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哪些“雪花”該為學術失範“雪崩”背書?

學術是神聖的課題,論文作為承載專業理論、知識傳播脈絡介質,更應堅守其原則性與嚴謹性、真理性。近日,一篇7年前刊發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意外引發輿論關注——熱議的焦點在於,作者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孃的優美感”。


哪些“雪花”該為學術失範“雪崩”背書?

《冰川凍土》雜誌論文截圖

光看期刊名字“冰川凍土”四個字,就知道其專業性與領域性,“我國冰雪、凍土和冰凍圈研究領域唯一的學報級期刊”。一篇充滿“馬屁”味道的文章,是如何堂而皇之“拍”到學術權威期刊上?這個經不住叩問的問題,想想也令人費解與弔詭。不過,這顯然折射了現實學術失範的一些端倪,如果說學術造假、抄襲等是“低端”的示範行為,那麼“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孃的優美感”無非是“高級”點的示範典型。

事實上,學術也並非不能以與導師共同研究學業、鑽研課題的經歷作為提煉素材,有時著名學者的思想理念乃至生平事蹟都是一筆不可或缺的財富。如,胡適弟子羅爾綱編寫《師門辱教記》,記述胡適治學的自身所見與感觸。為何,這本小冊子能贏得當世與後輩推崇,很大程度上在於其客觀細緻闡述學者治學經歷與日常行止,本身就具有學術傳承、治學薰陶的紐帶作用與積極意義。反觀,《冰川凍土》雜誌上“奇文”,用常人聽著雲裡霧裡、專業術語包裝,行阿諛奉承、溜鬚拍馬之實,無論是出發點還是結果都是構成對學術殿堂的褻瀆與玷汙。

“雪崩時,沒有一朵雪花是無辜的”。更為令公眾震驚的是,該“奇文”之所以通過審核,歌頌的正是在相關期刊任主編的導師,真所謂“歌之亦其,喜之亦其”。這道出了學術界一種不良的傾向,少數長期掌握學術權力的“學霸”,利用壟斷各類課題申報、評獎評審等資源,壓榨出“光怪陸離”的學術成果就不在話下。

試想,把吹捧彈唱注入到邏輯縝密的學術殿堂,不正是“霸凌”態度之下的學術裂變,這既應引起學術各界警示新的學術惡變,更應令導師等學者引以為戒,保持精神品格自修自律,築牢學術陣地的清風高地。此外,相關學術期刊單位掌握學術論道的關卡鑰匙,豈能“拎不清”是非黑白,把“象牙塔”當作泥沙俱下的“道場”,如此一來豈不是任由“三教九流”自廢武功。從這點出發,除了事後啟動調查,對“奇文”審核把關、刊發登載等流程進行回溯,更應以此為戒、舉一反三,刮骨療毒強健行業自律的基石。

學術墮落墜地,侵蝕不僅僅是公眾的信心,更有國家科技發展扶持的公信力。很多網友發現,這樣一篇赤裸裸的“馬屁文”,竟然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對象,寶貴的科研經費結出一顆“怪果”,相關違規違法問題,足以引起相關部門自查自糾、深挖根源。精神賄賂大道其行於學術圈層,對整體生態進行肆無忌憚的挑釁,身為學者的每個人都應恪盡職守,對敗壞中國學風的又一“毒物”擦亮慧眼,起碼是不沾身、防腐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