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靖江有什么特产?

zhutg0630


长江下游领跑苏北经济发展的重镇——靖江,虽然是孤山脚下渐渐隆起的一块沙洲,建城历史才区区500多年,但其特产是相当丰富的。

今年4月17-20日,刚随国家地理组织的“风物之旅”到靖江探寻靖江特产和美食,正好,把我此行所见所闻,奉献给题主——

靖江蟹黄汤包与吃蟹黄汤包的专用支架和搭配。勒克儿 摄

靖江的特产,首先是长江“三鲜”——刀鱼、鮰鱼、河豚(原叫长江“四鲜”,可惜其中的鲥鱼已经绝迹)

哦,千万表说长江下游那么多沿江城市,你有,人家也有哈(咳咳,与靖江隔岸的江阴除外)。

萌萌哒的河豚。目前洄游靖江的河豚已经罕见,市面上大多是养殖的。我们那天随当地有刀鱼捕捞证的渔船出江捕刀鱼,听船老大说,他们前天在长江捕到一对一公一母野生河豚,卖了1万软妹币。勒克儿 摄

木桶水煮的河豚鱼片。勒克儿 摄

为什么说“长江三鲜”是靖江特产呢?原因是,这些极品鱼类都是洄游款式——它们一般是生活在大海中,只是每年立春前后,它们必须洄游长江繁衍后代,而距离大海不远的沿江城市,它们洄游距离不够,身体中的盐分尚浓郁,其肉质和鲜美程度还不够火候。而靖江的长江与大海的距离恰到好处,洄游到靖江的这些极品鱼类,身体的盐分含量已经消除到妙到毫巅,加之这么个妙到毫巅的距离洄游,这些极品鱼类到达靖江时,其身体素质、肌肉等,个个几乎都是健将级!它们如果再继续洄游前进,其体能的消耗、脂肪的燃烧,也就面临油灯枯竭的窘况……

所以呢,靖江作为长江“江鲜之乡”,是有科学背书的。

这是那天我们随渔船捕捞到的江刀。上岸价每斤一两千元。勒克儿 摄

较小的江刀剔去主骨后剁成肉泥后清蒸的美味。勒克儿 摄

那天渔船捕捞到的极品长江洄游鮰鱼,出网后还是活的,于是我们放生了它。勒克儿 摄

------------------------

其次,靖江特产是美食江湖中的“战斗机”——蟹黄汤包

靖江蟹黄汤包之所以能称为美食中的“战斗机”,那是因为这道美食首先是赏心悦目——刚出笼上桌的蟹黄汤包,先看,面皮与内瓤,皮薄如纸,几近透明,柔嫩得几乎吹!弹!得!破!

上笼准备蒸的蟹黄汤包。勒克儿 摄

要达到这吹弹得破的境界,首先是制作的绝艺:

汤包馅主料是大河蟹蟹黄+猪肉皮与土鸡文火慢炖后的皮冻+食盐等,做汤包的面,精粉,功夫搓揉几成面筋,然后是一小坨面,用双手操作俩小擀面仗擀成面皮,一定要擀得那面皮从中间微厚到边缘薄如纸的厚度逐渐递减,光是这擀面皮手艺,一般人,不是十天半月能学成的。

手中的俩小擀面仗在具体操作时,必须左手上右手下,皮要顺时针跟着擀面仗转,一般人是绝对玩不转的。不行,你在家试试?呵呵 勒克儿 摄

其次是包的工艺,褶皱起码20几个以上而且褶皱分布必须均匀,最后收口时一提,汤包要像溜溜球,弹性十足。

包好的汤包,提着能上下弹动,而且保证收口处不漏汤,一般的面皮和普通人都很难做到。勒克儿 摄

而靖江蟹黄汤包的吃法,千万表以为像上海城隍庙吃时用吸管哦!品尝靖江蟹黄汤包,吃法是12字秘诀:轻轻提,快快移,先开窗,后吮汤。

上下图:顶级吃货演示汤包的正确吃法。勒克儿 摄

第三,是靖江始创于1936年的肉脯

靖江肉脯属于苏菜菜系之一。是当地以猪腿肉为主要食材的传统著名食品。曾两次荣获国家金质奖,产品远销日本、俄罗斯、东南亚及港澳地区。

第三是荷叶茵糕,尤其以靖江季市镇的王家桂花荷叶茵糕为上品

荷叶桂花茵糕起源于清朝末年,130年前从季市镇王伯林手头开始兴起,其传统手艺已传到现在的第三代手中。此糕香甜可口,软韧适中,一年四节都有。

王家传人在制作茵糕。勒克儿 摄

荷叶茵糕以上等籼米、糯米一半一半混合碾成米粉,做的时候,把干面粉用水轻微发湿,然后通过非常细的筛子,筛子下极细的米粉装入木制或竹制的模板,在糕的底部表面用模板压制出“福禄寿喜”等多种喜庆图案,然后以荷叶为依托翻转装有米粉的模板,撒上桂花后,上笼蒸15分钟,起笼后在成品正中盖上食用大红印记,便大功告成。

王家传人做好待蒸的茵糕。勒克儿 摄

蒸熟了的茵糕就是酱紫的。勒克儿 摄

目前,靖江除季市镇王姓一家延续传统纯手工制作外,其他镇也有数家作坊,其制作工艺是手工+电气自动化,虽批量产出,但还是基本保持了原始的风味。

王家传人制作的另一款茵糕出笼。勒克儿 摄

这新鲜出笼的是王家桂花荷叶夹心茵糕。勒克儿 摄

第四是靖江酒酵馒头

靖江的酒酵馒头,是用米酒(即我们通常说的醪糟水)来发酵面粉的,绝对没用发面添加剂和纯碱之类,吃着有醪糟特有的那种清香。

这种工艺做出的馒头,随便反复蒸不会变形,放冰箱一个月再拿出来回笼蒸,也不会变味。

这个特产,尤以季市镇的潘家酒酵馒头为代表。

靖江季市镇潘家酒酵馒头的店铺。勒克儿 摄

季市镇潘家酒酵馒头——这个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不是馒头,但人家就就馒头。买一枚回家放入冰箱,吃时拿出切片,再用烤箱打热,味道美极。勒克儿 摄

这家的酒酿馒头走极端——大的馒头三五斤重,小的一二两,工艺都一样:酒酵发好的面是半流质的,舀入特质的器皿中高温快速半煎半蒸,七八成熟时,从器皿中倒出,小的放入超大油锅里再炸半分钟后捞起;大的,则放入特质的煎锅里反复两面煎,直到表面金黄后取出。这家的酒酵馒头,小的就一个,大的切片,趁热吃,额滴个神吔,里软外酥,酒香扑鼻,好吃得紧!

季市镇潘家酒酵馒头——大馒头制作过程中……勒克儿 摄

季市镇潘家酒酵馒头——制作好的小馒头。勒克儿 摄

季市镇潘家酒酵馒头——小馒头制作过程中……勒克儿 摄

第五是靖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孤山泥哨

孤山泥哨,当地人俗称泥狗子。

这泥狗子是个小玩意儿,除了用作家庭摆件,还可当口哨用,而且越吹越响亮。

孤山泥狗子制作始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

孤山泥哨,样纸萌萌的,5--20元一个,买一个回家做摆件,蛮有意义的。勒克儿 摄

孤山泥狗子腹部中间是空心的,脑袋上和喉部有孔,可吹出蛐蛐之声,声音清亮悠扬。

数百年来,汇聚了孤山灵气的泥狗子一直是当地庙会上不可或缺的风景。在当地人看来,泥狗子就是一道趋吉避凶的护身符。

第六,还有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的工艺竹编……

第七,靖江还有独特的山水盆景……

第八,…………

靖江竹编小风车——这个小玩意儿,是我旅行靖江唯一带回成都的纪念品……勒克儿 摄


勒克儿


靖江有很多本地特色食物,小时候的味道,下面就来想想有哪几种吧:

1、靖江猪肉脯 靖江猪肉脯是以猪腿肉为主要食材的传统名吃,属于苏菜菜系,菜品色泽棕红,光泽美观,口味香甜,食而不腻,成品为片型,始创于1936年,选料精细,采用传统工艺,配以多种天然香料,经过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产品色泽鲜艳、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回味无穷。



2、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是江苏的传统小吃,蟹黄汤包的制作原料十分讲究,馅为蟹黄和蟹肉,汤为原味鸡汤,制作工艺精妙绝伦。主要材料有活大闸蟹、母鸡、猪肉皮、高筋面粉等。



3、香沙芋

香沙芋是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靖江、启东、海门,淮南淮北地区是香沙芋主要产地,种植历史悠久。香沙芋品种抗病、抗虫害能力强。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支链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口感好,有一股独特香味。



4、籼子粥

籼子粥,传统名点,属苏菜系。是用全麦磨粉。一般为元麦(靖江等地区)、大麦(泰兴等地区),当地人都称之为籼子粥。江阴等江南地区也有,称为麦粉粥。籼稻的种植主要在华南热带及淮河以南亚热带的低地。因此仅江苏省长江沿岸一带有食用此粥的风俗。



5、老汁鸡

老汁鸡诞生于靖江古镇—季市,季市的老汁鸡,早在明清时期就已闻名遐迩。根据季家市文史资料记载,清朝末年南街解树芝家就以祖传占肉、老汁鸡等烹调技艺,闻名季家市。上至社会名人雅士富豪贾商,及至百姓人家遇有喜庆吉祥之日,无不请解某到府亲自掌勺,烹制菜肴。



6、长江三鲜:刀鱼、鲥鱼、河鱼。 刀鱼也太有名了,而且价格不斐,不说也罢。鲥鱼已经绝种,也不提。河鱼,现在市面上的几乎都是养殖的,毒性小,肉质尚可。河鱼剧毒,吃的时候要厨师当面先尝,没事后才能动筷,但当年吃野生的时候,还是有人中毒,该鱼毒是神经麻痹,效果快,死亡率高。内脏血液和卵巢一般深埋的说。但由于味道鲜美,便有“拼死食河豚”一说。

  7、酵(靖江话读gao)烧饼。

酵烧饼大如脸盆,飞碟状,褐色,有芝麻,有嚼头。  

8、馄饨。

南京的太烂了,馄饨汤要是开水,皮要薄,加葱、盐、味精、少许酱油做汤,最好有猪板油,极品。我们那有个马桥馄饨的很有名的。  



9、红烧蹄膀。

各地有各地的烧法。偶们家讲究文火炖,甜而不腻,又一极品。  

10、手擀面。 又是一个有嚼头食品。对于不爱吃面的偶来说,此面面子够大。据说鱼婆桥附近有家面店口碑很好。 儿时妈妈的味道。

  11、团。

通俗讲,就是糯米粉包馅,鸡蛋那么大,煮法同馄饨,逢年过节必备。有芝麻馅,肉馅、豆沙、还有菜的,比之宁波汤圆一个字:香。 我超级喜欢妈妈做的,好好吃的哦~  

12、蟛虮(peng ji)。

也就是腿毛多,个体小的螃蟹。一般不食的说。河边、江边俯拾皆是,偶们小时 候拿蟛虮的螯拿来炸,烧法同龙虾,肉嫩赛螃蟹,难得的美食,也只有童年有吧。

13、金波酒   

金波酒为靖江百年传统名酒,靖江三宝之一。精心选用党参、当归、五味子、红山枝、杜仲等三十六味名贵中药,以传统秘方精制,常饮延年益寿、驻颜健体。自清同治年间从宫廷传入靖江民间以来,声名远扬。“茗芳牌”金波酒,属靖江金波酒中的精品,选料上乘,配方正宗,加工。

当然,同年的回忆不只有这些,还有其他补充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更多资料,尽请关注,点赞,转发,谢谢。图片来在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星哥来说车


靖江市江苏省的港口城市,是一座江边的城市。气候一人的地方总能诞生一些让人向往的东西,作为一个吃货,靖江带给我的就只有那各色的美食,让人垂涎三尺,欲罢不能。 靖江是汤包之乡,河豚之乡,是美食的缔造者。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所以每个季节都能品尝到不一样的美食,春夏秋冬,让你的味蕾停不下来。

最有名的河豚鱼就是春天的产物,虽然说河豚有毒,但靖江人却能将河豚做得非常美味,只要谁家做一道红烧河豚鱼,那香味就要窜出整条街都是香的。

大闸蟹和蟹黄汤包则是秋天最好的一道食物,尤其是这个蟹黄汤包,皮薄如纸,里面包着汤汁,晃一下就能看见汤汁。吃的时候千万不要着急,只要轻轻的咬上一口,吸一吸里面的汤汁,保你难以忘怀。 靖江的香沙芋也是一个老少皆宜的食物,煮熟之后蘸着糖吃,很清爽,也可以熬粥喝。

靖江肉脯远近闻名,猪肉脯使用猪后腿的纯精瘦肉制做的,好吃又不腻。 如果想吃馄饨,那一定得吃马桥馄饨,每个馄饨里面都有一下淡水虾,搭配着韭菜、菠菜、和猪肉,皮很薄,味道十分的鲜美。 冬天的靖江人都喜欢吃羊肉,最有名的是桑木桥羊肉,天冷了还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真的是很暖心。还有鳜鱼烧羊肉,鱼和羊的鲜美同时得到了利用,是靖江人的最爱。



凌子看世界


香沙芋,猪肉脯,蟹黄汤包,粯子粥,马桥馄饨,季市大炉饼,河豚🐡等等,都是靖江本地特产


微靖江灵儿


勒可儿先生,感谢您对靖江的关注!首先纠正一下:靖江在地域上不属于苏北,从实际区域划分来讲属于苏中地区,但是可以成为江北小城!从我个人的情感上和靖江成陆的历史缘由上来讲,我一直称家乡为江中小城,因为靖江原来是长江中间的小岛,泥沙淤积逐步成洲,至今靖江和泰兴的界河还是又深又容易塌方(实际原来也是长江的水道,该界河还是去年泰州水利十大治理工程)!只是讲江淮官话的扬中(只是养殖河豚出名的地方)运气好,漂到了江南!而我们讲吴侬软语(毗陵小片),原系延陵八邑的小靖江却漂到了江北!而且一再被各地“婆家”代管,代而管之就像领养一样,就被一群说地道江淮官话的视为人家的孩子,还好在语言和饮食方面一直没有被同化,所以才会保留着偏甜味的肉脯和红烧河豚,还有偏清淡的清蒸刀鱼和白汁鮰鱼~~~最后,再次感谢您为靖江的特产做的自媒体免费宣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