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網絡教學的上場是否意味著大量教師會下崗?你怎麼看?

趕往春天的路上


不會。

網絡教學確實有很多便利之處,我覺得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受時空限制,不論你在何時何地,只要有電腦有網絡,就可以開始學習,但這並意味著其能完全取代現在的教學模式,學校教育也將長期存在下去。

因為學校教育不僅僅意味著老師的教學,更意味著規範的管理。

很多名校不僅是因為其有一流的師資,更是因為其有一流的管理。比如著名的衡水中學,當初也是很爛的學校,就是換了李金池當校長後,大刀闊斧地進行管理改革,老師還是那幫老師,學生還是原來的學生,但很快就脫穎而出。當然後來越來越好,實現了優秀師資與優秀生源的良性循環,但即使是現在,衡水中學的管理也仍然是一流的,不然也會走下坡路。

所以老是有人說現在網絡這麼發達,為啥不讓那些頂級名師錄課,讓全國的學生看視頻學習呢?這就是不瞭解管理的重要性。再好的課,再好的老師,如果學生不學怎麼辦?在學校裡能做到早上5點半就到教室學習,在家裡能做到嗎?這個特殊的假期裡,學校都有要求在家好好學習,甚至還制定了和在學校一樣的課程表,但孩子們的執行情況怎麼樣,只有家長最清楚。

所以,網絡教學雖上場,但也只能起到補充作用,短期內絕不會取代學校,教師也不會大量下崗。


放牛班的牛


下吧,尤其是中小學教師。這樣孩子們都可以每天對著顯示屏幕上的名師接受優質課堂,教學成績突飛猛進,培養更多有責任心、愛國心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孩子不會時,顯示屏裡的名師伸出手親切地手把手教他;孩子心裡有波動時,顯示屏裡的名師會切合實際的耐心溝通;等等。好主意


陋室主人11


本人是一名基層的鄉村教師,我認為在人工智能大潮的趨勢之下,可能會有人說某一天中小學老師會被某些智能設備或者是大量的網絡課程給取代,這有可能會使得大量的中小學老師面臨下崗的危機,但是我覺得目前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情況並不會在短期內發生,原因如下:

一、網課不被家長接受.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的話,網絡上的那些網課並不被太多的家長接受,那些家長能夠接受的主要還是孩子們的學校教育,他們能夠接受到的是讓孩子去更好的學校裡面讀書。

我們不能夠排除那些網上的課程,要比現實中學校裡面老師講的要好一些,畢竟網上的那些課程很多都是名師講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得出這些家長並不會在短期內接受讓自己的孩子待在家裡看網絡視頻的教學模式,而且那些網絡視頻教學基本上都是需要收費的,並不是那些家長願意支付的。

二、網課只能是輔助.

可能一些位置比較偏遠地區的學校能夠接受一些免費的遠程教育課程,不過這些估計也只能淪為教學輔助罷了。

三、學生們需要集體生活.

如果讓孩子們在家裡面觀看那些網絡教學視頻的話,孩子們一直在家待著的話,可能就接觸不到那些同齡人了,這樣久而久之的話會使得孩子們在性格上產生一些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技術手段的更新並沒帶來老師大面積下崗。

但也不得不承認其對教育的影響,也許將來有可能不需要那麼多老師,只要部分優秀教師參與科研,製造的產品可以複製,一些知識技術性課程的師生互動變成了人機互動,估計老師數量可能會減少。其實現在有不少網絡課程就很好,一個老師可以面對幾千個甚至幾萬、幾十萬線上學生,一樣也會減少老師需求量,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學習。

所以老師也要有自我危機意識,要活到老,學到老,及時知識更新,要駕馭新技術手段,而不是被新技術所淘汰。其實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不僅僅會衝擊教育行業,衝擊教師崗位,它會對各行各業產生巨大影響,會改變人的生活方式。雖說不能取代人類,但能取代不思進取,沒有複雜知識的那部分人的簡單重複性工作,失業也許會伴隨而來。


慎獨164165614


【個人觀點】網絡教學上場,大量教師下崗?我認為,恰恰相反。經過此次體驗,家長只會更加看重學校教學,對網絡教學避而遠之。

由於疫情的原因,全國範圍內的所有學校延遲開學。隨著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各地紛紛展開網上教學。一時間,直播也好,空中課堂也好,成為最熱門的話題。

該如何評價網絡教學的“全國首秀”呢?

不否認網絡教學確有其優勢,但這次“首秀”更多暴露的是其缺點。

我認為,網絡教學對學校教學的衝擊微乎其微,甚至更突顯了學校教學的重要性。

簡單分析如下。

1.網絡教學的兩大問題根本無法解決

關於網絡教學的缺點,我們不再一一列舉,這裡只說兩個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

①視力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研究結果表明,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居世界第一。具體數據如下圖。

高近視率,影響的不僅是身體健康,更是對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

導致高近視率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學業負擔重、用眼習慣不好、缺乏體育鍛煉外,近幾年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子產品的普及應用。

網絡教學的推廣,只會使學生的視力問題更加嚴重。

②手機監管問題。

手機問題,本身就是中小學生管理的一大難題。

圍繞著手機的使用,家長和孩子可謂鬥智鬥勇。只要牽涉到手機,家裡總會“硝煙瀰漫”“戰亂不斷”,既危害孩子成長,又導致家庭矛盾。

而此次網絡教學,學生們就像得到了“尚方寶劍”,可算是過足了“手機癮”。

但孩子的自制力較差,所以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學習只是玩手機的“幌子”,還是合理的“幌子”。

現階段,大部分家長還在家裡,尚不能有效監管,以後家長不在家呢?

家長為什麼關注開學時間?很多都是被手機“逼迫”的。

2.教學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什麼?是立德樹人。教師的根本任務是什麼?是教書育人。

學校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成才,更要讓學生成人。

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還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更要陶冶學生的情操,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教學,永遠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內容。即便網絡教學能夠代替教師進行教書,那育人怎麼辦?

3.學生成長需要各種外部環境

學生的正常成長,需要各種外部環境的共同作用,其中又以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為主。

舉例而言,班級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單位,每個學生都是班集體的一員。

在班集體裡,學生會懂得什麼叫規則,什麼叫集體利益。學生能學會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與別人相處。只有長時間生活在集體中的人,才不會凡事只考慮自己,才知道怎樣維護集體的利益。

這些內容,網絡教學能教會學生嗎?

只進行網絡教學,失去了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學生怎麼能正常成長?

結語

此次全國範圍內進行的網絡教學,只是非常時期的應急之策。通過這次“實驗”,讓我們發現了網絡教學的很多不足,這為以後的改善提供了經驗。

但無論怎樣改善,無論是從目前還是長遠來看,網絡教學都不可能代替學校教學,更不會因網絡教學上場導致大量教師下崗。


三石學堂


疫情引出的線上教學是個好事情。之前一直有一部分家長不放心自己孩子老師的教學水平,渴望有名師來教自己的孩子,這回實現了夢想。在線上教學的老師每個都是上海市的名師,並且每個名師的身後都有一個團隊的共同出謀劃策,組織教案,協同呈現課堂。實在是一個加強加強版的名師優課。真的希望這個線上教學能持續相當長的一個時段,一是讓平常沒有機會享受名師課堂的學子們能充分享有名師的教授課程的學習過程,讓優質教學資源最大化發揮作用,二是通過這樣一個長時段的線上教學看看這樣的教學方式是不是可以推廣,或者哪個學段哪些人群可以推廣。個人認為,對於小學初中學段的學生線上教育肯定不能取代線下的學校教育,因為學生未成年,他需要的絕不僅是知識傳授,而從屏幕中傳出的缺少“精,氣,神,人格魅力”做載體的做人說教,多半不能被另一個生命體接受生髮。高中學段的學生線上教育能否替代線下教育,真的需要全社會尤其是學生本人,學生家長們的認真觀察思考。


翠竹a19


經過這場所謂停課不停學 ,一定會讓更多人認識到老師的辛苦和重要性,沒有互動,沒有監督,沒有鞏固,沒有測評……立貼為證[呲牙]


悠客閒人


網絡教學是一種趨勢,導致很多具體的人工職能被取代是事實。

這首先在於網絡教學的優勢:網絡教學這種方式既方便又靈活快捷。學生可觀看下載講課錄像、電子教案、課件等授課內容,彌補課堂中的不足,起到了加深理解、解惑問題、複習提高的作用;同時學生也可以在網絡教學平臺上與老師交流,通過交流,學生可以獲得疑問的解答,得到學習的動力,教師也可以瞭解學生的當前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在網絡教學活動中建立起一個有效的交流環境,能夠使得分佈在不同地方的師生方便的交流,從而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而且目前還有了校際間的網絡平臺,這樣能夠整合教師與教師,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資源。

但是網絡教學也有缺點:首先,針地性差,有時學生會出現看了好幾遍課件、還是不太理解,沒有老師的指點迷津,常出現遇到難題就想逃避的思想,學生在學習中的思維容易中斷。其次,網絡教學的規範性標準化以及品質有待於提高,這也是現在網絡帶給人們的一大擔憂。再次,網絡教學導致師生間、同學之間的交流不暢通。有時老師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及時給予答覆或是答覆不明確,學生還是不能理解,常會造成學生對老師產生誤會,畢竟文字上的交流不如語言交流來得暢快。

鑑於此,我們可以很簡單得出結論,如果教師不希望被網絡教學取代,那麼根據上述的優缺點可以做如下的調整:

1、        發揮網絡教學的長處,儘可能是利用和借鑑優質的教育。

2、        抑止網絡教學的短處,向個性化教學服務方向轉變。



磨石旅行與創作手記


我認為是杞人憂天。網絡教學是在特殊條件下不得已而使用的。它不可能成為教學的主流。就像主食和副食一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是主食,我們的線上教學是副食。副食永遠不可能代替主食。因為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相比有不可替代的優越性:

第一,對人身體來說,網絡教學需要孩子們長時間地接觸手機和電腦。這些電子產品會對人體產生輻射,對人體健康有害,尤其是對正處於生長髮育期的青少年來說,更是如此。他們也由於長時間看電腦手機會使視力下降。而課堂教學與之相比,就有明顯優勢!

第二,我們學習的效果如何大多取決於對學生的管理。線上教學只是完成了教學的一部分。線上教學只是比較適用於自律的學生,對於不自律的學生沒有多大效果,就是對自律同學課堂教學效果也好於線上教學。對於沒有自律的中小學生來說,他們完全是在失控狀態下,學習效果可想而知,簡直是緣木求魚!

第三,課堂教學有利於學生品質的培養,k線上教學不利於培養學生優良的品質。我們是教育,不單純的是教學。不是單純學到知識就萬事大吉了。我們的教育肩負著育人的使命。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他們團結合作,如何與他人相處,有集體主義觀念有愛國主義精神等等優良的品格,而網絡教學在這一點上,與課堂教學相比顯然不足!

第四,課堂教學能創造有利的學習環境。線上教學分散,學習者什麼樣的環境都有,不利於學生專心致志地學習。而課堂教學在這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學生在學習的環境中,容易受到薰陶,看別人都學,他也無形中學起習來。

第五,課堂教學有利於學生成長。學生在與同學們的交往中,增長見識,擴大交往,增進友誼。而線上教學就損色的多!

第六,課堂教學學生能夠得到及時的輔導和指導。課堂教學師生面對面,學生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他們的問題都暴露在老師面前,老師能隨時隨地地進行輔導教育。而線上教學這方面就顯得乏力。

總之,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相比,有著自己獨特的優越性。無論科技多麼發達,網絡教學多麼精彩,他不可能完全代替課堂教學!


小荷風采


不會

理由:網絡教育發展的迅猛及其擁有的優勢,是有目共睹的,但網絡教育還是不能完全取代當今的傳統教育。

1.網絡教育所用的課件,是有個性化的老師設計的,但是對於不同個性的學生而言,它還是一個“個性老師”的課件,是一個共性的課件。不能很好地進行“因材施教”,只能大路施教。

2.教學這件事還有一個人性化的問題,老師與學生在教學中有一個相互相長的過程,在相長的過程中,感情也相長了。對教學視野的拓展、研究的深化,是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恩師”、“得英材而教育之,不亦樂夫”講的就是這麼回事。

簡而言之,一般教育,網絡可以代之,個性教育,可能目前還是不能的。

本回答被提問者採納



新火思維


2月17日,教育部全力打造的國家網絡雲課堂正式上線,標誌著線上網絡教學正式納入常規運營。這是在其它網絡平臺推動和擠壓下,本著教育公平的原則,集合全國優質教師資源打造的教育教學平臺。

但是不是意味著教師資源過剩?大量教師需要轉崗下崗?其實通過這幾天“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網絡課堂直播的狀況就可以知道,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可逆轉,教師不僅不會轉崗下崗,相反還需要補充大量的教師。

原因在於:

一教師隊伍是按照老中青梯隊設置的,便於有序退休,不會出現大面積缺教師的現象;

二現有的教學班級人數過多,教師還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還做不到為了一切學生;

三教師是一門技術活,還不是任何一個人短期就能勝任的,不是師範專業畢業,師範專業技能和教育理念嚴重缺失;

四教師是一門收入不高的苦職業,有想法的人幹不長,無想法的人幹不了;

五教師的群體智商是通過苦讀獲得進一步深造的,適合中小學階段的學情,智商高者或低者幹不好或幹不了。

一、梯隊設置,有序退休,大面積缺教師就是犯錯誤

我國改革開放前是計劃經濟時代,一切都是按計劃指派生產或銷售,人才培養也是如此。整個社會雖然物質不富裕,流動不充分不自由,人的潛能得不到最大程度開發。隨著改革開放搞活40年來,中國建立起了全球唯一完整的工業體系,物質極大的豐富,農村開始城市化,文盲已經僅存於60、70歲及以上老年人之中,全民文化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歸功於教育不懈的努力、無聲的付出。工業的發達、經濟的繁榮,對人才需求量增大,高校擴招應運而生,也為普通家庭的孩子進一步深造提供了機會。高校不再是培養社會精英,而是培養社會普通勞動者。大量人才的培養推動了二產、三產的進一步發展。

這些歸功於教育。每當“讀書無用論”沉渣泛起時,有腦子的就會想到不讀書你什麼都不是。脫胎於計劃經濟時代的教育教學模式在今天仍然存在著影響。無論大上民辦教育還是公辦教育轉型,其實就是市場經濟短視在作怪,涸澤而漁,不按教育教學規律辦事。在中國這樣大體量的國度,沒有計劃性根本就行不通,一旦大面積教師退休,青黃不接,將是一場災難。過度追求經濟效益,導致有償家教、名師跳槽、爭搶生源等亂象發生。社會主義公辦教育本著公平公正公開原則,面向全體國民,實施按照老中青梯隊設置,便於有序退休,不會出現大面積缺教師的理念,默默無聞地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二、現有的班級基數過大,還不能真正落實小班教學,把每個學生教育好。

目前的狀況,因為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導致了農村學校的生源嚴重萎縮,教學班級減少,而城市裡面,隨著大量的農村人口湧入,城市面積在擴張,很多學校生源過多,現有的教學資源遠遠跟不上生源的增長,導致現有班級人數急增,有的甚至60-70人一班。給教師開展教育工作,完成教學任務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新建擴建學校,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從立項論證到撥款開工直至驗收交付,總要兩三年,無法滿足現有的需求。

國家一直提倡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小班化,只有在小班化的教學環境中,每一個學生才能得到老師的普遍關注。在60-70的班級中,老師的注意力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人,即使每個人都照顧過來的話,也需要很長時間。而小班化就不同了,每人每天在學習上、在守紀上有沒有問題,老師都能及時的發現,及時的溝通交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做到及時教育、及時評價、及時反饋。老師可以針對每一個孩子設計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孩子跳一跳就能夠得著,從而獲得學有所成的成就感。畢竟每一個人發展的速度、所處的起跑線的位置是不一樣的。

三、教書是一門技術活,不是任何一個人想幹就能幹好的。

在目前城市擴張的過程中,很多新建學校需要大量的師資,於是各地在應屆往屆大學畢業生中招募教師。這種不問是不是師範專業畢業生,就盲目的招募到教師隊伍中的行為,其實是不負責任的。一個連正常的師範專業應該受到的師範專業技能訓練都不具備的大學生,儘管知識面、處理問題的能力有可能比師範生高,但是師範技能那一塊他永遠是缺失的。可以想象,他在從教的生涯中是自由的生長、胡亂的生長、盲目的生長,對於學生的也只能是自由的胡亂的盲目的學習。

教師隊伍並不排斥其他新鮮血液的加盟,但是教育是一種特殊的行業,教書是一門技術活。教育教學的規律,不同於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其他的規律。他要求教師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擁有愛心,要有奉獻精神。特別是師範專業技能訓練中普通話、粉筆字、鋼筆字、演講與口才、教育學、心理學案例分析等等,不是一朝一夕訓練成功的。不經過專門的訓練,光憑智商高、記憶好就能獲得教師資格證書是遠遠不夠的。這關係到教師個人的長久發展,也關係到學生潛能是不是得到進一步開發,最終能不能通過學習獲得進一步深造的機會。於國於家於自己,都是功德無量的事。

四、教師是一門收入不高的苦職業,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的比豬差,沒有愛心,沒有奉獻,是幹不長教師的。

教師首先是一個職業,解決個人在社會上生存的問題。其次才是一個事業,這個事業需要教師認同社會主義教育理念,認同愛心與奉獻的價值。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教師是三百六十行中最不起眼的一個行當,是孩子王,每天和孩子們打交道,除了擔任自己的教學任務之外,還要負責處理孩子們之間發生的事情,疏導孩子們產生的心理問題,指導孩子們對未來的認知,還要幫助孩子們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認識。每天都週而復始,一遍又一遍重複做。沒有一定的耐心,是幹不好這個工作的;沒有一定的愛心,是幹不好這個工作的;沒有一定的奉獻精神,是幹不好這個工作的。

很多人在長期的教師生涯中感覺到毫無成就感。這並不奇怪,絕大多數人在社會生活中對應的就是平庸的工作、生活,忙忙碌碌一輩子,總有做不完的活,幹不完的事,說不完的話。也正因如此,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只要將生活與工作稍做調整,局面就會為之一新,無論哪一方面就會脫穎而出。很多名特優師成長的軌跡告訴我們,只要你在某一方面稍微付出,你收穫的將是整個世界。

五、教師的群體智商是通過苦讀獲得進一步深造的,適合中小學階段的學情,鼓勵學生通過苦讀獲得進一步深造的機會。

任何一個人天賦固然重要,但是離開了後天的努力,就如同方仲永一樣,江郎才盡,最終將一事無成。在21世紀,知識更新的很快,知識的容量越來越龐雜,一天不學習就會感覺到落後。大家都進步的情況下,如果你還原地踏步踏,你這樣比別人落後不是一步兩步,而是一條街兩條街的問題。這也是很多教育培訓機構喊出的口號: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時候想想,雖然憎恨教育培訓機構的惡劣行為,但是他們能夠頑強地生存下來,並且不斷地開疆拓土,市場越做越大,可見也有他們生存的道理的。

雖然現在大學擴招規模很大,基本上能滿足高中畢業生的入學深造的需求。但是高校之間本身就有區別,985、211、雙一流高校一直是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高校。但是這些高校招生規模就那麼大,要想進去就必須過五關斬六將,不斷的通過苦讀,才能不斷的追求進步,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沒有三更睡五更起、頭懸梁錐刺股的拼搏精神,是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教師這個群體總體上來說就是通過苦讀才獲得了今天的地位,他們對於苦讀是有著深刻的體會。他們不如985 、211、雙一流高校的學生,憑藉天賦很輕鬆地就步入了夢想的大學殿堂。這些高校的學生當初根本就不屑一顧教師這個職業。當然這無可厚非,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而且社會經濟生活的領域,需要他們這樣高智商的人群從事科研工作,各行各業需要工程師。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會有對應的位置,只不過在後天學習的過程中,你有沒有通過過苦讀改變自己的命運,或者說被命運踢出了局。

綜上所述,網絡教學的上場,並不意味著教師這個職業規模越來越小,教師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少,相反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小班化教學,還需要更多的人從事教師這個職業。特別是吸引高素質的人才加盟教師隊伍,才能激起教師隊伍中的活水。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中華子孫素質越來越高,民族的活力越來越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