,“無論是積極或消極的信息,某種程度上它們就像噪音一樣,令我感到滋擾。”
根據CNN的報道,在過去兩個月裡,梅根的負面評論足足超過5000條,這其中的信息包括汙衊她假扮孕婦及辱罵她的黑人血統,當中更有70%的留言來自20個賬戶,這20個賬戶主力發佈和轉發梅根的負面新聞,相信是針對梅根而設。
雖然梅根不再使用社交媒體了,但是無疑網上的負評依然會影響大眾對梅根的印象,梅根著實要學習一下凱特的高衣Q來獲得好感度。
本文為原創,同期在其它各大平臺發佈都已經獲得原創標籤
蔡百萬
就算是現實生活中,普通兄弟倆的媳婦都會被拿出來比較,更何況是王妃。
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
哥哥威廉王子,英國王位的第二繼承人,劍橋公爵,一直都是努力,踏實,正直的王子形象,拉近了王室和人民之間的距離。
他的妻子凱特雖然出身英國平民,但是家境良好,父親是企業家,母親是空姐,她從小就是被父母按照王妃的要求來培養的,舉止端莊,儀態優雅,博學廣識,熱衷公益。這不僅僅是王室對王妃的要求,也符合大眾對於王室的期待。
弟弟哈里王子和梅根王妃
反觀哈里王子,蘇薩克斯公爵,從小因為受黛安娜王妃去世的影響,一直給外界的形象就是叛逆生活不檢點,不但抽菸酗酒,緋聞還經常見諸於各種花邊小報,誰能征服這樣一位王子,也是廣受大家所矚目的。
在這個時候,梅根出現了,這個王妃完全不符合大眾的期待,她不是英國人,也不是貴族,還是好萊塢女明星,還有黑人血統,孃家的八卦狗血事還層出不窮,甚至連和哈里王子大婚的時候,一眾親戚都在攪合作妖。
這樣的王妃,在人民心裡造成的衝擊可不小,即便王室接納了她,普通百姓可能也會對她不贊同,不過能讓風流的哈里王子死心塌地,並且一改往日花天酒地的做派,這也正是梅根的魅力所在。
2020年初哈里王子夫婦宣佈退出王室,獨立生活,這對王室是一個不小的衝擊,對民眾更是,這回,英國百姓可能更不喜歡梅根了。
卡西熊多
同是王妃,為什麼凱特王妃比梅根王妃更招人喜歡?
說起凱特王妃與梅根王妃這段事情,在英國應該沒幾個人不知道吧?凱特王妃是英國王位第二順位繼承人、劍橋公爵威廉王子的王妃,而梅根王妃則是英國王位第六順位繼承人、蘇塞克斯公爵哈里王子的夫人。
說起她們兩個,那很多人腦海裡想起來的第一個話題應該就是同是王妃,為什麼凱特王妃比梅根王妃更招人喜歡?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解答這個問題。首先,第一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凱特王妃比梅根王妃更早嫁入皇室。一般先來的已經佔據了人民的民心,所謂“得民心而得天下,失民心而失天下”。次為重要的原因就是梅根王妃不夠親民,凱特王妃自從嫁入皇室就給人一種非常的和藹可親的形象,而且梅根王妃並不像凱特王妃一樣觀察民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梅根王妃不及凱特王妃漂亮,一般大家都喜歡那種絕世大美人嘛,對吧?
好啦,今天就到這裡,有什麼說的不對的地方在留言區告訴我喔!
千雪小姐
今天來個輕鬆點的,寫寫英國王室那點事兒。
最近英國王室有點煩。而引發王室煩惱的,則是新晉王妃,蘇塞克斯公爵夫人——梅根。
其實自打5月份哈里王子與梅根成婚以來,這位有黑人血統的二婚王妃,就一直是英國小報的重點關照對象。關於她的各類消息也一直沒間斷過。不過整體而言,當時的輿論,對這樁王子與灰姑娘的婚姻,還是以美好祝福居多。
不過近兩個月,情況則出現了翻轉。所有關於梅根的報道,幾乎都是以負面黑料為主——什麼王室內部人士稱“梅根王妃性格與眾不同”,接連氣走三個王室助理,難伺候;梅根與凱特不合,甚至還氣哭凱特,梅根不想與威廉和凱特為鄰,鼓動哈里王子搬離肯辛頓宮;梅根導致哈里王子與威廉王子兄弟反目;梅根想生完孩子繼續拍電影等等。反正諸如此類,所有關於這位平民王妃的新聞,幾乎都是黑料滿滿,而她本人,也被外界形容為一個“心機婊”,被視為英國王室的隱患。
這恐怕是梅根與哈里大婚前,萬萬沒有想到的。
當然,小報的黃色新聞,向來都以捕風捉影、誇大其詞為能事,做不得準。不過無風不起浪,僅僅半年時間,梅根就鬧的滿城風雨,而且很多爆料都都有看似可靠的信息來源,內容也具備相當可信度,所以這些負面消息也不能說是空穴來風。
梅根的形象為什麼會如此糟糕?
是因為她的平民出身?顯然不是。別的不說,就說她的嫂子凱特王妃,同樣出身平民,但風評可以說是出奇的好,不僅王室上下讚譽有加,在大眾層面也有極高的美譽度。
那是因為她的黑人血統?看上去有這麼一絲道理。畢竟王室是最講究血統的,英國王室身份尊貴,現在納一個有黑人血統的王妃,看上去確實有那麼點離經叛道。
但其實這一點同樣經不起推敲。畢竟現在反種族歧視在西方依然是政治正確,無論是大眾還是王室,除了少數白人至上主義者,其他的都不會拿這種種族成分做文章。何況英國王室又是全球現存王室中最具影響力最大的,英國女王還是英聯邦的名義元首,這種身份和地位架著,他們更不可能沾上種族歧視的名聲——相反,對黑人梅根的接納,反而有助於增強英國王室的威望,贏得亞非英聯邦國家的好感。最後,梅根畢竟不是凱特,除非威廉這一系全掛掉,否則梅根的黑人血統子女,是絕對不可能成為英國國王的——所以即便王室對膚色依然有點芥蒂,也不會攤到她頭上。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梅根成為萬人嫌呢?
歸根結底,還是和梅根的張揚處世風格有關。而這背後,又涉及到王室延續的道德合法性支撐。
現代的英國王室,和過去已經有了極大差別。進入21世紀,英國王室的政治實權基本已經不存在,僅僅只是一個國家象徵而已。而且鑑於民主成為萬民認可的潮流,在可預見的未來,英國王室也不大可能擺脫統而不治的狀態,重新擁有實權——甚至王室成員自身都已經沒有這個想法。
既然已經沒有實質性的存在價值,那王室為什麼還能存在?或者說,英國人為什麼還要供養王室?這就涉及到王室的另一個主要作用——精神引領。雖然政治上,王室已經沒什麼實用價值,但是在精神層面,王室還是有存在意義的。
當然,這種精神價值,並不是說英國人命賤,天生就喜歡擱個王在自己頭上。實際上,大家之所以願意接受一個王室,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王室能夠起到道德垂範的作用,作為道德秩序的維護者,以他們的言行,作為萬民表率,引導社會正常有序的運轉。
這就是現代虛君制民主國家,王室最大的一個作用——甚至也可以說是王室存在的根本價值。如果沒有這層作用,那不管是從納稅人角度,還是從人權角度,人們都犯不著去供養一個並不能直接創造價值,財富和地位卻天然高於自己的世襲家族。
既然民眾賦予了王室這樣的定位,那王室要想延續,就必須要遵循民眾的意見。
而在現實表現中,王室的道德垂範表現,又普遍以偏保守和傳統為主。
這是很正常的。現代社會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整個社會的倫理秩序都處在劇烈的變動之中。這種激烈的變化,使人充滿了不安全感,並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產生焦慮乃至恐懼。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在精神上本能的會希望社會穩定;而這種對穩定感的追求,又使得他們對傳統秩序產生依戀——畢竟傳統秩序已經經歷過,有經驗可遵循,所以能讓他們感到安心。
既然大家心理上都懷念傳統秩序,那王室就有必要扮演傳統秩序的維護者。他們的言行舉止,都需要儘可能的遵循傳統規範,這樣民眾才能在王室這裡得到安全感——民眾的心理滿足了,王室的精神引領價值也就體現了,其存在價值也就有了。
這是從民眾心理角度來說的。而從社會發展角度來說。雖然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社會倫理道德標準的變動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也是必須進行的。但由於這種變動充滿了不確定性,大家事前並不知道變動的最終結果是好是壞。一旦這種變化,不利於國家和社會的有利運轉,那反而會造成傷害。這種情況下,王室作為道德典範,它在前進的腳步上慢一些,其實也是起到一種託底的作用。如果形勢發展不妙,有王室的表率,再加上它無以倫比的號召力,社會道德倫理可以比較從容的退回原地,以免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
總而言之,王室要想延續下去,他就必須充當社會道德的維護者,而社會和人民的需要,又決定了王室在扮演這個維護者角色時,其風格必須相對保守和傳統。這是王室屹立於世的根本!
而梅根的風格,則與王室的這種存續需求有極大的衝突。從各種報道透露出的信息,梅根個性張揚,自我,有極強表現欲和獨立意識,不願受規則束縛。這種典型的美式風格,如果是一般老百姓,倒也無所謂,但是作為傳統價值捍衛者——王室的核心成員,這確實是有些不適宜的。這不僅僅是一種習慣衝突問題,嚴重點說,這種過於時髦現代的做派,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會消解王室的存在價值——王室已經沒有實用價值了,如果它還不能捍衛道德傳統,為社會託底,反而一味去追隨新潮時髦理念,那這樣的王室,和一般的老百姓有什麼區別?社會大眾去供養它,又有何意義?
這就是梅根惹人不喜的根源所在。她的風格,從個人角度來說其實沒什麼不妥,但作為王室成員,其實是很不稱職的——換句話說,她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當然,有人會說了,著名的戴安娜王妃,以當時的王室行為規範來說,她的一些行為做派,其實也是非常出格的。但人們卻普遍對她高度認可,相反對束縛她的王室大加抨擊。為什麼戴安娜當年的出格可以得到認可,而今天輪到梅根,就被刻畫成了一個“心機婊”呢?
這其實就涉及到一個道德規範的尺度變化問題。不錯,民眾確實需要王室保守和傳統。但這種保守和傳統是相對而言的。讓你堅守傳統,不是讓你在20世紀,還對16世紀的陳規陋俗抱殘守缺。他們對王室道德垂範的要求,只是希望你們稍微慢一步,能起到託底保障的作用就行了。可你要是不止慢一步,而是慢了三步四步五步,守著民眾已經徹底拋棄的過時道德規範不妨,那就不是給社會託底,而是拖累社會發展的進步了。
當時的英王室,在戴安娜問題上,就是這樣一個處境。戴安娜的所謂出格,只是相對於長期冥頑不化、固步自封的英王室而言的。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時,英王室所遵循的道德規範,已經與大眾心理需求嚴重脫節,成為世人眼中食古不化的老朽。戴安娜的親民做派,在當時的英王室標準下是逾越了雷池,但對整個現實社會而言,不僅不出格,而是剛剛好。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戴安娜的所謂出格,才大獲民眾青睞,英王室的保守,反而飽受世人抨擊。
而梅根所面臨的處境,和之前的戴安娜完全不一樣。戴安娜死後,英王室飽受非議,被逼之下也啟動了改革,在道德垂範的標準方面逐漸跟上了時代發展的腳步——梅根作為二婚+黑人血統的美國人,她跟哈里的婚姻能得到女王的許可,這本身就證明了英王室觀念的進步。
但也就到此為止了。作為王室,它所需要的,只是跟上時代的腳步——甚至要稍慢一拍,而絕不是去引領什麼時代發展的潮流,更不是帶領人們突破現有社會觀念的阻礙——這不管是對社會,還是對王室本身,都沒有任何好處。而梅根的一些理念和個性化做法,在她看來可能是所謂時代新女性的風尚,但實際上卻大大超越了王室這個職業所應該遵循的規則和限制。這樣一來,別說王室不認可,就是普通民眾,都難以接受。
這就造成了梅根公眾形象的崩塌。
那麼,誰才是王室和大眾心目中,最合適的王妃角色呢?自然是凱特王妃。凱特雖出身平民,但知書達理;衣著時尚大方,但又不標新立異;本身有個性主見,但又謙和有禮,並能尊重王室規範。這樣的人,才是王室和大眾心目中最合適的王妃人選。
說白了,現代王室本身就是一種職業,王室成員——尤其是核心成員,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明星演員,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來向民眾展示一種道德規範。既然是職業,那就要有相應的職業規範,既然是明星,那就得塑造一個能得到大眾認可的人設。梅根作為王室核心成員,既不願遵守這個職業的操守和規範,又不願維護明星演員的應有人設,這樣一來,被王室煩,被小報噴,被民眾嘲,也就在所難免了。
所以說,王室這碗飯也不好吃啊!看著光鮮亮麗,但實際上,講究多著哩!這位梅根王妃想拿美國人的那一套自由主義思維,來混全西方最講究規矩的英國王室,這未來的婚姻之路,著實堪憂啊!
那麼,梅根與英國王室的這場“衝突”,究竟會怎麼收場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解讀。
本文為雲石海外風雲系列1897章。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國際時事分析系列文章
雲石君
俗話說“騎白馬的不一定都是王子,有可能是唐僧”。那麼今天我要告訴大家另一件事:不要先入為主把王子與權傾天下、富可敵國、英俊瀟灑這樣的詞彙聯繫起來,因為我們今天要提到的這位王子與童話故事中的王子形象反差有點大。如今君主制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已成為歷史,剩下的屈指可數的君主國中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首推英國。別看中東一些土豪國的王室成天炫富,可實際上他們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是不足以與英國王室相比的。對英國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可能會知道英國有一位超長待機的高齡女王,也正因為她的超長待機使英國出現了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太子。年近七十的老太子恐怕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不說絕無僅有,恐怕也是極為罕見了。目前英國媒體已在公開討論關於威廉王子越過自己的父親查爾斯繼承王位的可能性了。除了威廉王子之外查爾斯和前妻戴安娜還有一個兒子哈里。如今威廉、哈里兩位王子均已成家立業,於是英國王室就有了年輕的王妃:凱特和梅根。
如今君主制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均已成為了歷史,而英國王室也早已不再具有任何政治實權,而更多隻是國家的一種象徵符號而已。那麼現在英國王室存在的意義何在呢?英國的國民性格是傾向於傳統保守的——在國家和社會變革方面他們有一種漸進式的改良主義傾向。這點我們可以將其與歐洲大陸的法國進行對比:法國大革命中每當一個新的政治派別上臺幾乎就意味著將之前的掌權者送上斷頭臺,由此在法國造成了數十年的混亂狀態,甚至迄今為止法國人這種熱衷於街頭政治的個性都不能說得到了根本的改變——“黃背心”運動就是最佳的證明。英國人對激進革命總體上是持否定態度的,所以他們才以不流血的”光榮革命“這一手段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既然王室的權力已受到憲法的制約,不會對國家的發展產生重大阻礙,英國人民也就樂得保留這一傳統。久而久之王室文化成為英國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迄今為止英國人仍會懷念歷史上曾為英國帶來榮耀的國王:阿爾弗雷德大帝、征服者威廉、獅心王理查、伊麗莎白一世、維多利亞女王等等。這種王室文化的影響不僅侷限於英國本土,事實上也成為了英國國際影響力的一部分——英聯邦是由52個成員國組成的國際組織,這52個國家的國土面積加起來達到了31462574平方公里、人口約為23.28億,而這52個成員國中相當一部分是以英國國王作為本國國家元首的。有鑑於此英國也刻意將王室打造成為對外樹立國家形象的一個品牌——你看人家威廉王子結個婚都能在世界範圍內造成轟動效應,不僅為英國創造了實況轉播、紀念品出售、旅遊觀光等直接的經濟收益,同時也成為英國對外弘揚文化軟實力的一大途徑。對赴英旅遊的外國遊客而言:白金漢宮、溫莎城堡都是必去之處,甚至如果沒造訪過這些地方几乎可以被視為白去了一趟英國。曾有諮詢公司統計:2017年王室品牌為英國經濟增長貢獻了17.6億英鎊,英國王室的品牌價值在445億英鎊左右。王室人物往往也會通過各種社交禮儀活動樹立王室乃至整個英國的國際形象: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通過接待外國領導人、向優秀公民授予榮譽稱號、任命教會職務等方式樹立自己在民眾中的存在感,同時她還是600個慈善機構的贊助人。
既然王室是萬眾矚目的中心,那麼嫁入王室就要做好被議論被嘲的充足準備,嫁入王室後不僅代表著王室形象,還需要養活一堆小報。英國人早已養成在茶餘飯後談論王室的八卦緋聞的習慣。想當初查爾斯和戴安娜夫婦也曾被用來和弟弟、弟媳進行對比,如今凱特和梅根妯娌倆也同樣成為英國人用來衡量比較的對象。無論兩人如何解釋,反正群眾就是喜歡拿她們進行比較。事實上在哈里與梅根成婚之初媒體的報道基本上還是以美好祝福居多,然而沒過多久關於梅根的負面新聞越來越多:什麼王室內部人士稱“梅根王妃性格與眾不同”,接連氣走三個王室助理候;梅根與凱特不合,甚至還氣哭凱特,梅根不想與威廉和凱特為鄰,鼓動哈里王子搬離肯辛頓宮;梅根導致哈里王子與威廉王子兄弟反目;梅根想生完孩子繼續拍電影等等。梅根的形象在英國小報的報道中被塑造成為一個十足的“心機婊”。其實這些英國小報的可信度有多少是壓根說不清的,不過為什麼這些英國小報都千篇一律指責梅根呢?這令人不禁要問:同樣是英國王妃、一個家族的兒媳婦,這差別咋就這麼大呢?是因為梅根的平民出身導致她遭到負面評價嗎?英國王室的確強調出身門第。不過要知道王室貴族制度本身就是一種古老的產物,如今在全世界大多數地方都已成為歷史,如今英國王室不斷受到各種社會新思潮的衝擊,王室本身也在經歷著潛移默化的改變。事實上凱特王妃同樣是平民出身,可不僅王室上下讚譽有加,在大眾層面也有極高的美譽度。那麼是梅根的黑人血統導致關於她的負面新聞頻出嗎?不可否認種族歧視作為一種現象在包括英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是客觀存在的,然而反種族歧視畢竟還是作為政治正確的標準。除了一小部分鼓吹白人至上的極端民族主義者之外無論王室或是公眾還是不可能公開拿種族成分做文章的。英國王室是全球現存王室中影響力最大的,英國女王還是英聯邦的名義元首,這種身份和地位更不敢沾上種族歧視的名聲。相反對有黑人血統的梅根的接納反而有助於重塑英國王室的形象,向世界昭示一種開放包容的姿態,也能贏得亞非英聯邦國家的好感。況且威廉才是查爾斯的長子,按英國現行的王位繼承法而言:威廉和凱特的子女才是王位最優先的繼承者,除非威廉一系全部意外身亡,否則梅根生育的有黑人血統的子女是不可能成為未來的英國國王的。即使王室中的保守勢力會對梅根的膚色心存芥蒂,也不敢公然發難。梅根之所以被嫌棄還是因為她張揚的風格與王室生活格調的不搭配。
正如上文所說英國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已廢除君主制的前提下保留王室實際上是讓王室起到國家精神象徵的作用。王室要發揮這種作用就需要用一套特有的規矩禮儀來樹立其形象,所以儘管英國王室早已不再具有政治實權,但依然是世界上少有的極為講究禮儀規範的地方,很多時候英國王室的禮節在我們看來:簡直就是一套煩人的繁文縟節。我簡單給大家列舉一下英國王室內部一些需要注意的規矩:非王室成員不能主動與王室成員有任何身體接觸(包括握手),即使是握手也應當等候王室成員先與你握手;拜見女王應當攜帶禮物,不要空著手來;女王駕到時應當起立迎接,等她坐下後才能落座;應當稱女王為陛下,稱王子、王妃為殿下,而不能直呼其名;在女王發言之前不要搶著說話;進餐時不要搶在女王之前動餐具,女王吃飽時意味著你也該下席了......事實就連風評還不錯的凱特王妃都吃過這方面的虧:美國職籃球明星詹姆斯在2014年和威廉王子及凱特王妃合影時就因把手搭在凱特王妃肩上而遭到英國媒體的炮轟。這件事在我們看來:詹姆斯似乎也沒做錯什麼呀,怎麼就招來英國媒體的炮轟呢?說到底英國王室存在的意義就在於精神象徵作用。英國王室的禮節看起來的確繁瑣,可正是這些繁瑣的禮節才使王室形成了一種神聖性,王室的品牌價值和精神象徵作用就來自於此。如果失去了這些,那麼王室還有何存在的必要呢?英國人何必花錢供養一個有名無實的世襲家族呢?所以王室生活其實是有一定的遊戲規則的,誰破壞了規則就會遭到抨擊。然而英國畢竟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所以不可能像古代的君主專制國家一樣明文規定什麼大不敬之類的罪名,這就使英國王室的這些規矩禮儀實際上更多時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不成文的慣例。平時大家都不會公開強制要求一定要遵守這些規矩,可如果誰真要是觸犯了這些規矩就會遭到口誅筆伐了。那麼以梅根張揚的個性估計多半沒少觸犯這些規矩。如果梅根只是一個普通人,即使個性張揚一些也不成其為問題,然而作為王室成員就有問題了。我們中國人常說入鄉隨俗,而梅根所犯的錯誤也恰恰就在於此——她沒擺正自己的角色,她把自己那套張揚的美式作風帶到了英國這個保守氣息濃厚的國家,她的行為在英國人眼中是離經叛道的。
事實上英國王室已不是第一次出現這種離經叛道的人物了——上一個令英國王室頭疼的離經叛道人物是凱特和梅根的婆婆戴安娜。戴安娜被稱為“人民的王妃”,以致於很多人以為她是平民出身,於是她和卡米拉之間的競爭就被形容為一個灰姑娘和養尊處優的貴族小姐的競爭。事實恰恰相反:戴安娜其實是有貴族頭銜的,而卡米拉儘管家境不比戴安娜差,但卡米拉的家族其實是被排除在貴族圈子外的。那麼為什麼貴族家庭出身的戴安娜會被稱為“人民的王妃”呢?原來戴安娜一入宮就在潛移默化中引領了王室的一場變革:當時的英國王室仍延續著重視出身門第的傳統,因此王室和普通百姓之間始終存在一層隔閡。王室成員平時所接觸的就是一個狹小的貴族圈子,然而戴安娜卻和完全不認識的民眾擁抱,在公共場合完全不顧忌身份地和人們一起歡呼大笑。這些行為都是和當時的王室禮儀所不相符的,然而卻恰恰幫助戴安娜拉近了與人民的距離。“平民王妃”的稱號就源於戴安娜這種親民形象。1991年戴安娜在加拿大多倫多的一家艾滋病醫院在沒戴手套的情況下緊緊握了艾滋病感染者的手,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大家不要歧視艾滋病人,他們也需要關愛,握一下手並不會感染。1997年她在安哥拉探望了因為誤觸地雷而受傷的平民,她穿上防彈衣和麵罩親自踏進地雷區。在她的大力推動下國際反地雷組織蓬勃發展,這個原本無人知曉的非官方組織因為她的支持獲得了超過60個國家、上千團體的加入。那些年和戴安娜一起工作過的慈善機構超過了100家。戴安娜與這些慈善機構一起爭取婦女兒童的權利,幫助無家可歸的人,為生病的人帶去安慰,鼓勵癮君子遠離毒品的侵害。
戴安娜的這種親民作風放在今天是受人歡迎的,而如今她的兒媳凱特王妃也在試圖延續她這種親民作風,然而在當年保守的英國王室中這樣一個愛拋頭露面的女人是不受歡迎的。事實上當時王室中的保守勢力更多是指責她是一個愛慕虛榮刻意表現的人。可令人不解的是:儘管當年王室保守勢力也曾指責過戴安娜,可最終英國的主流輿論還是對戴安娜進行了高度評價。為什麼當年英國人能接受戴安娜高調的出格舉動,而如今又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之後卻不能接受梅根的舉動呢?這實際上涉及到一個道德規範的尺度變化問題。英國王室存在的意義的確就在於保持一套自身獨特的文化精神,但保持傳統不代表抱殘守缺。事實上社會是一直在發展進步的,王室需要一套規矩來維持自身的體面,但這些規矩也不可避免會隨時代的變化而更改。在20世紀後半期王室在絕大多數國家都已成為歷史了,英國王室儘管得以存活下來,但也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自身。恰好這時戴安娜通過自己的親民舉動使王室與民眾之間的距離被拉近,所以英國人認可她這種舉動。然而梅根的舉動起到了拉近王室與民眾距離的作用嗎?事實上人們所看到只是梅根對英國傳統風格的破壞而已。相比之下凱特王妃在這點上做得就相對比較好:她作為土生土長的英國人顯然比受美式教育的梅根更瞭解這個國家的文化精神底蘊。事實上凱特延續了婆婆戴安娜的親民路線,然而與此同時她表現得極有分寸,從不讓人感覺她有刻意表現出風頭的嫌疑,也就是說她比較好地把握了親近民眾和維護王室體面之間的度。如今英國王室早就沒政治實權了,其實如今的王室說白了就是一種職業。王室成員其實一個明星演員,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塑造品牌效應,為國家提升形象和創造經濟效益。既然是一種職業,那麼就一定會有相應的職業規範,正如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個企業每個部門都會有自己的規章制度一樣。梅根儘管是電影演員出身,但她顯然沒弄明白“王室演員”和電影演員之間的區別,以致於在不知不覺間打破了許多不成文的潛規則,自然也就成為了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嫁進英國王室就要做好被議論被嘲的充足準備,因為不僅代表英王室形象,還需養活一堆小報。其實當年凱特也沒少被嘲異想天開之類的。
梅根做為繼凱特作為“平民公主”嫁入王室後的又一相對“奇葩”的存在,人們的注意力和小報火力自然集中在了梅根身上。而且,梅根本身相較於王室娶妻的傳統來說,確實算是“例外”。幾種因素湊起來,導致了習慣了先入為主的人們,對這位後來的“梅根王妃”更加反感。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王室之前選妃的一貫幾乎是默認的準則:血統純正,貴族,身世清白,教養好,好相貌等。對此可參照查爾斯的戴安娜王妃。這可以說是一個鮮明的標準。
而凱特嫁給威廉時,便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媒體打出的幾乎都是“高攀”“平民逆襲”的旗號。而凱特是其實是屬於中產以上的,從小和威廉王子是校友,也是妥妥的學霸一枚。
母親為了培養她,費了很大力氣,可以說,凱特除了出身(只是對於王室來說,凱特家的資產還是很可觀的),對於禮儀,教養等方面都是按照“準王妃”培養的。經歷的短暫的被嘲後,凱特憑藉每次出席活動得體的表現,知書達理;衣著時尚大方,但又不標新立異;本身有個性主見,但又謙和有禮,並能尊重王室規範。逐漸成為了人們心中合適的王妃人選。
此時,我們將凱特和梅根做個對比:
婚前被拿來說的主要是
首先,原生家庭以及血統,梅根1981年8月4日出生於洛杉磯,父親是名攝影導演,歐洲後裔;母親是非洲裔美國人、社會工作者,她的身份和貴族毫不沾邊。梅根的爸爸媽媽在她6歲的時候就離婚了,媽媽獨自撫養梅根長大。再加上兩個奇葩的同父異母的兄姐們,對於保守的英國王室來說,梅根的身份確實有些“接地氣
此外,相比於之前的王妃,梅根婚前的緋聞就太多了。
婚前梅根是一位演員,走的也是自由奔放的路子。熒幕上留下了不少奔放一點的影視資料。和人們心中端莊純潔的王妃形象有所出入。年紀大,有過婚史。王室向來都更親睞與年齡較小的女子,而梅根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之前還有過一段婚姻,當然這並不是什麼錯誤的事情,只是作為精神象徵,人們自然而然的要求會更加嚴格。這也是大家對梅根不滿的一大因素。
婚後,大家的目光也沒有離開這位王妃,不同於凱特一水兒的得體好評,梅根參加活動頻頻被指出“黑料”
參加皇家基金會創立的教練核心項目,並參與籃球賽,穿10釐米的高跟鞋。被指作秀。
而參加同類活動的凱特的裝扮是這樣。不得不說凱特真的是躺著也贏好感啊。
隨後,被吐槽裙子太短,畢竟裙子膝蓋以下,是王妃們默認的穿衣準則。但是感覺這波黑有點兒冤,畢竟凱特的裙子也常在膝蓋以上,但是都比較保守。
還有,王室成員很少穿黑色。而梅根在被指責著裝過於暴露之後,似乎很偏愛黑色
有人則批評她穿一身黑參加這樣的活動,在王室成員裡顯得十分突兀。
還有就是觀念上差異,相比與穿衣打扮,這個矛盾更加突出。
比如王室大家庭固有的傳統狩獵活動,哈里就很喜歡這個活動。
這也是是個傳統的家族活動,每個人都會出席。
可是哈里最近卻跟梅根一起缺席了這場活動,英媒說,由於梅根是一名動物保護者,不喜歡任何形式的狩獵,曾經以拒絕穿皮草、吃素來表達自己對動物的熱愛和保護,所以哈里為了不讓梅根不高興,就破天荒放棄了這項他一直準時參加的活動。
當然這樣思想觀念上的衝撞有不少。小報對此也是樂此不疲的宣揚,使得人們對梅根的好感度也下降。
不過,哈里王子每次見到梅根時的迷弟臉,也會讓人不禁祝福他們,畢竟感情最終還是兩個人的的事情。
至於王妃這份“職業”對於梅根來說還是任重而道遠啊。
趣點搬磚工
就好比:長得沒你漂亮,和你差不多甚至不如你的,但過的比你好,而且過的比你好太多,你看吧;很多人都會羨慕甚至嫉妒,因為她們覺得梅根就是走了狗屎運而已,僅僅只是幸運而已,就可以做王妃,甚至在大眾審美觀認知裡:梅根是醜的。一個黑人,而且還是離過婚,原生家庭還異常的糟糕,就這樣一個普通到很平庸的女人,嫁個了王子。誰人不嫉妒呀。
而反觀凱特,她端莊、優雅、美麗,甚至還非常優秀,雖然凱特是平民王妃,但是凱特家境也是非常好的,不是貴族也是新貴了。
其實;梅根配哈里真的綽綽有餘了,哈里除了有王子的頭銜,他有多糟糕你們還不知道嗎?除了這個王子的身份真的沒什麼優點了,私生活異常混亂,不是喜歡到處裸著就喜歡去把妹,天天燈紅酒綠、糜亂不堪,不是梅根高攀了哈里,而是梅根拯救了哈里,梅根是一個很優秀的女人,雖有渣渣一樣的父親,離過婚,但是她過的真的很堅強,我相信很多人如果有梅根的遭遇,肯定墮落到不行吧,但是梅根並沒有向命運妥協,而是逆天改命,最終梅根所有的磨難最後化解成現在的幸運了。
當今,越來越多人關注原生家庭,只從原生家庭這個詞彙出來,把自己所有的性格缺失或者失敗,歸結於原生家庭,確實,原生家庭會對這些有影響;有些確實是因為父母缺少的關愛,造成的陰影一輩子都走不出來,甚至一輩子都在和過去較勁,一輩子都不願意和自己和解,總是覺得上天不公平,變得敏感,最後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
其實,我想說的是:原生家庭造成自己的不好影響,是該和解了,過去的真的過去了,未來的日子還長得,不要一有什麼事情不順心,就讓“原生家庭”背鍋,我現象大部分中國人都有過被父母不關愛的時候,中國的父母就是這樣,上個世紀普遍的人都很窮,受的教育真的有限,他們無法表達這些愛,能把一家人養活已經是很幸運了,他們沒有那麼多時間關注你的內心感受,我們真的要理解他們,我們所受的教育,就是要讓自己懂得更多去理解人,而不是懂得越多去怨恨自己的至親,我覺得這是悲哀的,因為父母已經老去,他們接受能力更加低了,他們大多收到的文化很少,僅僅只是認識字而已,你說的那些父母又怎麼理解你呢,所以和過去和解、理解父母,你的未來才是敞亮和光明的。
我今天為什麼會說這些呢,是因為我經常看新聞和身邊朋友說起這個事情,總說自己原生家庭很糟糕,造成現在的情況;諸如此類,總是有怨恨,但是他們忘記了是誰寧願做苦力都要送孩子去讀書,避免和他們一樣做著辛苦的工作。中國的父母表達愛的能力是欠缺的,但是我們真的要體諒他們,因為沒有人教他們怎麼做呀。
還有作為一個成年人了,要嘗試著自愈,多去治療自己,不要怨恨,心中充滿感恩,你真的會活的很輕鬆。
老舅爺說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確定無疑的現實其實是媒體營造出來的現實。
這個問題很八卦,最近確實傳出很多梅根的負面新聞,跟凱特不和等等,但是真實情況是如何我們是很難窺到全貌的。現實是多維度的,人們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那一面。
梅根跟哈里的戀愛顛覆了很多英國王室的傳統,血統、婚史、性情等等通通跟民眾固有認知裡的“王妃”不太一樣,而凱特王妃雖然並非貴族出身,家庭也是富有的中產之家,受過精英教育,外貌端莊賢淑,舉手投足之間更符合公眾對一個王妃的想象。兩位王妃之間大相徑庭的各種特質無疑助燃了八卦媒體的想象力,也迎合了公眾看熱鬧的八卦心理。
說公眾不喜歡梅根是很難有實證的,因為“公眾”本身就很難定義,大規模的民意調查也很難開展。但是如果說英國部分的“藍血”貴族瞧不上她也是可信的,畢竟在貴族傳統這麼歷史悠久的國家,"老錢"(old money)一向是看不上新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