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孩子發脾氣時不理睬他,這樣對嗎?

心理諮詢師趙迪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人也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孩子就更加不能例外了。孩子發脾氣了,簡單直接地不理他,放任他自己哭鬧,也許並不是處理問題的最好方法。

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為什麼發脾氣的原因。孩子太小,很多時候他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會通過發脾氣哭鬧的方式來表達,家長要學會讀懂孩子“隱藏”的語言。然後“對症下藥”,找出最好的安撫孩子的辦法。

2歲孩子愛發脾氣,其實他的情緒也是有跡可循的,無外乎就是以下三點:

一、耐挫能力弱,遇到做不好的事情就會有挫敗感

大人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也會有點失落感。如果孩子在自己玩耍的過程中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難,被挫折打敗的他自然也會無比傷心,只能在自己最親近的人面前表達出來這種難受的感覺。

這時候家長要關心一下他是因為什麼事情而難過,是積木倒了還是玩具車壞了,找到了孩子哭鬧的來源,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二、孩子想要更多的關注和陪伴

家長很多時候由於忙於自己的事情而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孩子就會因為被冷落而故意哭鬧試圖引起父母的注意。

這時候家長只需要好好陪伴孩子,安撫他的情緒就可以。

三、孩子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是很多時候孩子哭鬧的主要原因。爸爸不給買玩具,哭;媽媽不給買蛋糕,哭……只要孩子想要卻得不到的,就通過哭鬧耍賴來“威脅”父母。

面對因為這種原因而發脾氣的孩子,家長要注意這其中妥協與堅持的平衡。分析孩子的需求是否合理,不是說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妥協,但也不是孩子一哭鬧家長就妥協。那樣的話,孩子一旦嚐到了“甜頭”,在下次他的需求又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就會故技重施了。

最後,如果孩子就是想哭鬧,想發洩自己的情緒,家長安撫後還是沒有效果的話,可以放任孩子哭一會兒。但是不要讓孩子單獨呆在一邊,家長最好能陪在旁邊保證孩子的安全,並且用眼神關注著孩子的表情。很多時候孩子看到你在旁邊看著他哭,可能他就不好意思哭了,也就忘了那些讓他不開心的事情了。


時雨育兒說


我在很多公眾號大咖文中,看到過這樣的論點: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不要理睬他,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屬於一種情緒爆發式存在,旁人任何的言語,對他們都不會起作用,所以建議讓他們先發洩,等到他們情緒發洩的緩和下來,再試著去溝通。

這種結論是正確的麼?

我始終是抱有一種懷疑的態度的。

我家的孩子剛過3週歲生日。我不知道別人家的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是不是會自我調整好停下來。但是我家的這隻暴脾氣的小娃娃,彷彿天生脾氣犟,固執。

我在這一年的觀察中,我能夠感受到的是她對自己脾氣的一個認識。

她是個很易怒易爆的小朋友。尤其在3週歲不到的時候,規則意識非常強烈了。如果身邊的人沒有能夠按照她腦海中的思路或者場景來進行動作,或者弄亂了她的擺設,一頓爆發在所難免。

我用過冷卻原則的對待方式。在她哭嚎的時候,讓她一個人哭,我靜靜的坐在旁邊不理睬。然後她可以一直嚎,一直嚎。沒有要停下來的傾向。

她會一邊嚎,一邊跟我談條件。她說:你給我這個弄壞了,我弄不好了,怎麼辦呀。我弄不好了。媽媽你幫我弄。

一旦我前去幫助她調整擺設,她會一把推開我,哭的更兇。我時常也會覺得無措。

偶爾的時候連自己都無法冷靜,一時暴躁的吼了她。

於是更加沒有效果。

解決的辦法,總是這樣。她哭,我看一會兒。她會提要求,我儘可能配合。如果無理取鬧,我就說這樣不行,不可以。這時候她會哭的更兇。

我就去拿“戒尺”,當然也只是警示作用。但她彷彿能夠感受到戒尺的意思。會有一小段停歇。

於是我會趁機上前抱住她。我說,來,寶寶太生氣了,讓媽媽抱抱。寶寶的小恐龍出來的太久了,讓它回去休息吧。

她通常會一愣,然後撲上來抱住,然後用力的再大聲一哭。然後就好了。


這樣的一個過程,我好像摸索到了一些竅門。

不是說完全的不理睬,等著孩子自己冷靜下來。還是需要適時的干涉和切入的。

只是說在她們完全不聽不理不睬只顧自己發洩情緒的時候,不要干涉,不要講道理,不要說大人的成人思維。他們無法接受也不想接受。

在他們減弱發洩的時候,給予一個擁抱。讓他們知道還有愛,還有媽媽的擁抱可以包容他們,他們會全身心的軟糯了。

這個時候再用擬人化的場景,動畫般的畫面跟他們講情緒的小怪物這件事情,帶領他們認識自己的情緒。

至於做錯還是做對的事情,並不是那麼重要了。

我始終覺得每一個小孩,他們都有一個善良且認真的心。他們對正確的規則的遵守超過我們大人自己。


清歡別心月


我是銘寶閱媽,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說到發脾氣,我家最近的脾氣突然就變大了起來,弄的我的脾氣也跟著上來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氣的原因,我家娃很怕熱,這點隨她爸,所以這脾氣在夏天也是暴躁的不行。就我與孩子的脾氣鬥智鬥勇的經歷來看,孩子發脾氣時到底要理還是不理?

我初期的做法估計和很多爺爺奶奶是一樣的,肯定是要理的。孩子一哭鬧就心軟了,然後開始各種哄,孩子估計也是嚐到甜頭了,然後總是這樣。而我的耐心也是有限的,畢竟我也是被寵著長大的,現在雖然當媽媽,也不能這樣“受罪”吧,所以我改變了自己的策略。

第二階段,放任不理。在這個階段,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會讓自己和她分開在兩個不同的房間。這個時候她一般還是會哭,會把聲音哭得更大聲來吸引我的注意。看我還是沒有出來,她也會轉變策略開始扔東西來引我出來。這個時候我就要出去了。通常這個時候我是又氣又心疼。氣的是這丫頭的花樣這麼多,我還是被引出來了;心疼的是被摔的東西。尤其是看到摔的是剛給她買的玩具或者是家用品的時候,我就變身“後媽”打她手心。在我們倆的氣都出完後,我們才開始“講理”了。

這就來到第三階段,限定發脾氣的時間——5分鐘。在分析了不理孩子好像損失更大,而且最後還是要被她引出來後,我在她好說話的時候和她約法三章了,那就是發脾氣的時候我不離開,她不扔東西;我做在一旁,她發脾氣5分鐘;5分鐘之後我們要互相說“對不起”,再說說自己錯的地方。雖然這個方法目前是時好時壞地在用著,但是不用擔心損壞東西,已經是將傷害降到最低了吧。其他更好的方法我目前還沒有想出來呢。

我也不能說我的方法是對是錯。因為教育孩子這件事情,家長們的確都是沒有培訓就上崗了的,所以錯誤肯定會犯錯的,但是犯錯沒有關係,知錯能改就好,不管在大人還是孩子身上都是一樣的。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更多育兒交流歡迎關注我唷!


銘寶閱媽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常見的處理方式有三種:
一是,冷處理,不理睬孩子;二是,呵斥制止;三是,用零食玩具等轉註意力。
這三種方式都能有效地讓孩子停止發脾氣,但是,冷處理讓孩子感到被忽略,呵斥制止讓孩子感覺不被理解,轉意注意力則阻斷了孩子的情緒流動。這三種方式對孩子的心理成長都有負面影響。

孩子發脾氣,有時可能會讓父母有些尷尬和無助。

其實,孩子發脾氣無關對錯,是兒童情緒和需求的正常表達。需要父母聆聽到發脾氣背後的真正原因和需求。
兩歲孩子發脾氣,可能有以下的原因:

1.表達不暢

兩歲的孩子,已經進入語言敏感期,但由於詞彙量積累不夠,不能搜索到合適的詞句,準確表達需要,很著急,就會發脾氣;

2.經驗形成

孩子第一次通過發脾氣來表達需要和願望時,得到了滿足了。雖然父母心裡也不希望孩子發脾氣,但孩子卻從與父母的交往行為中總結出經驗,發脾氣是個好方法。

3.引起關注

孩子正常表達時,父母不予重視,或者覺得孩子的需要不重要,自己忙自己的事。小小的孩子,別無他法,只能通過發脾氣引起父母的關注,把父母的注意力拉到自己身上。

瞭解以上原因後,父母稍微做一些調整,孩子發脾氣的情況就可以逐步減少,但不可能絕對避免。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怎樣做比較妥當呢?

1.不離開不碰觸不說話

當孩子正在發脾氣的時候,父母待在孩子的身邊不離開,但最好也不要去碰觸孩子身體,不說話,給孩子留出空間,同時保護孩子的安全,讓孩子盡情發洩心中的情緒。

2.父母試探性的表達

當感覺孩子發洩得差不多了,情緒漸漸平息時,試探性的把孩子的情緒說出來,比如:"寶寶好生氣!""傷心極了!"等,這樣的表達,讓孩子感覺被父母接納和理解,漸漸放鬆下來。但也有可能是另外的情況,孩子本來已經停息下來,這樣說了之後,又開始新一輪的哭泣和發洩。這時,一定要沉住氣,再次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允許孩子把積壓在心裡的情緒,儘量宣洩出來。

3.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等孩子的情緒完全平息以後,就可以和孩子一起來解決具體的問題啦!
比如:"剛剛寶貝想吃糖,可媽媽卻給寶貝拿了餅乾,寶貝好著急呀,又不知道怎麼給媽媽說,就哭起來了。下次寶貝可以這樣說……"

再比如:"寶寶想和媽媽玩,可媽媽要做飯,不能陪寶,寶寶很不開心,就摔了東西。媽媽喜歡和寶寶玩,但寶寶摔東西,媽媽不高興。寶寶下次不開心時,可以摔小枕頭,還可以……"


試一試,這些方式也許可以幫到你喔!


我是卓紅,心理諮詢師,專注家庭教育和父母成長陪伴。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疑問,歡迎繼續追問!

卓紅父母圈


孩子發脾氣時,不建議用不理睬的方式冷處理。

一方面,發脾氣不是孩子的錯,這是由他的發展階段和能力特點決定的。另一方面,不理睬並不能教會孩子如何控制情緒、解決問題。

01 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

很多大人覺得孩子發脾氣是不乖的表現。還有的人覺得孩子的動機不好,比如想通過發脾氣來讓大人給自己買玩具,所以看到孩子發脾氣時,他們就會覺得很反感,想要治一治孩子。

這其實是很大的誤解。孩子會發脾氣,一般有下面這幾類原因。

1、孩子的自我意識出現,想要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卻不斷地被大人禁止。比如想自己吃飯、穿衣服、做決定,可是大人不同意。

2、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結果屢屢受挫,有很強的挫敗感。

3、被大人限制太多,甚至被打罵,因而積累了很多負面情緒,想要找機會釋放。

4、孩子缺乏情緒控制能力,有強烈的憤怒、沮喪感時,會按本能釋放情緒,比如扔東西、打人、哭鬧等。

上面這些原因可以歸結為一點,就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善,發脾氣是他唯一的應對方法。

正是因為孩子還在成長中,我們才要借這個機會引導他、幫助他,而不是用不理睬的方式孤立、懲罰孩子。

02 孩子發脾氣時,我們該怎麼做?

孩子發脾氣不是壞事,這恰恰是我們幫他提升情緒管理技能、培養情商的好機會。

我們需要做兩件事。一是和孩子共情,認同他的感受。二是教他管理情緒,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兩件事的順序不能顛倒。接納孩子的感受一定要放在前面。因為當孩子處在強烈的情緒中時,他的大腦無法思考,也聽不進我們的話。

我們可以撫摸孩子的後背,拉他的雙手,然後幫他把情緒說出來,

“寶貝,玩具壞了,你很難過是嗎?”

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能理解我,和我是一邊的,這樣他才能慢慢平復情緒,聽的進我們的話。

這裡要提醒爸爸媽媽一點,情緒是沒有好壞的。

難過、沮喪、憤怒、嫉妒,這些情緒都是真實的,我們要完全的接納,讓孩子知道你的任何感受都很正常,這樣孩子才不會隱瞞和否定自己的情緒。

雖然情緒沒有對錯,但行為有可接受和不可接受之分。所以等孩子冷靜下來後,我們就要告訴他,

“玩具壞了,你會難過、生氣,這很正常。不過下一次,你要和媽媽好好說話,這樣我才能幫到你。發脾氣只會讓事情更糟糕。”

下一次,孩子再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跟他說,“媽媽知道你很生氣,不過發脾氣的話我沒辦法幫你。等你冷靜下來再來找我吧,我等你。”

說完這句話,我們就可以安靜地陪在孩子旁邊,不對他發脾氣的行為作回應。等他平靜了,好好表達自己時,再肯定他,

“嗯,你好好說話,媽媽就懂你的意思了。”

堅持這樣做,接納孩子的情緒,在他發脾氣時安靜地陪著他,等他平靜後鼓勵他好的行為,這樣孩子就能慢慢學會控制情緒了。

千萬不要用不理睬的方式對待孩子,那樣只會讓他覺得自己是不被理解,不被愛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再對我們敞開心扉了。

我是小樣媽,專注分享育兒知識和早教遊戲,喜歡就關注我吧。

媽媽沒時間


孩子才兩歲,你可以在他生氣時採取冷處理的方式讓其自己消停,但必須等他靜了以後,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很多父母知道孩子會經歷青春叛逆期,但很少父母知道孩子在2-3歲也會經歷叛逆期。

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叛逆行為多為言語上的,比如:你給他餵飯,他轉過頭去;

你給他穿衣服,他假裝看不見,或者直接拒絕;

你牽他的小手,他會故意甩開。這些都是孩子獨立敏感期的表現,代表著孩子自我意識已開始萌芽了。

孩子的情緒沒有對錯之分,父母不需要去壓抑,而是需要接納和引導。

當孩子的叛逆情緒爆發時,如果父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會他的感受,關引導他控制和調節情緒,對培養他的情緒自控力是十分有意義的。

在孩子不良情緒爆發時,父母首先應做的是與孩子產生共情再提出建議,最後再規勸孩子。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父母這樣跟孩子說:“你再哭,媽媽就要生氣了。”“你這樣做,媽媽不喜歡。”

這樣的提醒看似為了平復孩子的情緒,但實際上是在綁架孩子的情緒。

孩子會很自然地想:我得對我媽媽的壞情緒負責。

於是,他們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情緒,但情緒如果不外露,是會有內傷的。

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知道他不好的行為會引發什麼樣的結果,引導孩子對他的行為和情緒負責,而不是讓孩子對父母的情緒負責。

當孩子哭鬧時,父母不妨讓孩子靜一靜,等他情緒平復一些了,你可以對他說:“你知道嗎?你剛才哭的時候,可是耽誤了自己的遊戲時間哦。”

所以,每當孩子叛逆情緒爆發時,父母不要立馬想到去“滅火”,而是給孩子獨自感受和處理消極情緒的機會。

孩子每平復一次情緒,他的情緒自控力就得到了一次鍛鍊。

當孩子冷靜了後,父母需要引導孩子思考,想想剛才的情緒是怎麼回事,是什麼引起的,以後怎麼避免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

3 贊 踩 評論

Linda家庭育兒


對於一個經常愛發脾氣的小孩,最頭疼的事莫過於此了。那麼這個時候就是考驗父母的時候了,作為父母,你是怎麼做的呢?是不理不睬還是哄其開心?

弄清楚發脾氣背後的原因

1.一個兩歲的寶寶,不知道語言表達能力怎麼樣,如果語言表達欠缺些,遇到問題,就喜歡發脾氣,因為表達不出來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又不被他人理解,就很容易產生急躁的情緒,從而只能用哭泣來表達,發生這樣的情況也就很多了。這個時候家長不要不理不睬,更不能怒髮衝冠,要主動抱起來,輕拍孩子的後背,用行動告訴他,媽媽一直都在陪著你。

2.對於語言溝通無障礙的孩子,發脾氣時喜歡哭泣,也是一種表達,只是表達的方式不是我們喜歡的方式,這就需要父母給予關注,認可他的情緒,接納他的情緒,並理解他的情緒,不要放任不管,也不要冷臉相對。孩子發脾氣無非幾個原因:

(1)需要你的陪伴

你可能忙於手頭的事情,忽略了孩子的陪伴,當孩子提出要求時,你壓根拋到腦後,完全忽視了孩子的需求,那麼這樣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滿,那孩子發脾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2)需求得不到滿足

這個現象是這個年齡階段,最容易發生的。出於好奇對周圍的一切都感興趣,不論是玩具還是遊樂園,五彩繽紛的色彩都深深的吸引著他們,那麼小的他們也沒有多少的自制力,一旦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嚎啕大哭。

總結:遇到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多給予理解和包容,千萬不要冷漠處理。



隨性淡然


首先肯定回答,孩子發脾氣時不理睬他是不對的,尤其是年齡偏小的孩子,因為這樣容易給孩子造成一種假象,即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不要我了,所以他(她)才不願理睬我,並且有些孩子只是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力,希望得到幫助,如果此時大人不理睬孩子,不僅會錯過引導教育孩子的機會還可能導致孩子變本加厲地發脾氣,比如從哭鬧演變成扔東西或打人等行為,因此當孩子發脾氣時最好不要用這種不理睬的冷方式來回應孩子,除非你做完了一切該做的之後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時可以用下這種冷處理方式。

其次是觀察和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以及他可能在向我們表達了什麼需求,如果我們能看到這些就能更好地處理孩子發脾氣的問題。有的情況下我們需要讓孩子先釋放一下正在發洩的不滿情緒,等他冷靜下來一點後再去跟他了解為什麼發脾氣,而有時我們需要先給孩子一個擁抱並耐心詢問他遇到什麼問題,是否需要幫助,然後孩子會慢慢告訴我們,當然還有的孩子不會這麼輕易地說出來,總要哼哼唧唧半天,此時就需要我們根據自己瞭解的情況來猜測並說出他可能遇到了什麼問題,然後跟他一起想辦法解決。

最後是要和孩子商量並制定一種情緒管理的方式或怎麼解決生氣問題的方法,比如我最開始是學了網上某人的靜坐,但是使用得不好所以後來放棄了,現在是跟孩子商量他再發脾氣的時候可以怎麼讓自己冷靜下來解決問題,他提用了一套繪本里的方法,在自己遇到生氣問題的時候問我怎麼辦,然後我們一起想出至少三個以上的辦法來解決問題,我覺得這個方法還是可取的,因為它可以應對不同的問題去靈活使用,每一次的生氣原因和問題可能都不同,所以每次臨時思考的應對辦法也是不同的,不過有時還是要先安撫孩子太過激動的情緒才能用這個方法,不然他想出來的辦法都不可取。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icer個人成長


答: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不建議冷處理的方式。

首先,爸媽要正確認識寶寶的發脾氣,是真的亂髮脾氣呢,還是由於發展階段的能力侷限性導致的,一般來說,以後者居多。

如果寶寶發脾氣時爸媽不聞不問甚至離開,寶寶就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會很沒安全感,長久下去會影響到寶寶的性格和認知。

那怎麼對待發脾氣的寶寶呢?

先默唸3遍“親生的”,然後儘量心平氣和地和寶寶講道理,再陪伴在寶寶身邊,但不要對他的發脾氣做出什麼回應,讓寶寶自己平靜下來。

平靜下來之後,爸媽要和寶寶分析剛才為什麼會發脾氣、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情緒、以後遇到這類事情時應該怎麼做等等,多嘗試幾次,寶寶會逐漸控制自己的情緒的,也照樣安全感滿滿。

還可以在家裡開闢一個角落,專門供寶寶冷靜冷靜用,但要讓寶寶自己去,而不能強迫、命令他去。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孩子發脾氣時不理睬他,這樣對嗎?

不對,在我看來,這算是對孩子的一種冷暴力。想想我們和配偶吵架的時候,任憑你怎麼生氣,配偶就是不說話,不理睬,你的情緒會消解嗎,只會越來越氣。對孩子來說,你不理他,他可能一會不鬧了,但問題解決了嗎?沒有,孩子並不知道除了發脾氣還能怎麼解決問題,下回遇到事情,還是會發脾氣。

事實上,1到3歲的孩子和其他年齡段相比更容易發脾氣,這是因為他們的語言能力發展沒有思維能力快,當孩子無法清楚表達他的感受或他想要的東西時,沮喪感就會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發脾氣.

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應該怎麼做?

1接納孩子的情緒。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權力,我們憑什麼覺得孩子發脾氣就是無理取鬧呢。在孩子的認知裡,我們大人覺得無所謂的事情,在孩子看來就是天大的事。當孩子生氣了,我們首先要說的就是:媽媽知道這件事讓你很生氣。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理解他的。

2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發脾氣,我們不能【以暴制暴】,要保持冷靜。孩子發脾氣,你也發脾氣,可能當時你把孩子嚇住了,但是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而且這種壞情緒是會傳染的,也許孩子的壞情緒就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避免喋喋不休的指責孩子,而是引導孩子說出來為什麼生氣,可以告訴孩子下回遇到這樣的事我們可以怎麼做。除了發脾氣,我們好好溝通其實也是可以解決問題得。

3家長放低姿態,像孩子一樣思考。很多家長的慣性思維是孩子必須聽我的,但是在你沒有和孩子建立好一個平等溝通的平臺時,家長的強勢,只會讓孩子更叛逆。當孩子發脾氣時,我們試著蹲下來,看著孩子的眼睛,溫柔的對孩子說話。哪怕只是靜靜的看著他,抱抱他,孩子情緒也會慢慢平復的。

4我們接納孩子的壞情緒,但並不意味著對孩子妥協。有時候孩子發脾氣會提一些無理要求,我們允許孩子發脾氣,但不能滿足他的無理要求,這是家長的原則。孩子很聰明的,如果一次耍賴見效,以後這就是他威脅家長的手段。

5避免引起孩子發脾氣的環境。比如,去玩具店,孩子自制力差,每次都要買,即便家裡玩具已經很多了。那家長就少帶孩子去這種地方,或者提前給孩子播下種子,我們今天要去哪兒,但是家裡的玩具已經夠多了,不能再買了,你可以在那兒玩一會。

孩子的年齡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對於兩歲以下的小寶貝,轉移注意力就是最好的辦法。

之前聽樊登老師講解一本育兒的書,他說到怎麼處理他兒子發脾氣的問題,有一次他兒子發脾氣,他對他兒子說:“你知道嗎?在你的身體裡住著兩個小人,一個小魔鬼,一個小天使,你發脾氣的時候就是小魔鬼,不發脾氣的時候就是小天使.你喜歡他們兩個誰?”孩子說:“小天使.”等下回他兒子發脾氣,他就說了一句:“小魔鬼出來嘍.”孩子就記住了,在沒有發過脾氣.

同樣的話我也和我兒子說了,我兒子學以致用用到了我身上,一天,我叫他洗臉,叫了三遍沒理我,我從衛生間出來剛想說話,他對我說:“發脾氣就是小魔鬼哦.”😂

其實對於孩子,我們需要的就是耐心耐心耐心.

歡迎👏👏關注 ,一起交流育兒知識,共同成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